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廊桥笔记经典读后感有感

廊桥笔记经典读后感有感

《廊桥笔记》是一本由鲁晓敏 著 / 吴卫平 摄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8,页数:38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廊桥笔记》读后感(一):廊桥:中国古代建筑的符号和骄傲

中国廊桥是桥梁与房屋珠联璧合之作。新出版的《廊桥笔记》书中,作家鲁晓敏带领读者走入了2000多年以来的廊桥发展史。廊桥在中国南方和北方分布极广,“每一座古廊桥都承载了许多重要角色:它们是休憩场所,是祭祀神庙,是交易市场,是娱乐平台,是地标建筑,是精神家园,是团结乡民的纽带,是传播文化的长廊”。

《廊桥笔记》书中开篇就提到了笔者所居住的四川成都本世纪初出土的两座廊桥,一座位于金沙遗址附近,另一座则与盐市口为邻,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最古老廊桥。从出土的桥基和木梁可见原桥的规模和形制,两座廊桥均由桥台、桥柱、桥梁、桥面板和桥上部的廊房五部分构成。书作者动情地写道,“我们可以试着想象两千年前的成都:城阙坐落在水网密布的平原上,一条条河流将城阙割裂,一座座桥梁又将城阙连成一个整体。在城阙中心,数百吨的木材构成了两座水上巨阙,它们接通两岸繁华的街市”。

接下来,书作者根据古籍考察了廊桥的起源,认为蜀中地区连接关中的栈道,加盖了阁楼,就是廊桥的母本和前身,据此得出判断,廊桥很可能就是开凿都江堰的李冰首创,根据栈道进行了技术改良,从而让廊桥变得功能更为多元,通行体验更为舒适。

廊桥展现了我国古代历代桥梁设计、建筑人员的聪明才智。这一特殊形式的桥梁,除桥墩外,均由木材建造。在南方,廊桥多采用韧性强、弹性好、重量轻、防虫蛀、易于加工运输和拼合的杉木。建造中,廊桥不用一颗铁钉,全部采用榫卯结构,将实用性与艺术性发挥到了极致。书中以南宋李嵩《水殿纳凉图》为例,分析了古代历代的廊桥画作,指出在北宋廊桥已经十分普及,深入到时人的日常生活,当时的廊桥也已相当精致,“勾栏画栋,华丽异常”,然后展开对廊桥结构的评析。

正如书作者所说,廊桥从成都平原发端,然后传至甘肃、关中、河南,唐宋时期进入浙江,然后进入福建和浙江以及其他地区。南北方的建筑技术在交流中越发成熟,并很好地糅合了各地的地方文化、民族文化,使得不同地方的廊桥以不同面貌呈现在人们面前。比如,徽州地区的廊桥上就多为粉墙黛瓦、黑白相间的徽派建筑,而客家人的廊桥则多采用砖石,体现了中原文化的遗风,侗族地区的廊桥复刻了侗家鼓楼建筑的元素。

到了明清时期,廊桥不仅继续发挥着交通建筑的功能,还继续完善建筑的形式,更多集合了屋、亭、台、楼、阁、殿、水榭、长廊等传统建筑,汇合了木雕、石雕、砖雕、彩塑、彩绘、壁画、书法等工艺于一身,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装饰手法绽放出更为璀璨的光芒。书作者以浙江龙泉的古溪桥(重建于清道光18年,1838)、江西靖安县茶坪村白云峰峡谷中的清代石拱廊桥花桥等具体廊桥为样本,剖析了廊桥的艺术特征,然后引出各地廊桥承载民众精神寄托、汇集历代乐善好施民间力量等多方面的介绍。

《廊桥笔记》读后感(二):千年廊桥文化

从古至今,诸多千年之前盛极一时的文化,其实有很多都逐渐没落,渐渐淡出公众的视野。只会有少数的文化追随者还在坚持探寻他们心中挚爱,就像鲁晓敏追梦廊桥。 最初了解廊桥源于《中国国家地理》,巧了也是鲁晓敏老师将廊桥直观形象且浪漫地展现在了大家面前。生长于大北方的我因为这篇文章,了解了江南水乡的廊桥,知晓了廊桥并不仅仅是一座桥,一条长廊。还有文化的象征,风俗传统的继承。

