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无所畏 无所忧》的读后感大全

《无所畏 无所忧》的读后感大全

《无所畏 无所忧》是一本由启功著作,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6.00,页数:25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无所畏 无所忧》读后感(一):一本启功散文,半部现代历史

小时候练过几天书法,知道很有名气的书法家启功。后来陆续听说了启功先生的很多小故事:启功是清室帝胄,是雍正帝子孙,但是他不愿意姓爱新觉罗,厌恶姓金(清朝灭亡后近支宗室很多选择姓金),自称姓启名功。启功父祖早逝,母亲姑母守寡,幼年家贫,中学没毕业的他,去中学教书因为学历问题被辞退了,没办法只好(只能说只好)去大学教书,等等。

——这也让我想起了一个笑话:末代皇帝的学历。末代皇帝溥仪后来填写大概是社区资料时,学历这一栏不知道怎么写,从小作为皇帝的他压根没上过学,都是请翰林、老儒、外教在宫里教学。这算什么学历呢?最后那一栏写的是中学毕业。

启功的学习历程也有些类似,就拿诗文书画来说,为他启蒙的祖父是进士、拜的书画老师都是名家,包括齐白石、贾羲民、又随“南张北溥”的溥心畲见识了书画真谛,虽然正式的学历仅仅是中学,但古文书画鉴定上的造诣与其学历极不相称。——这也是他能够去大学教书的真正背景原因。

听了启功很多段子,感觉启功是位看透世事、智慧通透、天上地下无所不通的宝藏老大爷。这本《无所畏,无所忧》,下笔平实,回味甘香,娓娓道来颇有大师风范。启功在第一章“旧时明月”中,讲述了自己家族的故事,这一章写得很有意思,解释了启功为什么不愿意姓爱新觉罗,启功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是弘昼(对,就是《延禧攻略》中的和亲王弘昼)和乾隆的兄弟相争,同治帝皇后(按亲戚关系,同治皇后是启功三外曾祖——状元崇绮的女儿)家族的死亡历程,光绪皇帝的死亡秘密(这是启功曾祖父担任礼部尚书时的亲历事件),宗室家族如何进行科考的故事,早早逝去的父亲、守寡的母亲,为什么启功3岁皈依喇嘛教,等等。从中可以了解宗室的生活方式、晚清政局以及上层人物的恩怨情仇。

第二章“流水今世”写的是启功青年奋斗的历程,他为什么中学毕业反而能去辅仁大学当教授?他怎么研究学问,怎么学习书画的,又是怎么由“老实人”当上右派的,展示了文化界、教育界的形形色色,这一章还讲述了启功夫妇患难与共的感情,可以说是全书最感人的一篇。

第三章有很多回忆文章,讲述启功交往过的名人的逸闻趣事,包括齐白石、溥心畲、陈垣等诸位先生,以及启功极为钦佩的弘一法师生平和为什么出家。

最后一章是启功的小品文,解读艺术、文化的文章,这一章内涵比较深,可以读到很多富含启迪的内容。如果想了解启功的生平、学问和思想,了解从清末到当下,包括北洋、抗战、文ge、改开各阶段的变迁,以及知识分子在变迁中的心路历程及遭遇,这本书是很适合的。

整本书读下来,文章满口噙香,启功的书、画、印章赏心悦目,更难得的是,可以感受到启功那份不骄不躁不怒不畏的心态,我相信,这是他从落魄宗室成为一代宗师的最深的底气!

《无所畏 无所忧》读后感(二):学为人先行为世范

我早就知道启功,因为我毕业的学校名字那几个字落款是“启功书”,然后,生活中留意下就会发现有不少“启功书”的地方。然后自己一直是把启功作为一个大书法家的字号记忆的。毕竟,不觉得有人真的姓启吧。

看这本书的感觉就是“大受教育”。我读书不多,上一位让我觉得是大学问家(能看懂)的是季羡林先生。启功老师也是跟季羡林老师一样,是受过旧式教育的,他们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我只能粗陋的形容为“文言文”的东西有深厚的独家简洁,既不是片面的糟粕论,也不是谄媚的大雅之堂。说白点,我觉得他们对“文言文”是“懂货”。一篇好的古文,他们一看便知其好,朗朗上口,赞不绝口,兴致来了,可能还会全文背诵。但对于我们青年或者少年一代,这些“中国精华”,大多时候是“你不认识我,我不认识你”,就算是“中国风”也得配上得意的音乐旋律才背的下来,爱的动。这文章里的学问,早就一窍不通了。所以我每每看到这些毫不卖弄,更不做作的大家做书讲学的时候,都觉得非常受教育。边看边直呼“真是高”

这本书是启功先生的文集,我也因此知道了启功先生的一生。原来他就是姓启名功,原来他竟然是雍正皇帝的第9代孙。正蓝旗。就单单这个姓氏,就是好多故事了。诚如启功先生所言,这个姓氏很多人都在追,但他不愿意。爱新觉罗中的爱新是姓氏没错,但“觉罗”其实是大宗之外的宗室后代的意思。在清朝之后强调这个姓氏本就没有意义,再者这个姓氏的兴亡荣辱全都与政治挂钩,又有什么值得牵挂的呢。启功先生觉得那些以此姓强调自己“贵族身份”的行为及其无聊,不愿与之为伍,这不禁让我想起了那些拿着自己祖上是“满人”“旗人”就趾高气昂的嘴脸来。但启功先生却用自己所知的“家事”为清代历史研究增加了“献”的部分,又用自己的才识任、故宫博物院顾问、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为国宝贡献力量。比起虚名,他更在意真学问。

