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莎士比亚读后感100字

莎士比亚读后感100字

《莎士比亚》是一本由[澳大利亚] 彼得·康拉德著作,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36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莎士比亚》读后感(一):《狂欢者纵情豪饮之时,亦是送葬者泪别友人之日》

“话语即力量”用来形容莎士比亚的作品再合适不过。英国诗人德莱登这样评价他:“莎士比亚有一颗通天之心,能够了解一切人物和激情。”

莎士比亚的语言犹如一座由交叉重叠的习语和谚语构成的巴别塔,丰富了他那融悲剧、喜剧、历史剧、田园剧于一体的戏剧创作。莎翁早期作品集中在1590-1600年上演,当时伊丽莎白一世的中央主权尚属巩固,尤其是58年打败西班牙舰队后英国国势大振。这段时期作品风格都较为明朗、乐观。可见莎翁当时对人文主义理想和信念的前途充满信心。 而中期作品时,正是英国农村圈地运动,各个阶层联盟瓦解,社会矛盾深化政治经济形势恶化。詹姆士一世继位后的挥霍无度和倒行逆施,更使人民痛苦加剧,反抗迭起。作者的创作风格变为阴郁悲愤,揭露批判社会的种种罪恶和黑暗。这期间一系列作品都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扭曲。《李尔王》《麦克白》《奥赛罗》等作品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经典形象,他笔下的人物是罕见的人类样本。 而后期作品集中于在1608—1612年,当时,詹姆士一世王朝更加腐败,社会矛盾更加尖锐。作者的创作风格也表现为浪漫空幻。相比于历史正剧,《十四行诗》更为让人熟知。莎士比亚的戏剧并非可望不可即的珠玉,而是一种激励人们不断向前的动力。

直至如今,我们依旧热衷于莎士比亚的戏剧,为何我们如此推崇戏剧?因为莎士比亚的戏剧揭示了一个道理:我们每个人都是演技派,是用一生去扮演一个或几个角色的业余演员,社会就是我们的舞台,供我们施展与生俱来的表演天赋。

《莎士比亚》读后感(二):悲喜交加成人生

之前在学习电影专业的时候偶尔会接触到一些关于莎士比亚的作品,因为也要涉及到一些表演方面的学习,无论是对戏剧还是电影,看莎士比亚都是一件有帮助的事情。如果说从来都没有看过莎士比亚作品的人直接去看那些剧本或者相关书籍的话难免会觉得一头雾水,所以就需要有人对其进行一个初步的解析,那么这本《莎士比亚悲喜世界与人性永恒的舞台》无疑是一个认识莎士比亚的好机会,对于那些早已对这些作品有过了解的人也可以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首先我们要梳理一下莎士比亚对剧本创作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提到那些角色我想很多人都早已耳熟能详,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李尔王等等,没错这些被无数次改编的故事角色都是出自莎士比亚之手,由此可见其对后来的人们造成了巨大影响。还有就是他对于几部经典悲喜剧的创作背后的故事,很多后人想要模仿都望尘莫及。如果想创作出这样震撼世界的作品,不去了解背后的真正意义是很难真正了解它的过人之处的。本书的作者是澳大利亚文学评论家彼得康拉德,在书中他带领读者从这些经典戏剧作品当中的世界观,进而探索到戏剧的起源,从作品中分析其语言精准的应用,当知道了这些规律和秘密之后我们才能够真正去感叹这是多么伟大的一个人,这些作品给人们留下了多少潜移默化的影响。

通过这些作品,能够完整的塑造出一个个角色的一生,仿佛这些人都是我们的内心,灵魂总是有能够重合的地方,至于那些戏剧性的处理尽管非常的夸张甚至模糊,但这不就是跟读者和观众留下的作业,要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未来的经历当中不断摸索与寻找,找到属于自己的一部舞台剧么。

有的时候我们看不懂原作可能跟翻译也有关系,如果开头看进去了,那么后来就停不下来了,选一个好的译本非常重要。对于一个好的作品,也能够给不同读者和观众带来不同的感受,就比如说《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有的人就会同情他,读剧本和看剧完全是两种不同的理解,因为剧本也是另一种解析,先后顺序也是会有影响的,没有好坏,都要看一下。这本书适合任何层面的人读,可以说全程阅读无障碍,如果之前没有看过莎士比亚的任何作品都不要紧,这本书会让你爱上并入门的。

