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留白读后感锦集

留白读后感锦集

《留白》是一本由田晓菲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304图书,本书定价:69.00元,页数:2019-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留白》读后感(一):记录

作者自述:「这本书里收的,是十几年前写的文章,或长、或短,有的有很多注解,是在学术研讨会上正式发表的论文;有的只有几百字,信手挥洒,为报纸专栏填空补缺。新版和旧版相比,还有一篇删除的文字,不好存目开天窗,也无意女娲补天,只有在后记里向它点头致意。今天的世界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是我们成长时完全始料未及的。八十年代在大学里,我们讨论哲学、政治、诗歌、音乐。我们物质上还那么贫乏,但精神上是那么富有。那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年代,一个充满希望的年代。理想国的张旖旎编辑说得很对:《留白》里的文章都是阅读的产物。这包括古代和现代的文本,也包括被作为文本谛视的电影。但是,很多文章的写作背景和内文,都是出于对当下活生生社会文化和现实的关怀与思考。」很喜欢田晓菲的角度和思考,尤其是关于在当下别有一番滋味……

记得一位中国的文学研究者,曾对「外国人如何竟然能够理解我们的中国古典文学」感到极大的不解,最后得出结论:无论如何,不可能和我们的中国读者同感。千万中国读者,从过去到现在,从城市到乡村,从男到女,从老到少,在阅读一篇文学作品时,是否只有同一种感觉,姑且存而不论;这样的逻辑,最终只会指向一条死胡同:文化与文化之间,无法相互沟通。

……倘使我们不承认这一点而只坚持「中国传统的独特性」,则是自欺欺人,是把中国经验排除于人类经验之外,或者,是出于一种奇特的高傲:这种高傲,就和所有的高傲一样,掩藏了自信的缺乏。从曾经一度的天朝中心主义到今天的自我放逐,有一道清晰可寻的轨迹。

又,一个热爱戏剧的文化里,类型体现为脸谱和角色。如果给弗里达分派一个传统角色的话,应该算是「才女」了吧——我实在并不喜欢这个词。只是这个才女,没有在灿烂开放一度之后便夭折于生活、爱情、车祸和艺术,因为她的生命能量大于她的艺术才能,包容了她的艺术才能,最终塑造了她的艺术才能。从少女时代一直到死,她始终在成长,作为人,作为艺术家。「成熟」是一个可怕的词,因为它意味着衰迈和凋谢;「成长」则是一辈子的事情。归根结底,我们去看一部艺术家的传记电影,不是为了看她的艺术,而是为了看她,就像加缪说的那样,如何「成为一个人」。

《留白》读后感(二):留白

《留白》是田晓菲的文学评论,亦是她的“读书札记” 一.《红楼梦》 “腌臜”与“洁净”更多地反映了人们内心深处的偏好,这种表象地东西极有可能会与内心真实的境况截然相反,《红楼梦》中宝玉最终遁入空门,其本心为石心,故无分别心,故可以入佛门。 “界线“有割裂对立的含义,但是在《红楼梦》中的人物关系,以及最终命运既有前因后果的铺陈,又有命运与其前因后果归于一致的统一。【参见一元论,二元对立】 或文中界线之义并非完全割裂对立,而取其“界定分别“之义,最根本目的是为塑造人物,是给书中人物以独立性格。 二.《金瓶梅》 有幸读完了《秋水堂论金瓶梅》,后来再看书中《留白》这篇文章时候,想起听相声,听评书的时候听郭老师说,人情书最为难说,不敢说高台教化,却可以将人情冷暖演绎得动入心弦,由此为最难。而在《金瓶梅》里,更多地是人间悲喜,没有了那么多冷眼看浮生,增添了悲喜交加的情感更迭,人情由事而观鲜活,也多了纵横而生的欲望,和这其中不能不审视的人性。 文章名字“留白”二字甚为精妙,“留白“一词本是传统中国绘画中的技法布局,笔落而止,戛然不言,也是围棋局中黑白二子上下纷然,厮杀之后,争得一线生机之时,或绝地反击,或一落千丈,还有茶酽酒浓之后,一杯白水,得个豁然开朗,心性疏阔。 三.《关于“田与园”的张力》 文章起源于对《牡丹亭.劝农》一折戏的思索,里面包含了对传统农业文明的重新解读,也对政治制度,当时的官吏生态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 而这种表现手法以及中心人物的塑造,于当时而言,并未引起过度地波动以及戏剧效果,但是《劝农》一折戏留存下来对于后世还原当时官更对农事生产的重视和杜太守个人形象的塑造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杜太守重视农桑,与农人共事的行为也为杜丽娘与柳梦梅花园相会提供了时间上的便利条件(机会)从而推动了故事的进一步发展。 四.《半把剪刀的锐锋》 在阅读过程中,现当代文学一直是我有意无意中回避的一部分,“没什么显著的特点”以及“经典内容读起来实在不那么漂亮”但是在某一个瞬间,我忽然意识到,在这个时期里,作家们在白话文语言并没有发展成完整体系的时候,为中国文学做了极大的补充说明。尝试了更多的形式,不只是郁达夫,还有那些刘半农,徐志摩们的新体诗,纵使争议不断,讨论不止,但是也让文学的发展拥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就像读书,更多的是求同存异,是纠偏。毕竟,偏见是没有办法消弭的。 五.关于诗歌 此处存疑:作者之死而未死(需要进一步探究) 六.关于金庸 金庸笔下的武侠世界无疑为读者们营造了一个“桃花源”,虽然说“凡有国人处,皆有金庸书”,但是与其说是怀念金庸,不如说是怀念的一起读金庸的人和时光。 七.这种文化随笔读得辛苦也自在,辛苦是在于阅读量总是不够,不能支撑一篇又一篇的转换,自在是不必为哪一篇劳心伤神,不能自已。书不错,可深读,可浅读。

