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Beautiful World, Where Are You》读后感摘抄

《Beautiful World, Where Are You》读后感摘抄

《Beautiful World, Where Are You》是一本由Sally Rooney著作,Faber & Faber出版的Hardcover图书,本书定价:GBP 16.99,页数:28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Beautiful World, Where Are You》读后感(一):Beautiful World Where Are You

写的是四个年轻人的日常生活吧?

从故事情节来看——真的一点也不荡气回肠。

对于文中往来信件提到的政治经济话题自己没啥想法,但是如果本着“学习作者的观点立场”展开阅读——我,也没提炼出作者的态度。总有种“啥也没抓住”的感觉。好像是对某些句子感同身受、但是也搞不清楚主人公想表达什么,看到最后也想不通Felix和Alice混在一起的原因。

以至于纵使从第一段就开始喜欢作者的行文风格,但是却没有能给别人种草的有说服力的理由。现在还清晰的记得,本来是和

《Beautiful World, Where Are You》读后感(二):孤独时代的亲密关系?

“always ruin everything”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想:这说的不就是我自己吗?

我也觉得自己总是得不到想要的回应,好像不被爱。前段时间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在友情与爱情之间纠缠不清。这本书对于这个阶段的我来说,可以算是答案之书了吧。

幸好作者借Simon之口给了解答:

或许自己不会像Eileen那么激烈地表达情感,但至少清楚要采取什么态度对待所有看起来”若即若离“的亲密关系了。

《Beautiful World, Where Are You》读后感(三):烂尾书(短评字数超了)

大团圆结局真是惊呆我,这结尾也太违和了吧。另外还有一个大bug:一次大吵架就能改变这么多人,我可不信。本来前面写Eileen的self-hatred和low self-esteem我还挺有共鸣的,结果最后怎么突然和Simon强行live together happily forever了?四个人物,除了Felix略显正常,Rooney把其余三人写得过于别扭,三人的言行就是为了别扭而别扭,让我觉得她写的十分做作和刻意。Simon这个人物一开始我读的时候很讨厌他,感觉他虚伪,后来读着读着反倒是觉得我跟他挺像的--不想麻烦/依靠任何人,不想被别人looked after,恐惧亲密关系,把所有靠近的人都推开。Alice的角色相比Eileen,写的很不立体,很单薄。直到最后从Simon口中说出Alice和他很像,这个角色才显得稍微完善了一点。Rooney确实擅长心理描写,很善于捕捉一些下意识的情绪和思维,从而引起读者共鸣。但相比之前的两本Conversations with Friends和Normal People,这本明显像是为了赶稿仓促写出的,用词很plain,叙述方式也不出彩。总体还是三星吧。

《Beautiful World, Where Are You》读后感(四):她手写我心

数度热泪盈眶,应该是萨利·鲁妮迄今出版的三部小说里最不同、最成熟、我个人最爱的一本。

她的小说总让我情不自禁地甚至一厢情愿地猜测是否是一部分她个人的外化,如此“真切、直接、主观”的创作里,又有着仿佛新闻写作一样的“冷静、理性、客观。”,她创作的所有角色都有着世俗的瑕疵,胆小的、敏感的、自我中心的、装腔作势(矫情)的、自视过高的……

这些瑕疵让他们看起来像是一块块镜子的碎片,反射出无数的我。这个认知并不会影响我对自己的“自视甚高”,它甚至在鼓励我坚信自己是独特的情况下,跨越语言和文化让我感受到了与世界更强烈的连结——就像是我出差一趟,在北京的校友会里遇到了另一个读萨利·鲁妮的姑娘,我们MSc选了同一个专业!—— 这既陌生又熟悉惊喜感,和我阅读数的体验一样。

《Beautiful World, Where Are You》的结尾柔软得仿佛简·奥斯丁的小说。但仔细想想,她的小说从来都是在锐利下流淌着温柔的力量的。《普通人》如此、《聊天记录》亦如是。

生活很难,幸运的是,我身边有这样的亲密的人们,让我即便身处幽暗潮湿的隧道时,给我勇气走向出口,回到美丽世界的人们。

《Beautiful World, Where Are You》读后感(五):萨利·鲁尼和《卡拉马佐夫兄弟》

(短评写不下,长评又太短啦。)

萨利·鲁尼真的很擅长写这种不讨喜的千禧一代。书中的两位女主人公,一个和发小搞暧昧,拒绝对方告白的理由是怕以后分手做不成朋友,这是什么青春期文学?另一个以萨利为原型的畅想书作家,和Tinder上遇到的仓库工人谈起恋爱,让我怀疑Felix这个角色是马克思左翼作者的政治正确。真正好看的是两位女主人公的相互邮件,我甚至能读出《卡拉马佐夫兄弟》的意味。那些占满了整章篇幅的自说自话,像极了陀爷笔下人物的自白。她们口中的气候变化、资本主义、少数群体,就是当代人的shang/*di,通过谈论它而获得某种救赎。我猜想这种对读是作者有意为之,她甚至安排女主角一出场,就在咖啡馆等人的时候读《卡拉马佐夫兄弟》。我不是说这本小说能比肩名著,事实上,当我读她们的日常生活,读她们怎么买菜工作聚餐,在社交网络上追踪前男友的现女友,禁不住感叹,当代小说真是无聊呀。但紧接着几页过后,作者自己就写到,”the problem of the contemporary novel is simply the problem of contemporary life”。这种预判了我的预判的小较量在全书比比皆是,比如作者就回应了我对Felix的质疑,你觉得多读了几本书就了不起吗?你以为读了谁的书看了谁的twitter,就了解她本人吗?作者甚至把这种浅薄的互联网关系,归结为宗jiao的缺位,完全像是驼爷会得出的结论。从这个角度,萨利·鲁尼真不愧是当代(白左)生活的精准捕捉者,我愿五星推荐。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