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戏年》读后感摘抄

《戏年》读后感摘抄

《戏年》是一本由葛亮著作,东方出版中心出版的202图书,本书定价:42,页数:2022-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戏年》读后感(一):好似做了个梦

看的葛亮第三本作品,逐渐摸清了他写小说的一些风格,这本《戏年》的前三篇小说和另一本《七声》风格差不多,都是那种平凡人说着平凡事的感觉,也都有种看完故事后有点后劲的感觉。 于叔叔传这篇属于有点悲剧色彩,但是于叔叔这个人吧感觉有种传奇色彩,就是干啥啥行的感觉,当然这也有他自己本身人格好的因素在里面。一开始因为于叔叔干工匠的工匠精神“我”这一家和他算是结缘了。然后于叔叔放弃了自己工匠的老本行去做餐馆了,刚开始两年还真不错毕竟本身做的菜味道就不错,生意挺好的,但因为苦于“商业竞争”于叔叔就不干了。

这个商业竞争说起来还真是一个通病,故事里面折射出了现实。每个餐馆一般都有一个招牌菜啥的可以吸引顾客,而于叔叔干这个没想那么多,别人来问自己菜怎么做的都会非常详细的告诉对方怎么做,这一来二去配方就被偷走了。另外其他商家不讲究菜的质量,只讲究味道,进的菜质量都很差然而因为用的是很脏的猪油味道好,所以别人都去这些餐馆而不来于叔叔这个餐馆了。于叔叔可以说是烦于这些算计所以不干了,这也算是现实中餐馆竞争的一个缩影,莫名其妙让想到了蟹堡王。

然后于叔叔又去搞报纸,而且还非常成功,但是成功之后却出轨了,于叔叔的故事算是一个家庭式的悲剧。于叔叔有钱了,然而以前的妻子却接受不了他买有钱的东西送给自己,两个人对于钱的观念不同最后导致了悲剧,最悲剧的是他们对于小孩的教育,献阳其实本应该有一个更加好的未来,然而因为献阳母亲依凤的选择之后走向了另一条结局,故事中“我”的父母如何劝阻依凤也没用,更有点衬托出依凤的狭隘。

依凤自己的人生阅历局限了自己的视角,从而导致对于自己的小孩也这样,这也为之后依凤和于叔叔闹掰埋下伏笔。到最后好像什么都经历了,又好像也没经历,于叔叔的经历就好似梦一般,如此曲折又似在意料之中。故事中没有谁对,也没有谁错,有的只是数不清的遗憾。

倒是最后一篇“戏年”类似于小说和电影的结合,然而书中提到的这些电影基本都没看过,就导致阅读过程没有任何共鸣,所以趣味性就感觉没那么强,看着也就觉得一般,可能这种小说的受众是作者那一代的人而不是我这一代的。

整体中规中矩,比起《七声》来说还是差了许多。

《戏年》读后感(二):人生如戏梦一场,曲会终人会散

有这么一些人,不经意置身于舞台之上,是树欲静而风未止。又有一些人,活在时间的褶痕里,或因内心的强大,未改初衷。

都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每个人都在上演着不同的角色。到底是将自己的人生活成了一出戏,还是让如戏的人生拖着你无法跳脱出去呢?有的人善于伪装,将人生视为一场戏,在光鲜靓丽的荧幕之下向人们展示出自己最耀眼的光芒;而有的人明明知道这只是一出戏,却甘愿深陷其中,不肯醒来。所以我们总会看到戏里的人生,有着幸与不幸,而戏外的人生却需要鼓足勇气撑到散场。

葛亮的《戏年》便是用一种年轻的视角记录下过往的岁月,以影像雕刻时光,既是对时间的一种见证,亦是一种重构。提起葛亮,最先想到的是他获选《亚洲周刊》“全球华文十大小说”的长篇小说《朱雀》,彼时的他抛开祖父葛康俞、太舅公陈独秀、叔公邓稼先的光环,活出了自己独特的人生,可以说当时的他既令人惊艳,亦让人钦佩。

