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考古那些事儿》读后感100字

《考古那些事儿》读后感100字

《考古那些事儿》是一本由黄大路著作,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页数:2022-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考古那些事儿》读后感(一):考古?原来可以这么有趣儿!

说到“考古”,你第一个想到的是什么?似乎在“考古”这两个字说出来的时候,大部分人的脑海中浮现的都是历史感和古板的感觉。的确,细推“考古”,何谓“考古”? 考古,首先要理解何为“古”。作为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丰富的历史自然让很多历史爱好者为之着迷。在历史上涌现出的风云人物更是不计其数,也难怪历史上咏叹歌颂的诗篇不计其数,更是让现代伟人也发出“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感慨。 在我看来,我们的历史是深刻又沉重的。深刻表达的是我们的前期文明,领先世界,征服国际,在任何方面都可以说一骑绝尘。不管是我们的服装,美食,器皿,还是文化,礼仪,民风,都有太多可以去深入挖掘的东西,我们所看到的所了解的无非是冰山一角的管中窥豹而已。正因为这种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历史,近现代的文明史才愈加显得沉重起来。我们和历史的距离始终是这么近那么远,时间远去,留给我们后人的只有经久不息的时间和断壁残垣的记忆。 何谓考?个人觉得这个字更能凸显中国文人的严谨,通俗说,就是“讲究”。在残留的历史中去寻找有意义的内容,不断地加深人文对历史的理解,这是中国考古人孜孜不倦的追求。在理解这种情怀后,再去体味考古的细节,相信你会有更多不一样的感触。 在作者的15个考古故事里,你会看到考古严肃紧张又轻松活泼的一面。在作者详尽的文字描述下,我们能感受到的是考古这门事业的科学谨慎,很多人在时间中付出了青春,只为了去探求人世间的真理。搭配大量的照片解读,让考古这件日常并不常见的事跃然纸上,瞬间生动形象起来! 在这里,可以阅读到考古现场第一时间的图片,说它是考古界的直播是不是也一点儿不为过?书中呈现的文物藏品,搭配细节解说,是不是也贴心的如同你的专属导游?而文物中的故事更是吸引我的点了,书中的解释基本可以用平实详尽来概括,相信每个人都可以在书中读出自己的考古情缘。 感谢历史,正因为它的留下才我们的人生还有浩瀚的往事可读,感谢作者,正因为有太多这样匠心的考古人,不见天日的往事才得以见之众人。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打开书本,开启你的浪漫考古吧。 #丁玥读书

《考古那些事儿》读后感(二):风风雨雨考古人

“不知道过去,就不知道当下。”

前阵子看到一个新闻,某考古现场在接受记者采访直播时,摄影师不小心掉进了坑位里,随后直播被掐断,只在慌乱中看到现场被砸碎点青铜器和斑驳的血迹。

这件事的后续是有专家出来说该文物能修复,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坦白讲我看到这则新闻之后的第一时间感受其实是心疼文物,一件物品经历了千年的风霜岁月,没有被泥土侵蚀,没有被风雨损害,却在今时今日,因为人们本可避免的无心之失而粉身碎骨。

摄像大哥何尝不无辜呢?他只不过是跟随着记者的脚步记录得太专心以至于没有留神脚下。

可无论怎么说,修复一件文物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且即使它能够被修复,它各方面点价值损失也是巨大的。

所以我特别理解在这本书的序中作者提到的许多考古人并不愿意接受采访的事情。因为对于许多考古人来说,长时间的工作使他们更愿意与古物打交道,他们要追寻的是历史的每一步足迹,是古人们留下的每一个痕迹,是我们人类文明的起源与历程。

在许多人看来,考古或许是一件极无趣枯燥的工作,但实际上通过古人生活的种种印记去探寻历史,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就比如碧玉龙和黄玉龙这两件国宝级的文物,目前一件被收藏于国家博物馆,另一件在内蒙古翁牛特旗,他们是如何被发现的?又是如何分散两地?而这两件代表着红山文化的国宝级文物又是如何被验明正身追根溯源的?

这个过程简直比小说还要精彩,大多数流落民间的出土文物都出自于开垦荒地,人们挖着挖着就会挖出宝贝来。但几十年前的人们大多生性淳朴,文化意识也并不高,所以即使挖出来宝贝也不认识,黄玉龙显然也是以这样的形式显现于世的。

但挖掘人如今已不在人世,他的儿子告诉调查组的人们他的父亲是从村子赶着驴车走一袋烟的工夫的道西边的山上剑来的。而调查组为了追小黄玉龙的真正发掘地,就真的雇了一辆驴车,找来了一根老式烟袋锅,请来村里的车把式,点上烟袋,赶车西去。

