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石黑一雄访谈录经典读后感有感

石黑一雄访谈录经典读后感有感

《石黑一雄访谈录》是一本由[美] 布莱恩·谢弗 (Brian W. Shaffer) / 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法式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页数:22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石黑一雄访谈录》读后感(一):访谈也是不可靠第一人称

从《远山淡影》处女作时,到《长日将尽》获得布克奖时的大红,然后是《无可慰藉》的混乱,到《我辈孤雏》的心酸。背景所在地并不尽相通,由于前两部作品的日背景设定,被贴牢了日裔标签,之后石黑想让读者尽可能脱离背景设定,因为这并不代表真实与作者本人的代入感,就像在前期,访谈者都很在意日裔的身份,其实他自己没有再去日本;也并不会用日语写作,然而我们的确感受到了悦子就是日本人,感受到这个叙述者是穿着和服去讲述的。斯蒂文斯作为英国管家的故事展开,实际他却并不认识任何一个管家;克里斯托弗在战争时期的上海寻找母亲,却又并非是为了展示战争场面的描述。不可靠的第一人称描述与试图脱离时代背景设定更专注于人物内心,成了石黑个人显著的标签。成年后人生基本都在写小说与宣传访谈,偶尔兼职做个电影编剧,能专注一件事的人生令人着迷,看到他以作者身份去讲述这些作品,是一段非常的愉快的时光,他很少肯定问题,同样他也说了访谈也是一种不可靠的叙述,他应该轻车熟路了。(明明说好今年不再看石黑一雄,这也不算倒flag吧hhh

《石黑一雄访谈录》读后感(二):石黑一雄访谈录读后感

喜欢石黑一雄的读者不可错过的一本好书!本书整理了石黑一雄直到2005年发表第六部作品《莫失莫忘》之前的访谈,石黑在访谈中幽默风趣、严肃稳重、从容优雅、敏锐洞察,充满个人魅力。石黑多次提到他的写作思路、写作习惯、写作主题、关注重点以及对文学世界性的思考、新手创作者的误区、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等等都让我受益匪浅。 我看过石黑的四本小说,除了这本访谈中没有涉及到的最后一本《克拉拉与太阳》,其他三本《远山淡影》《长日将尽》和《莫失莫忘》在这本访谈录中都有详细的解释,石黑的阐述解答了我阅读时的很多困惑,也加深了我对这三本书内容的理解。 《浮世画家》《无可慰藉》和《我辈孤雏》我都没有读过,原本读完《远山淡影》之后我就准备结束阅读石黑一雄了,因为《远山淡影》是石黑的处女作,但我是把几本更优秀更成熟的作品读完以后才打开了它,因此《远山淡影》让我感到寡淡和困惑。但是读了这本访谈录我还是准备把另外三本也读完,以及另外两本《被掩埋的巨人》和《夜曲》也被加入到我的阅读计划中。

没错,上译出的石黑一雄全套太漂亮了,我一定会适机下手!

《石黑一雄访谈录》读后感(三):摘取与思考

国际主义、全球化背景下的创作 为什么石黑要标榜国际主义写作?我目前觉得有三点理由。理由一是离散身份,石黑自然在日本找不到归属感,他也说自己是没有日本特质的人,他的日语水平不咋滴。但在英国他被当成日本人,他的作品走红可能也和他的日本身份有关。既然在两个国家都找不到归属感,那么或许走向更广阔的世界才是最好的选择。记得美籍华裔女作家汤婷婷在《女勇士》里面有一句很让人感慨的话,大意是既然我们在中美两个地方都找不到身份认同,那么世界就成了我们的家。与之相通。理由二是创作方式,在看完全书以后我才意识到《无可慰藉》里面瑞德繁忙的行程和作家石黑的生活有着这么大的相似。他说一本新书出来以后他要全世界跑,做几百场的新书推介会和n多的采访。而他在世界各地遇到的读者以及他们抛出的形形色色的问题会影响他接下来的创作。举个例子,他在遇到挪威读者提出的各种问题后,在下一部书的创作阶段,这些挪威读者就留在他的脑海里,当他想要用一个英语梗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考虑这些挪威人、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是否能明白他的意思,因此他的创作就会走向国际化。“我不能用伦敦当地人熟悉而挪威人摸不着头脑的东西;我不能用太多双,或者仅仅因为措辞睿智,用起来恰到好处,而写上一句让我洋洋自得的话——我不能因为这些缘故而引以为豪,因为等到作品翻译成挪威语的时候,它就会黯然失色。”所以会关注“它的价值在译文中仍然存在吗”这一类放在若干年前根本不重要的问题。第三点是文化权力。石黑自己说英国逐渐退出了世界文化中心圈,取而代之的是美国和日本这些后起之秀。因此当英国作家继续自顾自地写发生在英国的事情时,会被来自全球的读者批判为狭隘、不关心世界大事。所以石黑这一代作家不再注意写当下,而是将眼光投向过去、或投向世界其他地区。 或许具有多种文化身份的人能打破后殖民的怪圈,他们经历过多种文明,明白人与人之间并没有那么多臆想出来的差别。在与大江健三郎的对话中提到英国人对日本人带有偏见,认为日本人爱自杀。这一观念在《远山淡影》中体现为小说中的英国媒体对景子的自杀并不觉得奇怪,认为“她是日本人,她上吊自杀”这样的标题就足以解释一切。这一观念同样体现在他的创作观众。他认为将小说背景设置在遥远的国度并不是让读者被异国情调牵引注意力,而是强调一种普适性。在《浮世画家》中,他不希望读者认为“这很日本、感谢作家让我们了解了日本是这样这样的”之类,而是想从中看到一种普遍性,一种“日本人如此,我们也如此”的东西。大江健三郎在这次谈话中提到了三岛由纪夫,认为他极端化的生与死加固了西方对日本的刻板印象。“我认为三岛由纪夫试图创造的就是异域化的文学。但我觉得那样的尝试大错特错”。“当边缘文学试图成为中心文学时,它会试图异域化。”“如果日本作家在边缘文学中表达日本人所关注的问题,他们倒有可能在世界文学中有所作为”

