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人与情境(原书第2版)》读后感摘抄

《人与情境(原书第2版)》读后感摘抄

《人与情境(原书第2版)》是一本由[美]李·罗斯(Lee Ross) / [美]理查德·E.尼斯贝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99.00元,页数:30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与情境(原书第2版)》读后感(一):生命的河流

过年,初中同学聚会时,林伟也来了,他是海洋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是我们班学术做的最好的同学。

林伟刚进门,同学们起哄道:“吆!学霸来了。真是稀客啊,同学们聚了好几年,你这是第一次来啊。”

林伟笑着说:“还不是因为你们,这个世界上除了你们,再也没人知道我曾经学渣的经历了。”

说起林伟的学渣经历,一直是同学们口中津津乐道的谜。

初中刚入校的林伟,个子不高,其貌不扬,却是各科老师经常挂在嘴边的学生,不是因为他优秀,而是因为他经常不完成作业。面对老师的质询,他总能找到各种搪塞的理由。因为学习成绩差,还不思进取,每个小组都嫌他拖累成绩,不愿跟他组队。

“林伟,快给我们传授传授你变成学霸的方法吧。我也真是快被我们家的吞金兽愁死了。上初中后,各科的辅导班报了不少,可一点效果也没有啊。那钱我还不如过年买个炮仗,还能听个响。白花花的银子扔进辅导班,连点水花也没溅起来啊!”奚娟心直口快,孩子教育的事一直是老母亲的心头大事啊。

林伟呷了一口茶说:“说起我学习开始变好的起点,至今我都记得很清楚。有次,我连续一个星期都没怎么交作业,咱们老班刘老师就把我爸叫到学校,狠狠地训了一个多小时。我站在办公室外面瑟瑟发抖。我爸出来后,脸色铁青,二话不说按着我的头就把我按回家了,一直把我按到餐桌旁,摊开我的书本就让我写作业。那天语文作业是背默古文,我认认真真地完成了。其他各科拉下的功课太多,不会的居多,作业就写得连蒙带猜,反正是都完成了。

第二天,语文课上,老师还特意检查了我的背诵。我背的还算流利,老师知道我的作业不是抄的,表扬了我字迹工整、认真。后来刘老师知道了这件事,也在下午的班会上表扬了我,说老师看到我能迷途知返特别高兴,说我本质上是一个聪明的学生,只要持之以恒,就能很快地提高成绩。

我特别感谢咱们老师,没有对我胡编乱造的作业冷嘲热讽,而是抓住了我仅有的闪光点对我进行了鼓励,让我觉得学习也没有那么难。后来,作业我基本都认真完成了,学习成绩果然也有了大幅提高。”

没想到林伟的蜕变竟源自那么小的一件事,有一瞬间大家都沉思着,而我仿佛看到了一条河流。

密西西比河是北美洲最大的河流,它蜿蜒流过几千公里,然后沿着它的常规路线注入墨西哥湾,除非发生灾难性事件,否则这一常规路线不可能改变。然而,河流在某地的路线会因为微小事件而发生剧烈改变。一个拿着铲子的人,在合适的地点挖一个小口子,小口子越变越大,以至于整条河都流进新河道,原先的河流路线消失了。

生命就像一条河流,小小的善行就像开凿的小口子,可能会调动改变命运的力量。

《人与情境(原书第2版)》读后感(二):生命的河流

过年,初中同学聚会时,林伟也来了,他是海洋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是我们班学术做的最好的同学。

林伟刚进门,同学们起哄道:“吆!学霸来了。真是稀客啊,同学们聚了好几年,你这是第一次来啊。”

林伟笑着说:“还不是因为你们,这个世界上除了你们,再也没人知道我曾经学渣的经历了。”

说起林伟的学渣经历,一直是同学们口中津津乐道的谜。

初中刚入校的林伟,个子不高,其貌不扬,却是各科老师经常挂在嘴边的学生,不是因为他优秀,而是因为他经常不完成作业。面对老师的质询,他总能找到各种搪塞的理由。因为学习成绩差,还不思进取,每个小组都嫌他拖累成绩,不愿跟他组队。

“林伟,快给我们传授传授你变成学霸的方法吧。我也真是快被我们家的吞金兽愁死了。上初中后,各科的辅导班报了不少,可一点效果也没有啊。那钱我还不如过年买个炮仗,还能听个响。白花花的银子扔进辅导班,连点水花也没溅起来啊!”奚娟心直口快,孩子教育的事一直是老母亲的心头大事啊。

林伟呷了一口茶说:“说起我学习开始变好的起点,至今我都记得很清楚。有次,我连续一个星期都没怎么交作业,咱们老班刘老师就把我爸叫到学校,狠狠地训了一个多小时。我站在办公室外面瑟瑟发抖。我爸出来后,脸色铁青,二话不说按着我的头就把我按回家了,一直把我按到餐桌旁,摊开我的书本就让我写作业。那天语文作业是背默古文,我认认真真地完成了。其他各科拉下的功课太多,不会的居多,作业就写得连蒙带猜,反正是都完成了。

