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读后感大全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读后感大全

《边缘型人格障碍》是一本由[美]兰迪•克雷格(Randi Kreger)著作,台海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5.00元,页数:24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边缘型人格障碍》精选点评:

●“去找你的船吧。”

●读之前我觉得我是,读完我觉得我不是

●这本书就像一盏灯,让我感觉自己的内心被看到,也让我感觉到和我同样的群体,人因为觉得不孤单而觉得有力量

●了解边缘型人格障碍的读物,简单易懂。后半部分有点多余。

●ex应该是边缘型人格障碍+自恋型人格障碍+躁郁。书非常有人文关怀,对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没有任何歧视,希望也多关怀一下受伤的患者partner,谈一谈自尊自信损害到什么程度就该离开了。

●一个朋友说自己不是,我读完也觉得不是

●已购。偏专业的备查手册,既谈对患者的辨别和治疗,也关注患者亲属的心理调适。

●于西西弗。越读越觉得自己是BPD,讲得主要还是和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如何相处,但其实对和非边缘型人格障碍者任何人交流相处都适用,例如建立心理界限等。道理是浅显的没有讲得过深,主要还是爱心灵鸡汤化解一切。其实更想看得是BPD如何自处。

●没点病都不好意思上豆瓣

●我要怎么帮助你不受我的伤害。

《边缘型人格障碍》读后感(一):第一步是帮助自己 第二步才是帮助他人

自己心理健康堪忧的状况下,建议避免过多的思虑和担忧。

断断续续好几个月才读完。读前半部份容易太过有代入感,导致类似“旧疾复发”症状的产生。读到后面,从客观描述转为方法论,提供了许多值得参考、切实可行的方法。对于我自身来说,以前总是给自己戴上太过沉重的枷锁,仿佛父母激烈的争吵和自己之前的应激之后的厌烦和逃避是一种罪过。但是这本书说,要避免无谓的负罪感,他们应该为他们自己的人生负责。《被讨厌的勇气》中“课题分离”也是一个道理。感谢。

《边缘型人格障碍》读后感(二):不求有功只求无过的营销废话书甚至可以说狗屁不通

默认情况和语境直接是青少年患者影响了家庭,然后也没有具体案例,也没有和bpd的实际联系

只作为一个噱头出现在标题上,先给某个情景中的人贴上人格障碍的标签,进而可以不把对方让人看——为了落实这一点,我们可以采取的方法有1⃣️2⃣️3⃣️4⃣️5⃣️......

如果还不行,就要寻求专业人士帮助啦

大部分内容其实纯粹在安抚读者情绪,受众就是那种喜欢折腾家里人的人上人8

逻辑流于表面形式就不要扯任何高大结论,不然必然是为了自己完全意淫出来的想法拼凑事实

作者事实都不尊重还是研究研究自己的心理问题吧

真要了解bpd只有杰洛德的那本好

《边缘型人格障碍》读后感(三):看完这本书可以从噩梦中走出

这本书终于帮我走出了这半年多的复杂情绪,自从借着疫情严重为由送公婆走后,他们这半年多不停歇地上演了各种闹剧,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对我先生进行情感折磨。我怎么也想不明白怎么会有人的价值观这么扭曲,对人对事如此恶劣,也更想不通为什么虎毒不食子而他们却要对自己唯一的亲生儿子如此情感折磨。每次看到他们故意折磨我先生时我都难过且愤怒地睡不着觉。直到看完这本书。我非常确定他们是边缘性人格障碍,并且是高功能型不自知且无药可救的那一型。所以我终于可以释怀,不用再去想:我是不是应该再多忍让一些而让他们住在这里即使这三年来他们已经把我们家搞得乌烟瘴气像地狱一样了无生气充满了痛苦?是不是这样做他们就不会一直持续想把我们钉上道德的耻辱柱作为施害者而他们就不会再标榜自己是受害者?这一切的答案都是NO。我做的最错的一件事就是没有更早把他们送走,以至于我自己因为中重度抑郁而接受了精神科治疗半年之久,我的孩子被他们的喜怒无常所折磨还要目睹他们不把菲佣当人看的粗鲁举动。他们走后整个世界一天之内恢复了美好和欢声笑语。虽然接下来针对我先生的精神虐待又开始了:言语表示怨恨,表示我先生是白眼狼,都是他的错,表示他不孝,表示不要他管,拒绝一切示好和节日礼物,表示要,到最后大过年的过来交代后事。

读完这本书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之后一切都迎刃而解。他们是可怜的,因为这样的人格他们不可能幸福,也不会想要幸福。我婆婆曾激烈地表达过“这个世界上什么情都是假的!因为我经历过!”这也是典型的边缘性人格障碍的一种体现。他们无法去感应这个世界的善意,这世界上的一切在他们的感知里都是恶意,他们放大别人的负面回应并能精准的筛出反对和拒绝的内容并因此迁怒于人。因为他们的大脑病了。但由于这种障碍没有药物可以治疗也没有什么心理医生可以有效帮助(尤其在当事人不觉得自己有病的情况下)所以我们也没什么有效的办法。书中教我们,边缘性人格障碍者的家人要维持的底线是:你无法改变他的想法,但至少你不要去加入“受害者”游戏的比赛。所以很明确的一点是,我们不需要再去苛责自己做的不好,也不用去委屈“为什么他们要这样对我们”。我们保持距离,保护自己爱的人不受他们的干扰和影响,并且日常尽到子女的义务即可:比如传送下一代的日常给他们看,平时留意他们的吃穿住行表示一下孝心(可能会让他们暴怒但不用放在心上),如果年纪大需要就医也尽力提供支持和帮助,除此之外,保持距离,不受他们的言语和情绪影响,即可。

我这半年来多次梦到他们突然不打招呼又回来了并且对我动手。希望从现在开始,这个噩梦可以离我而去了。

《边缘型人格障碍》读后感(四):注意:这本书主要是讲如何与BDP的人相处

表征

1恐惧

1.1对意见不合反应很大,难以接受。

1.2难以容忍与亲密的人产生距离感,以为被抛弃。

1.3在争辩中突然产生对难以挽回的后果的恐惧。

2极端愤怒

2.1他人认为我的愤怒更吓人,更令人惊诧。

3分裂

3.1经常给予他人极高的评价,符合理想中的标准。

3.2经常给予他人极低的评价,甚至贬低他人。

3.3对一个人的评价会在瞬间改变,从正面到负面,或者反之。

4空虚

4.1自己是没有价值的。

4.2采用极端手段保持现状,例如迫害。

4.3只有做到完美,他人才会喜欢与赞许我。

5冲动

5.1因为小事而情绪反应强烈。

5.2对克制焦虑、抑郁、虚无、沮丧有困难。

6情绪不稳定

6.1对事情的感受过于强烈,远超过事情本身的严重。

6.2比起他人,强烈的情绪起伏过快。

6.3一旦引发强烈情绪,需要很长时间恢复平静与正常情绪。

7自我伤害

7.1为了转移情感上的痛苦、缓解压力、解决沮丧而惩罚自己,伤害自己。

8分离

8.1本该专注于眼前事时,思绪却无意识地分离而思考其他事。

McLean量表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