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带献帝去旅行》经典读后感有感

《带献帝去旅行》是一本由徐冲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27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带献帝去旅行》读后感(一):喜欢徐冲的每一本书

支持

换言之,这些作品又何尝不能看成是作者带着献帝去经历的一场时空之旅呢?只是焦点并非刘协个人的旅行体验,而是旅程本身的路径与风景。如同那些老套的剧情,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抢人大战中,曾经的强者最后只是赢了一块“献帝”的招牌,原本微弱的声音却变得喋喋不休起来。

但是,就像《千与千寻》中汤婆婆给千寻改名也未能让她失去内心一样,这些作品也没有因为被戴上“献帝”的帽子就改弦易辙。尽管同样“因彼之名”,其实每部作品都有特定的书写立场充盈其中,背后则是作者作为历史参与者的特定时空经验。历史参与者当然不一定是亲历者,旁观者对历史的想象和再书写同样参与乃至创造了历史。换言之,这些作品又何尝不能看成是作者带着献帝去经历的一场时空之旅呢?只是焦点并非刘协个人的旅行体验,而是旅程本身的路径与风景。如同那些老套的剧情,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抢人大战中,曾经的强者最后只是赢了一块“献帝”的招牌,原本微弱的声音却变得喋喋不休起来。

《带献帝去旅行》读后感(二):《带献帝去旅行》自序

从2008年博士毕业算起,成为一名“专业”的历史学者,竟然也有十五年的时间了。

这个身份赋予我能够栖身于大学教育机构经营学院生活的正当性与责任感,却也因了历史学的“返思”本质,对体制化的学者生涯始终抱有某种不安感。这种感觉持续而反复地出现在每年秋季学期复旦历史系本科生必修课“中国古代史(上)”的授课过程中。无论是深夜备课还是课堂讲授,我时常能体验到察觉历史路径的瞬间对人类心灵的直击。这种体验类似纳博科夫形容狄更斯小说艺术时的评价:虽然读书时用的是头脑,可真正领略艺术带来的欣悦的部位却在两块肩胛骨之间。可以相当肯定地说,那背脊的微微震颤是人类发展纯艺术、纯科学的过程中所达到的最高的情感宣泄形式。(《文学讲稿》,申慧辉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8年,第72页)我逐渐明了这种历史学体验无法用“学术论文”的专业方式来完整地记录和表达,但它却可能是当年驱使少年的我投身于历史学研究的原动力之一。

大概是在这种情绪的作用之下,自2015年以来陆续撰写了若干小文章,尝试和更多并不具备专业身份的朋友分享自己的一些研究心得。特别要感谢陆灏先生和李纯一女士,允许这些文采全无的扭捏文字多次占用了《文汇学人》的版面,也因此得到了不少师友的肯定。主持“论衡”丛书的张钰翰先生鼓励我把这些文字结集,同时也收录其他一些已经发表的拉杂篇什,凑成了这本“杂拌儿”。书名“带献帝去旅行”本是书中一篇小文的标题,借用来隐喻全书的旨趣。对于作为文本的“历史”和作为事实的“历史”之间的关系,我向来抱持一种谨慎态度。后者一旦诉诸前者,就只能是带有特定目的的历史书写;而前者却是我们与后者之间唯一的桥梁。这一矛盾决定了站在时间的尽头回望,纵然是具备专业训练的学者,看到的也只是单调的风景。固然,连续的风景也可以构成故事,说不定也很有说服力。但有些人仍然怀抱奢望,妄想把风景从历史书写的多重束缚中解放出来。

这样的工作确实也只能是“奢望”。当年撰写小文《带献帝去旅行》时,感慨于各种文献中的“献帝”都戴假面而舞,在结尾处写到:搁笔之际,不禁玄想,若可造访过去,你希望去看看哪个历史时刻的献帝呢?我的答案是兴平二年(195)十二月庚申。在那个寒冷冬夜,东归的献帝朝廷于弘农曹阳亭为李莈、郭汜军所追及,惨遭屠戮。献帝一行狼狈爬下十余丈的黄河高岸,方得登船北渡。其余不得渡者甚众,争相赴水攀船,据说“船上人以刃栎断其指,舟中之指可掬”。面对一船公卿、后妃与残指,回望渐行渐远的高岸屠场,那个惊魂未定的少年天子,或曾有过转瞬即逝的本色流露。

文章发表后,承老友游逸飞兄告知,“舟中之指可掬”的场景也是化用了《左传·宣公十二年》书写晋楚之战的典故,不禁哑然失笑。

“风景”无处不在,且听风吟吧。

徐 冲

2023年9月25日草于海上柚庐

《带献帝去旅行》读后感(三):一本读来酣畅淋漓的历史小书

作为一个普通读者来说,什么样的书才是好书呢?缺乏专业素养,更多是茫然,激发一切行动力的推力源于好奇和渴求。

上千年的历史所记录的是风光无限的帝王将相,文人雅士的事迹,以此来启迪后世,而被淹没在缝隙中的小人物是一副怎样光景,这是好奇的点。而渴求的是日常范围外的知识,这个阶段是有趣味的,是通俗易懂的。

北大历史学博士、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的《带献帝去旅行:历史书写的中古风景》聚焦于“汉魏革命”和“北魏墓志”两大主题,用别样的角度梳理出一条既充满知识点又新奇有趣且富含人情味的历史脉络。

汉献帝“禅让”于曹魏实现政权更替,掀开冰冷严肃语句的外衣,下面充斥着野心与精心谋算,自这念头起,汉献帝便已沦为边缘人物,他成为终结东汉的一个符号。古代流传下来的关于献帝的作品虽然冠以他的名但他实际上只是个旁观者,目送时光流逝中发生的事件汇集于历史书写者的笔端。他是个被历史裹挟往前的特定人物,笔尖对准他所记录下来的多是狼狈和窘迫。

从皇帝到成为山阳公,汉献帝的声音一直是微弱的,有人借他说出符合自身立场的话,如“我亦不知命在何时!”、“郗公,天下宁有是邪?”,而在旁人看来正些话十分贴合彼时境况的刘协。

书写者的寥寥数语向曹魏和西晋精心布置的“正统”承接发出挑战,曹魏从功臣变为汉贼,在曹魏代汉之前,曹操与荀彧之间的分歧也是十分有趣的,荀彧“天下大定、乃议古制、此社稷长久之利也”在今日看来明显比曹操更为志向宏大。

西晋后开启五胡乱华的历史局面,在这片广袤大地上充斥着杀伐角逐,也有南北政权乐此不疲互相起外号互相伤害,北魏拓跋部和赫连夏铁弗部有许多相似点,他们共享“虏”这一蔑称,且都发迹后将朝都定于北境地带,与在中原腹地建立的政权有区别。正因如此,北魏统一北方后,孝文帝迁都洛阳所推行的一系列改革在历史上留下浓重一笔。

然而孝文帝的这一举措也面临重重困难,冯熙、冯诞父子的墓志和所经历的三场葬礼当中有孝文帝与平京保守势力的博弈,之后北魏墓志文化吸取了南朝的风格,但皇帝并没有以强权干涉,而是随其自然发展,但无论怎么变化,冯熙墓志体现了变化的关键节点,也让我们看到在其之前与之后的明显割裂感。

我个人最喜欢的是《寻找仇妃》这一章,众所周知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和女性在历史上的存在感是微弱且模糊的,跟着作者的笔触从一个名字到还原出她的家世背景与子女亲人及生活点滴的过程是有趣且令人欢喜的。与我一个普通读者来说,在书中挖掘古人生活、感受他们的所思所想,是看书最快乐的事。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