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鱼米之乡》读后感锦集

《鱼米之乡》读后感锦集

《鱼米之乡》是一本由[英]扶霞·邓洛普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58.00元,页数:37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鱼米之乡》读后感(一):书籍的质量不佳

已经看过,感觉遗憾:鱼米之乡的好题材浪费了。有一些编辑可以直接把关的硬伤:标点符号使用错误;颇多语病;段落也有些问题。不少饮食角度而言的“问题表述”,更多的是和江南文化的隔膜。当然,对外国人来说理解江南的烟雨细节,也是奢求和苛求。再读一遍仔细想想,期待有更多的惊喜和感动……。

“据说,曾有鱼贩从长江返回安徽……”此类文字太粗糙,疑惑为什么会如此。

《鱼米之乡》读后感(二):鱼米菜谱

几乎是留着口水看完的一本书。本书堪称一看文化菜谱,章节以开胃菜,肉菜,禽蛋,鱼类,乃至其他主食,汤羹为分类,述说江南地区的主要菜名,不仅配以故事历史,还有吃法,做法,而且还有大彩图,看的是比较舒服的。很多菜式也都是耳熟能详,家喻户晓的名菜。

不过缺点还是有的,首先是英国作家撰写,对于很多菜由来和民俗习惯,了解的不是太深。另外中国菜式复杂的部分不仅是做法复杂,东西南北的沟通,菜式的互通渗透,变化也非常大,很多时候一个菜名,不同地方做法差别是很大的,哪怕口味上难以区分。

同时呢,一道菜的做法,实在不该成为其“主要”部分,谈饮食文化,就好好谈,做法方法有点先声夺-字大还加粗,反观小故事历史这些字又很小。倘若说是菜谱,还不及9块9包邮的小书。难以撑得起鱼米之乡的大名。不过呢,本来也就是西方国家的作家传授给世界的文化,也能做到基本普及和推广,还是非常感谢扶霞的。

《鱼米之乡》读后感(三):最大的“分歧”是对江南美食不感冒

2020跨年时读的是扶霞·邓普洛的《川菜》,2021跨年又读了她新出的《鱼米之乡》,美食的书真适合过年看,在新的一年吃好喝好就是顶幸福的事儿。

扶霞作为一个英国人对中华美食有着很深的喜爱,她在四川上学的时候就偷偷跑出去跟四川大厨学川菜,这次居然开始写江南美食,连这本书的翻译何雨珈都说,“我们一群读者可是已经在精神上给你成都户口了啊!你怎么能这样‘见异思迁’!”

这本《鱼米之乡》前几章讲了江南菜的历史、文化、调味和烹饪之道,后面根据种类不同,记录了上百道江南食谱。扶霞其实是在向外国人宣传中国文化和美食,她的菜谱对外国人来说更具实操性,这其中蕴含了她自己的烹饪智慧。

在食材采购上,国外买不到的东西她会用其他食材代替,一些难理解的食材也会做出相应解释,比如苏州的“鸡头米”,可能外国人没见过,形容一番后,她说有时候英语将其翻译为SuZhou chickpeas,即“苏州鹰嘴豆”,一下子形象和触觉都有了。

还有杭州叫花鸡,在荷叶外面原本包的是泥巴,她说自己在家里做的时候用的是加盐的面皮,把整只鸡包起来,效果跟土壳子一样,也可以用木槌敲开;用过的荷叶第二天煮粥或蒸米饭的时候加进去,也会有点石成金的鲜香效果,这就是烹饪的智慧。

对于有些食物的来历,她可能比当地人还了解。苏州的特产“乌米饭”,当地人也没给我讲过所以然,我原以为就是用黑糯米做成,没想到是把白糯米放在水和乌饭树叶取汁混合而成的液体中浸泡后,在蒸的过程中才逐渐变成深紫色。

我和这本书最大的“分歧”在于我不喜欢江南美食,除了“莼鲈之思”中的莼菜、鲈鱼,我真不觉得江南有啥好吃的。想了想或许人家扶霞跟的是大厨,我这小老百姓能吃到什么好吃的?江南的雅致饮食文化跟我也没什么关系。

我就想吃家乡无名无姓的包子,不雅致、也没什么名堂,就是好吃、管饱,灵魂的味道不是讲出来的,是不管身在何处的那一点思念酿生的。

《鱼米之乡》读后感(四):我们为什么要看英国人写的淮扬菜谱?

或许是因为近年来我们“自己人”写的自己的饮食文化书籍又何处可寻?这本书对于长期不喜下厨的人而言或许多余,但你不喜下厨或者不会做饭显然并不是作者的错,对吧?

在当下快节奏的中国都市生活中,不做饭或者不会做饭似乎越来越成为情有可原(如果还不是“理所当然”)的事,因为忙因为外卖和下馆子便利等等,不过家庭生活如果长期少了柴米油盐真的会有某种踏实的幸福感么??

