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北京流光读后感锦集

北京流光读后感锦集

《北京流光》是一本由黄西蒙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33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北京流光》读后感(一):文艺青年会很喜欢它

显然,《北京流光》是一本很特别又很文艺向的作品。你很难把它界定为一本短篇小说集,它没有跌宕的情节和复杂的人物关系,所选材料也都取材于北京的普通人,取材于我们生活之间。如果你曾生活在北京,就很容易从书中的13个故事中,找到自己身边人甚至自己的身影——多次再战的考研族、倾尽所有在郊区买房的北漂、在物欲世界迷失的拜金女……我甚至怀疑这些故事的原型就在作者西蒙的身边。

和西蒙结缘是因为评论,相比于其评论写作的专业严肃深刻,《北京流光》向我展示了另一种西蒙——其文艺细腻敏感的一面,特别是在对环境的描写中,一些生动灵性的句子会让我恍然如同读一段散文。对一个男作家而言,这样的文艺描绘功底实属了得。

读完本书最强烈的感受是作者对文艺和学术事业的热爱和坚持,在如今还能有这份热爱和追崇是难能可贵的,13个故事主角的共同点都是对文艺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索。当然,也不可避免的点出了他们的困惑和迷茫,相信这也是很多文艺青年如今的共同迷茫。西蒙笔下的人物有执著也有妥协,有孤独也有倨傲,但如何去选择,作者把解答权交给了读者自己。

从中还能时常看到作者对经典文学历史人物的致敬,比如很多主角名都是化用历史、文学人物而来,第三章《地下室独白》则很容易看出是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致敬。我最喜欢的是第四章三里屯的故事。三里屯是我比较熟悉的地方,但如今随着酒吧街的清退,书中描绘的一些场景也将成为历史。在这一章中,作者加入了悬疑凶杀元素,使得情节更为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但其他章节情节上的平缓和趋同也是比较明显的,对习惯读剧情式小说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更接近于故事随笔。在人物选择上还是更倾向于文科群体,程序员、设计师、金融从业者这些职业没有得到体现。总体来说,它会是一部文艺青年很喜欢的作品。

《北京流光》读后感(二):流光汇聚

我们旁观北京的伟大,庄重,雄浑。却可能很难真正属于它。《北京流光》的目光投注在那些在城市的边缘、角落中的,籍籍无名的普通人身上,,13个关于“北漂”的鲜活样本,写尽了角色的孤独、奋斗与渴望。他们的身份不一而足,他们的追求也不尽相同,但对于爱、尊严与梦想的渴望,却是殊途同归。不畏惧艰辛、他们从不在意寒冷。尽管来自于不同的人文背景和生活经历,却有着相同的梦想——在北京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大城市中生存和发展。他们是北大门口摆串的山西大叔,和往来学子们边烤串边胡侃,维持住不算稳定的生计,是晚上夜宵会去的那家烧烤店的“社牛”老板,是在从北京到燕郊的公交车上挤在车门口的疲惫女士,是在北大自习室准备考研的七战斯文眼镜男。听到熙熙攘攘地铁到站的播报,感受到三里屯夜店喧嚣热烈的荷尔蒙,未名湖畔让去自习室占座的女孩脸颊泛红的春风……他们抽象的感知在文字中变得具体,他们在前后章节中彼此勾连又互为背景,无限延展着这幅北京画卷的长度和厚度。故事从一个立体的小空间中蔓延开去,铺满北京的每个角落。勾勒出城市的厚度品读这本书时,不禁带入自己的思考,为人物考研的前景担忧,满眼间是未来的自己;精打细算着每一笔收支,盘算着如何过活才能优雅不失狼狈;牵心于爱情的纠葛和揣测;迷茫着未来的前景……每个故事都在白描人物的心理变化,几乎每个故事都在寻求人生的出口。有的人平稳落地,有的人继续漂泊。有的人选择了心中的远方,有的人委身于现实当下。不过是各自选择、造化弄人。站在上帝视角看小说中的人物,好像他们在各自的人生线上兜兜转转,拼接成这幅长卷中的一道布景、一个注脚。平静欣赏,看着其他人的生活,隐隐生出几分禅意,仿佛在看平行时空的自己。也许茫茫黑夜仍未过去,但那些拼搏与坚持会化成划破黑夜的流光,照亮整个星夜。《北京流光》是关注现实的,却也是纯文学上的呈现,让人感受到一种“重力感”。群像书写与现实主义笔法,让人感觉是书写城市现代性的合适路径。每篇最后登场的人物,是下一章故事的角色,由此循环往复。每个人都是故事的主角,每个人也都是故事的旁观者,他们在北京互不熟悉,却又彼此相关——不同个体之间的命运相互关联,但个体却又是十分孤独的,正是现代性的症候。他人与自我之间的疏离感,自我与自我之间矛盾,相互缠绕在一起,书写他者的同理心与构建叙事空间的逻辑感,甚至让人产生心灵的焦灼。

