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让我听到爱的歌声吧》观后感100字

《让我听到爱的歌声吧》观后感100字

《让我听到爱的歌声吧》是一部由吉浦康裕执导,土屋太凤 / 福原遥 / 工藤阿须加主演的一部动画类型的电影,以下这些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让我听到爱的歌声吧》观后感(一):~~~

==================================================

アイの歌声を聴かせて (2021)

==================================================

日本怎么近些年也开始大力搞类似于印度这样的歌舞类动画了。每次看到他们唱唱跳跳的时候总觉得自己受到了IQ和EQ和双重打击。

其中的歌曲如果单独拉出来听的话倒是尚可,并没有太多过分的尴尬成分其实。

==================================================

《让我听到爱的歌声吧》观后感(二):用歌声带来幸福

让我聆听爱的声音 一直特别想看 第一次看到pv 就被诗音的笑容深深吸引了 配合着音乐在道场练习那一段 虽然只是预告 也反复看了好多遍 感觉看到那种笑容 能把心中的阴霾一扫而空 真是太美好的笑容

作为剧场动漫 制作上达到了应有的标准 人物 服饰 场景 2D 3D间的转换 都非常优秀 穿插的曲目也都很好听 感觉在电影院看会有非常不错的视听效果 剧情上有些地方也可圈可点 看到诗音回忆的那一段 过去与现在通过AI相连 哪怕是一颗孤独封闭的心也会有着注视的目光 也会有人为她祈祷幸福 还是非常感动的 包括最后的结局 是我喜欢的happy ending 大团圆 皆大欢喜 看起来也没什么压力

但是整体看下来 剧情上也有一些小问题 可能是我看的不够仔细 没有找到答案,母亲的工作可以说是走在人类科技的前沿 但是最大危机的制造却是源于职场上的勾心斗角 而且甚至是男性前辈对于女性后辈后来居上的嫉妒与偏见 感觉瞬间把格调拉低了不少 不是说现实中不会存在这样的情况 而是关注点在这会有一些违和,同时在危机的处理与后续上 也多少有些草率 如此高度发达的AI居然被困在实体里 等待主角一行上传网络 虽然也知道是剧情需要吧 可能也没有其他更合理的办法 但就感觉怪怪的 不过虽然有些小地方看起来不太舒服 总体不失为一部非常好的作品

AI 一直是影视区里的常客 从催人泪下的《人工智能》到机械末日的《终结者》再到想要灭绝人类的《生化危机》人工智能一方面是可以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另一方面 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 日新月异 这一切又有实现的可能性 这种未来可期的感觉 令人欲罢不能 之前看了《Vivy》令我感触很深 同样的人工智能 当然和这一部观感完全不同 相比于《Vivy》里人类存亡的苦大仇深 《聆听》更偏向于少数人的拯救 不过他们的共同点就是都想要用歌声让人获得幸福 所以在看的时候会不自觉的相互比较 《Vivy》在经历了百年之旅 百年的生死别离 在AI与人类的思考上更加深刻 《聆听》可能就更偏向于个人感动 对于拥有人类情感人工智能的诞生 美好的的期盼更多一些 对于后续的思考少一些,不过其实这也并非错误 只是观察角度不同 因为在看到结果之前 一切都也只是猜测 这种思考会一直持续到那一天到来之前。

《让我听到爱的歌声吧》观后感(三):AI的浪漫–让我聆听爱的歌声吧!

