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为什么总是被情绪支配读后感100字

为什么总是被情绪支配读后感100字

《为什么总是被情绪支配》是一本由[美] 丹尼尔·J. 福克斯著作,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309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22-1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为什么总是被情绪支配》读后感(一):如果你不想古怪的过完这一生,那么...

生活中 有人说你脾气古怪,性格孤僻么? 有人说你总是甩脸色,一言不合就拍桌子么? 有人说你言辞刻薄总是感情用事么?

如果有的话,不妨看看丹尼尔·J. 福克斯的这本《为什么总是被情绪支配》,他在书中讲述了贝蒂的故事,一个和边缘型人格障碍抗争多年的姑娘。

我在曾经的她身上或多或少都见过自己的影子,但在第一章的测试里我只勾选了3条:

《为什么总是被情绪支配》读后感(二):觉察情绪,反思信念

个体的信念直接影响着他的行为,进而在反复之下形成固定的情绪反应模式,一旦遇到某种情境/事件就会自动产生情绪、发出行为动作。不合理的信念带来的情绪和行为即便能取得短期回报,长期看下来它导致的结果也往往是消极的。

因此,识别、动摇、改变不合理的信念是非常必要的。我们需要主动审视自己的某些消极情绪是伴随着什么事件/信念产生的,以及后续的行为是什么样子的。当然,不合理的信念很难一下就可以被纠正过来,在被情绪冲昏头脑时,记得提醒自己不要让不合理的信念迫使我们做出远离自己首要目标的事情,尽量使自己在合理的轨道内运行。其次,我们可以把所有相关的事件和情绪写在纸面上,细致梳理,梳理的过程也是使自己的情绪趋于缓和的过程。再次,作者在书中为了帮助我们识别不合理信念,也列出了许多不合理信念和灵活健康的信念,我们可以时不时复述并强化那些灵活健康的信念,专注在这些积极的信念上。

自控力能够影响个体的信念、行为和反应模式,帮助我们实现具体的目标。但是,在各种情绪袭来之时,往往我们的自控力也随之崩溃。而学习一定的自我安抚技巧则有助于我们在困境之中拥有更多的自控力。自我安抚技巧可以帮助我们平静下来,让我们在情绪按钮被触发的情况下重新集中注意力。例如,正念、瑜伽、发泄手记,相应的可以制作自我安抚成果记录,次数多了我们对消极信念、行为和反应模式的控制力也就越强。

以上主要针对的是我们自身,此外,也应该提高爱的能力,解决关系冲突。(这一章作者主要介绍了一些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的小技巧,我不太需要就没记录)。

这本书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即,作者总是引导读者将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归于原生家庭,可能的确有一部分人是这样,但也有一部分可能是后天导致,例如交友不慎、学校教育、社会环境等等,如果一味听从作者的引导也可能导致“原生家庭”背了锅。

最后,无论作者提了多好的意见,最终去落实的都是自己,希望自己能够多多觉察、改变、坚持。

《为什么总是被情绪支配》读后感(三):别让情绪控制你

我们很可能在生活或者工作中遇到这样的人,他们表面上看起来非常的聪明,有魅力,能力也非常出众,然而在某些时刻,他们会表现的非常的暴躁,让人难以置信......这是怎么回事呢?

最近我读了《你为什么总是被情绪支配》这本书,在这本书中就提到了被情绪支配的这种问题,并从心理学的角度给予了较为充分的解释。

一个人的情绪有好的时候,也有坏的时候,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为什么我们在不同时刻的表现是不一样的。然而当这种反差过于明显的时候,我们就需要有足够的警惕,也许是因为我们对于事实或者对自己有某些错误的判断。

在追求幸福生活的过程中,其实我们也是在追求一种稳定。哭哭笑笑都是我们非常正常的情绪,关键在于我们能够把控好这些情绪。在不合适的时间,场所,随意的去发泄自己的情绪自然是不理智的行为。

这种在人际关系,自我形象和情感方面极度不稳定的心理和行为模式,很可能会影响到我们的正常生活。而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也有很多,比如说在这本书中就提到了成长环境对我们的影响。

在一个混乱的,无法接受到爱的家庭里成长的孩子,往往需要更多的隐忍,也会受到更多的伤害。当孩子无法忍受的时候,家长可能会表现出爱与关心。而孩子只会认为只有自己保持这种糟糕的状态,才能够获得爱。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在孩子成年之后对待其他人的方式上。

我们的很多行为往往是自动化反应,很可能无法意识到自己已经进入了某种反应模式,直到一些短期后果和长期后果陆续显现。每次陷入消极反应模式时,如果都去重新识别背后的信念和行为,就会变得非常麻烦和困难。

我们会发现在某些问题上,很容易让我们有一些异样的感受,可能会让我们感到愤怒,失望,难以控制。

留意这些事情,并且当这些事情发生的时候去留意自己的身心状态,用一种更加积极的合适的方式去回应这些事情。这个过程是至关重要的。

从另外一方面来看,没有人可以做到绝对的理智,我们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情绪出现。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需要对自己的情绪有一定的支配能力,而不是让自己随着自己的情绪而随意地行动。