《北京流光》读后感(三):我们终究不过是暗夜之中的流光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断地涌进大城市,他们如同浮萍一般,在那个不安稳的城市里飘摇,想要寻找一处安居。往往这样的年轻人,不是对于大城市有所幻想,就是希望能够改变自己曾经的生活,但是他们往往会在这个过程中遭遇很多困难。他们有些人还在不断挣扎着,有些人却最终百般无奈之下选择了放弃,有些时候暂退的安逸会让忘记曾经奋斗的自己。

在本书中通过十三个短篇,讲述了无数北漂人的沉浮,在这些故事中,人们出现又消失,来来又往往。我跟随着一个人,在他的遭遇中遇见了下一个人,就这样缠所在他们不同人中。随着事件的流转,我又回到了最开始的起点,他们是分处于不同位置的人,于是他们经历的事情也会不同。

故事从地铁上开始,这里的地铁通其他大城市的地铁没有区别,一到高峰期间就人满为患。每一个为了工作奔波劳碌的人,都仿佛在统一时间涌入了地铁,他们在每个换乘站之间流转,好像想要去往梦想的彼岸。他们每日将自己的精力都奉献给了新老的工作,妄图通过这样的生活帮助自己在这个城市立足,可是最终留在地铁之上的只有疲劳的身影。熬夜加班最终带来的,并不是安稳的生活,还是有不少人在其中沉浮,找不到归路。

从上班的人群转移,我的视角又来到了未名湖畔的校园之中,有人为了考取这里穿越了千军万马,但是最终发现自己也不过是一个平凡的人。更多的人想要留在这里继续深造,但是每个专业每年录取的人数少之又少,有多少人再而衰三而竭。“七战歌”努力了那么久,最终还是被父亲拉回了老家,而吴梦学也没能同自己的另一半一同留下,最终两人天各一方。

而那些最终勉强留下的人,也被这里的高昂房价打击,他们即便经历了千辛万苦拿到了户口,也只能在偏远的燕郊买房。他们日日在路途上奔波,想要更进一步却没有办法,可是退却也不甘心,就这样每日往复。大城市的生活带给他们的只有不断的压力,可是他们依旧坚持看留在这里,好似总有一天能够迎来成功的曙光。故事中的每个人,都是这座城市的配角,可是我们每个人都是我们自己人生中的主角,不管怎样,最终我们都会绽放光芒。

《北京流光》读后感(四):长安居,大不易;心若在,梦就在……

很多年前看过一部电视《北京青年》,那时候还在上学,看着故事里的人和事,在北京这样一个充满梦又充满了现实的地方,打拼着,彷徨着,收获着友情,爱情,也收获着成长和磨难。

那时候喜欢河东和马苏演的全筝,两个人都放弃自己稳定却千篇一律的生活,选择未知的世界,去奋斗,去探索,最后收获了成功,也收获了一个全新的自己。

那时候也会想着自己,不愿意再回到小城市,也想靠自己的搞出点什么名堂,然而当自己在社会上跌跌撞撞几年之后,却发现这种年少时候的勇气和梦想,真的只属于年少。

不过最近看了一本小说——《北京流光》,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个90后,以现实主义笔法,诚挚叙述独属同代人的北漂故事,13张“北漂浮世绘”,像是虚构,又无比真实,让我感觉一定是有原型的,他们的故事道尽同代人奋斗途中的苦辣酸辛。

别离聚首中,梦想依旧在,星夜再长,终见流光。

七次折戟北大梦的“七战哥”,在未名湖畔被父亲拉回老家;

蜗居在地下室的病患,在廉价自助餐中寻得朵颐快感;

