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导论读后感精选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导论读后感精选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导论》是一本由W.D.Ross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28.00,页数:23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导论》读后感(一):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导论

罗斯《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导论》推荐_哔哩哔哩_bilibili

罗斯的这部著作,是世界认可的学术经典,从1924年出版以来,已再版6次,任何国家的任何学者,只要真正研究亚里士多德哲学,都必须作为重要参考文献。 全书分为五个部分。一是“《形而上学》的结构”。由于该书是后人编撰而成的,所以,作者在考证的基础上,对该书的总体结构(包括时间先后和内在关系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二是“苏格拉底、柏拉图和柏拉图主义者”。作者以《形而上学》为背景,清理了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柏拉图和柏拉图主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三是“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学说”。作者分形而上学的方法、形而上学的主题、形而上学主题的进一步确立、范畴、实体——形而上学的主要主题、载体、本质、普遍、本质是实体、个体性原则、生成分析、潜能与现实等12个问题,对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的主要内容进行概述,提出了不少重要见解。四是“亚里士多德的神学”。作者结合《物理学》等著作,对《形而上学》第十二卷作了深入分析。五是“《形而上学》的文本”。从文本学的角度,对于他自己的希腊文本与其它文本的一些关系作了说明。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导论》读后感(二):没仔细对 挑几个随手翻到的翻译问题

主要是看到很多评论说翻译很准,我只能说未必吧。。当然因为阅读Ross的导论(以及评价其翻译)需要很多语文学的知识,我也不太能完全搞懂,只能请专家批评指正了,况且我也就是随便挑了(我仔细比较的)一小节。此外,一如既往的,这本书里有各种希腊文排印的错误。。

中译pp. 36-38,第一章“《形而上学》结构”的第四节“《形而上学》的最早版本”

有些不太重要的问题,比如list在这里被翻译成了目录,但在中译p27处却是Diogenes Laertius的“名单”,不统一。又如中译p.37中部“Andronicus在编撰(issued)他的那版伟大的亚里士多德著作时附贴上去的”,实际上issue这个动词通常没有编撰的含义,一般是刊布、发行的含义,考虑到Andronicus确实在历史上让亚里士多德著作重见天日,我觉得有可能这里包含了后者的含义。

更严重的问题如,中译p.38倒数第二句:

“而且,犹如单一的卷次篇幅不相等一样,两卷一组的篇幅也不相同。”

英文是:and unequal as the single books are, the pairs of books are not unlike in size.

这里的as实际上是一个让步,表示的是尽管每一卷篇幅不等,但是两卷一组的篇幅是大致一样的(因为下面Jaeger给的数据并不是完全一致,但Jaeger需要“一致”这个外部性的结论,因为他想为“后插入的卷α, Δ, Κ, Λ出现在现在的位置”这一问题在理论上的考虑之外提供更多印证)

这一小节还有一个问题在中译p.37最上方一段:

“在梅纳热的匿名目录中,给出了μεταφυσικὰ κ(《形而上学》十一卷本),而且在附录中又有τῆς μετὰ φυσικὰ ι'(《形而上学》十卷本)的字样。这两个信息,指向的可能都是一部十卷本的《形而上学》(正文之外加的符号,在第一个计数中被排除了,在第二个中则被包括了)。”

英文在p. xxxii

实际上这段翻译完全是没有理解的。中译中加粗的两个括号是译者加的,但第一个“十一卷”无疑是错的,并且仅仅从下面译文来看也有问题:Ross在下一句说了这两个条目指向的都是十卷本,那为什么还要画蛇添足加一个“十一卷”在括号里呢?

如何理解μεταφυσικὰ κ'(注意是有计数符号的)本身就是有争议的。暂且不论μεταφυσικὰ这一表述的问题,这里主要有关的是抄本里有一个记数符号的κ'(猜测即是Ross用的stigma,即字母上面一横,现代用字母后 ' 表示)表示的是数字20(可参https://simple.wikipedia.org/wiki/Greek_numerals#:~:text=The%20earliest%20alphabet%2Drelated%20system,%3D%2010000%20and%20%CE%A0%CE%9C%20%3D%2050000.)。但如果坚持这是20,如何理解《形而上学》在历史上出现过20卷本的形态就会是一个重要的困难(毕竟通行只有14卷)。