也是有这样的机遇,当看到鲁老师的《廊桥笔记》出版后,毫不犹豫开启了一次廊桥盛宴。这本书首先应该是地理学者和建筑学者的爱,更确切的是人文建筑类的爱。研究廊桥,其实是在研究建筑,但是作为地理人,我更愿意将它划归人文地理的一隅。追桥人最初对廊桥的爱会基于所见所闻,然后会去搜集大量的资料,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更多的不知道的廊桥,这又一次变成他们追逐的目标,必然要实地去看一看,找一找,这是追桥人的爱何尝不是对于地理的爱。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不就是地理人干的事儿吗?没有实地考察没有发言权,鲁老师正是在十年期间实地造访了百余座桥,才造就了《廊桥笔记》。书中,不单单是对一座座廊桥的介绍,还有诸多原因性的探索,例如中原大地上为何没有出现集聚的廊桥群?作者以自己的见识思考,回答了一些疑问,也许仅仅是作者自家见解,但是何尝不是深思熟虑,分析总结后的结果,我觉得很有道理。 本书还应该是历史学者和风水学者的爱。一座廊桥记录一个地方的一段历史,无论是何朝何代因何而建造,都记录了这座桥,这个地方当地对于廊桥文化的热爱。也许是因为一个故事,一个人物,一个事件,一个巧合,廊桥就这样建造起来了。最初的建筑,之后的多次修缮,现在或许还在使用,或许已经成为遗迹,但无论怎样都阻挡不了它经历的风雨,无论如何都是历史的产物。风水学者而言,更有可研究的地方。建桥本就有讲究,廊桥更是有说法。诸多的建筑物的修建,尤其是古代,风水学的身影无处不在,依山傍水,桥的走向,形状,大小,用料,古时似乎都得让风水学来算一算。历史的延续,有时候必有其存在的道理。相信这也是这部分学者在这本书里可以有的收获。 追桥人对于桥的热爱,就像追星族对于明星的热爱是一样的。在追桥人的眼中,一座座新的有意义的桥的出现,就是他们眼中的明星。我们一直尊重对于传统文化中遗留珍宝的追求和热爱,我们也致敬无数为了追求自己所爱,心中永远饱含理想和信念的人们。愿每一种文化都能找到他们的知己。

《廊桥笔记》读后感(三):廊桥美如斯

电影《卧虎藏龙》的结尾,玉娇龙从一座桥上纵身跃下万丈山崖,消失在云海之中。这一幕,凄美而超然,震撼了每一个观影人。那座象征着告别与重生,夹藏在悬崖绝壁上的廊桥,一直让我念念不忘。 “玉娇龙飘然跳下的地方,位于河北井陉县苍岩山的桥楼殿。这是一座与众不同的廊桥,既是桥,又是殿,左右悬崖,下临深渊,上接天际。”在鲁晓敏的新作《廊桥笔记》中,我终于再次邂逅了这座美到令人窒息的桥,以及散落在全国大江南北更多不同风格的廊桥。 桥有什么好看的呢?古人有云,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意思是说,再美味的食物,你不去品尝,就不会知道它的鲜美之处。如果不是这本《廊桥笔记》,我不会知道中国原来有那么多巧夺天工的廊桥,其之丰美多姿,更是无从体会。 翻看着这本《廊桥笔记》,廊桥的形象逐渐立体丰满——如雷贯耳的桥 、闻所未闻的桥、只闻其名不见其身的桥、只知其盛名而不知其所以盛名的桥……逐一浮现在眼前。比如古丝绸之路上的“渭水长虹”灞陵桥;比如江西信丰状如弯弓的玉带桥,名气不大,建筑工艺水平却极高;比如山西有一座藏身于庙殿之中的二仙庙桥,望之如仰天国,保存良好,使我们得以一睹九百年前宋代木构廊桥的风采;比如从布达拉宫到拉萨城区,穿越一条不知名的小河时,会经过一座藏汉风格相结合的廊桥,它就是世上海拔最高的古桥,世人称之为琉璃桥……每认识一座廊桥,都要抚卷再三,为之惊叹不已,恨不能立即将书往行囊中一塞,走,看桥去! 《廊桥笔记》的作者鲁晓敏有多重身份,他既是作家,亦是学者,对乡土文化、古建筑等有深厚学养和独特见解。在鲁晓敏眼中,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廊桥,是桥梁与房屋的珠联璧合之作,从功能到工艺到美学,既是公共建筑,亦是文化图腾。他对廊桥情有独钟,十年时间,数万公里,他和本书的摄影吴卫平穿越祖国半壁江山,实地探访300多座古代廊桥,以优美而专业的文字,辅之精美高清照片插画,最终呈献出一部图文并茂的《廊桥笔记》。 正是因为书中所有的桥,都是作者一一亲身走过,在阅读过程中,镜头感相当强,如同观看一部气势恢宏又格调清新的纪录片。从全书布局而言,第一章《何以廊桥》讲述了廊桥的起源和演变,统览全局,后面三章《廊桥之境》《美哉斯桥》《廊桥遗梦》则由远及近,从廊桥整体风格的大区域划分、到有代表性廊桥的县域、及至一座座经典廊桥,镜头调度纵横,切换自如,读之如身临其境。作者用文人的哲思,诗意的语言,记录了每一座廊桥的前世今生,造桥的人、守桥的人,都与桥一起出现在笔记里。作者在以自然生动的形式向大众普及专业严谨的研学成果的同时,真切自然地流露了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劳动人民的深厚情感,更表达了保护传统文化和古建筑的迫切之情。 廊桥守候千年,一直等在那里。如果你恰好遇到一座廊桥,而又不急于去到对岸,你可以停下来,让《廊桥笔记》给你讲一讲这座桥上发生的故事,跟着书中的文字和图片,走过一座廊桥,完成一次历史跨越。或许你可以像鲁晓敏一样,在一座廊桥的长板凳上安睡一个下午,听听桥下的流水声,把流水当作时间,再念一念桥上的对联:“古事现今朝今朝过去皆古事,虚华当实境实境已往亦虚华”。或许你会得到一直在寻找的答案,或许你会发现其实你并不需要答案。 “数千年来,由北向南,由西向东,由简向繁,渐臻纯熟,廊桥完成了自己的进化。它们跨越山河阻隔,穿越时间天堑,从今天走向未来。”《廊桥笔记》是写给廊桥的一封厚厚的情书,作者想让更多的人看到廊桥,想要众人记住廊桥之美。

