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文学如何教育读后感锦集

文学如何教育读后感锦集

《文学如何教育》是一本由陈平原著作,东方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43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文学如何教育》读后感(一):老先生的谆谆教诲

初看《文学如何教育》还以为是严肃的论文,深刻研究文学学科的形成之类的。看了书之后,才发现自己望文生义,坐井观天。 陈老先生旁征博引,的对话式的演讲不知不觉地讲述了文学的重要作用以及文化影响个人等等深刻的内容。讲历史的同时,富有丰富情感的独白总是那么的直指人心。 这本书更像是专业与非专业的一场对话,同时也是对自己学科在这个时代被边缘化的反思与总结。最开始看似一场学科的论述与发展前瞻。可我更是看到了老先生浓浓的苦口婆心的人生道理的演绎。 诗歌乃大学之精魄,夹杂着老先生的思考,告诉我们生活重要的是诗和远方。当我们物欲横流时,别忘了读读书,仰望星空,看看那诗和远方。这在飞速发展的今天是多么难能可贵。一群精致利己和过度消费的环境,有人能够谆谆教诲多读书,多想想诗歌,远方。本身就是人本关怀不是吗? 最后还有读书方法总结。这个是精华,请允许我卖个关子,大家自己去读去理解。其中"有才华是好的,横溢就可惜了"一下子diss到我。独立思考,努力前行。再接再厉,且行且珍惜。

《文学如何教育》读后感(二):老先生的谆谆教诲

初看《文学如何教育》还以为是严肃的论文,深刻研究文学学科的形成之类的。看了书之后,才发现自己望文生义,坐井观天。

陈老先生旁征博引,的对话式的演讲不知不觉地讲述了文学的重要作用以及文化影响个人等等深刻的内容。讲历史的同时,富有丰富情感的独白总是那么的直指人心。

这本书更像是专业与非专业的一场对话,同时也是对自己学科在这个时代被边缘化的反思与总结。最开始看似一场学科的论述与发展前瞻。可我更是看到了老先生浓浓的苦口婆心的人生道理的演绎。

诗歌乃大学之精魄,夹杂着老先生的思考,告诉我们生活重要的是诗和远方。当我们物欲横流时,别忘了读读书,仰望星空,看看那诗和远方。这在飞速发展的今天是多么难能可贵。一群精致利己和过度消费的环境,有人能够谆谆教诲多读书,多想想诗歌,远方。本身就是人本关怀不是吗?

最后还有读书方法总结。这个是精华,请允许我卖个关子,大家自己去读去理解。其中"有才华是好的,横溢就可惜了"一下子diss到我。独立思考,努力前行。再接再厉,且行且珍惜。

《文学如何教育》读后感(三):文学史下的教育观

读到陈教授的《文学史、文学教育与文学读本》这一篇,才知文学史撰写之艰辛复杂。文学史主要做文学教育之教材,编著讲究首尾完整、体例匀称、见解通达、四平八稳之教材风格。抛开意识形态这一阻碍,分工合著的方法就很难兼容个性独特的学者,大拼盘大杂烩。配合出版的史著除非独自完成,否则很难调和各方口味。编史之不畅,又引申出一大问题:规划性、整体性的文学史教材之于文学教育的必要性。“教科书”连带而出的以“文学史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自觉地熟知各大文学流派、思潮与风格,但无时间与精力品阅文本。知识垄断了文学教育,对话课堂的必要性被文学史为中心教学体系所遮蔽。融入课堂想象、课堂参与这一线索,思考“教育”与“文学”之关系,是文学史教材编撰的核心关切。

其中《文学史的故事》一篇指出胡适的“整理国故”转向,使得激昂的文学革命踏入了“小心求证”的科学方法去了,乃至于对考据的推崇和迷信,直接导致了知识类型的转化,史学兴起,诗学衰落。“高远的想象力”被“整理国故”绊住了脚跟。

摘抄一段:

作为著述的“文学史”,确实有高低雅俗之分;但世上并不存在“理想的文学史”。也正因此,每一代学人都在重写文学史一 这既是文学革命或文化革新的惯用手段,也和新意识形态的实践以及新一代读者的崛起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与其说“重写文学史”,不如提“重建文学史”,即不仅仅是具体作家作品的评价,也不只是学术思路或学术立场,还兼及阅读与训练、课程与著述、学术研究与意识形态、校园与市场等。反省、质疑、重构世人所熱悉的文学史图像,目的在于呼唤那些乐在面味科屋的“学阿”底下的“温情”、“诗意”、“想象力”与“批判意识”。

《文学如何教育》读后感(四):呼唤“学问”底下的诗意

“呼唤那些压在重床叠屋的‘学问’底下的‘温情’、‘诗意’与‘想象力’,在我看来,即是历史研究,也是现实诉求”,这是北京大学77级校友,也是后来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陈平原在多次演讲及多篇文章中反复提到的一句话。本书整理收录了陈平原多年来有关人文学、文学及文学教育相关课题的多篇文章及演讲稿,归属至“人文视野”、“诗意校园”、“中文传统”等多个章节之下,形散但神不散,深入地分析了当今中国文学所面临的困境,文学教育存在的弊端等。我认为这本书是中国各个阶段语文及文学教师所必须阅读的一本书,读罢之后定觉受益匪浅。