《戏年》是葛亮“人间烟火”系列之一,此次由东方出版中心再版,收入葛亮“世相”系列,重现芸芸众生中的时代回响。斯文特拉说每一个作家都必须为自己的成长写一部小说,而《七声》与《戏年》便是葛亮从自己的成长经历出发,记录下成长中的每一个声音,每一个人物以及大时代下的灵魂唱响。

正如书封上所述:人生的过往与流徒,最终也是一出戏。导演是时日,演员是你。《戏年》讲述的是一个毛果少年的成长故事,其实也是一种人生的诠释,其中的苦辣酸甜既是人生旅程中必备的世间百味,也是推动人成长的润滑剂。

有的人在这场戏中春风得意,有的人就会黯然神伤;有的人静观风云变幻,有的人就会激荡不拘。但每一个人都在这如戏一般的人生舞台上努力地完成着自己的角色,尽力让其完美,即便尝尽人性冷漠,体味人间善恶与温情,亦能感受到平凡故事中的可贵。

就像故事中的毛果那样,多次登场,用不同时期的视角感受不同的人生,随着人生的起起落落在人性的深处游走,为我们叙述着记忆中的故事。它或许是早已褪色的老旧画报,或许是记忆深处的黑白电视,又或者是曾经失去的、不堪回首的爱情,以及那些被葛亮的文字重新点燃时被唤醒的记忆。

戏梦人生,似水流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戏年》读后感(三):“是暗的,不会是明的”

再读《戏年》,依旧会被葛亮的文笔惊艳到。

“如今的人,只喜势力不重孤寒,若查问了你的家事。家世贫寒,连诗的成色都要看低了的。”

在这本书里葛亮依旧写了一些“普通人”的事,世事弄人最后落得凄惨下场的于师傅、为了争取居留权而最终飞蛾扑火孤注一掷的阿德、就为了一个说法讨了27年结果害人害己的老陶……

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悲剧命运都并非没有起因,而这个起因,却又不是他们个人能左右的。

“主义或时代,大约都成为了人背后茫茫然的帘幕。性与死亡,虽则亦时常出人意表,却每每切肤可触。”

正如在阿德的故事里,聋哑女孩曲曲在石灰墙上用毛笔写下一行字“是暗的,不会是明。”这就是现实吧。

女诗人狄金森曾写过一句诗“我本能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见过光明。”

对于阿德与曲曲来说,他们也曾见到过希望但最终彻底绝望,所以阿德变成了神色木然的阿德,曲曲彻底告别了这暗的世界。

在被大时代的裹挟之下,谁又能真正的做到“身由己”呢?

我是个悲观主义者,或许这是我喜欢葛亮文字的原因之一吧,因为我爱他在作品中塑造的那种命运感,那是所有人都逃不掉的,带着晦暗无望的色彩。

看到因为连长一句话就相当于被毁了一生的老陶,我就会想到我父亲以及与我父亲同时代的人们,他们也只是因为对于某些人来说一个小小的决策,就被毁了一生。

还记得在我小小的时候,从我父亲下岗的那一刻起,家里的氛围就变得再也没有轻松过,而我的敏感怯懦也是从那时开始的。

在那段时光里同样刻在脑子里的记忆,是在某些单位门口被人们挂起的横幅,人们想要讨个说法,但能给说法的人早已经携款而逃。

包括我父亲在内的这些人们又做错了什么呢?我又做错了什么呢?可原本安稳的一生终究是被打碎了。

所以我才会说葛亮的每一个故事都写进了我的心底,因为存在于他故事里的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书的后半部分是与这本书同名的《戏年》,在《戏年》中是三个穿插在电影中的故事,木兰阿姨和武叔叔、姚奶奶和外公、以及发生在裘静开的影音店里的故事。

随着时代的变迁,那个电影显得弥足珍贵的年代也已经过去了,不论是我第一次读还是这次读,我都觉得《戏年》中的主角依旧是“人”。

在附录里是一篇关于葛亮的采访,采访中葛亮先生就提到了贾樟柯的《小武》和《站台》,贾樟柯真的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位导演,虽然他的电影大多上不了院线,但我觉得他是电影界的“良心”。

这或许又是我喜爱葛亮文字的原因之一吧,因为每次读葛亮的故事,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贾樟柯,不论主题或是叙事感,都那么的相似。

“人在这个空间里被压抑与安抚,或被遗弃。”

