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论家用电器经典读后感有感

论家用电器经典读后感有感

《论家用电器》是一本由汪民安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234图书,本书定价:精装,页数:2022-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论家用电器》读后感(一):诗一样的语言是载满哲思的桅船

油灯或者蜡烛,并没有改变夜晚的底色,它的光照不过是硕大黑夜内部的一个细琐空间,它不是像电灯一样击败夜晚的固有黑暗从而让夜晚消失,相反,它让夜晚醒目地存在,它让自己无力地被夜晚所环绕,它残存于黑暗之中。它是黑暗围剿之下的火的挣扎,是划破黑暗的徒劳闪烁。这黑夜微弱之光,这跟黑夜不妥协的某种微弱但却坚韧的力量,表达出电灯所匮乏的某种悲剧性,因此而获得一种特定的象征能力。这被黑夜所包围的星星之火,充满着孤独。它如此地脆弱,它有随时熄灭的可能,它在风中虚弱不堪的晃动,所有这些构成了它的特殊意象。也正是因为油灯照明的无力感,一家人总是围绕着油灯而坐,人们接近它,以它为中心,油灯和人有一种密切的距离,因此也会有更紧密的关系:它在夜晚处于绝对的室内中心,既是空间的中心,也是注意力的中心。它片刻都不能被忽视:人们要计算它的时长,计算它的亮度,计算它的危险,计算它的整个运行过程。而家人正是因为油灯的这种虚弱的照明功能,总是环绕着它而坐,油灯拉近了家人的距离。它迫使他们分享它,迫使他们一起交流和倚靠。如果是一个人坐在油灯前,油灯的脆弱无力会呼应他深切的孤独。

《论家用电器》读后感(二):非常特别的阅读体验

《论家用电器》,无意中翻到的一本书,如此丑的封面,如此怪异的书名,偶然翻开后,感觉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世间竟有如此奇书。

本书作者汪民安,百度了一下,是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导。在这本奇书中,作者论述了洗衣机、冰箱、收音机、电视机、手机、电脑、电灯,奇异的联想和写法,里面隐含了太多的思想、观念和文化,在读的过程中不时地在不同领域跳跃,读到妙处,特别想笑出声来。

试举几例说明:

关于电灯,作者说,电灯不发声,它不仅不发声,而且还掩盖外界的声音。在夜晚,电灯一开,外面的世界仿佛不在了,它们被室内之光彻底隔离,外界的声音好像也被灯光隔离。一旦电灯关闭,室内陷入黑暗,外界的声音会如同黑暗一般地乘虚而入闯进室内,耳朵会突然变得异常灵敏。“眼睛一旦关闭,耳朵就奋力地打开”。在电灯下,人们工作,但在关闭电灯的黑夜中,人们只能思考。光,对于思考是一种束缚,而黑夜,让思维泛滥。光可以操控声音,而黑夜可以锻造思想。

关于收音机,作者说,收音机创造了一种纯粹的声音交流,纯粹的声音编织成一个自主而饱满的意义系统,它是一个整全的文本——不能有遗漏,不能有空白,不能有歧义,要尽可能消除书写文字中的隐喻和象征,尽可能消除一切曲折、隐晦和缠绕的修辞。声音和意义必须完全匹配,“声音完全是为了传达意义而存在,意义也唯有凭借声音才能获得它的饱和性”。

关于洗衣机,作者说,所有需要手的精致和灵巧的活动,所有需要创造性的活动,都可以成为艺术活动,艺术的特征就是创造性。洗衣服和做饭通常是家庭最重要的两项手工劳动,其中洗衣服偏重于机器活动,而烹饪则偏重于艺术活动,洗衣服从未被看作是一门手艺。

作者认为,电器和住宅已经融为一体,电器重塑了人们的生活。观念和行动可以改变历史,物和机器同样可以改变历史。既然如此,为什么讨论总限定在人的领域、观念和思想的领域,而放弃物质的领域?

