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伍子胥的读后感大全

伍子胥的读后感大全

《伍子胥》是一本由冯至著作,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页数:12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伍子胥》读后感(一):漂泊无安的伍子胥

人生的飘忽不定受命运使然,有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命运又与性格有关,离开性格无从谈命运,谈命运而不连系人的性格不过泛泛之论。 冯至先生写《伍子胥》是要突出人物的飘泊的人生状态的,过昭关的那天黎明,伍子胥所经历的死灰复燃般的生命,在先生笔下如此浓烈、如此用力,直契进每一个柔软生命的每一个细碎裂缝中。 故事从城父这座平原之城开始,时间回溯到三年前,背景是太子建的出奔和伍子胥父亲伍奢的被囚。在从陈、蔡国归化来的或从江边迁徙来的人们居住的城中,伍子胥和哥哥伍尚两人天天坐在家里。 这种状况很快打破,兄弟俩一个坐着郢城驶来的高车跟随使者回去看父亲,第二天将被戮于郑市;一个因着那三年来耻辱所滋养熟透的仇恨,而选择了辽远的路途和报仇的责任。 作出这样选择的子胥性格已然清晰,一种理智的果敢而不甘平庸的道路呈现在他的面前。选择漂泊是不容易的,一个寻死,一个向生,这向生是比前者更难的沉重负担。这负担又因一路上陌生人的温暖得以不再一日沉似一日。 从城父到吴市,子胥经历了许多使他坚持或克服的意外的际遇,使他坚持的是分担着他重负的,如江上的摆渡人和河边的浣衣女,施予他的一渡一粥,成为他飘缈生命里的寄托和慰藉。而他必须克服的生存的艰辛使他倍感挫折。 《伍子胥》在冯至先生笔下记录的是生命的份量。先生所反映的1940年来中国人的痛苦,成就了篇章中的细碎影像。飘泊无安的生命体验成为先生那时思考的核心,他不续写吴市以后的经历,而想写子胥的死的精神在于“此心安往”的无解。

《伍子胥》读后感(二):冯至《伍子胥》:心之向往,皆是美好

年少时读伍子胥,只觉得他太残忍,为了替父兄报仇,丧心病狂,竟然把已经去世多年的仇家,从坟墓里挖出来,鞭尸300下。如今再看冯至版的《伍子胥》,发现了不一样的他。 这个版本写了伍子胥的父兄被杀害时,伍子胥逃亡到吴国的经历,,书中描述的是他逃亡路上的所见所闻,以及不太成熟的心理活动,这个时期的伍子胥从单纯到成熟,从简单到复杂,是一段有意义的时期。 故事从他的父亲被囚禁楚地郢城3年,而他的两个儿子伍尚伍子胥被囚在楚地城父,3年来,不被重视的他们,突然被一道诏令,打破了平静的囚禁生活,原来是楚王要召弟兄两个,去都城郢城和他们父亲相聚。 他们明白这是一个骗局,楚王要将他们三人一起杀害,忠厚孝顺的哥哥伍尚决定赴死,帮助弟弟伍子胥逃脱,让弟弟报仇雪恨。心中带着仇恨的伍子胥奔在逃亡的路上,他在寻找可以依靠的国家,能帮他复仇。 一路上他见到了对楚国失望,而躲避在山林里度日的楚人夫妇,看到他们恓惶度日,前路迷茫,更加深了伍子胥对楚国的仇恨;他来到郑国,郑国国君子产去世后,一向繁华,民风淳朴,路不拾遗的郑国也日渐凋零,不是一个能帮助子胥复仇的国家。 他继续往前逃亡,来到陈国的领域,这个国家的人因为楚人的不断攻击,而自甘堕落,房子塌了也不想再盖,衣服破了也不想再补,甚至连脸脏了都不想洗,一听说楚人来了,吓的躲得远远的。陈国的国都也变成一片废墟,满怀希望的伍子胥看到这情景,又陷入失落中。 伍子胥再一次踏上逃亡之路,他逃到了新兴的吴国。他昼伏夜出,终于赶到吴国。这里的人们,生活艰难,但他们愿意上战场,拼死厮杀,守卫自己的国家。 在吴国,伍子胥在水的倒影中,发现长途跋涉的自己,头发全白,衣衫褴褛。放眼望去,吴国到处都是战争。在这里他遇到了不要任何报酬,渡他过江的渔夫;也遇到了给他一碗饭食的溧水女。渡江时,渔夫恬淡自然的神情,让伍子胥感受到片刻的宁静与安详;溧水女跪地赠饭的瞬间,让日夜跋涉的伍子胥感受到温暖。 他的心情在复仇和放下之间来回摇摆,充满仇恨的他,面对路人的善意和温暖,伍子胥的心慢慢柔软了起来,他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冯至的《伍子胥》,写了伍子胥复仇之前的故事,这段时光之所以美好,就在于那时的他单纯善良,人人都喜欢纯真善良的童年时光,而讨厌面目可憎的成年。 心之向往,皆是美好!感谢冯至老师,让我读到伍子胥的另一面。 我是花满蹊,愿你在文字的世界里感受到温暖和勇气。