不会是明。

《戏年》读后感(四):“握着年轻的笔,表达着老灵魂”

人生如同一张大网,我们无法预判从中可以获得或者失去什么,但唯一值得每一个人深思和回味之处,就是我们都曾经好好活过,或欢喜或辛酸,无论如何,曾经拥有就已经是一种收获和成长。人的一生更像是一场时明时暗的大戏,如何演绎属于自己的人生,全看自己如何把握和掌控,我们每个人都是时代的经历者、见证者和阅读者,人生的风景也都是伴随着现实和时代的浪潮不断向前,每个人都在一步一个脚印的去走、去看、去听、去感悟,时不时的也会停下奔波的步伐,回过头去看自己来时的旅程,对于自己已经走过的这段人生舞台上的风景作一粗略欣赏和回味。这其中,文学就是一个很好地记录和抒发方式。

作者 葛亮

这本《戏年》就是香港青年作家葛亮对于人生舞台的细致回瞻和独特表达,这也是我第一次拜读他的作品,可以说是新鲜感十足,一经翻开书本,就被深深吸引住了。祖籍南京、成长于香港的他天生骨子里带有一种半现实和半理想的文人气质,这使得他的文字有一种抒情性的叙事风格,他坚持书写祖先父辈们的家族往事,以一种追忆寻根的笔法,将往事和现实进行了完美融合,也有一种历史和时尚兼得的沧桑厚重感。尤为重要的是,他的文字沉稳似水,不急不躁地浸入人心,让人在阅读中会暂且忘记故事本身,转而集中精力去感受字里行间散发的文化气息,但由是以小说故事为牵引,既厚重又流动,生活与文字合二唯一,颇有一种沈从文《边城》的幽远韵味。

《戏年》是葛亮的中篇小说集,共收录其四部优秀中篇小说。理想虽美,现实支撑,这部书中记录的完完全全是那个小人物甚至是社会边缘人、多余人和问题人的真实悲喜和点点滴滴,这些或在城市里、或在乡村里努力生存的不起眼的小人物们,在人流涌动的时代大浪之下,卑微却又温情的活着,他们的命运浮浮沉沉,在现实和命运的挤压与打击下依然展现出不动声色的卑微和隐忍,更有对于未来和美好的坚守和憧憬,他们是这个欲望横流、人心不古时代的一抹亮色、是美的化身、是善的守护者,他们是最可爱的人。普普通通,骨子里的朴实会让人感觉是一枚枚默默无闻的螺丝钉,他们渲染了这个世界拼搏和善良的底色,他们也勾勒出这个时代的清晰轮廓,平淡之下弥足珍贵,好像珍珠那样一颗一颗串联起人世间一切的梦想和感动。

“握着年轻的笔,表达着老灵魂,是葛亮的最有趣之处”,这是电影鬼才姜文对于葛亮的中肯评价,读完这本书,让人不得不叹服姜文的观察感受力是多么的老练独到啊。在这本“人间烟火气”甚为浓重的书中,作者始终是以自己身边接触到的普通人为书写对象,写他们的悲欢离合、写他们的喜怒哀乐,无论是《于叔叔转》中的充满崎岖坎坷的木匠师傅于守元、《老陶》中在人生逆境中愈陷愈深的老陶,还是《阿德与史蒂夫》中命运多舛的问题青年阿德、《戏年》中情路不顺的电影宣传员阿兰,他们每个人都以自己独特的辛酸和血泪,为我们搭建了这个世上另一种生存的可能,他们的故事充满了意外和无奈,让人感怀,让人唏嘘。每个人都是无辜的。每个人都是不幸的,每个人都又是咎由自取的,这是一本有水准、有温度的书,我们不同的读者都会从不同的故事中挖掘出不同的感触和慰藉。

《戏年》读后感(五):戏梦人间

仲夏北方,酷热难耐,到书店蹭上一身清凉,寻得一丝静谧,穿梭于社科、历史的书架间,止步在文学前。我与一位老朋友时隔经年,再次相见。那时也是盛夏,一层校园,夜晚十分的冰棍慢慢融化滴落在书页上我随手擦去,耳边的蝉鸣似乎还能清晰辨识,不知多少年过去了,看到后虽然完整的故事已变得模糊,但还是能想起不少故事中的情节,写的是并不遥远的但我们陌生的年代,写的是那个时代背景下不同人的际遇。