再次强烈推荐这本小众奇书。

《论家用电器》读后感(三):文化研究小品文

这是一本非常好玩的书。

从文体风格上来看,类似于帕斯卡尔的随笔,围绕某一个特定的主题,但没有严整的结构,没有细密的推理,而是任由思绪自由流动,将才情和巧思溢出文本。试举一例:在“收音机”里提到:“收音机也是耳朵从整个人的社会形象中解放出来”,随后宕开一笔,以声音如何被识别为意义的过程,对比视觉和听觉,突出“耳朵不能不听”,进而视耳朵为“最富于悲剧性的器官”,而收音机,则要在下一节中,依托“耳朵和声音的错位”,以选择声音的可能而出现。显然,这种兴之所至便跳转至关联领域,并将日常生活叙述与学术思考融为一炉的风格,绝非学院文体。但这种思考方式,又是文化研究的理路。

实际上,作者对此有高度的自觉,在后记中他提到:“为此,我要特别感谢《文艺研究》和《花城》,正是他们的开放眼光,使得这些从主题到形式都不太像学术论文的文章获得了公开发表的好运。”

在文体风格之外,本书思考的问题,也略显偏门。文化研究中,家用电器并不是常见的主题。而汪民安选择以其作为思考对象,更多地是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但这并不代表本书缺乏学术价值。在学理上,汪民安提出了一些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

其一,家用电器如何塑造现代人的感知。如在“手机”部分里,汪民安指认手机仿佛成为了手的一部分,随即将其与当娜·哈拉维的赛博理论联系起来,人与机器的结合成为了新的社会生物。而电灯,则通过驱散黑暗,大幅延长了工作时间。

其二,家用电器如何重新生产现代人的生活空间。这一点在“电视”部分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汪民安指出,很多家庭客厅的布置以电视——沙发这个对子为中心,更直接地说,电视生产了客厅这一空间。老实说,这个想法我自己也曾经有过,但我当时还在考虑这是否是北美家庭的一种生活方式,通过全球化进程逐步扩展至海外等等,就没有更深入地思考。

其三,家用电器如何调整现代人的身份认同。我不知道这么表述是否恰当,就是在“洗衣机”一节中,汪民安提出洗衣机把洗衣服这一在传统中是妇女专属的家政工作去性别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妇女。这里暂时搁置前提推论是否正确,这一思路本身是值得深挖的。

当然,由于本书的写作风格相对随性,在推论中出现问题的部分也不在少数。比如收音机使得“耳朵有权选择声音,它不是一个被动器官”,但很显然,能选择的频道和节目,也是预先规定好的,这种“有权选择”,其实并没有什么可选择性。

因此,本书的价值,主要在于引发思考,而非给出结论。用来开拓视野,寻找灵感是极好的,而指望它有透辟的学术洞见,大概是找错了目标。

《论家用电器》读后感(四):“媒介-机器-空间”的集成——家庭空间政治学的塑造力量

论述了几大主题:空间、物、物的历史、机器、人机关系

但主要还是空间和人机关系,但主要还是机器·人机关系

从电视机开始到,媒介-机器-空间难以分开,一切融合成为一体,一切赛博朋克了,电视机显然在家庭空间中创造了全新的世界(鲍德里亚“超现实”),更准确来说,电视机浓缩了现实,然后提炼出来了超现实

电视、手机、互联网移动设备刺穿了家庭空间,在家庭空间中孪生出来了全新的空间。这些孪生空间又从家庭中挤了出来,寻找它的同类

没有室内室外,没有线上线下,没有公共和私人。一切的壁垒和边界被打碎

万物互联的时代,是媒介-机器-空间----当然还有人的全方位互联。媒介-机器-空间-人之间互相穿刺和嵌套

一切都可以被呈现,一切都变得扁平,没有值得诧异和震惊的地方

集成,进化

一切都在集成,不断汇聚,变得庞大和复杂,机器-机器-机器像水滴相遇,融成一个更大的水滴,也像细胞分裂和分化,向着更庞大的组织器官方向生成

拒绝封闭,一切都在敞开和连通,电线、光纤、基站、终端、协议、网关,大量的线网,大量的管道,大量不停歇的解码编码,持续不停地运算,101010101000011101不断闪烁