要去探索问题的根源,也要相信自己有改变的能力。接纳每一种情绪的出现,接纳那个可能有一些缺点的自己,我们都可以做得更好。

《为什么总是被情绪支配》读后感(四):所有心理问题的根源,都与童年经历有关

在日常生活中,你会发现有一些人,对一个陌生人总是彬彬有礼,温文尔雅,但是接触得久了,就会打破这个滤镜,他对熟悉的人,没有那么好,甚至还会恶语相向,或者是沉迷在自己的世界里,酗酒、自残……。这种人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边缘型人格障碍。 边缘型人格障碍是一种人际关系、自我形象和情感方面极度不稳定的普遍心理及行为模式。 它通常始于成年后的早期阶段。这种障碍在青少年时期就有一些端倪,而且随着年龄的成长,在不断变化,到成年时定型或者越来越严重。研究发现,边缘型人格障碍已成为备受困扰的人格障碍之首,但是很多人却对它知之甚少。 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为什么总是被情绪支配》这本书中,作者丹尼尔•J•福克斯向读者详细解说边缘型人格障碍。 在书中,作者介绍了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外在表现、起因以及解决方法。 作者在书中介绍的解决方法,就像去看心理医生一样,作者通过表格问答、模拟生活场景、以及预演内心想法的过程等等,整本书真的是干货满满,物超所值啊!有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你,这本书一定不要错过。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起因: 听过这样一句话:“所有心理问题的根源,其实都来自于童年的安全感被破坏。”边缘型人格障碍属于心理问题,它的主要根源就是在童年时期经历过创伤性事件,比如:遭遇虐待或遗弃,或者是父母打击等等。 父母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这个现象在每个家庭都或多或少会有,家长也许不在意自己说的几句话,但是这几句话放在孩子的心里,就是深深的伤痛。 所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作为父母,真的不要打击孩子,要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这样在长大成人时,他才会有勇气面对社会的重重困难。 边缘型人格障碍者非常悲观: 因为童年的重重经历,会让患者感到自己“毫无价值,无人关注”,一旦感受到周围环境不好时,他们的负面情绪立马就出来了,而且经过内心的演绎,他们会越来越难受,直到崩溃。 而心智强大的人,会在危险的环境中产生自救能力,他们会逼迫自己一切向好的的方面想,从而绝处逢生。 为人父母,肯定都希望培养一个内心强大,有责任有担当的人,但是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肯定会有很多不对的做法,发现不对及时纠正。 但是很多家长并不知道自己做法的对错,以及错误做法带给孩子的深远影响,这时候心理学的书籍就派上用场了。心理学的书籍,不仅可以帮助你洞察人类的心理,还可以让你避免一些错误的育儿方法,真是一举两得。

《为什么总是被情绪支配》读后感(五):这是我读的第一本关于BPD的书

在第一次经历了一段除了父母、朋友外的亲密关系之后,我意识到自己存在这个方面的问题,去测了PDQ发现的确有这个倾向,出于自救,搜了一下这方面的书,选中了这本,算是我第一本探索自己的书。

简单写一下自己觉得有用的部分。

第一部分:边缘型人格障碍和有效治疗

在这一章里,我了解到自己的类型,属于“任性型”。这类人往往无法控制自己,他们需要立刻表达烦恼或不满的情绪,并且容易感到沮丧,认为这个世界让人痛苦,没有意义,周围人也猜不到他们接下来要做什么。这一点跟第五部分里面提到的:拒绝耐心联系起来了,这是我的一个顽固特质,我无法耐心面对自己的情绪,似乎潜意识里立刻表达,才能体现一种控制感,然后客观事实并非如此。

第二部分:超越边缘型人格,勇敢迈出第一步

这一章主要讲了错误信念、行为、和消极反应模式之间的关系,总的来说解释了我的一些“迷惑行为”吧,有一种,哦,原来是这样的感受。

第三部分:边缘型人格障碍中消极行为和反应模式的应对及调整

这一章感觉是实操性最强最有用的。我的理解是当Trigger出现时,可能只有千分之一秒的时间,你就进入了消极模式,以前从未意识到这一点,总认为是当下的事件造成的,看了这一章意识到,其实是唤起了潜意识里曾经的记忆,要做的其实是赶紧切断与trigger的联系,不要互相伤害。

对我来说有以下几个可以试试的方法:暂停时间,赶紧提醒自己想一下,告诉自己这是过去的记忆和顽固的BPD在捣鬼,不要弄错对象;转移注意力,如果当下无法冷静,那就转移注意力,哪怕是玩玩uno呐!

第四部分和第五部分:重新开启人生,建立全新自我

这一部分没太多需要mark的,大概就是相信自己,能控制好哦。

还有一点也是在这本书里学到的,如果区分健康关系和非健康关系呢。

健康关系的特质:书中有一张图片分得很清楚,我自己比较在意的点:

我们了解对方/他尊重我想法/不在一起时有美好的回忆和想法/我信任ta/我相信ta内心深处为了我好/我们谈论更多积极的事/我不介意做真实的自己/我鼓励ta好/我们有压力时也相处很好/我们在一起时很快乐/我希望ta快乐/ta能让我有更好的自我评价/我们能够同心......等等等等一系列的。我们该这样去评价一段关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