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曾国藩人生修炼日课读后感锦集

曾国藩人生修炼日课读后感锦集

《曾国藩人生修炼日课》是一本由郦波著作,学林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2020,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曾国藩人生修炼日课》读后感(一):假期过完用来督促自己

看看来督促自己重整旗鼓,好习惯执行起来。

曾国藩应该是土象星座,土象星座读起来特别有共鸣。

不过没有体系,零散也是真的,内容非常浅,适合小读者。

内容重复也是让人看着不爽(看了这个作者的其他书的读者评价,几乎每本都被提这个问题),苏东坡的例子举了n个,每次都要介绍一遍苏东坡。感觉是写曾国藩和苏东坡日课。

《曾国藩人生修炼日课》读后感(二):静坐早起日记谨言夜不出门

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虽然一辈子考科举都很失败,但真是一个不一般的爹。不一般在哪儿?在于他的教育方法实在太高明。第一,你看儿子会试两次落榜,这大概才是曾国藩心里最难受的地方。但做爹的,对此一句不提,只提他借钱买书的事儿,这叫什么?这叫四两拨千斤,轻轻巧巧、平平淡淡就把儿子心里最大的负担给祛除了。第二,只说借钱买书,也不埋怨儿子。要知道曾国藩落榜回来,又一冲动花光了所有的钱,而且这笔钱不是小数目,所以自己心里是有很大压力的。想想老爹就算不批评,多少也得埋怨几句。出乎意料,曾麟书一句埋怨都没有,而且说借钱买书是好事。这种出乎意料的表态,对曾国藩的心理冲击可想而知。所以曾国藩后来一直记得这个事儿,一直都说这是他一生酷爱读书的最重要的起点。第三,你看这个爹在卸下儿子的心理负担之后,又看似轻巧,却又极为关键地点中读书的窍要。即买书的初衷是读书,而读书的关键是细心研读并持之以恒。

不批评,不埋怨,四两拨千斤去除心理负担是最高明的教育方法。

《曾国藩人生修炼日课》读后感(三):曾国藩日课十二条

每日修身、终生精进:

1、主敬:要有仪式感、敬畏心,能够做到无事时,精气神不要散逸,心思要收拢,情绪要镇定,遇事时,才会专一不杂,如日之升;

2、静坐:收束精气神的效果,进一步凝练提升,开拓崭新的精神世界;每日无打扰的一小时,不限制何时,体验“静极生阳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3、早起:黎明(4-6点)即起,醒后不沾恋;养气,避恶习(早起必早睡),安静易思考、易做事、可锻炼,可写日记;

4、精读:读经典;一书不尽,不读新书;

5、读史:历史额智慧是整个人类文明智慧的深厚沉淀

6、写日记:面对自我内心,对自我的审视和日积月累之后,记录内容包括:德行、学问、经济、艺术,和自我的过错,四十岁之前,自我的努力和世界的周旋,四十岁之后是我与我的周旋;

7、永远不要丢掉看家本领,对自己擅长专业和根本技能,不要丢弃,找到并反复锤炼,曾是要求每月作文数首,也可以是文学、演讲、歌唱等;

8、【谨言】益处多,刻刻留心,是第一功夫;

9、【养气】,何其重要,养自己的元气、丹田之气、先天之气。炁是生命的根本动力所在。

10、爱惜自己,从【保身】开始,本质让我们懂得科学维护、利用好身体,三节:节欲节劳节饮食;

11、每天练字;也是养生之道,爱汉字、爱诗词、爱汉语、爱华夏;

12、夜不出门是良性循环的开始,旷工疲神,九点后求静,可10点-11点静坐; 归纳: 生活习惯养成:主敬1、静坐2、早起3;精读4和读史5是学习智慧,吸取营养;写日记6是自我的进化;练字11和诗文7是培养文人安身立命的基本功;谨言8、养气9、保身10是入世之法,夜不出户12是进入良性循环往复的起点。

《曾国藩人生修炼日课》读后感(四):曾国藩《日课十二条》

曾国藩在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冬,给自己订下了例行的十二条功课,因此称之为日课十二条,内容如下:

一、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惧。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二、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三、早起:黎明即起,醒后不沾恋;

四、读书不二:一书未完,不看他书;

五、读史:念二十三史,每日圈点十页,虽有事不间断;

六、谨言:刻刻留心,第一工夫;

七、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八、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

九、日知其所无:每日读书,记录心得语;

十、月无忘其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的多寡,养气之盛否;

十一、作字:饭后写字半时。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课程。凡事不待明日,取积愈难清;

十二、夜不出门:临功疲神,切戒切戒。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