第二天,语文课上,老师还特意检查了我的背诵。我背的还算流利,老师知道我的作业不是抄的,表扬了我字迹工整、认真。后来刘老师知道了这件事,也在下午的班会上表扬了我,说老师看到我能迷途知返特别高兴,说我本质上是一个聪明的学生,只要持之以恒,就能很快地提高成绩。

我特别感谢咱们老师,没有对我胡编乱造的作业冷嘲热讽,而是抓住了我仅有的闪光点对我进行了鼓励,让我觉得学习也没有那么难。后来,作业我基本都认真完成了,学习成绩果然也有了大幅提高。”

没想到林伟的蜕变竟源自那么小的一件事,有一瞬间大家都沉思着,而我仿佛看到了一条河流。

密西西比河是北美洲最大的河流,它蜿蜒流过几千公里,然后沿着它的常规路线注入墨西哥湾,除非发生灾难性事件,否则这一常规路线不可能改变。然而,河流在某地的路线会因为微小事件而发生剧烈改变。一个拿着铲子的人,在合适的地点挖一个小口子,小口子越变越大,以至于整条河都流进新河道,原先的河流路线消失了。

生命就像一条河流,小小的善行就像开凿的小口子,可能会调动改变命运的力量。

《人与情境(原书第2版)》读后感(三):行为是人和情境的函数

我们很容易通过判断一个人的性格,或者贴上一个什么标签,就去预测一个人。其实人格心理学家已经反复验证,这种“特质主义”的思考方式,符合人类本性,但是基本归因错误。

科学的评测会好一些吗?传统的人格测试或“看人识人”传统智慧,能预测人们的行为吗?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雄辩地证明:不能。 这本书,其实不是简单介绍情境革命对于人格心理学的影响,而对普通人来说,价值在于:1)教你一套怎么鉴别不靠谱的“人格理论” 以及 2) 怎么去“看人”的框架。

这本书核心的结论是:

1. 了解这个人的过去或者性格特征,无法帮助我们准确的预测个体行为。或者说,我们预测特定的人在特定情景下会如何反应的能力极差。 但可能了解一些情景的细节,更有用。

2. 行为是人和情境的函数。真正重要的分析框架是三大块内容:

☆ 【渠道因素】。行为往往是某些渠道的开辟而产生的。渠道这个词,是动力心理学鼻祖勒温提出的,真的是妙。一条通往行动的渠道。我的理解,渠道就是情景中的一些 cue,一些触发机制。例如公开承诺,例如一些物件上的感官刺激等。既要注意刺激因素,也要注意抑制因素。

☆【行为的分析是一个动态的场的分析】刺激因素和抑制因素是一个角力的过程,准静态平衡。有些系统虽然看似处于平衡状态,但实际上呈现出高度的紧张状态。无论是驱动力还是抑制力都非常强大。相应地,当渠道被打开,系统就会以惊人的速度发生变化

☆【行动者对于情景的认知】 这里有 5 个重要的考虑方面:

1. 【目标和偏好】。比如,职场行为的连贯性,我们可以根据他如何在不同情境中改变自己的行为,以及如何应对自身目标未能实现的情况来进行理解。就是说,性格并不重要,关键看这个人的奋斗目标,图个啥,好个啥,因为这些偏好会极大影响他在特定场景中的行为方式。

2. 【素质和能力】。同样的情境中,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行为表现,要考虑到他是否掌握应对这种情景的技能和水平。

3. 【情景主观表征】。这个人面对这个情景,他的头脑中是怎么构建的。例如,家庭聚餐和其他常见的社交情景可能会唤起一些人对温暖与快乐的联想,但对另一些人来说则是有威胁性或不愉快的。

4. 【归因方式】。我认为也可算做对情景的主观表征的一种,内控还是外控。认为自己对于情景环境的掌控力如何。

5. 【自我概念】。是对我自我的认知,自我的图式,自我的标签。独立,或者依赖。男性化,或者女性化。或者是民族,亚文化喜好等等。每一种图式,是有一种特定的主流行为剧本,它会影响行为模式。