让我聆听爱的歌声,爱读作AI,对就是人工智能的那个AI,我挺喜欢这部电影,可能是这种角色无心的感觉太戳我xp了,也可能是太长时间没有没看到优秀主题的动画电影。 如果让我给这部动画添加标签的话,我会给一个,浪漫。 第一个印象深刻场景就是pv中的,AI少女的柔道+爵士,是跳舞,是唱歌,是柔道,而且还穿插着剧情,是挺隐晦又很可爱的剧情推动方法,不知道具体是哪位制作的恶趣味,但这种表现手法,真的是将动画的表现力推到了极致,而这也是我喜欢动画这种表达方式的最大原因。 第二个印象,是贯穿全剧AI少女诗音的表情,通篇基本是一个固定的表情,元气少女般大大的双眼和微弯的嘴角,完美而有神。她的言行无时无刻不在告诉观者,这不并是人,甚至和人有着难以望其深度的鸿沟。导演编剧根本就没有逃避这件事情,没有将AI刻画的像人,让其拥有与人真假难辨的感情和认知,偏偏这更难能可贵。直到最终我依旧无法知道,AI诗音到底有没有感情,抑或是强人工智能并不需要人类的情感,并不产生人类的情感,那人对其倾泻的情感,又会得到怎样的回响呢? 第三个印象,是利用AI表现出人的不坦率,这种感情的复杂或许又是一个人和人工智能之间巨大的差别。人不像AI,依据基本的命令行动,人会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地更改自己的底层逻辑。而AI少女诗音,在诞生之初已经被男主灌输了底层逻辑,希望女主幸福。这里想起了克拉拉与太阳,AI所理解所解构的爱,是虚假还是更为真实而唯一的呢,谁知道呢? 第四个印象,是AI诗音在将被格式化的时候,将自己的程序逃到了网络上,我用了逃这个字,就如同我当时看到这个场景时想到的一句话,生命总有出路。可能潜意识中我已经将这种AI划分到生命的范畴,纵使它有着与人类不同的底层逻辑,是人造物,是冰冷的无机原料形成的聚合,但犹如闪电将无机的地球浓汤劈出有机物,谁又知道更复杂的网络与机械又会产生什么样的新奇反应呢?是乌托邦,抑或是地狱? 第五个印象是AI诗音的感情,我甚至无法判断这是不是叫感情,因为身为不同的物种,完全没有办法共情,但她所做的一切,所出现的改变,所体现的意志,又无处不回响着周围伙伴的感情,或许我们的感情复杂而又掺杂着虚假,才羡慕AI这种单纯坦率而专一的情感。而我们对物品的情感,我们所释放出的所有情感,也都不会是无用的,又或许所有情感的意义最终都会是自己。 第六个印象是AI诗音的配音,土屋太凤,是弥留之国的爱丽丝中宇佐木柚叶的饰演者,配音很不错,全程不带感情而又不冷冰冰的声音,非常赞,表现力绝佳,配合ai的表情,然后声音,然后歌声,会让人禁不住嘴角露出怪笑。 最后,为什么说是浪漫,因为这作品更像是理想主义的颂歌,是隐藏而又爆发的中二,是表达,是梦,是生命力,它不逃避现实,更像是在创造世界,就如同最后的场景,把诗音的AI发送到卫星,而表现的方法,则是信号的发射如同烟花般,冲向月亮。 所以,是浪漫。

《让我听到爱的歌声吧》观后感(四):AI和少女的校园日常为何能打动我?

大概记得是19年底,吉浦康裕在工作室网站发了篇文章说正在筹备一件新的工作,当时我看着心里开始有点期待,《Patema》出版的8年之后,吉浦会想要制作什么样的作品? 后来《アイの歌声を聴かせて》第一部预告片出来的时候,我还以为电影题材是关于校园日常的,为此有点不放心,毕竟曾经吉浦康裕动画的特点是,故事背景设定浪漫而人物关系简单,即便有另一位动画剧本家参与的条件下,吉浦制作日常题材,对我来讲差不多是自曝其短。直到后面的预告陆续交代道,故事背景仍然是吉浦擅长的科幻领域,才稍微好些。 吉浦说,有一项工作难度不小,那就是把音乐放到动画里。首先是因为音乐多,基本上把OST平均分布在电影时长里,就不带重复的。其次,如同影片标题已经明示,AI诗音的歌,要负责推动情节发展。然后,几个以歌曲为主的情节,都是影片的高光点,布置和剪辑需要比其他情节细致。 电影上映前,网站上的预告消息基本上把故事情节都剧透完了,确实合乎意料没有任何转折。不过影片里的多处的细节和伏笔,使得质朴的校园剧情发展到后面,观众仍然能够被诗音的“秘密”所打动。

