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伍子胥读后感100字

伍子胥读后感100字

《伍子胥》是一本由冯至著作,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页数:12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伍子胥》读后感(一):《伍子胥》简评

因为对伍子胥感兴趣,加上这本书字数不多,就闲来看看打发时间。个人有点不太能适应这本书的文风,有点莎士比亚的味道。像小说,又像散文。看得有点别扭。结局也有点猝不及防,这个故事也没讲完,有种被耍了的感觉。不管后记怎么解释,总之没有出后续。过韶关那段怎么说呢,以为会更心潮澎湃一点,但作者写得很平淡,也是另一种思路,毕竟也没人知道。

《伍子胥》读后感(二):读冯至《伍子胥》

这是第一次正式读冯至的作品。几年前不经意读到他翻译的里尔克的那本《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至今仍记得他对于“青春”的解释。他写下的那些话语,是在一些时刻读了就会默默落下泪来的。因此,对他的印象一直很好。我不清楚伍子胥在历史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这里,他是每一个“现代人”的化身。他是在一个大荒原上流亡的人,身上背负着祖国、人民、家仇以及自我的追寻,在路上还经历了仇恨的洗涤。兄长伍尚言:“我也有一个辽远的路程,重大的责任:将来你走入荒山,走入大泽,走入人烟稠密的城市,一旦感到空虚,感到生命的烟一般缥缈、羽毛一般轻的时刻,我的死就是一个大的重量,一个沉的负担,在你身上,使你感到真实,感到生命的分量,——你还要一步步地前进。”我想起“轻生”这个词,这是说我们把生命看得很轻很轻,又或者是轻易地就放弃了生命。而那些肩上的无形的负累,又或者责任,加重了生命的重量,加强了生命的实在,足以让我们在世界这个荒原上继续匍匐前行。这类诗化体、散文体小说,情节和人物已经不那么重要,读完留下的是那一串串色彩、情感的流动。这也是冯至一开始写作的一个小小的动因。

《伍子胥》读后感(三):游荡的人

这本书讲了伍子胥是如何从城父到吴市的,途中经过“城父、林泽、洧滨、宛丘、昭关、江上、溧水、延陵和吴市”,这九个地方构成了九小节。本来以为这个故事应该充满坎坷和屈辱,但从冯至笔下的伍子胥却发现了《局外人》中默尔索的影子。

属于伍子胥的一程山川是模糊的:明明大江和旷远的秋就在眼前,但他离开和到来只是灵魂的飘荡,他的整个旅程都是空洞的。就像默尔索对亲情爱情隐隐约约的游离,他好像是不被情感绑架的独立个体,但是偶尔触碰到这些感情时又有触电般的惊悚。

从家乡到吴市,伍子胥经过紊乱的人群,“你打我,我打你”,边疆暂时无事,平原寂寞饥渴。士兵们期待一个伟大的死,但却病死于疟疾。

直到最后的结尾,“他没有旁的办法,只有把这事禀告给吴王。”这个结尾令我想到《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他自觉心灵清透,坦坦荡荡,什么事也难不住他。他说:‘吃屎。‘”联想非常无厘头,但是同样悲伤、意外、戛然而止。

看完最大感受:冯至的文字太美了,迫不及待地打开下一本!

《伍子胥》读后感(四):从头至尾被一种情调支配

冯至在一篇讲里尔克的文章里曾经讲到: “在我那时候是一个意外的奇异的得获。色彩的绚烂,音调的和谐,从头至尾被一种忧郁而神秘的情调支配着,像一阵深山中的骤雨,又像一片秋夜里的铁马风声。”他被那一片一片的色彩和音调最感动。 “子胥听着这些话,好像走入一个快乐而新鲜的世界,一个经过宛丘,经过昭关的人,望着这一群活泼的青年,他深深地觉得,他在这样的世界里已经没有一点份,心里感到难言的痛苦。” 从城父到吴市,中间有许多意外的遭逢,有的使他坚持,有的使他克服。 这一路上他见了美的丑的,美的犹如彩虹,但都不能使他的仇恨消弭,哪怕减少一点。 “他眼前的事是一块血也好,是一块泥也好,但是他要用全力来拥抱他。” 一个人死了,有时要着另一个人的一生至死。 往后他走每一步,都背着这死亡的重量走,他每遇到一刻欢愉,这欢愉下的钝痛都将他浸没。 怎样才能减轻这痛苦? 一个人出生到死去,他生命的每一刻都是在为赴死做准备。 很多时候,很多人身上都背着一些东西。更多是平常。假期作业,不完成的话,是不是整个假期都有着这隐形的压力;再大一点譬如房贷车贷,再躺一会的话,是不是将无处可去;马上要死的话,这时间又能做什么。 去有风的地方,女主的闺蜜生病死了,这死亡伴着我看这剧,不敢错过脸上每一个神情——它们是否都隐着痛。 “他交还他的钵时交还得那样缓慢,好像整个下午都是在这时间内消逝的一般。” “最后,他加紧脚步,忍着疼痛离开延陵,归终没有去扣季札的门。”

《伍子胥》读后感(五):漂泊无安的伍子胥

人生的飘忽不定受命运使然,有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命运又与性格有关,离开性格无从谈命运,谈命运而不连系人的性格不过泛泛之论。 冯至先生写《伍子胥》是要突出人物的飘泊的人生状态的,过昭关的那天黎明,伍子胥所经历的死灰复燃般的生命,在先生笔下如此浓烈、如此用力,直契进每一个柔软生命的每一个细碎裂缝中。 故事从城父这座平原之城开始,时间回溯到三年前,背景是太子建的出奔和伍子胥父亲伍奢的被囚。在从陈、蔡国归化来的或从江边迁徙来的人们居住的城中,伍子胥和哥哥伍尚两人天天坐在家里。 这种状况很快打破,兄弟俩一个坐着郢城驶来的高车跟随使者回去看父亲,第二天将被戮于郑市;一个因着那三年来耻辱所滋养熟透的仇恨,而选择了辽远的路途和报仇的责任。 作出这样选择的子胥性格已然清晰,一种理智的果敢而不甘平庸的道路呈现在他的面前。选择漂泊是不容易的,一个寻死,一个向生,这向生是比前者更难的沉重负担。这负担又因一路上陌生人的温暖得以不再一日沉似一日。 从城父到吴市,子胥经历了许多使他坚持或克服的意外的际遇,使他坚持的是分担着他重负的,如江上的摆渡人和河边的浣衣女,施予他的一渡一粥,成为他飘缈生命里的寄托和慰藉。而他必须克服的生存的艰辛使他倍感挫折。 《伍子胥》在冯至先生笔下记录的是生命的份量。先生所反映的1940年来中国人的痛苦,成就了篇章中的细碎影像。飘泊无安的生命体验成为先生那时思考的核心,他不续写吴市以后的经历,而想写子胥的死的精神在于“此心安往”的无解。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