简而言之吧,考虑了这些因素之后,你才能有把握说你能预测这个人,你能判断这个人了。何其难也。

事不经过不知道,人只有在相处中,才能被了解。知行合一,这种复杂维度的感知,只能靠“行”了,要不然数据量根本不够 。

《人与情境(原书第2版)》读后感(四):跟着作者看“高级八卦”,拓展框架,重塑认知

有时候,我们所认为的并不完全正确,即便是大多数人都推测如此,其结果也可能令人万分意外。究竟常识和经验靠谱度有多高?能信到几成?或许还是有章可循的。

八卦的最大吸引力或许在于窥探别人生活的好奇心,对事情走向推测精准的自我成就感,还有可能来自消息灵通的自我满足感,无论是什么,当一群人聚一块谈论“八卦新闻”的时候,总少不了几句,“据我说啊……”、“要我看啊……”之类的言辞。最有讨论兴致的点在于谁都不知道准确的信息,谁都有推测的资格。但之所以被称为”八卦新闻“,自然不如新闻真实严肃。且多半会偏离真实。

图片来自网络

从另一方面看,人们的推测并非毫无根据,可却无法看清整个事情全貌。就好比我们有眼睛能看到事物,但每一秒只能看到物体的一个面,然后通过多个画面和角度的组合,在我们的头脑中组合成了立体图景。我们似乎掌握了每一个面的细节和信息,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并非同一时间看清了这个物体四面八方的模样。

这个比喻或许让我们的生活过于陷入悲观了些,有些时候不得不在意一下这些不可全知的可能性,因为我们的思维和获取信息的局限性,只能让我们无限接近真相,而非一定就是真相。

《人与情境》这本书就是在用各种事例和实验讲述人类迷之自信的盲区。很多我们推测不可能的事情,在某些情况下就成了大概率事件。书中的信息量太大,涉及社会心理学很多理论和经典实验,可以说比我在学校用的社会心理学教材还要丰富有趣。社会心理学家承认人们在普通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对预测常规事件的可靠性,同时也指出我们有些预测的策略缺乏科学性,可神奇的是我们却据此做出了正确的决定。

全书从情境、个人层面、常识经验、文化这几个角度结合实例解说了人是怎样做出了有偏颇的结论的。以一公式归纳:情境多样性 + 个体主观差异 = 变数 —— 亦是趣味人生。

图片来自网络

社会心理学更关注群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什么样的情况下,个体更容易放弃自己的信念,接受与自己信念不同甚至是相悖的要求。什么原因会导致道德的失守,让一个人做出平日里根本不会做出来的事情。第一种情况描述的是从众的压力,第二种描述的是群体激越现象。

随着个体经历事情的增多和认知角度的扩展,关注到的信息被重新加工,当出现偏差和冲突时,个体会自动重新审查这一原有信念的合理性和适应性,并重构新的所谓的经验和信念。以便能更好地适应环境。

图片来自网络

有人说我们每个人都是半个“社会心理学家”,因为我们都离不开群体生活,都免不了成为群体行为中的一员。了解情境对人的行为、情绪的影响,甚至是一些被证实了的、更具体的前提条件对个体的影响,都将冲击读者认知层面。也将成为我们成长和扩展认知的契机。让我们能更好地认识和看待一些社会现象,提前预防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甚至制定相对更优的计划。

相对于西方国家的文体和体制,中华的文化更趋向于中庸而非极端,这让我们在阅读《人与情境》这本书时,能够较好地持有开放和学习的心态,更能体会到其中的趣味性和人生的哲思。

这样一本书读下来,确切地说,品着茶慢慢读下来,必将受益良多,多一些社会现象也会理解许多。

《人与情境(原书第2版)》读后感(五):人是如何被情境塑造,又是如何反过来塑造环境的?

有一个心理学术语叫“公正世界假设”。一个人相信自己生活在一个公正的世界里,如果有人发生了不幸,那一定是“事出有因”。如果发生了一起恶性事件,那受害者肯定也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对。

人类习惯用特定的思维去理解一件事情,这是我们普遍的共性。很多时候我们会因为某些行为来判断一个人,我们认为可以准确理解和预判他人的行为模式,但是这本书颠覆了我们的认知。

作者告诉我们,我们自认为在一个特定情境中的表现可以预测出他们在另一个情境中的行为,但事实在很大程度上会产生差异,这是为什么呢?

这就要提到社会心理学的三大原理:

1、情境主义:就是说当试图让人们改变熟悉的做事方式时,外在的群体社会压力和限制是必须克服的最强抑制力。

2、主观主义:要成功预测某人的行为,我们必须能够领会行动者对情境的解释。

3、紧张系统:个人的态度一般会因为群体成员的态度来决定,因为人们不喜欢与同伴不一致的状态,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下,一般会通过三种方式来改变,第一,试图改变他人的意见,与自己保持观点一致;第二,接受他人意见来改变自己的态度;第三,拒绝群体的其他人。这也导致我们很多时候会处在一种紧张系统当中。

那么情境到底对人有什么影响呢?作者在书中提到了两个方面:第一,社会影响,也就是群体影响。我们最常见的就是从众效应以及旁观者干预;第二,渠道因素,比如顺从效应;第三,行动者对情境的理解。

