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锦集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锦集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是一本由李跃儿著作,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元,页数:26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一):父母的必修课:如何让孩子幸福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集结了李跃儿40多年的教育经验精华,通过一些教育的具体案例,为我们解释了如何培养孩子、如何让孩子感受幸福。 有人说孩子是上天赐予父母最珍贵的礼物,那么童心也是生活孩子最珍贵的礼物。儿童的心灵是最纯洁美好的,如同珍贵无比的艺术品,在表达自己的想法时,行为举止如同艺术大师般独特。大多数成年人不能从内心感悟孩子的心灵,才显得与孩子心心相印、息息相通的氛围感难能可贵。孩子只有在有爱的家庭和教育环境里才能受到呵护和鼓励,充满幸福感。 人们常常用“棍棒之下出孝子”这种方式来对待孩子,打骂无疑会给孩子心中制造了一座能量极大的火山,等有一天喷发就开始无休止的反叛。心理学家也指出许多罪犯是在暴力、缺爱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爱是一种永远无法消除的饥渴”暴力是爱受到挫折的结果,孩子如果感受不到父母充分的爱,早晚都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孩子不是父母用来攀比的工具,不是学习得高分的机器。人是一种渴望幸福的动物,应该为幸福而生活。荣誉、事业和财富,远不如生命质量贵重,而教育首先应该从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和生存状态入手。许多成年人认为现在的孩子如果在物质方面应有尽有,吃喝不愁就一定是幸福的,但是也不要忘记精神层面的需求。 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应该允许孩子犯错,不能孩子一犯了错误就非打即骂。许多成功者都是在大量的失败过后才一步步走向成功的,只要一个人活在世上,永远都有出错的可能,试错也是成功的前提。对于孩子的教育重要的不是得出正确的结果,而是在走向正确的过程中,发现有价值、有意义的部分。 人的自由与幸福一旦丢失,也丢失了自然赋予的那种机能,成年人无法用成人的心灵回应孩子的心灵,只好用自己一贯的思考方式,然而思考往往是不能回应心灵的,这也反映了许多人在教育方面缺少方法。如果父母能够找回自己的幸福,那么孩子也会生活在幸福之中。如果父母作为成年人都无法营造好的心灵空间,不具备精神力量,不感悟生活享受美好,那么也无法让孩子实现真正的幸福生活。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二):教育失败的孩子恨父母,问题出在哪?

我喜欢她对于教育意义的定义。“教育始终是人类向前发展的根基,它不仅仅关系到一家一户的幸福,更关系到整个人类的生存状态”。七一勋章获得者支教校长张桂梅,曾说过一句话:“一个受过教育的女娃,能够影响三代人。”其实,这个世界上再没有比教育,更加一本万利的事情了,我们生存于社会之中,社会是由人组成的,谁都不能独善其身。一个富豪,仿佛可以用钱来摆平一切,但缺乏教育的社会,他无法阻止贫民追逐利益用农药种植粮食蔬菜、他无法阻止渔民从倾倒了化学废水的江河湖海里捞鱼虾螃蟹、他无法在坐飞机之前检查每一个不负责任懈怠维护的螺丝钉是否拧紧。南非前总统曼德拉说:“教育的崩溃,足以毁掉一个国家”。无论社会地位生活条件如何,教育是社会秩序得以正常运转的根基。

.

随着我国城市化率的不断提升,现在迫在眉睫的就是教育失衡问题,偏远贫困地区缺少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的问题正随着全面脱贫和特岗支教老师逐步得到解决。而对于城市家庭,家长更多面临的教育问题,则是,日益增长的对于更高教育程度的追求,与孩子面对于鸡娃对于学习的本能抗拒之间的矛盾。

. 无数家庭在这种“相爱相杀”的对抗中,亲情变得日益淡漠,家长认为自己是为了孩子的将来在培养在努力,而孩子觉得自己是为家长实现人生目标的奴隶。教育越发变成了一种社会和家庭的负担,寓教于乐,仿佛成了幻想。学习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和价值,成为双方不快乐的源泉。

. 书中有个例子,一个过分注重孩子教育的家长妈妈,要把孩子培养成最优秀的人才,容不得半点不如人的地方,她甚至辞职在家,专门培养孩子。有时候,前一秒还是一位慈母后一秒就翻脸训斥,仿佛生孩子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实施这种折磨,有天孩子终于忍无可忍哭着说:“妈妈,我现在还小,打不过你,等我长大了,我会杀了你,把你XXXXXXXXXXX。”我相信这样极端的案例可能生活中并不常见,但是孩子忤逆反叛对抗的亲子关系,大家身边或多或少都有见过,这种例子,在我看过的另一本书里《走出原生家庭》里也是国人最常见到的亲子矛盾,以小见大,曾经震惊全国的北大高材生学子吴谢宇弑母潜逃的案件,就是这类教育失败的典型体现。孩子如何一步步被逼成这样呢?