而这其实只是追寻过程中的一个小小部分,所要经历的困难与坎坷就已经非常非常多了,由此可见考古那些事儿,既有趣又艰辛呐。

看来看去最后发表一点我个人的感想吧,我从小就对古老的事物特别感兴趣,也因此从事过几年与古物相关的工作,所以我对考古以及文物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我深知它们承载着历史与人类文明,我也深知它们经历风雨与战乱后能够或完好无损或残缺不全的留存至今有多么的不容易,所以它们才如此外值得我们珍而重之。

而与此同时,一代代的考古人们顶着风吹日晒,不畏酷暑严寒,日复一日的重复着对于文物的挖掘与保护工作,不仅仅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上来说是一件伟大的事情,也是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有意义的事情。

《考古那些事儿》读后感(三):有图,有料,有真相,聊聊考古那些事儿

2010年,一个患老年痴呆两年多的老太太,看到一张黄玉龙的照片,一把抢过来,盯了三分钟,之后喃喃地说:“这是我家的。” 这个老太太叫李贵珍,是翁牛特旗东拐棒沟村村民马忠信的老伴。 1948年5月14日,马忠信在离家不远的山坡上开荒时,捡到一个黄绿色的、长着猪头、弓着像长虫身子的物件。 就在第二天,此地就发生了百年不遇的沙尘暴。 这个物件的身上有个小眼,马忠信穿了根绳子,给孩子当玩具拿着玩。 马忠信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个物件是件国宝,价值超过两个亿。后来,还差点儿被改造成烟袋嘴。 在《考古那些事儿》这本书的《寻龙诀:命运多舛的国宝》一文中,就记录了黄玉龙的详细情况。 农村包产到户的第二年,菜籽贩子马跃,在村口看到马忠信的儿子马金海手里拿着一只黄绿色的大长虫子玉器,正和一个文物贩子谈生意。 文物贩子正要出30元买了。被马跃拦下。后来,马跃帮忙以60元卖给自己的“担挑”李景荣。 李景荣琢磨着,要把大虫子改成四个烟袋嘴,再用来换更多的钱,可是加工烟袋嘴的师傅,每个烟袋嘴要加工费40元,总数得160元,这简直太贵了。 李景荣觉着不划算,就把黄玉龙扔进了粮缸里,使黄玉龙保住了“性命”。后来,这个黄玉龙被确定为红山国宝级文物。 《考古那些事儿》的作者是公众考古推广人黄大路。他曾参与内蒙古、山东、福建、河北等处遗址发掘工作。2001年后,致力于考古类电视节目制作和公众考古工作推广。 这本书中,主要讲述了作者在我国境内参与的15处重大考古现场的故事,对考古过程、发掘研究、追踪出土文物,以及完整还原历史真相。 作者告诉我们,考古不是寻宝,而是探究历史,重拾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丢失的记忆。 正是因为有考古人员的艰苦执着的工作,才使得我国的文物宝藏揭开神秘的面纱,得以重见天日。 除了黄玉龙的故事,书中还有14件事,把考古寻宝的过程呈现给我们。 比如废墟下的“多庙之城”有成吉思汗导演的一场政治联姻;中华文明之太阳升起的地方—敖汉旗;丝绸之路上有水滴形和胡须墓等千奇百怪的古代墓葬;还有桂林山洞里居住了5000年的甑皮岩人使用的陶制锅,是“天下第一锅”等等。 本书有图,有料,有真相,不仅让历史爱好者爱不释手,对于普通读着也有极大的吸引力,甚至可以作为大专院校的辅助教材。 透过考古发现,不仅是探究历史,传承文明,而且还能增强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

《考古那些事儿》读后感(四):我们的历史文明依赖于考古,而考古发掘更是包含大量我们好奇的故事

中国有着5000年文明历史,但我们真正有文字的历史只有约3000年,之前的两千年,在世界范围内经常会有不被承认的情况出现,因为缺少直观的证据。 但考古发掘无疑是弥补这方面的最直接证据,对于考古的了解也就是对于中国过去历史的真实反馈,考古也就有着无比重要的意义。

那么考古具体涉及到哪些方面的内容呢?考古人的生存状态又是怎样呢?在最近的考古发掘中到底有哪些重大的发现呢?这些知识也将成为我们普通读者普及的知识内涵,也是需要让更多人了解的知识体系。

黄大路,任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参与了大量的考古发掘工作,而现在他更是致力于公众考古推广,让更多的人对于考古有所了解,对于考古的发现有所认知。他的这本书《考古那些事儿》就是通过对于15个考古现场发掘工作的记录,展现出了考古人真实的故事,考古过程的全景记录,以及对于考古物品的梳理和探索所找到的真相,试图还原着历史的真实。

在这15个考古现场之中,展现出来中国文明广阔的背景。古老的甑皮岩,探索的是人类的史前文化;新疆呼图壁岩画,探索着5000年前人类壁画,而这都弥补着中国考古上的空白。

熬汉考古更是贯穿了中国文明历史。在内蒙古敖汉旗,有着距今万年的小河沿文化遗址,7600年的赵宝沟文化遗址,5000年的红山文化遗址,4000年的夏家店文化遗址,贯穿明清到现在。

