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大国领导力》的读后感大全

《大国领导力》的读后感大全

《大国领导力》是一本由阎学通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9,页数:30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国领导力》读后感(一):崛起待有后来人

2023年读过的第89本书。

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学派重量级人物、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阎学通老师力作。

闫老师善于从先秦诸子思想中汲取理论营养,从政治决定论的视角,提出道义现实主义理论,并试图运用该理论解释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崛起,以及崛起所带来的种种挑战。

国际关系理论界长期被西方统治与把持,道义现实主义的提出正是国际关系理论中的“中国声音”。

闫老师学贯中西,既熟读先秦诸子,又熟谙西方近现代国际关系理论。在对古典现实主义的吸收与批判中,提出国家领导力是决定一国外交政策、政治原则、意识形态的关键因素。

管子曰“通德者王,谋得兵胜者霸”。荀子曰“王夺之人,霸夺之与”。中国历史上所推崇的“内圣外王”,在当今国际社会中,恰与中国推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价值观契合。

闫老师认为,虽然中国在未来十年中将成为最大的崛起国,但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不太可能奉行他书中所倡导的“王道原则”。但他同样相信,中国的年轻一代接受现代教育、吸收国际经验、拥有科学知识、了解不同文化。在这一代中,能够更容易见证中国未来在国际体系中逐步成为主导国并引领新的国际规范。

江山待有才人出,长江后浪推前浪。

《大国领导力》读后感(二):题目很吸引人,内容很一般

因为关注这个问题,被题目吸引,看完之后,感觉很一般,没有多大思想价值。

作者用一堆新的学术概念和推论,来阐述了一些国际政治的基本常识,还加上照顾古代思想的包装,以及掺杂了“政治正确”的私货。

“本书理论的核心自变量是政治领导,其变量值为国内领导或国际领导的不同类型。领导类型在改变国际格局、国际规范、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中起着关键作用”。看完全书,我觉得作者对何谓政治领导,其内涵和外延,以及政治领导与国家实力、国际战略之间内在关系,实际缺乏透彻的了解,也缺乏史学、比较政治学的根基。 最后一章,结论部分。理论总结,没啥新鲜思想,谈不上洞察力、启发性。预言部分,已经被证明是错误的了。

我认为他是一个缺乏“国内政治”研究根基,尤其缺乏历史研究根基,奢谈国际和国际政治的专家。这本书只是其研究软肋的一个体现。

《大国领导力》读后感(三):隔离期读《大国领导力》有感

1.道义,权利,权威,实力,战略信誉的定义;主导国为什么衰落,领导是关键。强调道义的作用,提出道义现实主义。领导决定政治实力成倍的影响国力(类似克莱因公式)。 2.国家领导与国际领导的类型。无为,守成,进取,斗争。王道,霸权,昏庸,强权。 3.领导类型与国际格局,规范,秩序,体系的4个推论。权利转移逻辑。领导力改变国家实力改变国际格局。无政府状态下国家维护战略利益的原则都是自保,领导决定外交战略。追求自身利益是国家行为的首要动机,领导决定国际规范。权利零和性是崛起国和主导国的结构性矛盾,领导决定国际秩序。 4.中美俩级化与冷战,政治中心转移东亚。推论1 2,两级格局不等于冷战。政治中心一是最具影响力国家所在地区二是大国激烈争夺的地区。 5.主导国的国际领导类型影响国际规范,推论3。道义,双重标准,强权,恃强凌弱。领导国三个机制改变规范,榜样支持惩罚。国际规范演化方向不确定。 6.国际主流价值观缺失,自由主义衰落,中华传统文化发展结合自由主义?推论4。中国的意识形态情况是复杂的,有马列,有经济至上,有自由主义,有传统文化。 7.格局,规范,行为体决定体系,推论4,三者至少有俩者改变才会导致体系改变。领导决定国际体系。 8.俩个体系变化的例子 9.总结。政治领导是自变量,因变量为国家领导和国际领导类型,类型在改变国际格局,规范,秩序,体系中起关键作用。 预测未来10年 没有全球领导的两级化 秩序不稳定却不会发生冷战 缺乏主流价值观与战略信誉 感想: 政治领导(集体)在国家实力变化,国际格局,规范,秩序,体系中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坚决拥护我们拥有的优秀领导集体。 自由主义衰弱,世界主流价值观意识形态开始缺位,未来形成的俩极格局中,中国作为崛起国到底要不要为世界补上主流意识形态?我认为不需要,一美国在全世界推行自由主义表面上是传播自由民主平等,实际上背后还是以资本主义吸血的帝国行径为原始动力。二中国自身也尚未统一出一个意识形态,市场经济,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还没融合好。三还原世界的多样性,包容多种意识形态,可能才是未来发展,这也符合作者提出的王道规范,以榜样带动,各国自由选择。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