与之相关的有许多争论,并非没有学者捍卫20这一读法。Ross这里的想法是认为这里的κ表示的第十个希腊字母,因此实际上μεταφυσικὰ κ'表示的是十卷本(可能作品目录在传抄的时候被后人误以为κ是数字而不是字母)。这也是Ross在下面一句括号里所说的stigma being excluded in the first reckoning意思,就是要删掉κ上的记数符号,读成一个字母。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导论》读后感(三):吕纯山: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

一、形而上学:本体论和知识论

吕纯山教授从自己的研究出发,对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几个关键问题展开的讲解。缺乏经典研读的基础,确实未能完全把握,但其所言本体论与知识论之统一的形而上学特征一语道破了西方哲学史传统中形而上学的一个关键,还是很有启发的。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的用词:第一哲学、神学、智慧。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除了本体论之外,还有知识论:如何对实在进行描述,如何构成知识的问题。这一点在柏拉图、康德也很明显。其在《理想国》中的“线段喻”中没有明确地区分存在系列、认识系列,理念本身就是知识的对象,也是从知识的角度推论出其绝对的存在性。康德的《纯批》也是形而上学、知识论无法区分的情形。

哲学本身就是对世界的思考,无论是对存在是什么的描述,还是对如何构成知识的思考,都奠基于人的理性。

亚里士多德一方面用实体、形式、质料、潜能、现实等概念把握现实可感的事物,同时,又对所把握到的对象进行描述,以构成普遍的知识。

亚里士多德既肯定了事物的个别性,又肯定了知识的普遍性,以及知识的个别性。因此,其形而上学根本上有本体论、知识论两个方面。

在七、八卷中,有两个核心内容:(一)实体是什么;(二)如何构成对实体的定义。而定义即是知识的本源。讨论定义就是讨论知识。

亚里士多德不怀疑人能够认识事物、把握事物的本质,肯定人赋予存在的范畴就是事物本身的存在方式,与后世知识论关注的重点不同。

总之,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本体论和知识论是不可分割的。他们的知识论关注的是:如何普遍、正确地表述事物的本质,而不是怀疑人的理性、感性认识。

作为存在的存在和最高的实体努斯,不是说一个是普遍的,一个是个别的,其实作为存在的存在就是实体和其他范畴,它们都是个别的。不同实际上在于:存在的层次。

本体论:对存在的讨论。

知识论:以语言为手段对存在展开的描述,构成普遍的知识,正确地表述事物的本质。

核心问题:存在是什么?作为存在的存在。

柏拉图:理念论。

亚里士多德:实体。范畴理论是其基础理论。

范畴即存在的方式,对存在的讨论必须从我们对存在的述说方式入手。说存在的方式有十种,因此有十个范畴。

实体的特殊性:能够独立存在。其他范畴必须依存于实体。

解决了实体的问题,其他的范畴可以以此类推。比如,定义。实体被定义之后,其他的范畴通过类比就在次要的意义上得到了解释。

对于实体,亚里士多德有两套描述。

1. 描述整体世界,有三种实体:(1)可感事物:动植物,有生灭、由质料构成的形质复合物。(2)可感的永恒的天体:永恒运动、无生灭、无质料。(3)努斯、神、直观理性、理性。

全部存在中的being的部分。

2. 形式、质料,二者的复合物。这是从实体的内在结构讨论。

复合物就是可感的个别事物,但其更强调的是形式和质料。

什么是实体?

实体的标准:

1. 实体是终极主语、主体。(1)个别事物,其他各范畴描述的对象;(2)质料。形式和质料的关系可能就是谓述和终极主体的关系。形式对质料的谓述是二者最为根本的关系。因为质料没有分离性,不是这一个。

2. 实体是这一个:个别的、分离的。形式符合这一标准。

三种实体的描述:

质料是终极主体,是潜在的这一个。这种实体是通过触摸感受到的。

形式是现实的这一个。是一个事物的状态。

个别事物是绝对的、分离的这一个,是有生灭的可感事物。

形式是第一实体。

实体是个别的,不是普遍的。(种属在根本上都是属性,而非实体)

形式是个别事物的本质、原因。形式赋予了质料以个别性,形式最具有个别性、分离性。

苏格拉底追问的普遍定义就是对事物本质的描述,柏拉图的“理念”也是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回应,亚里士多德批评柏拉图的理念与个别事物的分离,他的形质论就是要克服这种分离:形式、质料不可分离。理念与个别事物分离之后,无法解释个别事物,因此他认为个别事物是由理念(形式)和质料构成,事物的本质和事物本身是同一的,进而认为本质是个别事物之中的形式,从而把本质和形式的概念统一起来。同时,认为形式是质料成为个别事物的原因。第七卷两个线索:形式是本质、形式是原因。由此论证形式是第一实体。