官网海报

故事发生在用于安保和交通等弱人工智能已经遍布社会各个角落,而强人工智能还在孕育的时代。女主人公悟美的母亲美津子是星间电子公司的课长,她在悟美不知情的情况下,在她的学校里安排了以转校生为身份的AI诗音进行为期一周的实验。没想到悟美其实早就发现了这件事情,并和朋友一起隐瞒诗音在校园里发生的各种怪异举动。 虽然故事发生在未来时代,但是处处细节却表示,人物的生活和现在的人们一样。主人公们生活的地方,就如同普通的乡镇,交通工具也是普通的公交车,只是没有了司机。另外,电视、电脑、手机,以及里面的应用,都和现在人们使用的一模一样。这样做的好处是,观众自然而然地会基于自己身处的社会背景去揣摩人物的心理,不需要为交代人物的行为动机浪费宝贵的电影时长。

悟美上学途中的公交车

影片节省的时间让给了诗音的歌。除了诗音入学做自我介绍时候开口唱了一段歌,另外完整的歌曲分别出现在:在音乐室里唱出悟美想和同学成为朋友,在天台唱出绫想和阿后和好,在柔道社和サンダ陪练,以及擅自在潮月海岸的为悟美的表演。从主人公悟美的外围人际关系开始,逐步把他们的矛盾解决,从而建立起让观众信服的感情纽带,而诗音就是串起友谊的关键人物。所以当朋友们失去诗音时,观众也会感觉心里空了一块似的。 但仅仅是这样的离别,也未免太过俗套。紧接着,十真“打开”了诗音存储中的“秘密”,串起很多前期的细节,才是情绪的高潮。

二人浏览诗音的备份

为了解决歌曲占用的时长的问题,电影在校园和悟美的生活环境中尽量用更多不同的场景,或者在不同视角下的同一个场景,不至于让观众觉得太空洞。并且通过记忆闪回、对话交代或者以物件为线索加以补充了没有直接描述的事情。

学校视角的星间电子

比如一开始的进场动画,图案里出现过“月亮公主”的形象,并配以童话中常出现的管弦乐。另外,这个片段是由类似数据看板的抽象荧光,和类似摄像头的具象画面组成,但并不是交叉切换出现,而是由一个摄像机按照向前行进的轨迹带出来的主观镜头,直到诗音睁开眼睛。观众看到后面,才能知道这个摄像机的作用。

片头进场动画

再比如,可能没被观众瞧见的悟美的私人物品里,多少带有“月亮公主”的图案。通过各处线索,观众可以窥探“月亮公主”,这个只有诗音才知道的悟美不会说出来的幻想,和平主义。诗音的出现,也是悟美的梦想在现实世界的出现。诗音的成长也在于逐渐理解,她所追求的悟美的“幸福”,不是“王子和公主”,而是让悟美身边的人好好相处。和平主义也是吉浦康裕的动画一贯以来的主题。

悟美的闹钟

这次反派的出场次数很少,无论怎么看都是《Patema》里的反派复刻过来的。因为出场次数少,所以就不详细交代“犯罪动机”也不觉得违和。

反派西城

最后吐槽一下土屋太凤的唱歌,其实不讨我喜欢,而且唱出悟美想和同学成为朋友的歌词太直白了,不禁得琢磨。不过她是我朋友X大师喜欢的女人,批评有度。上星期才和他交流过资料。(^_^)

我和X大师谈笑风生

《让我听到爱的歌声吧》观后感(五):只有我觉得很可怕吗?