《莎士比亚》读后感(三):别样视角阅读莎翁

《莎士比亚:悲喜世界与人性永恒的舞台》,来自澳大利亚的彼得.康拉德,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在读本书前,源自于听了译林微信视频的推荐,特别深刻金庸的一句:如果有一天可以上太空,只能带一套书的话,那就是《莎士比亚全集》。受触动于大师的话语,买了译林出版的《莎士比亚全集》加入到2022的阅读计划之中,在读之前恰巧又遇见了这本《莎士比亚:悲喜世界与人性永恒的舞台》。如果不是因为这些机缘巧合,我大概短期内是不会翻开这本书的。因为一句话去买一套书,再去读一系列书,这或许就是影响力。

作为流传四百年来的莎翁作品,在数个世纪内,被一次次搬上舞台,也被无数人研究探讨过。万康拉德的这本书也的确是一本不错的探讨莎翁作品文集,只是书中的深度、覆盖面,大概不适合一位不怎么接触莎翁作品的读者。本书不拘泥于莎翁的某一本作品,挥洒自如的涵盖全部作品,虽然带有注释选用具体的某本书,但这样大的格局下,如果没有对莎士比亚作品的一个初步了解,给读者的印象除了云里雾里,大概还有无从下手的茫然。一个初读者,或许应该先提高自己的文学水平,或者对莎士比亚的作品,有一定的阅读或者初步的认识之后,才会读起来不那么吃力。莎士比亚的作品,自问世以来不论是剧作还是诗歌,一代代的文人从中汲取养分,奠定自己在文学中的地位。

悲喜世界与人性永恒,这样的选题特别好,本书也如一论文一般,对莎士比亚作品里这两个主题开展全面的论述。说起莎士比亚,我们首先会想到的是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还有李尔王等,这些人物似乎成为了莎翁作品的代名词。作者通过九个章节,来论述悲喜世界与人性永恒,不时的引用莎翁作品中的经典桥段进行对照,这样来突出主题,挖掘剧作品中的共同点,虽然过了四百年,但那些关于爱恨悲喜的词语,仍然是触动内心的经典。只能对书感叹,在浩如烟海的文学经典中,我所知之甚少,只能尽力在日常的闲暇时间,畅快自由的去阅读,享受获知的喜悦。

《莎士比亚》读后感(四):《莎士比亚:悲喜世界与人性永恒的舞台》:千面莎士比亚

封面醒目的四个大字“莎士比亚”,让我误认为这是一本莎翁的传记。因为坊间一直对莎士比亚这个人是否真实存在存疑,所以一看到这个名字就勾起了我的八卦之心。

实际上本书的重点在副标题——悲喜世界与人性永恒的舞台。不得不说作者彼得·康拉德作为文学评论家、文化史学家,英国皇家文学学会会员,对莎士比亚的作品研究简直是炉火纯青,每个作品、每句台词、每段评论,无一不是信手拈来,运用得恰如其分。

彼得·康拉德用优美流畅充满哲思的文笔,带领读者探索“莎士比亚现象”风靡全球的原因。很遗憾的是,我对于莎士比亚的作品所知不多理解得也并不透彻,所以面对大师的旁征博引,很是自惭形秽。 但是也想起诗人T.S.艾略特对于如何阅读莎士比亚那个特别俏皮的建议:

“以莎士比亚那样重要,我们最好每过一段时间,就另换一种看法。老派的莎士比亚已过时了,代之以面目一新的形形色色的莎士比亚。谈到像莎士比亚这样一位伟大的人物,也许我们永远也谈不出真相来;既然我们永远也谈不出真相,那末 不如每过一段时间便从这样儿的假象换为那样儿的假象。”

这段话也足以证明莎士比亚在西方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持久魅力,不同时代、不同立场和身份的读者,都不约而同地从他的作品中读取各自所需的内容。古今中外所有伟大作品也都经得起各种方式的阅读和阐释。

托尔斯泰就曾怒斥莎士比亚诗歌“低劣的作家”,他看不惯莎士比亚缺乏“道德威严”和“宗教觉悟”的态度;萧伯纳认为莎士比亚正是因为无法理解世俗的悲欢离合,也“看不到生命的意义”,所以才会把世界视作“全是些傻瓜的广大的舞台”。他指责莎士比亚戏剧是“动物本能”的竞技场;贝托尔特·布莱希特则出于政治考虑对莎士比亚持保留态度,他担心莎士比亚太过于关注高高在上的大人物,而且观众对他们的堕落幸灾乐祸会助长一种消极而毫无意义的“吃人的戏剧”;D.H.劳伦斯则在一首讽刺诗中批评:“莎士比亚的人物是多么无趣,多么渺小!”