《廊桥笔记》读后感(四):会呼吸的桥

逝者如斯,不舍昼夜。一座别致的廊桥静立在潺潺的流水上,仿佛是某位仙子不小心遗落在人间的一把精美的锁,引人遐想无限。跟随着作者鲁晓敏的一字一句,如同深入桥的内部,亲手触摸到巧妙搭建而成的坚韧的骨架,它如此清凉,又充满人的温暖。透过缝隙,数不清欢笑或忧伤的步子匆匆掠过,千百年过去了,人们仍需要一座廊桥走到对岸,在流水之上,在人的心里。

“廊桥兴起于秦汉,繁荣于唐宋,鼎盛于明清,没落于近代”,随着民族大迁徙的脚步,廊桥沿着“马蹄形”长线向南传播。作者借星罗棋布的廊桥,向人们徐徐展开了一副浩繁的历史画卷。在“廊桥前传”中,马可波罗跋山涉水来到成都,正被气势恢宏的“安顺廊桥”所震撼:“桥上是熙熙攘攘的人流,桥下是穿梭往来的船舶,桥头连接着热闹的街市,一座廊桥尽显天府锦绣。”执看画卷的我,仿佛穿越时空,也被那富丽堂皇的景象震慑住了。

我没有见过廊桥,甚至对于桥的概念都是单薄且贫瘠的。作者以优美动人的笔触,将他多年来走过的廊桥生动再现,而一个个关于廊桥前世今生的故事,更是让我大开眼界。美丽的廊桥像星星一般散布在中国的高山峡谷、田间地头,建在水口的廊桥,除了具备交通功能,还寄托着人们朴素的风水理想。在风水师选好的风水宝地上,廊桥演变成水上寺观,是百姓们祈求美好愿望、与神灵对话的神秘空间。人们日常在这里贸易、休憩、集会、祭祀,构成廊桥的每一根木材,每一块石头,都饱含当地人酸甜苦辣的生存记忆,并在风雨的摧残下日渐凄美。

由于日晒风吹、水火侵袭等原因,廊桥屡遭毁灭,却又被不断重建。廊桥坍塌后,一座崭新的廊桥又起来了,它既脆弱又无比顽强,在世世代代的努力下生生不息。当百年后的河流已经干涸,廊桥仍然屹立在那里,在人们心中,廊桥早已成为一种文化符号、精神信仰,它缩聚成一个破折号直指繁华的往昔,灵魂的最深处。