《留白》读后感(三):内容概括和一些读后感

分篇概述

本节以田晓菲的文章为单位,一一概括每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幽暗的树林(代前言)

这篇前言点明了本书是一趟阅读之旅。 题目来自但丁《神曲》的开头。 作者回顾了自己的阅读生涯。

从红楼到绮楼

‘’如何得与凉风约,不共尘沙一并来。 ”作者从这句宋代诗句开始分析为何诗人爱凉风却不爱尘沙,从而揭示出当时文化中对于“纯粹”,也即“洁癖”的追求。 并分析了《红楼梦》中极其具象的,“清洁与腌臢”的对立,以及在续作之一《绮楼重梦》中,对于腌臢的偏好。 最终作者将这种对立解释为对“内外之别”的担忧,也即对汉民族和非汉民族,孰为正统的思考。

留白:写在《秋水堂论金瓶梅》之外

作者先提出了“追寻《金瓶梅》作者是一个晚近的现象”的观点,论述了古代书籍传抄过程中会发生的自然流变,最后点明《金瓶梅》是集体创作的结果。 之后她提出有两个最广为流传的版本,绣像本和词话本,并通过多处细节的对比,说明绣像本在文学价值上远超词话本,因为绣像本中有慈悲。 此外,她还分析了绣像本中多用留白这一手法。

“田”与“园”之间的张力: 关于《牡丹亭·劝农》

本篇文章着重分析了《牡丹亭 劝农》这出戏为何到了清朝成为全本五十五回戏中最频繁被出演的折子戏。 这出戏主要内容是太守杜宝到田地中“劝农”,给女主角杜丽娘一个游园惊梦的机会。 “劝农”,是一种官方仪式,类似当地领导到田地中慰问农民,劝告他们要努力耕作。 田晓菲认为之所以这出戏如此受欢迎,是因为大家从中看出了幽默,幽默来自于代表农民阶级的“田”嘲笑官员不懂装懂,也来自于代表官宦阶级的“园”笑农民淳朴天然、杜宝是个好官。 这两种不同的幽默中,展现了田与园的张力。

二十世纪中国诗歌的重新发明

这篇文章里,作者主要阐述了中国二十世纪初的诗歌从古诗演变到白话诗的艰难历程,尤其是人们对“到底什么算诗歌”的理解的演变与论争。 此外,作者也论述了她如何在现代语境中对“何为好诗”的认识。 然而在文章最后,作者指出新文化运动虽提倡平民文学,但却将中文诗歌从“每个人的诗”变成了“诗人的诗”。

大跃侧诗话

作者在这篇文章里想阐明的主要观点是,文化领域不被达尔文主义支配,文化没有进步与落后之分,因此与其总想着要写一首超过西方诗人的诗,或是总想着自己的诗有没有被西方承认,不如去多关注意象的表达、适合的形式等具体问题。 思考具体问题,才真正有利于文学创作。

半把剪刀的锐锋:重论郁达夫

这篇主要是分析郁达夫感伤、怪异的风格,作者认为很多选集为了堂皇的理由,将郁达夫真正有价值的文章忽略了、埋没了。 但作为文学作品,我们本不该为作品“消毒”,而应去直面它的锐利。

“瓶中之舟”:金庸笔下的想象中国

作者通过一个生动的例子引出了她想表达的观点,即翻译闵福德说《红楼梦》具有全球性,然而《鹿鼎记》根植于中国文化传统,因此翻译起来非常困难。 此后,作者用“瓶中之舟”、“文化拼盘”以及“道德空间的建构”等小标题分析了金庸如何将古典诗词文化、种种历史背景穿插进小说之中,并自觉地放弃凸显现代性的小说语言,使其武侠小说成为饱含古典文化色彩的一种奇观。

《鹿鼎记》:金庸,香港通俗文化,与中国的(后)现代性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主要分析了《鹿鼎记》这部小说,指出它在金庸所有小说中地位极其独特: 它完全颠覆了金庸过去小说所推崇的价值观; 此外,这部小说在学界被广为研究,并被认为是金庸创作中最成熟的作品,而且它展现了“现代中国从民族主义向国家主义”的转化。 文章主要对这些观点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并指出金庸小说一直受到“俗”的批评,但其实很多时候文化的活力恰恰来自于“俗”而不是“雅”。