古斯塔夫·福楼拜在读完莎士比亚之后,感觉自己变得更优秀、更睿智、更纯粹了;约翰逊指望文学起到提升道德的作用,号称莎士比亚戏剧能形成一个文明、借鉴的体系……

各位大家对莎士比亚的评价足可见他所蕴含的力量有多么的巨大。正所谓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也正是莎士比亚的写照。而作者彼得·康拉德以其专业的角度,从莎翁戏剧的起源,总是探索人的本质的主题,不拘一格不受限制的创作模式,充满魅力令人拍案叫绝的语言,对其他小说家的影响和其他艺术领域的渗透,移植到世界各国后的改编以及不同演员对人物诠释出的新意,都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更为立体更为清晰的莎士比亚。

不过要想能够更透彻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我们最好还是要对莎士比亚的作品有较为熟悉的了解,方才不辜负作者将莎士比亚为全人类留下的丰富遗产阐释得如此具有活力和诗意。

《莎士比亚》读后感(五):(转)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莎士比亚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莎士比亚

李翼。

莎士比亚自然是一位四百多年来,被反复书写与评论的人物,比如像《发条橙》小说的作者安东尼伯吉斯,就写过他的传记,更不用说那些反复排练,改编的戏剧,电影,甚至是“诬蔑”之作,比如《独立日》导演罗兰艾默里奇所导的《匿名者》,把莎翁直接描绘成一个什么都不懂的跳梁小丑。澳大利亚文学评论家彼得康拉德所写的《莎士比亚》,副标题是《悲喜世界与人性永恒的舞台》,跟未读里程碑文库的其它著作一样,有着类似的装帧,分章与图文设计,比如那一个个顶天立地一整页的阿拉伯数字……

这本《莎士比亚》不是什么传记,是一本综述式的文字,力图从相对比较特别的角度来谈莎翁,不仅仅是作者本人对它的观感与领悟,还包括这数百年间很多的文豪对他的评价,甚至是某种文人相轻……

比如博尔赫斯认为莎士比亚是在“轻微的幻觉”中写作,爱尔兰诗人泰特认为《李尔王》是“一大堆散落在地,未经雕琢的珍珠”,而伏尔泰更不客气,他说莎士比亚戏剧就像“一堆粪便”,其中夹杂着“零星几颗珍珠”。这些珍珠中并不包括《哈姆雷特》,伏尔泰斥之为“残暴”之作,说它充斥着连“法国和意大利最下流的刁民”都看不下去的离奇情节……但不管怎么样,时间是最好的试金石,而且艺术名人堂里的空间应该很大,容得下再多的大家,不需要为了一张准入证,而使出浑身解数,放下一切身段。

而在最后一章《万世流芳》中,作者提到了最近这些年来戏剧电影界对于莎翁作品的最新改编,比如伊森霍克当代版本的《哈姆莱特》,并配上了一幅男主人公出现在百视达店的剧照。还提到更早时,也就是1953年马龙白兰度在《裘力斯凯撒》中出演满头大汗,面色阴沉的安东尼,开创了一种更通俗,更贴近观众的莎士比亚戏剧表演形式。另外还有一位在2016年80高龄的格兰达杰克逊从政23年后重返舞台,在老维克剧院出演李尔王一角,给人留下极特别印象……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莎士比亚甚至可以说是为了展示十四行诗,才配上了这些部杰出的戏剧,这不仅是半调侃式的为了配一瓶醋,而包了一顿饺子,而更像是有一种说法,曹雪芹是为了展示诗才,才写了红楼梦,毕竟在东西方很长一段时间里,诗是相对高贵的,而戏剧与小说是轻贱的。但可能也是因为莎士比亚跟汤显祖是在同一年去世的,并且所写的题材至少都是广义的戏剧,于是这一西一东两位巨匠,更容易被牵扯到一处来,让人至少对于梦这个主题,有了更多的对比与遐想。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