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判决》经典读后感有感

《判决》经典读后感有感

《判决》是一本由[奥地利] 弗朗茨·卡夫卡著作,未读·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页数:8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判决》读后感(一):没有太看明白

这是我读的第二本卡夫卡。虽然很认真的读了,可是真的没有太看明白。一共两篇,《司炉》和《判决》。不知道大家看了什么感觉?

我感觉自己很迫切地需要读一本解读卡夫卡的书。阅读里我只能感受到一些情绪,但是也就只是读了个故事而已,更多的感受真的没有了。我也很苦恼啊。卡夫卡一辈子为了写作都不结婚,一定会有很多深邃胡想法在他的文章里吧?

《判决》读后感(二):无能

今天出了一点事故,把埋起来的掀开了,借着卡夫卡《判决》发挥一下。

这个情节无疑是很“荒谬”的--这对父子无疑有点小题大作,就这点事,还搞出一条人命来。不过不管谁对谁错,格奥尔格就是死了。这样荒谬的判决,我认为是无时无刻不再上演着的,不过总是荒谬得很隐形,结果也不至于这么惨烈,况且总有一种力量合理化一切。文学的力量或许就在于此,将习惯的剖开。

卡夫卡是软弱的,他的痛苦催生的反抗,藏在荒诞和呻吟里的讽刺,敌人感受不到,只觉得可笑,却又让同病相怜的人陷入无比的哀默……

《判决》读后感(三):由于短评字数超标而来到了长评区

打开这本书的起因是读到格非关于卡夫卡的演讲稿,在演讲中,格非建议初读卡夫卡者可以先从《判决》看起。以下有剧透。 很薄很薄的一本小书,一共只有两篇小说。初读《判决》时,我将它归于一篇讲述父与子权力更迭、闯荡他乡的逃离者与逐渐融入家乡的留下者之间矛盾的作品。而格非则将其含义由家庭引申至社会机制。 对于《司炉》一篇,读罢后我感到了一阵沉默的悲哀,为无法说清自己苦怨的司炉,也为最后没能帮上司炉就被参议员舅舅带走了的卡尔。小说中的实际意蕴更多,恕我才识学浅,无法将其进行一一的概括指出。在阅读这篇小说时我更多关注到的是司炉在面对船长等人时的不利境遇,一种被迫的沉默,无论多说或不说,都仿佛技艺不堪的跳梁小丑一般,引不起人们对他话语本身的一丝关注,有的只是无穷无尽的厌烦。这让我想起了我的姑妈。小学只读了一学期就被迫辍学,后来又被逼着嫁人,积年累月地经受丈夫的冷暴力和公婆的磋磨。为了排解这种孤寂,她学会了像倒豆子一样地诉说,因为缺乏教育,没有办法将自己的感受组织成确切的语言,所以诉说出来的全都是啰嗦无重点的家庭琐事,很少有人能从这动辄长达一两个小时的倒苦水中挑拣出有用信息。自此,她唯一可能被人怜悯关切的机会也失去了。大家都沉默着,因为这样令人厌烦的诉说方式而闭目塞听,忽视了其他所有,包括她的难以言明的痛苦和委屈。

《判决》读后感(四):荒诞的是:有种错是你父亲认为你有错你就有错

判决

故事简介

格奥尔格该不该劝在异乡发展不好的好友回国,意识流的纠结,回来就会更好吗?最后决定告诉自己远在俄国单身的朋友自己订婚,后和父亲的争吵,父亲揭露格奥尔格是一个虚伪的伪君子,并对他进行判决,格奥尔格推倒父亲,自己投河自尽 父亲的权威格奥尔格认为自己没有错,但父亲认为你有错,你就有错,父亲权威。 关于卡夫卡的荒诞

很多人认为卡夫卡的小说是荒诞的,但在我看来最起码《审判》这篇格奥尔格被父亲审判投河自尽的故事不是荒诞的。可我认为卡夫卡写的就是现实。可能现实本身就是荒诞的,我讲一个很现实的例子。我读完这篇小说后第一个想到的人是马文盖伊。也许你们并不了解他,他的专辑whatisgoingon最近被滚石评为是人类历史上500专的第一。我刚好前几天救在听这张专辑,虽然是1971年,但是其中的灵魂乐和骤停打击乐令我叹为观止。你们想知道马文盖伊怎么死的吗?我也是前一个多月前刚好了解到的,马文盖伊就是因为在农场上争执被父亲开枪打死。44岁的灵魂乐教父就这样结束一生。所以我读到这篇卡夫卡的判决时,我是很震惊的,因为他所描写的荒诞在一个世纪后就是现实发生的。荒诞吗?荒诞的不是世界,而是无知的我们

