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不要打开的读后感大全

不要打开的读后感大全

《不要打开》是一本由[日] 谷川俊太郎 文 / [日] 安野光雅 图著作,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4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不要打开》读后感(一):越是说不要打开,就越想打开

拿到这本书,我当然马上就打开了

打开后,立即陷入了沉思。

连着几页都是这样的……我的脑海里飞出一行弹幕:emmmmmm

翻翻封面,没错,作者是谷川俊太郎,就是那个写《二十亿光年的孤独》的谷川俊太郎。我以为我会看到一个诗情画意的绘本,可为什么打开后一道门接着一道门?

魔性!

当然,门后还有其他风景,但它仍然和我想象中的诗意绘本——完全不一样。

我尽量控制住表情,听编辑介绍它。

编辑说,日本的读者反映,在带着孩子读这本时,每翻开一页念到“不要打开”,孩子都开心地拍手大笑。

我突然觉得有点难过。

这才是读童书的最理想的状态啊。

但我已经失去它很久了。

我没法像小朋友那样把每一页都当成藏着惊喜的一道门,

没法像小朋友那样融入到故事的氛围里——我一度以为我可以。

没法像小朋友那样坦率而真诚地释放自己阅读的情绪。

即使我还清楚记得小时候看绘本的点点滴滴,清楚记得小时候看过的那些书,以及看书时的种种感受。

我忘记了“小时候翻开一本书时的心态”,忘得干干净净。

难怪编辑会在这本书的推荐语里写:直抵心灵的奇妙绘本,用童心才能打开的大门 。

没有童心的人就打不开这道门了吗?

想起一个朋友曾经邀我创作个绘本,写小时候拥有,长大后却失去的。

我倒是觉得,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失去一些宝贵的东西,但我们同时也会收获很好很好的东西,大人也有很多被小朋友羡慕的地方。

我仍然可以打开这些大门,用大人的方式,然后看到小朋友看不到的奇异风景。

每打开一扇门,眼前就出现一个新世界,你会想起什么呢?

我想起我们在生活中做选择题,无论别人和我们说多少“停在原地”,我们都不可能一直呆在原地,每天都有很多选择要做,每个选择又都将我们引向一个新的地方——就像打开一道门。

门外也许是我们预料到的风景,普通平常的一片树林。

也有可能是我们意料之外的,一个皮球。

又或者是个让我们无法理解的人。

但无论如何,在开启一道道门后,我们都回不到最初的地方。

就像这本书结尾处画的那样。

我们此刻所在之地,终将被定格成记忆中的一幅画。

同事们拿着书讨论:打开门的人最后有没有回到家。

有人说回去了,有人说没回去。

如果我说:回去了,也没回去。

你会理解我吗?

这段时间竟然连着翻开两本奇怪的绘本,一个是这本《不要打开》,一个是之前提到的《你愿意用什么换我的蝴蝶?》

它们都是那种第一眼看,感觉上当受骗了:字那么少,画也没有特别厉害,这是啥?

匆匆翻过一遍仍然默念:“What?老子居然花了这么些钱买它们?”(我看的是公司的样书,没有花钱买,而且比大家早很多天就看了,啦啦啦啦)

但合上后却会一直惦念的绘本。

这种感觉,相信很多大人都经历过吧。

越惦念就越有趣。

有些绘本,好看还是不好看;买的值还是不值。

权看读它的人,和它是否心灵契合了。

《不要打开》读后感(二):自己在,希望便在——“绘本不简单”之《不要打开》

栀子花开,最美的夏也开始了

那时候,我的故乡还是一个街巷如蛛网的小城。我喜欢在小巷里游走。一转弯,遇见手捧栀子花的老妇人。一转弯,巷子深凹处出现一扇木门,其上贴着“又是一年芳草绿 依然十里杏花红”。真想知道,门里住着什么人。

人类常与未知相遇。对好奇心重、喜欢探究的人而言,更是如此。人格心理学家以“科学人”的观念解释这种景况。他们声称,普通人也会像科学家一样,不断提出关于世界的假设,并进行验证;而那些难以解释的情况,则会让人坐立不安。二十多年过去了,我犹记那扇门,也许就是“科学人”在回忆。我渴望了解,门里的人为何贴那副对联,而不是通常的“接福纳祥”、“春回大地” 。

旧园已逝

而今,那不曾进入的门,再无打开的希望。不过,我却觉得乘坐想象之翼,为自己不能抵达的向往之地写文作诗,足以让人释然。别忘了,我小时可是背过叶绍翁的“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的。一个人被拒绝,却写下了那么委婉、多思,善解人意、安慰自我的诗句。所谓希望,就在现实与幻想(想象)相遇的地方,所说的大概就是这种悻悻然而不得,内心却能通达的景况吧。

只是,如果不像叶绍翁那般为门后的主人考虑,又该如何想象门里的光景呢?对上述希望之境亦心有戚戚焉的安野光雅,就曾画下与此话题有关的绘本《不要打开》。一本怎么看,都觉得不简单的,甚至很难被理解的绘本。

《不要打开》书影

《不要打开》中的文字非常平凡。它可以由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大人随口讲出。它既不讲道理,也不讲故事,没有什么高超的文学技巧,朴实而日常,但是却可以带给人多样的体验与感受。这书中的文字是这样的:

不要打开

[日]谷川俊太郎 文

田原 译

(不要打开)

(如果打开的话)

(打开的话就糟了)

这扇门真奇怪呀!