这次相遇的“旧友”是葛亮的《戏年》,相遇那年微博的功能还只是记录生活而不是吃瓜,那年的微信功能也只停留在一小部分朋友用来补充QQ之外的聊天,那年的人们还愿意去慢慢的阅读一本书。我关于葛亮是先读的作品,后才去了解的作家。相识于书写近现代历史、家国兴衰的《北鸢》,因为新华书店不让拆开书上的塑封,为此纯属是因为喜欢这个书名而拆盲盒一般的与这本书相遇,看到了作者描述那乱世流离、风云际会的大时代中家族的故事。

后因《七声》而喜爱,“一均之中,间有七声。”正是这些零落的声响,凝聚为大的和音,人生中的事与人也相同,更为具体的感悟随后再分享。对作者忠于的便是今天要聊起的这本《戏年》,戏是能牵起童年记忆的载体,藏着那时生活中的烟火气息,藏着已虽时间而遗落在天涯四方的人,人生如戏,戏若人生,你曾是看戏人,也亦是戏中人,时代是舞台,生活编排了情节台本,你只能在其中笨拙的出演。

这本书中的人物塑造凸显了葛亮老师我最喜爱的一点,便是人物的立体感,不经意的只言片语是他最为立体的呈现。孩子毛毛眼中的于叔叔,总有巧手制作的新鲜的玩具等待着你去与他相识,也曾有贪玩而请于叔叔代签的作业怎来得如此容易,于叔叔的形象穿插在一段段零碎的记忆中而在读者眼里愈加的饱满,他对孩子的爱、对工作的精益求精是有缘由的,是时代变革与他的性格相左,而给他带来的分化改变,但我倒是庆幸于叔叔遇上了毛果家,一家人的视角见证了处于变革中的一个小家的改变。

年近半百的光棍老陶,形象同样让我记忆深刻,“李鸿章大杂烩”成了我对他的记忆点,差点忘了他上访户的形象,时代赋予部分人的笔墨一直花在了老陶的身上,更是浸到了骨子里,老陶的屈没有多直接的用文字呻吟在故事中,但故事的诉说让我感受到一种不公,老陶本有与现在想必不一样的人生,故事的描写上老陶也本不是个“坏人”嘴脸,不过是屈的久了,之前看别的事久了而感情带入了,老陶有属于他的舞台“灶台”,但与彩姨的故事也终是悲剧。

书中的故事还有另外两个,不过多剧透了,这样充满人间烟火气的故事,需要您自己去感悟方才能知其中的一种“美好”,故事中的人在经历时代,而你我也是时代的经历者,不过是你只顾着前进,去收藏快乐遗忘遗憾,忘了去找时间静静的观察身边,鲜活的人上演着远比戏曲要热闹的人间故事,《戏年》的戏是生活的戏,是回顾过往的戏,是看见人生的戏,这些戏的无数片段雕刻着人生的模样,是时间在执导,等一段重要散场的相聚。

在阅读葛亮老师的文字时,“握着年轻的笔,表达着老灵魂,是葛亮的最有趣之处。”知名演员、导演姜文曾这样的评价来得真切。真实的生活充满故事,但是没有轰轰烈烈,四个篇幅不等的故事,张弛有度地讲述了普通平凡人,人生里那么多温情的片刻,还有那些裹杂在不幸里的无可奈何,多是时代背景在推动的情节,多是最普通平时的日常,有相似的事也发生在你的身边甚至你的身上,这混沌的人性底色借助文字抵达我作为读者的内心,拥有异常的震撼。

谁会不喜欢这样的故事,微小的事与普通的平凡人,有他们的影子有你的过往,让你在阅读时快速的融入故事,快速的产生共情,没有什么波澜的起伏,慢慢的习惯了人生本有的模样和状态,葛亮的故事让人在阅读是一种内心的疗愈,生活在他身边的人物群像,各自扮演着生活中不同的角色,无数生活中的细节填补了故事真空的框架,描写的就是人世间,是人间事,有情有感,人间的仰天长啸声,人间的静默饮泣时。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