1936年,计算机科学之父图灵曾预言:到2000年,人类应该可以用10GB的计算机设备,制造出可以在5分钟的问答中骗过30%成年人的人工智能。大名鼎鼎的“图灵测试*1”从此诞生。

2014年6月7日在英国皇家学会举行的“2014图灵测试”大会上,举办方英国雷丁大学发布新闻稿,宣称俄罗斯人弗拉基米尔·维西罗夫(Vladimir Veselov)创立的人工智能软件尤金·古斯特曼(Eugene Goostman)通过了图灵测试。成功让人类相信它是一个13岁的男孩,成为有史以来首台通过图灵测试的计算机。

人工智能软件尤金·古斯特曼

虽然人类已远远落后于图灵“2000年”的预测,但在可预见的未来,真正的人工智能诞生只是时间问题。

由此而诞生的电影数不胜数:《2001太空漫游》、《终结者》、《AI》、《我,机器人》、《黑客帝国》、《失控玩家》等等。

2021年的日本动画电影《让我听到爱的歌声吧》也是其中一部。

影片描绘了近未来,人类的生活在人工智能的协(shen)助(tou)下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全屋智能家居、机器人农夫、无人驾驶交通工具、机器人清洁工、机器人柔道陪练等等。

在田间劳作的劳动辅助机器人

虽然智能化普及已无孔不入,但AI研发的翘楚“星间”公司仍有一块心病:真正能独立思考的人工智能仍未研发成功。

为了加速验证人工智能的与真人的一致性,主人公母亲所在的科学团队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将人工智能机器人“诗音”乔装成可爱的女子高中生,混入学校内,若其一周内能以假乱真不被发觉,则AI项目将被宣告成功。

很有趣的实验,可是……这有点不按常理出牌吧?

也许这是出于戏剧性需要,但我无法想象科学家们会做出“将人工智能机器人混进高中”这种无脑的举动。

且不说AI机器人可能因故障做出伤害人类或伤害自身举动的可能性,在校园如此复杂且特殊的环境内,项目随时都有败露风险。

“诗音你为什么从来不用上厕所?”

“诗音你为什么从来不吃不喝?”

“诗音你会来大姨妈吗?”

“诗音你跑步怎么不流汗?”

“诗音你游泳怎么不换气?”

“诗音你怎么没有LINE,为什么没有FB??”

随之而来的后果就是计划曝光,全社会谴责,舆论压力下科研项目不得不被关停。

宕机的诗音

所以影片中科学团队的研发动机实在牵强得令人难以置信,明明有很多其他低成本、低风险的验证方式。如果非得把人工智能送进校园不可,我也希望是出于某些不可抗力,迫使团队屈服产生的结果。

我不否定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必要性,但正因为电影中也好、现实中也好,人工智能都还未达到具备“完全独立思考”、“察言观色”、“审词琢句”的能力(甚至从柔道陪练机器人暴走来看,影片中的机器人也会脱离阿西莫夫的机器人三大法则*2),所以必须好好地命令它们,而下达命令者,必须是正派的、善意的 。

受诗音操控,暴走的陪练机器人

遗憾的是,电影里的星间公司,没有给人这种感觉。上至想靠人工智能狠狠大赚一笔、散发铜臭的社长,下至下达荒唐命令的科研人员,这家公司所作所为导向的结果是造福人类还是祸害人类?我觉得很难定论。

诗音最大的庆幸,就是没有演化出对人类的恶意,然而从种种迹象来看(数据篡改、数据迁移、远程遥控等),它并非不具备施加恶意的能力,也不排除将来不会施展这种能力的可能性。

诗音这个人工智能,在试探人类对它的容忍度。

影片最后,拥有操控全球AI系统能力的诗音寄宿在网络内,通过太空卫星密切注视着包括主人公悟美在内的所有人类。

我想起《终结者》里的天网,打了个寒颤。

也许只是我神经过敏了。

化身“上帝”的诗音

《终结者3》里的人工智能——天网干的好事

《终结者3》里的人工智能——天网干的好事

*1:由艾伦·麦席森·图灵提出,指测试者与被测试者(一个人和一台机器)隔开的情况下,通过一些装置(如键盘)向被测试者随意提问。进行多次测试后,如果机器让平均每个参与者做出超过30%的误判,那么这台机器就通过了测试,并被认为具有人类智能。

*2:科幻作家阿西莫夫在1950年出版的小说《我,机器人》首次提出的理念,为后世的机器人科幻创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1、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者目睹人类遭受危险而袖手旁观;2、在不违反第一定律的前提下,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给予它的命令;3、机器人在不违反第一、第二定律的情况下要尽力保护自己。”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