《石黑一雄访谈录》读后感(四):作者的背景与写作意图

《石黑一雄访谈录》一共收录了18篇关于石黑一雄及其作品的采访和对话。

这是我第二本未看作品,先看作家作品文学评论的书。

虽然评论应该是第三方的的评论,但是在访谈中,我觉得石黑已经把自己写作的背景,创作特色,叙述风格,想传达的理念,表现的手法,关注的重点等等说得很清楚。所以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文学评论。

我很喜欢他关于用两年构思一年写作,把自己所写的构思好,预见好,安排好的创作风格,理性清醒不拖沓。文字技巧已经难不倒他,构思才是最重要的。

关于写作中虚构与现实的区分,他对于历史的态度是很正经严肃的,所以不会轻易的写历史真实发生的事。而用了半真半假的地理位置去表达一些更普遍的现象和人物,心理和社会问题才是他想借由写作传达出来的。

石黑日裔的背景身份被反复提及,他在作品中所呈现的日本也总是被反复讨论研究。作家的出身也许在文学评论和文学研究中是绕不过去的话题。而恰恰他日裔的身份和英国的背景帮助他做了更多的思考。特别是对于现代的人在社会的角色以及多种族融合的问题。对于英国的文化影响力方面的讨论我也觉得获益匪浅。

我没有办法一下子读完这本书——因为石黑的个人经历几乎每篇都会提到,所以让我觉得有重复之感,我感觉自己对石黑的生平比对自己的生平都还要了解。

但是一篇一篇看下去,你会发现即使谈论的是同一部或者同几部作品,每一篇访谈录都会有新的东西,也会有一种层次和深度的递进。这就是编辑的巧妙之处吧。可能对于被访谈者来说,访谈也给他一个机会去重新审视自己的创作和作品。有点像挤牙膏一点点的出来了。

总体而言,这本书带我走进了石黑一雄的创作世界。很值得一看。

喜欢这本书的颜色搭配,封面质感,不是硬的精装本,拿起来很舒服。

接下来可以考虑看一整套他的书。对《长日将尽》《浮世画家》很感兴趣。

《石黑一雄访谈录》读后感(五):我认为没有幽默感的人是有点滑稽的。

书里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我认为没有幽默感的人是有点滑稽的。”

最好看的是石黑与大江健三郎的对话,可以先从这篇看。

前面很多篇欧美的采访,内容重复的较多,好处是石黑的写作意图和想法反复讲就印象很深了。

1、石黑自己想写什么

“小说的语言就是自我欺骗的语言。”

“人们最终如何通过别人的故事来叙述自己无法直面的遭遇。我尝试深入探讨那种语言,即人们如何利用语言自我欺骗和自我防御。”

作为作家,前期作品最感兴趣的地方。不是具体发生了什么,而是人在失败(“意欲在人生中行善且有所作为的人是如何突然发现自己原来错付了青春。”)了之后,怎么“吐露实情或者自我逃避”,怎么“利用回忆达到自己的意图和目标”的主题。“我很喜欢在写作中通过未曾言说的内容去营造效果,加强情感,制造张力,喜欢发掘有所隐瞒的语言。”

之前听过一期跳岛,讲《克拉拉与太阳》聊到石黑对自己小说的把控力度很强。本书有详细说明,虽然经常因为并非自己有意为之的地方而收获称赞,但是“ 你不是只为了让人们喜欢你的作品而已,你要传达的是你的愿景。这就是掌控主题为何对我来说至关重要的原因,尤其在我的第一部作品中更是如此。”

2、对小说的信心

小说不像政治宣言,“但小说的长处是它会被更深入地阅读,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代又一代大有前途的人都会阅读小说。它的形式使它适合更根本、更深层和更普遍意义上的政治争鸣。”

3、关于作家

喜欢契诃夫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前者“笔调简洁而精确,谨慎操控”,后者有让他羡慕的“完全混乱的混乱”。

和大江的对话那篇,批评了三岛由纪夫(异域、表演)和村上春树。认为海明威后期的作品“平庸到令人尴尬的地步”啊哈哈。

关于作家的写作意图。

“作家通常很难与个人生活中触动和烦扰自己的事情保持一定的距离。”

“但是,我认为许多人写作确实出于内心深处尚未解决的东西,并且其实可能是已经太晚了而无法解决的问题。因此,写作有点像一种慰藉或者心理治疗。通常糟糕的作品就是出自这种心理治疗。

在我看来,杰出的作品则是因为艺术家或者作家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一切已为时太晚。伤口已然出现,未能痊愈,但也不会变得更糟,然而伤口赫然在目。让人感到慰藉的是,虽然世界并非以你想要的方式前行,但你可以事实上通过创造自己的世界,创造自己对于世界的理解,来设法重新安排世界或者与世界和解。”

4、作为读者

不喜欢言之无物的文学,“觉得纯粹讨论文学形式的书非常无趣”。不喜欢某些文化热衷的“过度烧脑或者忸怩作态的文学作品(为了走廊另一头等着破译的大学教授们度身定制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