《伍子胥》读后感(三):伍子胥的爱与死之歌

“在我那时是一个意外的、奇异的得获。色彩的绚烂,音调的和谐,从头到尾被一种忧郁而神秘的情调支配着,像一阵深山中的骤雨,又像一片秋夜里的铁马风声。” —— 关于伍子胥的生平,我知之甚少。只记得他奔逃躲避后面的追赶,一夜白头。还有他最后的死亡终局,他要亲眼看到他预言过的结局。 不知道伍子胥的故事在作者冯至的脑海中回旋了多少遍。不过,读者能从后记里看出,伍子胥出奔之后的历程,都曾经音乐似地在作者的脑海中闪过许多遍,忘不掉但又把不住。 创作这本《伍子胥》很像是冯至老师对这个萦绕不断的梦诉诸于文字。它让作为读者的我们也同样有关于伍子胥的梦。 —— ⭐肩负父兄的血的仇恨 父亲召唤两兄弟,这里究竟背后隐藏什么。伍子胥比兄长伍尚看得明白。一面是父子情义,一面是生死抉择,两兄弟都有了属于自己的归属和决定。 寻找死,或去求生。 事实上求生的人肩负的不止是自己的命运,还有父兄二人不可复归的运命。 伍子胥肩上的是沉甸甸的,生命的分量。他要替父亲兄长而活,为他们的责任而活。 道路辽远,责任深重。 ⭐谁可消解他心中的仇恨 “仇恨只能在得来的地方消融”,涸泽的精灵无法消解伍子胥的仇恨。彼此的谈话既有相融但更多的是格格不入。 子产贤明,但肉身抵不过岁月流逝和生命的终结。 墓园蛰居着被火烧光房子的夫妻二人。两年过去,他们习惯不了但又无所适从。单薄的破衣裳不是鸟类的羽翼。他们飞不走也离不开,抱着贫穷艰难生活。 连夜的奔走,伍子胥没有注意他面容的劳累和鬓发的霜白。这是自然给他的奇迹吗?他能隐身于山林,蓄力重整吗? “日已夕兮心忧悲, 月已驰兮何不渡为?” 江上渡他的船夫,哼唱着歌,为来往的行路人渡江。他无意渡走伍子胥的仇恨,却意外让伍子胥的心境变得平坦。 带着父兄的仇恨生活,就没有自己的人生。责任太重,伍子胥难以顺势咽下。 云水之间,船夫不求报酬。他亦不想收下眼前这位行路人的宝剑。宝剑于他无用。他亦不期待哪天渡伍子胥回去。 “这值得什么报酬呢?” 浣衣女子不知前面路过的男子是谁,是什么身份。她只消给他温饱的一钵米饭。 她远古的祖母亦曾像她这样,把一钵米饭给远方来的行人。 ⭐不寻找纷扰 纷扰找到门前 近邻的嘈杂声,使得与年迈母亲同住的专诸满面怒容。本来母子俩能享得的安宁,都因周围越来越多人住在近邻而被打破。 并非顺从母亲就没有本领,而是孝敬尊老本身就是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有这样的孝心就不难看出人心并不坏。 不知道什么样的运命,把伍子胥送到此地。 —— 冯至老师给过读者关于伍子胥奔逃之后的梦。在他心里,伍子胥像一棵树,他特意添了两章,为这棵树的老的枝干发了几个新芽。 整个故事就显得浪漫耀眼起来了。

