绿林网

《拉康十讲》读后感精选

《拉康十讲》读后感精选

《拉康十讲》是一本由严和来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30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拉康十讲》读后感(一):世界是个大精神病院,而我们都是病人

-

《拉康十讲》,严和来,出品方:我思。

-

十讲主题见目录,通俗流畅的表述,解析主要概念,变晦涩为好读。作者是临床精神分析工作者,有很多中肯的实践建议。

-

拉康认为,精神病主要不是以生物病理或者遗传病理的方式呈现的,而是以主体人格的演变状态呈现出来。

-

人类是特殊的早产儿,在出生后,需要重新建立与世界的联结。这个联结怎样完成?

婴儿在六个月时,会对镜子产生兴趣,他将认识到镜子里的影像是“我”。

这个认识借助外界的物体,借助与外界的互动来完成。比如,妈妈将宝宝带到镜子前:“看,宝宝,这个是你,这个是妈妈。”在现实生活中,“镜子”是象征物,可以是母亲,也可以是他人,婴儿会从“镜子”获得的影像中确认TA对世界的认同。

-

人类的内外世界的界限是后天建立的,精神病患者在建立内外界限时出了问题,他们几乎没有现实感,把内心幻想当作现实。所有人都有无意识的向外投射转移,只是正常人会对这种转移有所意识,会根据外界的反应作出调整,不会轻易地只根据自己的想象去攻击别人。

-

认识自己要通过他者,前提条件是这个他者是承载着语言的,如果没有语言在其中,镜子阶段就不可能完成。语言先于妈妈存在,妈妈通过语言给孩子一些规则,那些基本规则也先于妈妈而存在。妈妈、爸爸以及后来的其他人,这些他者传递的语言是事先存在的,所有的规则都通过能指传递。所谓世界的秩序,就是语言的秩序。所谓人类的行为,就是带着人类语言法则的行为。

-

人的可塑性,即在想象与符号的辩证关系中逐步完成“自我”的建构。而人类个体的整合受制于偶然,在人类形成、构建自己的过程中,在与客体达成关系的过程中,所有个体都带着某种神经症生活下去,每个整合的内在过程都是孤单的。

-

大多数人都能通过这一时期,只不过,有些东西放到了海面之下。“但对有些人来讲,那个落到海面之下的东西,会一直炙烤着海水,他们的麻烦与痛苦会相对多一些。”

在精神病患者那里,无意识主体是“向着天空敞开”的,呈现着主体与自我的强烈的裂痕,理解精神病和病患者,就是理解人类普遍的但被掩盖的精神状况。

-

这篇笔记是摘编,感谢作者精彩解读,五星好书。

《拉康十讲》读后感(二):“不再如是”——《拉康十讲》阅读随笔

2023年12月31日,今年的最后一篇阅读随笔。

在成为研究生并进行广泛阅读以前,我对雅克·拉康从未耳闻,关于精神分析的有限了解来自于弗洛伊德的梦、性欲与“三我”理论。

与拉康的初遇发生在一本文化研究导论的阅读中,我很记得那个晦暗的晚上,我在书上划满一大段一大段的线条,数个小时中苦苦思索那些全新的思想。“人从出生其就处于‘匮乏’的状态中并终其一生都在想方设法克服这一状况,‘匮乏’是人类基本存在状况中的一种无法表征的表达。‘匮乏’的结果就是,每个人都在找寻想象中的“充盈”的瞬间。”当我在笔记中整理出这段句子时,仿佛解开了自己过往全部秘密的来源,那些神秘的忧郁、感伤、压抑、痛苦有了一个理由——“匮乏”,原来我竟根本上是一个不圆满的、不充盈的匮乏之人,并且,我将永远如是!这当是一个绝望的理由,将生命继续推向悲观、忧伤的理论实据。

在此后更多的阅读中,每当“拉康”从书页中缓缓显露时,我都不自觉地慢下来:一是面临拉康的缠绕、晦涩,阅读速度势必骤降;二是那些缠绕的本身捆扎着生命深处的缠绕,而我贪婪地想要解开它们。毫无例外的是,每一次苦思冥想而又痛快淋漓的拉康阅读,都加深着我对人之生存的绝望或悲剧感,或者说,那干脆是一种丧失抵抗的无奈:欲望是他者的欲望;爱情不过是自恋;主体性只是语言碎片缝合的产物;言说是无意识的他者结构在代替你言说……拉康不停地告诉我,我不存在,我只是一个毫无自由意志的奴隶而已。这是拉康给予我深深的无力。