相亲角打分制中评得最高分的何悦声,却未能找到真爱;

熬夜加班过早透支身体的杨洛诗,不断挣扎却始终在寻觅方向;

通勤往返于城区与燕郊的林恋京,进退之间歧路茫茫……

我在网上看到有一句评论说:好普通又好挣扎,不像是小说,倒像是人物记录片。

我们总是在别人的故事里,找到自己的影子,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也在看你,别人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这就是现实主义小说的魅力吧,特别是当90后来写90后,少了很多的指责和批判,多了一份共情和温暖。

不知道手机前的你现在身在何方,如果你也漂泊异乡,如果你还向往着外面的世界,如果你已经生儿育女过上了稳定安逸的生活,都不要轻易放弃生活,放弃梦想。

《北京流光》读后感(五):天光云影共徘徊

不知为何,读起小说《北京流光》,总能让我想到老式的手摇电影和一场跌宕起伏的音乐剧。我们三三两两坐在白色幕布前,看幕布上的影像一帧一帧地掠过。我们散坐在舞台下,看舞台上的演员一幕一幕地登场。合上最后一页,才恍然大悟为什么书名为“流光”。在此时此地的幕布上,投射着流动的光影;在此时此地的舞台上,穿梭着舞动的身影。拼接联合,仿佛捕捉到最真实的,由时间流动而编织的一幅长长的画卷。

《北京流光》中的小说人物如此真实,好像是每天在转角的便利店会遇到的便当女孩,是晚上夜宵会去的那家烧烤店的“社牛”老板,是在从北京到燕郊的公交车上挤在车门口的疲惫女士,是在北大自习室准备考研的斯文眼镜男……他们真实到让人觉得似乎都能嗅到周遭的气味,听到地铁到站的播报,三里屯的夜店喧嚣热烈的荷尔蒙弥漫,未名湖畔的春风让去自习室占座的女孩脸颊泛红……

他们各自欢愉,也各自迷茫;他们各怀理想,也各自神伤。身份、认同、融合、疏离,他们抽象的感知在文字中变得具体,他们在前后章节中彼此勾连又互为背景,无限延展着这幅北京画卷的长度和厚度。故事从一个立体的小空间中蔓延开去,铺满北京的每个角落。

初读《北京流光》时,我难以克制地为故事中的人物担心。比如,考研没成功可怎么办啊?在北京租房的费用也不低,租房怎么办?爱人出轨了,怎么处理?学生不爱学习以后怎么在北京立足呢?爱情消失了,甚至人消失了,可怎么办呢……每个故事都在白描人物的心理变化,几乎每个故事都在寻求人生的出口。有的人平稳落地,有的人继续漂泊。有的人选择了心中的远方,有的人委身于现实当下。命运哪有什么对错,不过是各自选择、造化弄人。

待我再次翻阅《北京流光》,很多情绪已经逐渐释怀。就像站在宇宙的视角看地球,也不过是一颗蓝色的玻璃珠。站在上帝视角看小说中的人物,好像他们在各自的人生线上兜兜转转,拼接成这幅长卷中的一道布景、一个注脚。平静欣赏,始觉“天光云影共徘徊”,隐隐生出几分禅意。

我感觉作者给予书中人物的,不仅是细致耐心的叙述笔触,还有隐藏在字句间的悲悯。作者不惜笔墨地为一位住在燕郊的通勤女孩描绘她的情感状态,敏感地捕捉到隐藏在她日常生活中的琐碎细节,探索这位女性微妙而曲折的心理变化。这种悲悯情怀化作作者对故事中人物生活和情感的体察和共情,我认为是书中最真诚和打动人之处。

“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这幅长卷勾勒出热热闹闹的群像图,又在结尾处以孤独做结:“华必雄将酒盅放在胸前,对着窗外的寒夜,还有那无穷的远方,将酒中的孤独一饮而尽。”如同电影结束时的寂静,舞台剧落幕时的怅然。所有的热烈都会归于平淡,所有的热闹都会收于安静。只是,每个热闹和热烈的故事里,都是尽全力追逐的生活。所谓芸芸众生、人间烟火,也不过就是这样吧。这经由热闹回归的孤独,也许只有认真生活的人才品得出其中的丰富层次和不同味道。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