《伍子胥》读后感(四):《伍子胥》:抒情诗人冯至讲述伍子胥复仇过程的英雄传奇

文/石墨杨

当年听历史故事“伍子胥一夜白头”的故事,今墨杨用百字一蹴而就。

伍子胥乃楚大夫伍奢次子。楚平王即位,奢任太师。费无忌谗言,王杀奢。子胥逃,令通缉。子胥先奔宋国,宋乱,投吴国,过陈国,到昭关。昭关峙两山,江阻前,隘险兵。子胥于此一夜白头。东皋公巧计脱困,终至吴国。

冥冥中有两个楚国人,在暗夜踽行,独自负重。一个是屈原,一个是子胥,两人皆去国怀忧,成了千古悲剧。

鲁迅先生曾评价冯至是中国最优秀的抒情诗人,鲁迅先生著有《故事新编》,其实冯至的小说写得也很棒。到底有多好呢?我们不妨跟着墨杨一起来读冯至的小说《伍子胥》,这本书是由领读文化和天津人民出版社出品。

《伍子胥》历史小说取材于春秋战国时楚国人伍子胥为父兄复仇的故事,它重新演绎了伍子胥逃亡的过程。这类历史题材的小说,墨杨觉得算是新坛装老酒,老树发新芽。

全书九章均以地名为标题,城父、林泽、洧滨、宛丘、昭关、江上、溧水、延陵、吴市。这些地方在伍子胥的人生中具有重要意义。

正如冯至在后记所说:“这故事里的主人为了父兄的仇恨,不得不离开熟识的家乡,投入一个辽远的生疏的国土,从城父到吴市,中间有许多意外的遭逢,有的使他坚持,有的使他克服,是他一生中最有意义的一段。”小说在史实的基础上,做了适当的虚构,使“二千年前一段逃亡故事变成一个含有现代色彩的《奥底赛》(现在通译为《奥德赛》)了”。

这部中篇历史小说《伍子胥》,创作于1942年冬至1943年春,在抗战期间完成,成了感时忧国的精神寄寓。冯至说:“当抗战初期,我在内地的几个城市里流离转徙时,有时仰望飞机的翱翔,我也思量过写伍子胥的计划。可是伍子胥在我的意象中渐渐脱去了浪漫的衣裳,而成为一个在现实中真实地被磨炼着的人”。

在冯至的另一本书《杜甫传》中亦有显现,杜甫面对安史之乱,生灵涂炭,有诗云:“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伍子胥》中冯至的家国情怀,仇恨日寇、厌恶汉奸、敬仰抗战英雄,各种感情交织在一起,从笔端喷涌而出,沁入作品中,通过伍子胥映射,使作品颇具现实意义和艺术魅力。

他还说:小说的“主调仍然是伍子胥为了决心倾覆楚国腐朽的王朝不得不走的艰苦的行程。一路上他只见善者受罪,恶人横行,美的感到孤单,丑的到处蔓延,但归终还是善战胜了恶,美压倒了丑”。