《拉康十讲》是我对拉康最新的阅读。应该说,这是我阅读拉康最轻松也最舒朗的一次。从前,我必须穿越由拉康发明的诸多“黑话”所组成的精神迷宫,重见“黑暗”。而此书的作者有意要以平易通俗、切近临床经验的方式写出一个拉康,他不但做到了,而更为珍贵的,是我从中读到了拉康的“光明”一面。

作者在书中不断重申着这样一句话:拉康精神分析的目的是告知我们“你既如是”。正是这句话将“暗黑拉康”引向了“光明拉康”。什么是“你既如是”?这里有两个关键字,“是”与“既”。前者划定了人之本体的边界,拉康所说的,人是语言缝合的产物、他者言说的结果、根本性匮乏等等,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事实;而关键在于后者,“既”是一个完成时态,一个“我”已经在这里的分界线,一个既已在此、便由此向前的起点。这就是说,所谓匮乏、所谓的不圆满,当它构成一个可被称为“答案”的、对生存的终极描写时,它就已然不再是终点,而是我正踩在脚下的立足之地。拉康曾经给予我的无力在这里转变为一种生的力量,因为活着,自此成为一场“开卷考”:

“生的全能虽然已是破碎的废墟,但我们还是可以居于其中,生活到离开的时候。‘我’是一个破碎的废墟,有很多缺陷,但是我们根据自己的周边环境调整自己,让自己变得稍好一点,修复我们破碎的废墟。”

因此拉康实际上想告诉我们,最绝望的生存不是知道了生存根本性的绝望,而是“不知道”,不知道我们“是”什么,不知道无意识的他者欲望在强迫、主宰我们。相反,只有残酷地知道生存就是一场拖着千疮百孔的身躯在风尘呼啸的荒原中穿行的旅程,其终点是一片完满的虚无,才能明了活着只是为了活着的本身负责。负责,是对待生命唯二的态度,另一个非此即彼的选择只有“自杀”。

如果说海德格尔“向死而生”,从死亡的终极性论证了生存的无限可能与自由。那么拉康则是在说,自由来自对自我的深入理解,唯有知道自己“既已如是”,方可“不再如是”,唯有知道不可更改的命运边界,才能演绎命运的不同。

生存,注定是一场晦色的悲剧,但盛大必当属于起舞之人。

《拉康十讲》读后感(三):非常有意义的精神分析思考

作者作为资深的精神分析师写就了这本对著名的精神分析师、医生和学者拉康的理论分析和研究的书籍《拉康十讲》,提出了很多自己的看法和理解。他认为学习拉康要有开放的态度。因为拉康在学习弗洛伊德的理论对同时代其他精神分析家的理论也有很多借鉴,开放的态度才是精神分析的正确态度。 本书是从临床实践角度出发的。因为被认为是二战之后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的拉康,其理论已经扎根于哲学、社会学甚至政治学领域。对人类认识自己和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有许多预见性的观点。而受他的思想影响而产生的社会思潮、社会改革,已经很早就渗透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这本主要介绍他的精神分析临床实践以及与实践息息相关的理论的书,致力于给读者标出一些指向,标出拉康在精神分析实践当中独到的见解和概念。 拉康认为精神分析师的作用是帮助你明白你的精神现实是怎么一回事,自然就更加明白自己以及自己与外界的关系,更能够接受现实。而要重新建立与世界的联结,人类需要把世界复制到内部——我们生下来的时候没有精神世界,所以得建立,就像我们没有房子住得自己建座房子一样。但是我们主体一开始内心的感受是紊乱的,碎片化的,而外部是整体的。因此,内在永远无法完全与外在相符,那个断裂的环,永远不能被补得天衣无缝。因此“真正的人类知识,永远在路上。” 当然在人类实践过程中,我们也看到,自我的正常与文化的通融及宽容紧密相连。精神正不正常评判标准不一。而书中关于精神分析的实践也震惊了我,这是指“在不干扰来访者的情况下,处在一种悬浮倾听的位置上。我们不要抱着理解来访者的意图去倾听,而是只抱着听的意图。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来访者才把自己更多地表达出来。” 文中对“自恋”问题的解读也很有意思,认为这是“人类个体与客体相处,和自己相处出了问题。”而爱情这个正面的情感的典型表现,在精神分析意义上理解,会认为更多是想象当中的自恋情感,即爱情的状态更多是一种倒错的和非正常的状态——一个人爱另一个人,是希望得到一个结果,即另一个人也会爱这个人。也就是说,爱是为了被爱。拉康认为,这种爱情实际上是一种对他人的捕捉,是把他人捕捉到自己身上作为自己的客体的尝试。 最后我想说这样一本内容丰富带给我们很多思考和头脑风暴的书可以提高自我认知和帮助他人提高认知,非常值得被阅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