这里最重大的发现就是来自于5000年前的陶人,无论是艺术性还是考古意义,这几座陶人都有着非凡的价值。更为传奇的故事是,考古人员关于陶人走访当地居民的时候,在陶人最后一个部件的发现过程中,碰到的一家人。一个身体有着疾病的村民和陶人有着极为相似的容貌,绵延了5000年文明历史在这样一个人上有了共通之处,也让考古人员啧啧称奇。

而更多的考古发现还有很多,这里有成吉思汗时代的著名城市敖伦苏木,这里有著名的海昏侯大墓发掘的惊天发现,这里有丝绸古路上天山考察所解出的秘密,这里有四川船棺考古发掘的真相。这里不但有着考古工作者们工作的艰辛,发掘后的喜悦,也有着工作所碰到的艰难险阻,就是考古生活的全景记录。

考古是一项专业的事情,也是一项枯燥的工作,但更是一项需要全身心沉入其中的工作。考古人的喜悦,往往外人无法深切体会,但那一定是最真实的表现。

那我们就走进这一本《考古那些事儿》感受着考古人所带给我们的故事以及考古发现所带给我们的历史认知,对于考古有着更多了解和认知。

《考古那些事儿》读后感(五):考古不是寻宝,而是寻找我们丢失的文明

考古不是寻宝那么简单,更是在寻找我们丢失的文明

我觉着考古工作很枯燥,考古过程很神秘,而且还有很多不稳定甚至风险,就像是寻宝一样,所以我以前对考古没有任何兴趣,然而身处一个以历史文化为主要旅游资源的大省,而且作为这个千年古都的一名城市代言人,我这个小导游的职业要求之一就是对考古要有所了解。尽管疫情让我们这个行业时断时续,我也暂时无法带团旅游,但是这份对我们古都西安的热爱和激情不会褪色。所以,与我的职业相关的好书自然不能错过,这本《考古那些事儿》就安排起来了。

这本书的作者是黄大路,公众考古推广人。现任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曾参与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聚落遗址等多起重要遗址的发掘工作。2001年后,致力于中央电视台考古类电视节目制作和公众考古工作推广,期间参与央视10套《探索·发现》《考古进行时》等节目的统筹工作,江西海昏侯墓葬等大型遗址的全程即时报道,并在社会类杂志开辟“生活考古”等专栏,向大众介绍考古。

而在这本书中,主要讲了作者历经千难万险,在我国境内参与的15处重大考古现场的考古故事。其中涉及考古过程、发掘研究、对出土文物的历史追踪以及对历史事件的完整还原。同时也为我们呈现了考古工作的具体工作内容、揭开文物的传奇“身世”、探究历史“细节”和大众认知上的“惊诧”。

例如书中讲到“中华文明之太阳升起的地方”——敖汉旗;史前祭祀遗址双墩遗址中,考古人员发现了距今7000多年的人工种植水稻的实证;丝绸之路上的古代墓葬,千奇百怪,有水滴形墓葬、“胡须墓”等;考古人员对从一口锅样的器物上散落下来的陶片进行研究后,发现12000年前,甑皮岩人就懂得了陶器的制作,原本的锅被誉为“天下第一锅”,等等。

考古不是寻宝,而是在于探究历史、重拾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丢失的记忆。在这个过程中透过古人生活的种种印记,解读、还原和传承,从而认识历史、学习传统文化。

直到这时我才知道我以前对考古有多么大的误解和偏见,更发现自己曾经是多么肤浅和无知。原来真的是无知致狭隘呀!在此我也深感惭愧,因为我的专业当时还是归为历史文化与旅游管理系的,和历史考古专业的同学经常一起参加系里的活动以及几门必修课呢,甚至还有一个关系比较好的学弟,后来考研学的就是考古方向,我竟然都没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正确认识考古。

回到说这本书,书中所讲的每一处考古现场、每一件特别具代表性的出土文物以及文物背后隐藏的不为人知的历史故事和文明演变,都是首度向公众公开,并详细讲述,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体验下,带给我们关于考古、文物和人类文明发展的“来龙去脉”。读这本书我们最后会发现,其实是文物串联起了我们中华文明的脉络,它们才是中国人文化根基的基石。

我最后真的喜欢这本书,主要有两大原因,第一,15个考古故事的形式讲述考古那些事儿,,比专业地讲述更容易吸引人;没有长篇理论,让我更有信心把它读完整。第二,它让我发现了自己又一个缺点——自以为是,而误解了考古这门学科,读完它让我改正了这个缺点。

最后,为了聊表我对考古的歉意和敬意,我在此以一个古都西安的导游身份邀请大家读一读这本书,然后带着书中带给我们对文物和考古的认识,来十三朝古都西安参观游览,你必将感受更为深刻震撼。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