冯至虽然以诗歌享誉文坛,但早在1923年,他就发表过短篇小说《蝉与晚祷》《何上》等,其后又陆续发表了《鲛人》《仲尼之将丧》等小说。《伍子胥》乃是冯至小说的成熟之作。

冯至写伍子胥,不囿于历史和传说,恣意挥写,为故事虚构了许多情节,着重突出人民群众的苦难和睿智,又写出楚国的腐朽和堕落。这样的写法深受鲁迅先生《故事新编》的启发。《伍子胥》这本小说通过诗意的描写和别具匠心的叙事节奏,在历史的诗性发掘中为中国现代历史小说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书写经验与模式,影响深远。

墨杨世无双,赠君一枝梅!

《伍子胥》读后感(五):因为一首诗,冯至写出了伍子胥的故事,写出了他的内心

“在我那时是一个意外的、奇异的得获。色彩的绚烂,音调的和谐,从头至尾被一种忧郁而神秘的情调支配着,像一阵深山中的骤雨,又像一片秋夜里的铁马风声。”诗人冯至被那一幕幕的色彩与音调所感动,由此产生的便是关于伍子胥逃亡故事的书写,也便是这本《伍子胥》。

如果说从《处心积虑》里斯帕克眼中的作品都是在对话与经历中产生的,那么在冯至这里你读过的文字,被感动的文字也将是你情绪抒发的一部分。细腻的情感,多变的时代,不断丰富着他关于伍子胥逃亡故事的想象。十几年的沉淀,他终于在1944年的冬天写下来此书,还续写了两章,也是颇有意味。

伍子胥生长于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春秋战国时代,那时诸侯林立,无数文人不得不凭借自己对局势的判断,为一国效力,而他们的选择往往便是与至亲的家人有关,伍子胥也是如此。他的父亲伍奢被困于郢城,楚王向其示好,希望伍氏一家共聚郢城,伍子胥看透了这场骗局,而兄弟伍尚与他产生了不同意见。“不去郢城,父亲必死,去郢城,父亲也死。若能见父亲一面,虽死亦何辞呢?”结果可想而知。

父兄都命丧楚国之手,而他与兄弟在是否见父亲最后一面的选择也注定了不同,“求生”还是“求死”,这是一个问题。但兄弟二人内心都有了自己的答案,或许此刻他们不过是个分身在尝试着两种不同的决定,去走向不同的人生。活着的伍子胥满身仇恨,而现实的冯至处在1928年那样的时代,一系列运动与暴力镇压使得他也是一身仇恨。(书是1944年写的,但是思路是1928年就有的,书评里会有时间变化的)

十几年的变化,民族解放战争也走到了末期,他的情绪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伍子胥满身仇恨之际,在一片林泽路上走着,遇到一青年剪短的头发在林泽间与雉鸡麋鹿同群,心生好奇便不断了解。原来他也是见证着楚国变乱,山河破碎逃难至此。但山河破碎,何处有藏身之所,不过是找一山居,栖息于此寻得片刻安宁。伍子胥也深知此事,也是更加坚定了他要奔网郑国实现他的复仇大业。

在之后的路途中冯至为他设置了《宛丘》这一章,极尽想象的一章伍子胥在这里登上神坛,旁边石碑上写着“太无伏羲氏之墟”。满身愤恨的他似乎开始思索宇宙之奥秘,在巨大的空间想象里被仇恨困囿的他似乎找到了心灵寄托之所。继续走下去宛丘所在国土的人民却是一直在贫困中度过,他们无可奈何的在敌人治下做事,他的内心也在这之中不断沉静下来。

去往郑国的路仿佛是德米安的修炼之路,一路上会见到生活百态,会见到能够解救自己的仙人。书中在历史事实与想象中不断穿插,伍子胥内心的仇恨也在不断被消解,那渔夫带他渡江也渡了自己的满心仇恨。只是不知1944年的冯至又是因为什么得到某种解脱,谁又是他的灵魂摆渡人。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