. 书中别没有说教一般的具体指导,这本书的优势在于,它会把各种问题的成因,背景,心理,等等因素,掰开揉碎讲出原理。这样的书好处在于,具体的事件千变万化各有不同,只要掌握了背后的原理,每个人都能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应变操作,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和看法。

. 孩子犯错,首先需要家长的接受。失败是成功之母,并不是一句空话,成功确实需要失败去滋养,成年人也会犯错,却不允许孩子犯错,其实本质上家长认为孩子的大脑就像电脑一样,出现的错误如果不及时处理纠正就会越积越多(我想多数家长都会有这种思维惯性),比如当孩子太淘气而犯错闯祸时候,家长就仿佛有责任让他们刻骨铭心的记住这是错误的,永不犯错,但这样的后果反而是孩子失去了自我认识错误和纠正错误的机会。 .

为了不出错,孩子就要收敛自己的试错尝试和探索精神,而往往这个时候,家长又反过来抱怨自己的孩子缺乏探索精神、太胆小!家长自己把孩子折磨成胆小如鼠的人,却完全没意识到是自己造成的。有些父母从来不把孩子当人看。“孩子在他们眼里介于植物与宠物之间,爱心上来就宠溺,没有爱心了就踢上一脚。为了表现大人多么会教育,逼着孩子处处优秀,至于这样做会给孩子造成什么伤害,他们从不考虑。”

. 作者说,如果把家庭的爱,比作花园的话,愚昧的爱就是有毒的花了。很多时候,看似是孩子拿走了大人的幸福,实际正好相反,是大人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孩子所有问题如果追根溯源,几乎都会追到大人那里,只有大人调整过来了,孩子才有调整的可能。有些家长天天抱怨孩子难管,说白了,他们自身的问题很严重,只不过自己都意识不到,还觉得自己苦口婆心天天教育的挺好呢,当然,自己的镜子就是歪的,怎么照扭曲的自己都感觉自己挺美的,所以我觉得这本书,就是一面正直的镜子,可以帮助家长,照照自己,看看自己的教育思路和自己对待孩子的引导方式到底对不对。不要执迷不悟害人害己了。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三):看完此书后的碎碎念,以及宇宙最强的自我打气

在阅读《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这本书将近尾声的时候,我们家又发生了一起育儿摩擦事件。

起因是关于二年级下期的【两位数】加减法的题目,如下图。

在这道应用题的第二个小题(绿框),我引导娃用题目中的第二项信息“但我载了3位航天员,比你多1位”来提出数学问题。

娃似懂非懂重复了我帮她想出来的数学问题——【神舟六号载了几位航天员?】。

结果,我让她自己列算式的时候,她突然着急起来,她说:“不对,不对!不能列一位数的算式!”我马上反应过来,原来她认为这个单元在学两位数的加减法,这个题目就必须还是是两位数的算式,不能是一位数。

当我意识到这点的时候,我的说教之魂自动上身。我严肃地说:“你不能因为这个单元教的是两位数,就认为所有的题目只做两位数的算式。”

我如此说着,全身散发着正道的光。但在我家娃的眼里,此刻我是那个挡住光的不明生物,嗯,约等于狗,吃月的那只。

就在我和娃因为两位数还是一位数,吵得快要打起来的时候。我家队友C先森回来了,他一个眼神压制,我马上退下阵来。

只听到他一句“宝贝,爸爸来陪你做练习吧”,我家娃就一屁股坐在他腿上,进入相亲相爱的模式。我的内心已翻起无数白眼。

当C先森明白娃的想法后,他说:“可以呀,那我们就列一个两位数的算式”,但娃又急了,说:“但是45加76要要、要变成三位数。我不会算!”

听听,又是一句“我不会”。我在书房门外听到娃这么说,又翻了一个白眼,心想:不会就学,叫有P用。

C先森说:“宝贝,你不会,那爸爸教你。”之后这道题就是C先森完整展示计算过程,娃总算放过这道题。

没承想,下一道的计算题,娃又开始“作妖”。

69+21=?(上图粉框)

这道题,娃第一次计算,得数为80。C先森看完写出得数,问娃说确定这道题得数是80吗,娃很肯定的说,是。

于是C先森把计算过程写出来,指着得数90,再问娃是怎么想的。娃这个时候明显不高兴,固执着说:哼,就是应该等于80。

C先森没有再多说什么,让娃继续做剩下的题目。做完后,C先森用竖式计算,再把第一题的计算过程给娃演示一遍,再跟娃确认道:“这一题这样计算之后,得数是90。”

哪知,娃还是嘴硬地说:“我不信,它就是80!”

C先森说:“行,你就写80吧。要是老师批改这道题的时候,打叉了,你到时候不许哭哦。”

娃说可以,高兴地合上书本,跑走去玩了。

我带着黑人问号脸走进书房,问C先森:“80是错的呀,干嘛让她写错的答案?应该让她改掉。”

“我看着她计算其他题目,全对。说明娃已经掌握了计算方法,并且她还很棒,已经会心算了,不需要再列竖式来辅助。”

“80那道题呢?如果她掌握计算方法,为什么会算出80来?”我头上的问号更多、更大了。

C先森再一次眼神压制:“我们之前吵架,吵到最后,你经常说的一句话,还记得吗?”