接通了全世界,压缩了全世界,以前老是说“变成了地球村”,好像另一个大洲的人们会突然跟你打个招呼一样,但这是通过压缩世界来达到,物理上真实的距离没有被压缩,压缩的是真实性。人与人之间的真实交流,画面声音动作神态表情,若要百分百数据化,传输量之大近乎不可能,即便真可能,依然是数据化的“拟像”(超现实),依然还是柏拉图洞穴石壁上的光影

压缩了真实性,在形而上层面竟有一种类似相对论的意味——速度越快,质量越大,越庞大冗杂,越遮蔽真实性。一层一层的洋葱把真实性内核掩盖了起来

附录的家庭空间生产很有启发

这里更多就是论及空间了,跟机器关系不大的

或者正如我上面说道的,空间-机器构成了一个融合、压缩、互相内嵌的整体,空间本身包含机器,机器容纳并塑造空间

但概念上,空间显然总是比机器还要大一些,空间当中除了机器之外,还有大量的经济学、阶层和权力斗争(正如附录所写)

家庭伦理学向家庭空间政治学的演变

汪老师写道与家庭空间相反或者不同的是,集体宿舍和独居人士住所

但对于相当一部分独居人士来说,装扮自己的小空间也变得非常重要。(部分不收拾不装饰摆置家居环境的独居侠就相对符合)原因可能在于,他们要“显示出去”,要跟朋友言谈,要对外展示,要发朋友圈说自己收拾得如何如何漂亮

独居侠的空间并不是完全属于自己的,不是封闭的,依旧是对外联通的,依旧参与到了空间竞赛和“比美”“比好看”的隐性攀比中去。这个时候比的不是空间的大或小,而是空间的装点程度,一种“空间政治美学”

妇女与洗衣机and厨房

在谈到洗衣机以及附录这里的厨房的时候,汪老师的讲述都以一种非常不当代、远离真实的主体经验的视角来切入

洗衣机解放了妇女,是一种经典的妇女解放形象,但遗失了河边集体洗衣服的闲情逸致和温馨自然。显然,河边洗衣服的形象早已丢失非常之久,至少在城市之中,河边洗衣服非常不常见,再且,洗衣机没发明前,妇女们并不必然会去河边洗衣服,能在家里用水手洗衣服,想想也不会去河边洗吧,河边的水干净程度也是有待商榷。所以这里面实则是自然生活世界(现代技术支配之前的世界)的丢失在洗衣服这个家务上产生的怀念之情,这种怀念之情体现在所有的机器和空间政治学当中,用洗衣机vs河边洗衣服这种对比组来论述这点就比较生硬

接着就是妇女和厨房。厨房作为男权社会支配妇女的突出标识场所,在当下的实践以及生活实际来说,早就不是现实了(虽然其中蕴含的支配意识可能保留下来,关于这点可以再另谈)。比如笔者和身边好多男性朋友,就是家中的做饭、洗碗和搞卫生的主力人员。女性“进得厨房、出得厅堂”仅仅在一些非常固执和愚蠢的相亲市场还是硬指标

但显然,这个硬指标不是因为妇女真的解放、全社会意识改变了才变松的(也有这个因素的推动),很简单的几点:1一周下来做饭次数是多少,两个人下班都宵夜时间了,谁还会想做晚饭;2会做饭的年轻男女有多少?3谁会做饭、谁做饭做得好或者谁有时间就成为了“做饭人选”的标准,这是家庭权力结构网络变更的产物

正如汪老师分析的,家庭空间政治斗争充斥在家庭中的每一个角落,但我觉得必须指出,这种斗争的形式和发生场所不再是古早的洗衣服、煮饭这类显而易见的家务场景,反而是更加隐藏的位置。比如——以“为你好”之名实施的家长辅导孩子作业、挤牙膏从哪里开始、这个小熊抱枕的摆放位置、情侣对养的狗狗能给它吃啥 不可以给它吃啥的分歧等等

或者叫做一种“家庭空间政治学中的微观权力”

福柯的,实在是太福柯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