启功先生一生都在做学问,虽然没有我们现在的知网研究生,但是他从旧式的教育中,有了传统文化的滋养,他做的诗,在我看来是和古代诗人一样的水准。他后来开始任教,虽然也因为身份被几经周折,真的开始教书育人的时候,遇到的老师和同僚,也都是做学问的学者们,他们畅所欲言,老师会教启功他们这些新人教课,一个问题大家会反复讨论。与现在的互联网PPT教学资源共享环境下,一些教师的偷懒行为,甚至失德行为,简直天上地下。当得上“学为人先行为世范”

他启功幼喜爱书法,是当代负有盛名的书法家。启功曾被称为“诗、书、画”三绝。亦通晓语言文字、古书画鉴定之学,其中尤精碑帖研究。在碑帖之学上,启功开拓了新的研究方法。这本书的书封拆下来之后就是启功先生的书法作品,可以说是非常有心的设计。书中还有很多启功先生的书画作品,特意采用了线装书的装帧方式,也方便了这些作品的平展。非常有心。又很低调的一本小书,很像启功先生的为人,学问大却不张扬。

本书是启功先生自己的文集,联系在一起讲述了启功先生的一生,让我们看到了一代大师在跌宕起伏的岁月里,如何守着初心和本性,精于研究,上善若水,给这个世界留下宝贵的财富。

千金易得,但“无所畏,无所忧”的心境,是很难得到的。

《无所畏 无所忧》读后感(三):他姓启名功

#2023年手边书#《无所畏 无所忧》。 启功先生虽是雍正第九代孙,但他一岁父亲去世,十岁祖父去世,是由母亲与姑姑抚养长大。 他的一生历经磨难,却豁达开阔。 书里有很多不为所知的历史轶事,有祖父去世后祖父的门生邵从恩与唐淮源对他们的帮助,写上“孀媳弱女,同抚孤孙”的募捐词为他们募集到2000元,使他们得以继续生活。看到这里我想到老舍先生的《宗月大师》,都是生命中的贵人。 书里还写启功先生与齐白石先生的忘年交,写弘一法师,写他的书画经历,祖父对他一生志趣的启蒙,他的恩师、朋友,他与包办婚姻的妻子章宝琛一生恩爱,他年近九十还怀有童心,喜爱毛绒玩具…… 当有后辈说自己是草民,命贱。 他说,那个“草”,是与“风”对着的,草随风倒,往消极了说,也就是没有定向,不是“贱”。 他是一个充满智慧的老人。 对,他姓启名功。

《无所畏 无所忧》读后感(四):他姓启名功

#2023年手边书#《无所畏 无所忧》。 启功先生虽是雍正第九代孙,但他一岁父亲去世,十岁祖父去世,是由母亲与姑姑抚养长大。 他的一生历经磨难,却豁达开阔。 书里有很多不为所知的历史轶事,有祖父去世后祖父的门生邵从恩与唐淮源对他们的帮助,写上“孀媳弱女,同抚孤孙”的募捐词为他们募集到2000元,使他们得以继续生活。看到这里我想到老舍先生的《宗月大师》,都是生命中的贵人。 书里还写启功先生与齐白石先生的忘年交,写弘一法师,写他的书画经历,祖父对他一生志趣的启蒙,他的恩师、朋友,他与包办婚姻的妻子章宝琛一生恩爱,他年近九十还怀有童心,喜爱毛绒玩具…… 当有后辈说自己是草民,命贱。 他说,那个“草”,是与“风”对着的,草随风倒,往消极了说,也就是没有定向,不是“贱”。 他是一个充满智慧的老人。 对,他姓启名功。

《无所畏 无所忧》读后感(五):读启功杂文,事虽琐碎,精神聚敛,大家风范

启功,字元白,开篇一个大标题《叫我启功》着实很有个性,身为雍正皇帝第九代孙,却不让大家叫他“爱新觉罗”,还特别解释了爱新觉罗是后来人自己加的,不存在这个姓氏,从小学画画,却在书法上更出名,并不在乎世人评的“馆阁体”“大字报体”云云。本书是启功先生发表的文章选编,听他谈自身境遇、家族史,聊老师、挚友,爱人,深深感受到大家风范和他们生活中的学术氛围,其中很多老师赫赫有名。

比如齐白石教他篆刻,齐老师一边刻一边说:“人家篆刻,用刀这么一来,还那么一来,我只用刀这么一来。讲说时,用刀在空中比画,即每一笔画,只用刀在笔画的一侧刻下去,刀刃随着笔画的轨道走去就完了。”

书封背面有惊喜

又谈陈垣先生教他做文章,先生最不喜“见下文”,他说,先后次序,不可颠倒。前边没有说明,令读者等待看后边,那么前边说的话根据何在?又不很喜欢在自己的文中加注释,说,正文原来就是说明问题的,既有正文,再补以注释,说明正文没有说清楚。

还有很多与像李叔同、溥心畬等大家相处的点滴回忆,读者有同受点拨的感觉。

启功和妻子是先婚后爱,虽无子嗣,却一生相爱扶持,爱人去世前与他说:我死后,你肯定会续弦。结果爱人走后,启功一直独自生活,潜心研究学术与教育,去世前在病床上想到与爱人的赌约,说:毫无疑问是我赢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