靓女(我)语塞。

“你说,”C先森嘴角一撇,“‘不准批评我’。”

听到这句话,我瞬间就悟了。

原来, 我只在乎她有没有算对,完全无视她的心理需求。

娃用叛逆的方式,表达她的愤怒——我生气了,我不想被批评!即使我知道正确的做法,我也不接受,是的,此时此刻我就是不允许别人质疑我!

就如《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书里所说的:

“如果孩子的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他的心就会漂浮着,无所适从,就会心烦意乱,就会胡闹、捣乱,甚至打架,就会说一些屁呀屎呀无聊的话,只能拿这些东西来填充精神上的空缺。”

这本书的作者李跃儿,40年深入探索儿童教育。作为著名的儿童教育家,她在书里坦言,她从事教育事业跟她曾经犯过的育儿错误有关。

当她儿子刚上小学,被老师找家长,她和她先生回来就对儿子大喊大叫,甚至把儿子赶出家门。她后来回忆起来,那个时候儿子绝望的眼神,很是心痛。但在暴怒的当下,她是感受不到的。

当作者和她先生领悟到,过去的教育方式不对时,他们当机立断,让孩子休学一年,帮助孩子调整。

而这个调整的方式就是让孩子返回童年。他们从儿子3岁时受到的错误教养方式开始改起。

作者夫妇专门腾出时间和儿子交流,一起疯玩、打闹,儿子需要的都满足他,给他充分的自由和尊重。

在儿子重新获得爱的过程里,也表现出了一个胡闹期,这位小朋友非常爱撒娇,没完没了的撒娇。每当儿子开始撒娇的时候,作者就把他揽在怀里,亲他,抚摸他的背,直到他安静为止。

当我对照着作者帮助儿子的【穿越精神的时空隧道】之旅,我想到我家娃刚上小学这一年。

我陪读,亲子关系曾降至冰点,再到我开始调整,娃也开始有改善,再到现在娃即使被我批评、哭闹,都会拼命过来抱住我,一边哭一边撒娇让我抱紧她的时候,我想,我都应该对自己再来一番肯定和鼓励:

你已经开始意识到作为一位母亲,应该要如何正确对待你的女儿了;

你的改进已经有一定的成果了,你要看到女儿的进步,而不是只看到不足。

这个不足,不光是女儿在能力上和学习上的不足,也不是只盯着你自己教育方式上的不足。

你看的育儿书,包括这本《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若只看到养育不当的负面影响,而没有看到书里示范如何滋养孩子的精神世界,如何改变成人的心态观念,去回归到教育的本质,那么你看书就是“看到狗肚子里去了”。

你和女儿,都有一个过程。要记得这个过程是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女儿在变好,你也在变好。

即使其中有反复,某个瞬间又回到“解放前”,你都应该明白,你在育儿这个事情上,已经显著提高觉知了。

那你就只需像那句话所说的,“做你该做的事情,并接受它的事与愿违”,就好了。

写在最后

老实说,在阅读《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这本书第一遍的过程中,我的内心特别煎熬。

看着第一章中,关于愚昧之爱酿出的人间悲剧——不幸福的孩子变成杀人恶魔时,心很痛,是那种被人拿着锤子猛击脑壳的痛。

看着后几章不幸福的孩子,不会笑、不会思考,或被父母打到麻木,或心理扭曲到折磨家里每一个人时,心很痛,是那种被人把心脏当面团随意揉捏的痛。

这些故事都是真实的,作者李跃儿用浓烈的情绪,呼唤成年人清醒过来,去看到孩子,以一个人看待另外一个人,而不是看待宠物的眼光去对待孩子。

于我而言,道理都懂,遇事儿时就会忘光光,成年人的傲慢自动“上脑”。

当我经历了开头提到的数学题目风波,再次翻开这本书的时候,它在我心里的印象,从冰冷的灰色开始转变成温暖的橙色。

不仅是因为书上的案例和着C先森的话一起点醒了我,让我扭转过来,开始理解那一刻娃的心理需求,也在于书上的故事唤醒了我和娃之间幸福的点滴。

当我们一起做专注力的游戏卡片,拥抱彼此,静静感受对方的呼吸的时候,

当我们放学后,拎着一袋饼干去公园喂鱼,看着鱼儿伸长嘴巴够饼干的时候,

当我们一起坐地铁去城市探险,热情讨论着那个地方会有什么东西的时候,

当我们低头踩落叶、抬头看蜻蜓的时候,

都是幸福、平静的时刻。那么的弥足珍贵。

正如书里所说的:

“孩子的教育,重要的不是得出正确的结果,而在于走向正确的那个过程。这个过程最有价值,也最能使人幸福 。”

最后,给自己来一发当下最时髦的打气,来自东方大强:

此刻我就是最强BKing,育儿无所不能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