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逐水移樗》观后感摘抄

《逐水移樗》观后感摘抄

《逐水移樗》是一部由莎乐美·雅西执导,纪录片主演的一部格鲁吉亚 / 德国 / 瑞士类型的电影,以下这些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逐水移樗》观后感(一):自然是用来装点人类社会的吗?

(有一说一,很多镜头停滞很久很久,让人不得不怀疑是在凑时长)

如何把一棵巨大的树移栽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从工程的角度看,会感到很神奇。

树在海上漂泊的镜头,最后伴着音乐,洒水龙头的水柱在雾霭和晨曦里翩翩起舞的镜头,必须承认,是很美的。

许许多多的古老树木都被移到一个私人府邸,没有像痛心疾首的村民说的那样死去,而是存活下来,被悉心照料,仿佛已经失去了之前的记忆一样重获新生,成为另一种整齐、干净、现代化的美的自然成分,不得不说有一些荒诞。

第二棵树移走的时候,有户人家的老树挡路,要作出决定。影片仔细地拍了一家人争论的过程,但是没有拍做的决定,而是直接跳到他们拿锯子用10秒钟砍倒树的部分。树木迅速倒地,被拖走,留下光秃秃的树桩,如同一切争论没有发生。

如果人只能欣赏整齐、干净、细心打理、据为己有的美,难道不是一种审美的懒惰吗?

《逐水移樗》观后感(二):未来,还会有颗大树陪你蹉跎岁月吗?

这其实是一部关于时代告别的纪录片。迁移大树本身是为了人类城市发展规划。从锯树之痛以小见大,当一代人的生活记忆因时代的变迁被连根拔起,海面上摇摇晃晃的移动孤岛倒映在人类不自觉从面庞划过的泪珠里。

我相信导演表达格鲁吉亚人民与大树的情感是深沉的,从移树前村子上下的争执到移树时工人们作业的巨大声响,再到事后人们的失落反应。不论哪个节点,导演都将镜头语言和声效配合的淋漓精致。比如伐木工电锯伐木的噪音与溅入眼帘的视觉刺激、长镜头跟踪大树迁移并对运输大树运动时树冠的摇曳特写,再加上迁移前后的动静反差定格等。

还有一些地方值得表扬,摄影上比如大树用高反差轮廓特写,海运大树甲板上渗出的水隐喻人们的哭泣。以及电影最后完成迁移后对新环境氛围的渲染。导演对每帧画面都饱含深情且节奏恰到好处。

最后再说说为什么特别能理解人和大树的感情。很庆幸自己在三十岁的时候,父母为我种下几株陪伴我成长的树苗,父母说,也许我们会走,但大树会陪你久一些。试问,未来还会有人为你种树,陪你将岁月蹉跎吗?

《逐水移樗》观后感(三):IDFA导演对谈

导演还记得她为什么决定拍摄本片:"那是当我第一次看到这幅树被拖过海的画面时,电视上和社交媒体上到处都是,"她说。"早些时候,整个国家都知道他的想法,但我无法想象,当我看到这张图片时,我会有什么感觉。到现在,它对我来说已经成为一个非常平庸的图像,但当时我认为它就像一个数字故障,你看到了一些不应该存在的东西。"它也很美,非常有诗意,但它背后的故事并不美,因为它是关于不受控制的权力的。所以,这种矛盾性是吸引我的地方,在这个图像中存在着多个层次。"最初,Jashi认为这将是一部短片,但她很快意识到这是不可能的。"我想把它当作一个神话,当作一个寓言,一部电影中的树不仅仅是一棵树,它还象征着一些东西。这是一个巨大的隐喻,这棵被连根拔起的直立的树在海里游泳,"她解释说。

谈话随后转到《Taming the garden》和导演想强调的一个场景,在这个场景中,我们看到工人们用钻头将树连根拔起。她认为这是影片的情感入口。"这些钻机和起重机发出的声音对我来说至关重要,"她说。她说:"这就像一个机器的交响乐,我们试图将其融入影片中,当钻头钻进土里时,你可以在身体里感受到它。因此,我们在制作的各个阶段都非常关注声音。"她把这与她的视觉方法联系起来。"当我们拍摄一些东西时,只有当图像也谈到其他东西时,我们才会拍摄它,而不仅仅是我们看到的东西,就像钻井。或者砍伐树木,这让我想起了拆除前统治者的雕像:它显示了价值观的变化,它是暴力的,但在审美方面也是美丽的。"导演说,她非常清楚她要追求的视觉风格:静态和宽广。"我们必须要宽广,因为树木真的很大,很难拍摄。我们希望能够包括树和人的scale,scale在影片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静态摄影机与树的运动并列在一起,非常自然。一般来说,我喜欢摄像机是静态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