在众多纷繁的廊桥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当属位于河北井陉县苍岩山的桥楼殿,它横亘在两座悬崖之间,“上接天际,下临深渊”,“屋顶铺着黄绿相间的琉璃瓦,红漆窗花组成一面红彤彤的廊墙”,远远望去,桥楼殿像一枚镶嵌着红色朱砂和彩琉璃的半块戒指,刚好卡在陡峭的山峰之间,夕照下散发着凄艳的光芒。南阳公主在此落发为尼,玉娇龙纵身跃入桥楼殿前的万丈深渊,为爱情献祭。作者站在已经一千四百多年的桥楼殿上,不禁感叹:“此生何处是归宿?”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人像一片叶子发芽、枯萎,最后归于泥土,完成一个生命的季节。或许我们一直处于自以为真实的虚幻世界里,那些我们在手中紧握的东西,见过的人和风景,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皆是留不住的梦幻泡影。

书的末尾,作者以“廊桥会成为一场遗梦吗?”为题,道出了廊桥不容乐观的生存现状——“不少廊桥处于废弃和任其自生自灭的状态,每年有大量的廊桥坍塌和损坏。”现如今,我们的网速越来越快,大厦越建越多,廊桥却像一位迟暮美人乏人问津,在人迹罕至的地方渐渐消逝,直至世人忘却这段关于我们自身的历史。历尽沧桑的廊桥以绝美的姿态让人放缓脚步,却无法让自己慢慢老去,荒草丛生处,桥和祭拜的人,都在无声地叹息。

合上书,脑海浮现出的廊桥不再静默,它跟随着风和流水轻轻地呼吸,以极其轻微的起伏撼动人心,并将包裹着我的外壳一点点敲落,带我去往时间的另一端——那是一个我从未见过的美丽世界。

《廊桥笔记》读后感(五):一桥飞架两岸,天堑变通途

最好的建筑师,不是坐在教室里,读着教科书,去想象石头、木条、水泥、钢筋是如何组合的,这种方式哪怕想破了脑壳也不会有答案。相对而言,那些行走于四面八方,通过徒步走进建筑物之中,反而能获得更多教科书中所不具有的细节。发现细节、并以细节为线索去探求未知的世界,是一名建筑师出道的不二法门。 鲁晓敏,并不是建筑业从业人员,只是一名怀惴建筑梦的写作者。在《廊桥笔记》中,我们不难发现他至少做到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把隐含在青山绿水的古人智慧挖掘出来,让更多的现代人知道我们的过去。

十多年来,鲁晓敏走访了十余个省市区的数百座古廊桥,以“在路上”的清醒与执着,向读者展示了一个非同凡响的世界。即使对一直生活在南方的乡下人,也会发现廊桥的魅力所在。如果我们将廊桥定义为在穷山恶水之间为了解决交通而设计的建筑,那么你会错失很多精彩。 《廊桥笔记》所描述的世界,对于乡下人而言,可能是司空见惯的,但我们需要感谢高晓敏这位惊奇的发现者与孤独的行走者,带给我们深刻的见解与冷静的思考。

什么是廊桥?顾名思义,即是在桥梁之上加盖桥屋,其屋如廊,可通过道,故称廊桥。尽管在不同区域,对之称呼略有不同,比如因它是木质结构而称为柴桥,因它形近蜈蚣而称蜈蚣桥,因它功能可避风雨而称风雨桥,还因其样式华美而称花桥。但从学术角度上,它则称为堤梁式桥。 《廊桥笔记》让读者了解廊桥的构成,包括但不限于编梁木拱廊桥、伸臂梁木拱廊桥、石拱木平廊桥、八字撑木平梁廊桥,其中最有价值的、最能展示古人智慧与力量的当属编梁木拱廊桥。尽管它们形态各异,但构造原理却高度一致。编梁木拱廊桥是由拱架和桥屋两部分组成,而拱架部分才是最有价值的存在。

由于是拱桥,其结构主要是受压的,利用受压产生的摩擦力、构成之间越压越紧,这种结构无须钉铆,只需使用相同规格的构件,别、压、穿、编压而成。它们在力学上的平衡,让这座古物历风雨而不垮,为后人留下了追寻文化的基点。正因为如此,当鲁晓敏将廊桥的结构奥秘与营造技术展示给读者时,读者无不叹为观止,进而对中国廊桥的保存现状有了关切,引领越来越多的读者加入对廊桥文化的考察、研究与保护之中。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