能忍住不打开它吗?

(不可以打开)

就是为了打开,

才有门啊!

(都说了

“不要打开”)

吓唬我也没用,

我就要打开它。

这儿是哪儿?

又有一扇门,

里面是什么样呢?

啊!

太晃眼了!

这么安静啊……

喂,有人吗?

谁?你是谁?

不吭声,也不回头,

但是,我已经回不去了。

空荡荡的,

只滚着一个玻璃球。

一点儿也不可怕,进去看看吧。

好美的晚霞啊!

天空的那头有什么呀?

这扇门有点儿眼熟……

打不开,

上了锁……

怎么回事呢?

快打开,快给我打开呀!

求你了,让我进去吧!

啊,门开了!

“啊,你回来啦!

你去哪儿了?

马上吃晚饭了哟!”

一路看下去,会发现《不要打开》是一首口语化的小诗,所讲的是“我”不断打破禁忌,由一扇门而进入不同门时所经历的体验与感受。其中,有鼓励自己迎接挑战的自辩与壮胆,有分辨周围环境的谨慎与犹豫,有确定自己身在何处的紧张与探查,有沉浸在美景中的泰然与陶醉,也有希望继续前行的焦虑与期待……

由此可见,在门前站定,面对一扇门,首先要面对的其实是自己。只有依凭自己,依凭勇气、耐心,或者冲动,做出向前的决定,之后面前的门才成为一个人与其他人交流的临界点,一种进入另一个时空的必由之路。因此,《不要打开》是要读者回到自己那里,自己做自己的陪伴者,自己决定是否向前吧。

《不要打开》的对话设计

在这本书之前,已经有无数童话,幻想故事都因一扇可见的,或隐形的门而给人物和读者带来幻想(想象)与现实临界处的希望。《不要打开》也是如此。但它赐予人物与读者的希望,是关于人如何面对自己的。无论选择进或退,我至少应该与自己在一起。只是,进的挑战,可能意味着我将要遇见不同于往常的自己,甚至我会冒着失去旧有自己的危险。

与书中朴实的口语相伴的是贴了封条的木门图画(谷川诗中被我加了括号的文字,就是封条上的字),是从封闭到开启、从光感到黑暗、从年迈到童心、从七彩的晚霞到尚未完成的画面之间的图画意象的推进。一切都是印象式的,这削弱了图画的现实存在感,使书中的呈现不像是“我”进入真实的空间,倒像是闪回的空间印象次第进入“我”的脑海。这样,图画与文字结合起来,又一次强调了“我”的存在意义。也许,“我”的确经历过进入禁忌之地的时刻(确实,有读者这样理解整本书),但书中画面不尽连贯的描绘更像是意识流动所汲取的片段,是对过去的回忆、定格,是对已有之事的又一次幻想式或想象性筛选与体验。

《不要打开》内页

希望也许存在于幻想(想象)与现实之间,但如果我不愿开启那些使两者互相沟通的,而且沟通也并非易事的时刻(要知道,在生活的惯性与重压下,很多人都不再拥有幻想或想象的力量),我便无法在回顾中重新靠近自己所珍视的种种场面。哪怕只是一些光,一些暗影,一些旋即飞散的彩霞,一些粗砺的线条和过时的图像,都会被生活的重压碾去,消逝得不见踪影。

正因为书中的“我”所经历的是幻想,是想象,正因为人类的思维充满跳跃,宛如碎片,所以这里的图画呈现缺乏叙事的连贯感和完整感。但是,在那些印象行将消散之时,“我”仍然走向了挂着未经画作的宅第。也许,那仍然是回忆、联想中的事。但毫无疑问,那是“我”的家。在那里,“我”可以暂时安放自己因丧失光影、岁月、丽景而感到疼痛的心灵,重新做回最平凡不已的自己。那将又是一个会被好奇鼓动、被困境逼迫、被美丽诱导的自己,一个即便丧失所有,也会在感慨、惋惜间,重新在脑际幻想,在笔端想象,在纸上记录下些许印象的自己。

这一切是丧失本身带来的希望,如同种子,借着幻想(想象)的力量被植入人类的心灵,长出叶绍翁一般的谅解,长出谷川与安野一般对人类自身的信赖。在这样的生长中,终将长大的孩子和终将老去的成人都可以与丧失和解,因为他们自己在,希望便在。

于是,我可以认真想象那木门后的人,而我亲爱的小咪却在问:“不要打开,那里面是关着狮子,或者囚犯吗?”等一路看下来,既没有发现狮子,也不见囚犯。于是,我说:“让我们选择画里的一件东西,把它想象成狮子,或是囚犯吧。”我们相视而笑:只要我们自己在,希望便在。