据我所知,其实在英国和西欧等地,“下厨”不仅是一项大多数人都不会排斥的基本生活技能(我二十来岁出头在英国读硕一年看到隔壁单元同龄的英国女生自己做批萨面团当时就问她不嫌麻烦么,答曰麻烦点儿但好吃得多!好不好吃我不确定,但这种can do spirit回想起来倒是真的可爱~还有楼下两希腊哥们儿自己做最简单粗暴的肉酱面,一顿顶一天的量,更有隔壁日本女生某天拿出方便调料上书“麻婆豆腐”四个大字,让我一个当时尚不知该菜早已是日本国民家常菜的重庆人大吃一惊的瞬间...),对他们而言,下厨很多时候更是一种生活情趣的探索和彰显,既可以是一种放松手段(如果你经过头几次手忙脚乱六神无主的体验过后依然对于下厨还抱有向往,welcome to the club),也可以是一次不出门的异域美食之旅,甚至更可以是前些年流行的丹麦hygge生活的“仪式”之一。 当然再次声明上面的文字对于实在不喜做饭或者实在忙得没时间进厨房的人士绝无不敬之意,但是如果要理解和欣赏扶霞和她的文思,或许走进厨房是必经之路,哪怕对于大多数人(甚至包括作者本人)而言头几次的体验都难称得意,即便我一个重庆人最驾轻就熟的并非麻婆豆腐而是西班牙海鲜饭(因为我一个重庆人在“美食荒漠”的英国的小城巴斯吃到的第一道让我感觉既洋气又亲切的菜品竟是英国最烂大街的连锁酒吧wetherpoon里当时推出的“西班牙海鲜饭套餐”?) ^^

回到本书,虽然标记读过,但其实只是今晚在书店翻阅之后网络下单;不过仅就书中“西湖醋鱼”和“狮子头”这两道菜的菜谱准确程度和背后的趣闻典故以及我之前对扶霞的阅读(花椒,川菜)和一段时间以来在推特上对她的关注和偶尔的互动,我可以很负责地说,如果你想品读一个“外人”对中餐和背后中国文化的“迷恋”,如果你想寻找一些(华东)中餐烹饪的灵感,甚至如果你正有下厨之意,也想读读中餐入门的书籍,扶霞和她的文字应该都不会让你失望(没错,她不是陈晓卿或其他美食家,但在陈晓卿们秀出他们的厨艺之前,我不会将他视为同道中人,即便我也欣赏陈晓卿和梁秋实们的体悟~)

《鱼米之乡》读后感(五):一半是美食,一半是文化

2005年来苏州大学进行硕士研究生复试,甫下火车,即感受到江南温润气息的洗礼,与北方干燥气候形成鲜明对比,也由衷地对这座城喜欢起来。

江南,作为一个地理符号。浸透着千年的雅致,有着悠远的文化浸润。关于江南的美食,更是数不胜数,仅仅从《舌尖上的中国》就能够领略到。当《鱼米之乡》来的时刻,更是让读者沉浸在江南的美食中,不能自已,垂涎欲滴。

本以为,这是来自江南土著的作品,却不曾想到来自异域的作者。10余年前,英国美食作家扶霞爱上了江南和这里卓绝的美食文化,和她对四川的热恋一样炽热。接下来的多年中,她常常回到这里,寻访专业厨师、民间高手、路边摊的美食“扫地僧”和乡野农人,记录故事、学习菜肴、品尝人间至味。

将自己的美食奇遇,汇聚成文字,传播到外界,不仅欣赏到美食的视觉体验,更能够窥见来自于美食背后蕴含着的文化内涵。于是,《鱼米之乡》其实就是这样一部书籍,一半是可口的美食,也有其制作的细节;一半却是美食浸透着的文化,有着深厚的魅力,让读者不仅欣赏美食,更能感悟领略文化之美。

气候往往造就文化,地域往往浸透美食。江南地域的雅致和温润,传递到美食上也是如此。来江南之前,不曾想到白砂糖也是做菜的调味品,更不曾想到甜竟然可以成为江南美食的符号。别小小地看待一个狮子头,也大有来头。小小的毛豆,也是江南的馈赠呢!这些数不胜数的江南菜的原料,勾勒成为江南水墨画的筋骨。

一半是美食,在这片北至扬州、南至杭州、东至上海、西至南京的区域里,扶霞将多年来对江南饮食文化的观察与探索集结成册:从江南菜小史到当地人文风貌,从饮食习惯、烹饪特点到美食掌故,狮子头、桂花糖藕、四喜烤麸、西湖醋鱼、水晶肴肉、素响油鳝丝、腌笃鲜……150余道经典食谱,108种常备配料,24种烹饪技法,精巧雅致、包容平和,汇聚成为一道道美到不可方物的美食宝典。

一半是文化,为何《鱼米之乡》中的150多道经典食谱,仅仅是诞生在江南,而不是别处?除了自然造物,更有文化洗礼。尤其是浸透着文化意味的“莼鲈之思”,更是赋予了江南美食独特的魅力。为了美食,甘愿辞官,这是何等的潇洒,又是何等的气魄呢!

更可贵的是,《鱼米之乡》不仅是展示美食,更是兼具实操性与可读性的美食读本。食谱经过扶霞本人亲自验证与实践,将调料的计量精确化,摒弃多数菜谱中“少量”“适量”的说法,且内文进行中国化处理,将英文版中的部分食材替换为中国更常见的种类,更具实操性。你可以照着葫芦去画瓢,做一道地地道道的江南美食,不亦乐乎?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