亚里士多德的“现实”不是不变的,而是通过行为实现出的结果,比如:灵魂、躯体。灵魂就是躯体的现实。

质料

自然哲学家所言万物的本原问题。亚里士多德认为水、火、土、气等等的回答都是质料。

最初质料、终极质料。

终极质料:与形式构成符合物的质料,个别事物中的质料。这是亚里士多德的重要概念。

亚里士多德更加强调现实存在的可感事物的质料构成,不用将之还原到最初质料(水火土气:亚里士多德也承认这些元素)上。

存在分为四类:范畴的存在、潜能和现实的存在、真假的存在、偶性的存在。

偶性的存在没有规律性、必然性,不是应该考虑的。

真假的存在考察的是是否与存在相符合,也不是形而上学的考察对象。

真正应当考察的是前两个部分。

七八卷:范畴的存在为指导思想。九卷:潜能和现实的存在。

潜能和现实讨论的是形式、质料存在的存在方式:形式是现实的,质料是潜在的,所以个别事物虽然由质料、现实构成,但最终是一个东西。

潜能说的是什么?

潜能和现实对于形式和质料的考察是反思性的:潜能不是说有一个木块,它具有生成桌子、床、凳子的可能性,而是说就一个现实的桌子而言,就其恰能来说是木块。

三个本原:质料、缺失、形式。

生成:质料从缺失的状态到获得形式的过程。这是因为质料的潜在性,既可以接受缺失,也可以接受形式,有两个方向的可能性,因此成为本原之一。

存在的个别性与知识的普遍性的矛盾:如何解释?

潜能和现实有双重意义。比如,一个小孩有学习的潜能,一个人学习了知识没有使用也是一种潜能的状态。相应的现实有两种:具有知识的现实、使用知识的现实。

知识、定义都是普遍的,一旦针对个别事物的时候,知识也具有个别性。形式是定义的对象,都有普遍性和个别性。

阿那克萨戈拉提出“努斯”:宇宙中存在的精神性的东西、人身上的特殊的理性能力。

柏拉图直接把这种观点接受下来,亚里士多德对这两层意思进行了深入与扩充:

(1)存在万物的第一因,是形式而不是质料,是现实而不是潜在,是神,是最高实体。

(2)人灵魂中最高的部分,在理论认识中把握最高本原的能力,实践领域中、具体场景中参与做出决断的能力:沟通道德德性与理智德性。由于它的直观性,有时称之为感觉,不需要躯体。

定义理论。亚里士多德特别鲜明地突出了普遍与个别的问题。

(1)亚里士多德坚持地强调:实体的个别性。

(2)种属不是严格意义的实体,是对第一实体的谓述。

柏拉图的理念是类概念,不特别地区分种属,但亚里士多德否定了柏拉图的理念、种属不是实体。没有人本身、动物本身这样的实体存在。他的方式是将“理念(形式)”放在事物之中,使得两者不分离。

亚里士多德的定义:种+属差。

种属是普遍的复合物,这是由我们看待个别事物时产生的东西,并非实际存在的东西。

实体的定义问题:形式还是个别复合物?

第七卷:形式。

形式具有个别性,是具体事物的本质和原因。形式是一类,是普遍的。既个别又普遍。

定义中只有形式如何构成定义?定义是一个描述,是一个部分对另一个部分的描述。

第八卷:普遍的质形复合物。

定义中不能只包括形式,还必须包括质料。形式对质料构成描述。这就揭示了形式和质料的根本关系。

比如:定义房屋,是由一堆砖瓦(质料)构成的遮蔽物(形式)。

形式、质形复合物的定义都是普遍又个别的。

类比概念。

柏拉图的城邦和灵魂的类比。但严格上说,柏拉图没有使用类比概念。

亚里士多德也没有对“类比”概念的严格定义,而是一个枢纽。

运动的潜能和现实类比——引入到实体的潜能和现实:质料和现实。

万物的本原:形式、质料、动力、缺失。每个事物都不一样,但是在类比的意义上是共同的。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的核心问题到底是什么?第一哲学还是第二哲学。

十二卷的六七八九章讨论的是单纯形式。此外,主要是就质形复合物的讨论。后者应当是主要内容与核心。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