走向我们已在的地方:《少林足球》、《大话西游》及其他

这篇文章分析的是《少林足球》这部电影及其背后体现出的文化焦虑。 之后论述我们不该将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对立看待,尤其不应认为“文化需要赶超”,因为即便是“中国传统文化”也并非铁板一块,唐朝的传统与明朝的传统之间就有着极大差别。 我们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来面对文化的差异性。

对镜:赋得艾柯近作《鲍多雷诺》

这篇文章主要是夸艾柯的《鲍多雷诺》为何是一部好的历史小说。 因为没看过,所以就略读了。

关于《弗里达》

纪录片《弗里达》的观后感,作者敬佩于弗里达坚韧的性格,并感叹“成长永远比成熟有力量”。

十日谈

作者在非典期间纪录下的十个片段思绪片段,谈到杜十娘与屈原、侠女与神女、废名、山海经、庾信、绿色骑士和周邦彦的词。

秋声赋与爱莲说(代后记)

秋声赋之于写作,爱莲说之于阅读。 作者截取两个生活片段,与古典名篇结合,阐述自己对于阅读与写作的思考。

再版后记 权力的经济

写到一些书与文章背后的琐事,提到知音体对自己生活经历的编造、研讨会中男性教授对自己学术成果的不屑,其实主要是在呼喊思想、学术与敬业都与性别无关。 田晓菲希望读者能通过文章认识她、了解她,而不是通过八卦报道与性别刻板印象来揣测她。

田晓菲评述的大部分书我都没读过,包括金庸小说……因此在读的过程中基本是在寻找她的想法、理念,而没有特别去注意她的分析和研究。 阅读过程中,给我启发最大的是《鹿与鼎》与《走向我们已在的地方》这两篇,因为里面主要在讨论我们应如何面对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文化差异带来的问题。这正是我持久感到困惑也想不通的难点。

对此,田晓菲的观点主要有二:

其一,不要针对西方,在文化领域参与“形而上”的赛跑;

我想用音乐来举例理解比较合适。在中国,各个地区产生了完全不同的音乐风格与类型,青海的花儿、陕西的秦腔、云南的小调、四川的民歌……谁能说云南的小调就比青海的花儿“更先进”呢?

如果我们把这样平视的视角扩大到全世界,或许就会对世界文化有了新的理解:意大利歌剧,不就是意呆利那旮瘩的秦腔?黑人说唱,不就是咱天津卫的快板儿?

费孝通说得对,各美其美。当我们能真正平视各种不同的文化形态,或许才是我们真正学会欣赏艺术的开端。正如田晓菲所说,真正的文化是什么?是无论雅俗,但你看着听着开心,是你真正理解与热爱的东西。

当然,或许现在针对西方的文化焦虑不再那么强烈,取而代之的是过度膨胀的心态——中国的文化潮流早晚席卷西方。怎么说呢,保持点乐观也没错,但是这种思维依然没有脱离那个文化赶超的跑道,因此这场没有对手的比赛,也将永远无法获得胜利。

其二,中国文化不是铁板一块的“传统”,因此无需像守护巨婴一样守护她;

当姜文带着《阳光灿烂的日子》到国外参加电影节的时候,他吃惊地发现外国人普遍都很喜欢这部电影,他问:你们都能看懂吗?外国人也很困惑地回答:能看懂啊!我猜姜文当时非常纳闷儿,你们又没经历过,怎么会理解这种性压抑呢?但我又猜,他后来已经慢慢接受了一个事实——文化之间的藩篱,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高,那么不可逾越。

事实上,只要我们曾有过对于异域文化超越语言的理解与共情,比如听一首外文歌听哭了,或是看一部外国电影笑得前仰后合,我们就不难想象,外国人也能一样地理解东方文化,甚至是幽默。尽管会有一些障碍——那些附加在文字本身的历史,像一些双关语,的确不好理解,但在宽泛的意义上,文化之间除了语言,并不需要过多的“翻译”。

除了这两点之外,剩下的收获感悟都比较零散,我就摘一些片段吧:

我们不应将对印刷本的认识应用到手抄本上,因此在理解古代小说和其作者时,应该注意到那都算是“集体创作”:

学术研究是国家机器的一部分:

真正的好诗是超越文字的,国际性的,可翻译的:

想写好作品,要多去锤炼文字:

什么是“后设小说”(第一次见这个名词):

不需要一味地追求高雅,因为真正的智慧存在于幽默,而非痛苦之中:

写作的建议,一是可以试着“故事新编”,因为“对同一个故事的改写,反映出视角的改变,时代风气的不同。”(《十日谈》田晓菲);二是学会留白的艺术;三是学习《一千零一夜》中那个讲故事的女孩儿——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