我们先来说从众效应,也称乐队花车效应,是指当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引导或施加的压力),会怀疑并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朝着与群体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也就是指: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而怀疑、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等,以和他人保持一致。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随大流”。

比如,人类学家罗宾·邓巴以多种灵长类动物大脑为样本进行研究,发现脑容量与社群规模密切相关,社群规模大的灵长类动物有更大的脑。这印证了社会脑假说更加靠谱,较大的脑是专门为了适应群体生活中所需要的技能而进化出来的。语言、记忆、注意力等所有心智功能都是知识共同体中共同认知演化的结果。简单来说就是,人类的大脑是以适应群体思考为目标而进化的。

我们天生就得依靠群体的力量生存。我们的信息都是来自于外界,来自于他人,所谓的独立思考,也是在充分理解他人的想法,并收集足够的信息后做出的判断。

再比如,书中提到一个实验叫做阿希范式。这是一个视知觉实验。他们以7~9个人为一组,要求指出房间前面现实的三条“比较”线条中的哪一条鱼标准线一样长。每个人按照顺序回答。当然,这里面的被试者只有一个人是真被试,一般排在最后回答。其他所有人都是实验者的同谋,在实验的过程中,研究者告诉被试者,在实验过程中彼此不要沟通,要独立做出判断。

前面的3个被试答案正确,第4个被试者开始,给出的答案是错误的,轮到最后一个被试者回答的时候,他选择遵行大多数人的判断,保持独立。也就是说,人是盲从的,人们能相对容易地产生大规模的从众行为。

其次,旁观者干预。20世纪60年代美国发生纽约皇后区一个名为秋园的中产阶级地区,有一位女士遭到袭击,这场袭击持续30分钟,袭击者反复刺伤这位女士,这位女士大声呼救,旁边有至少38个人围观,但是没有人伸出援手,甚至没有人报警。

情境主义和主观主义者猜测,这件事情以及同类事件中,旁观者未能提供帮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受到一些重要的社会情境因素抑制。也就是说,他们觉得他人没有插手,那我也不插手。或者觉得自己干预不太合适,甚至会有危险,所以还是回避比较好。

我们之前肯定听到过一种新闻,就是说在路上会碰到一些老人摔倒,一般我们看见会过去把老人扶起来,但是很多时候我们会碰到那些碰瓷的人,你好心帮他,他反过来讹你。所以,现在很多人再碰到这种情况就会想,这会不会是碰瓷的。然后当没看见,赶快走人。因此,在很多时候,我们的一些行为可能会受到一些外在因素抑制,所以会产生这种现象。这也是很常见的现象。

说到渠道因素,最有代表意义的就是顺从效应。顺从是指在他人的直接请求下按照他人要求做的倾向,即接受他人请求,使他人请求得到满足的行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向他人提出种种要求,希望他人顺从我们的观点和行为,我们自己也经常顺从他人的意愿。

也就是说,我们一般的行为不是出于真实态度的自由选择,而是由于一些情境的压力导致的。作者在书中提到了“登门槛”策略。就是说先请求一个小的帮助或者承诺,然后逐渐提出更大的请求,知道达成其真正的目的。

有这么一个实验,被试者是一些中产阶级住宅区的主妇。实验者先登门请求他们做一些很小的事情,比如,在车窗上放置小标牌,提醒大家安全驾驶。对于这种小事情,绝大多数人都同意。

过了几周,第二个实验者登门拜访了之前拜访过的家庭主妇,同时也拜访了一组新的家庭主妇作为对照,这一次研究者提出有一点无理的要求,比如在房门前安装一个字体大而粗糙、明显丑陋的“小心驾驶”的标牌,并向他们展示了长什么样。

实验结果是:最初同意在窗户上放置一个“安全驾驶”的小标牌的被试中,有76%的人同意第二项实验,而之前没有接受过拜访的对照组,只有17%的人同意。

书中提到了很多实验都证实了这一现象。研究者认为,小的顺从行为会激励被试者采纳与该行为相符的态度。也就是说,因为有了之前顺从行为,即便之后会提出更过分的请求,被试者也会合理化之前的行为。还有向很多人会毫不犹豫的服从权威人物,甚至会做出很多有害行为,这些现象都可以解释顺从效应。

总的来说,每个人都存在个体差异,我们无法根据客观行为细节来预测他人行为,而是需要了解事件本身的主观含义,才能知道人们为什么会那么做;其次,预测他人行为还要考虑参与者自己对客观事件的理解以及对事件之间关系的看法。

要知道,完全的自由意志被认为是一种幻觉,我们无法摆脱情境的影响。情境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人与情境的相互塑造成就了我们现代社会的很多行为。

这本书是一本非常好的书,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这也是社会心理学的微妙之处。这本书值得我们一读再读,每读一次都有不一样的感受。所以,强烈推荐给大家。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