首先陈平原鞭辟入里并毫不客气地指出了当下中国文学及文学教育所面临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受到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等表面上更实用的学科的排挤。陈平原用日本文学教育界的问题举例,日本政府竟然出台政策减少大学内文学专业的设立,腾出位置给科学学科。科学崇拜使得人们越来越实际,文学被愈发轻视。其次大学内的文学教育越来越注重文学史的教授,轻视对于文学的鉴赏和品味,很多学生只能说出若干作家名人的名字,但是却根本未读过几本经典。第三点就是大学似乎成为职业培训学校,学生上大学只是在一味学习专业知识。而陈平原认为大学的目的应该是让学生们打下知识和精神的底子。

其次本书收录陈平原探讨中国现代文学相关问题的文章。其中包括“走出现代文学”的观点,对通俗小说、平民小说及武侠小说等俗文学的研究。以及呼唤乡土教材的出版。此外陈平原还探讨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就是作家该不该出全集?他认为很多作家的日记、手稿及信件等可能有研究价值,但是文学价值并不高,所以没有必要出版。这个观点非常显露文人的良心。

最后陈平原还谈到了读书问题,比如“读书三策”:少读书,才能读好书;鉴赏优先,批判其次;自家体会,文火煲烫。这三策应当会让许多现代人羞愧,很多时候很多人读书是为了炫耀,为了增加谈资,至于鉴赏、体会,真是谈不上了。

陈平原是一位非常敢于直言的文人,他也是一位踏踏实实做学术的文人,为此还辞去了在北京大学的行政职务。在当前的环境下,虽然有着儒学复兴等趋势,但是这并不能代表人文学的春天已经到来。在追求实际、竞争激烈的教育环境下,文学的生存空间还是相当逼仄的。这一点值得每个语文或文学教师及爱好文学的人深思。

《文学如何教育》读后感(五):回归文学的初心——读《文学如何教育:人文视野下的文学教育》

文/岸晓风

说到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陈平原先生是一个绕过不去的存在。作为王瑶先生的重要弟子,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方面的研究可谓首屈一指。近期,作者的新作《文学如何教育》出版,系统体现了作者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最前沿的思考。在这本书里,作者对于“文学”的含义进行了“回归本源”的追溯,力图体现“文学”本来的“面貌”和应该承载的功能。

文学,曾经就是“教育”的意思。在中国古代,文学曾指“设校官,选才俊,认真培育,以使得社会风气改良”,在国外,文学也曾指广义的文化教育,而不是令人熟悉的Literature。

曾经文学可谓在人文社会科学里占据了半壁江山,所谓文史哲不分家,实际上,文学如果理解为“人文学”的范围,那么无疑,文史哲都包含其中。进入了现代社会后,合理化和专业性成为不可抗拒的世界潮流,“文学”开始变成了一个学科,随之而来的是开始成为一个有明显界限的专业领域,文学的范畴也越来越小,以至于不少人,中学毕业后就不再亲近文学了,不信,试看诸君周围的同事、朋友,还有几个人还阅读长篇小说的、几个人还吟诵诗歌的……对于这样的现象,作者的评价是公允的,作者认为,这并不取决于个别文人学者的审美趣味,而是中国现代化进程决定的。文学依旧有其独立价值,但重要性明显下降了。

怎么办?作者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大家和学术权威,显然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作者认为,虽然文学作为“专业”的魅力正日渐消退,但是作为“修养”的重要性却迅速上升。并且作者认为,对于人文方面的学者,要能够大胆地、大声地说出人文学科的优势和贡献。

对于这方面既有理性的认识,也有直观的感受。一般认为,人在20岁的时候,如果不喜欢诗歌,那么他/她的人生是有缺憾的,如果一个人30岁仍然喜欢诗歌,那么才是真正的喜欢。对于另外一些30岁之后就不再写诗、甚至不再碰诗的人来说,是不是就是诗歌教育的失败呢?作者认为,只要是诗歌在一个人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代表了其曾经年轻过、曾经留给了自己最美好的回忆,这就够了,这其实也就文学的力量。

当然作者对文学的教育也不乏反思,作者认为,经过几代学者的长期积累,关于中国文学史的想象与叙述,已形成一个庞大的家族,要把相关知识有条不紊地传授给学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同时依照现在的学时安排,教师只能蜻蜓点水,学生也只好以阅读教材为主,相反对于经典的文学作品缺少真正的品读,故常识丰富、趣味欠佳。对此,需要教师与学生都做适当调整,兼顾“周全”与“精深”。

总之,这是一部近期在人文学科方面不可多得的充满真知灼见之作。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