关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和很难弥补的鸿沟是人类拒绝沟通的一个本质原因,他人即地狱,人类本身就是孤独的群居动物。很多时候,哪怕是最亲密的人,父母,妻子丈夫,儿子女儿都无法了解自己。 这里的“盖”可以被理解为一语双关,隐含着埋葬的意思,所以父亲后来才会说:“你要把我盖上,这我知道,我的好小子,不过我可还没有被完全盖上。”

关于人本性的虚伪和伪善的面具

格奥尔格口中的富家女在父亲看来,只是“一撩起裙子就迷倒人的放荡女”,格奥尔格对朋友所说的已经掌握了父亲的公司,可是连核心顾客的名单都还在父亲衣服的口袋里。格奥尔格带有炫耀意味的邀请远在俄国的单身朋友前来参与自己与上流女子婚礼在父亲看来只不过是装模作样的变相炫耀。 从这个角度来讲,格奥尔格前几段所思所想的应该都是谎言,只有真相被揭露后,说谎者才会那么大惊失色,气急败坏,无能狂怒,他无法容忍父亲对他的控告,也无法承认自己的伪善,自己的丑陋。

《判决》读后感(五):《判决》

其实我读的不是这本书,只是另一本卡夫卡中短篇小说中读到了《判决》,个人非常喜欢,上来豆瓣想把我的想法记录下来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感觉也会有一千个卡夫卡。卡夫卡的文字是荒诞的,也是真实的,我个人认为判决不仅仅是讲述父权制下父亲绝对权威压迫的问题,或者是这个层面在我的解读里只占据很小的一部分,这个故事彻头彻尾的是一个悲剧。

首先,格奥尔格是否有这个俄国的朋友其实并不重要,他更像是一个格奥尔格对外处理关系的一个缩影,他在意自己和他人的处境差别,他不会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在自己和他人面前竖起高高的围墙,他认为这恰好是一种保护他人同时也保护自己的必不可少的手段。他说“只希望别扰乱这位朋友的心绪”、“他可能会感到勉强,自尊心受伤害,也许他会嫉妒我。并且一定会不满而又没有能力消除这种不满,于是又孤独的返回。”“孤独—你知道这是什么吗?”我特别惊讶于格奥尔格这个人物塑造的真实性,我特别能在其中找到我自己,或许在这种和他人的交往中我们是做不到和他人真诚相照的,我内心并不是那么坦诚,这是好还是不好呢?难道这样的人就一定叫做虚伪和邪恶吗?

再者,便是格奥尔格和父亲的大段对话篇幅,更是揭露出父子亲情的复杂性,格奥尔格对父亲有藏在心底的恨,他希望父亲被完全盖上(我认为隐喻了死亡)、他在心中已暗暗假定结婚后讲父亲独自留在老家、平日并不关注父亲的衣食住行、母亲去世后父亲精神上的痛苦反而让他可以得到商行的实际掌控权……从这些层面来说,暗喻了格奥尔格想胜过父亲,踩着父亲往上走的一面。

但是我也看出他对父亲依然有长久传统中的爱,这种爱是真心且拧巴的,他会因为看到父亲不太干净的内衣而愧疚、父亲居住房间太昏暗想换房间等等,我个人不认为这是一种虚伪的感情。

在和父亲之后的冲突中复杂性加剧,对于父亲的质问和愤怒,“要是他摔倒,摔坏了身子怎么办?”这句话实在是把这种内心的矛盾纠葛表现的很分明,而在最后父亲盛怒下对他做出投河自尽的判决,他最终还是遵从了父亲的意志超越了自己的意志。

或许在父权制度下,父与子的感情是比父与女更加复杂和多面的,儿子既想超越父亲又想成为父亲,此种纠葛实在是值得细细思考品味。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