爱生活的塔克于2019年10月5日

《不要打开》读后感(三):《不要打开》|渗入灵魂的绝妙绘本,使孩子用心观察去感受

一扇门,远远地看去,紧紧锁住,周边黑暗压抑。

当你靠近它,一层层揭开封锁在门上的木栏,渐渐地会发现:周围的光线变得越来越亮。

还记得第一次把这本《不要打开》拿给孩子看的时候,他见到紧紧关闭的门,就迫不及待地想翻开下一页。没想到,依然如此!他便忍不住哈哈笑了起来。

也许,随意翻开这本书,你会为《不要打开》仅有的寥寥几笔简单的画面感到失望,但是,如果从第一页开始仔细翻下去,就会感受到它能直抵内心深处的某个地方,触动你柔软的灵魂。

读过安野光雅的许多绘本,你能从图画中感受到微妙的细节,也能感受到他神奇的想象力。而这本《不要打开》也出自安野光雅之手,他将陪伴我们漫游这扇门后神奇而充满想象的世界。

一、越靠近这扇门,就越有打开的可能,因为心渐渐随之敞开

一本图画书,如果你仔细观察图画,就会感受到画面的细微变化也能告诉你许多信息。

就像有一本绘本,名叫《野兽国》。那本书中有一组图画:随着故事中小男孩的情绪膨胀,画框会逐渐变大。由此可见,画框的比例预示着某些信息。

著名绘本出版人郝广才曾经说过:如果在《野兽国》这本书里,能注意画框变化的孩子,说不定长大以后能成为插画师,或是拥有当导演的潜质。因为,他能感受到如何用画面来渲染情绪。

如果,你仔细翻阅家中的图画书,就能发现:很多图画书中都有着无数细节,能带给孩子无数惊喜和发现。

《不要打开》这本书也是如此。

当你翻开一页又一页,你会看到画面中的门,也如同《野兽国》中男孩的情绪一般。每翻开一页,观察差异,就会发现:门的景别与光线都发生着细微的变化。

你可以看到:门前下方的草地少了,门渐渐变大了,变亮了。

就像我们靠近这扇门之前的内心一般,随着一步步地走进,逐渐揭开挡在门上的封板,心,也随之变得敞亮。

二、寥寥几笔图画预示着人生百味,细细品味,你能感悟到真实的人生

随着一页页被打开,你逐渐会见到无数光怪陆离的奇妙世界。每一页,都会给你带来无限的惊喜,给你一篇篇意想不到的结果。在无数不可思议之中,孩子便会忍不住笑出声来。他会觉得:门背后的内容实在太不可思议了,完全超出自己的想象。

如果静下心来仔细想想,生活不就是如此吗?看着这一幅幅画面,你会感觉心灵深处被渐渐抚慰,毕竟,人生充满波折,我们永远也无法预料到下一幕会在怎样的场景上演。

生活中,有时候充满生机,一扇门背后,也许就是一片茂密的森林。

也许,下一幕就会落入渺无希望的黑暗之中,只能悄悄地盼望前方的有一丝光明。

说不定,也会在单调无趣中度过人生的某一阶段

或者,独自感受着某种孤独

三、换一种角度看世界,你会感受到截然不同的画面

生活在世界,如果你看待世界的角度一层不变,免不了会习以为常。可是,假如,你换一种角度看待世界,它就会变得与你之前想象中的截然不同。

《超能陆战队》里的天才少年小宏,为了顺利进入哥哥的学校,参加入学大赛。他绞尽脑汁思考,最终创造出了微型磁力机器人。这种机器人看似微小,却是他“换个角度看世界”的产物。

换个角度看世界,能给你带来无限惊喜,也是一种神奇的能力。如果,孩子从小能通过不一样的角度看待世界,他的思维就会变得更加开阔,也会创造出更多的可能。绘本中的无数细节,能引导孩子感受大千世界的与众不同。

曾经有一本无字书名叫《变焦》,通过镜头由远及近的切换,我们能感觉到不一样的世界。类似的图画书有许多,都是从不同视角,让读者看到截然不同的画面。

《不要打开》在这点上也设计得极为巧妙,这本书不是变换景别,而是从外到里一点点深入,带着读者去感受门后的不同。

这一切却又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打开树干上的门,自然你会看到树洞里黑漆漆的世界。

打开房间的门,你自然会看到门后的人,却不曾想到画面如此空荡。

见到弹珠,我们穿过弹珠中间的缝隙,自然会看到弹珠里条纹般的世界。然而,我们也未曾想到安野光雅将弹珠里的世界绘制得如此华丽。

这就好像我们踩着脚下的一粒粒沙子,看似不足为奇。假如,我们用显微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沙子是五彩斑斓的,远比想象中得要漂亮得多。

四、反过来重新读一遍,你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不要打开》翻到最后,你会发现从弹珠里找到的门终于打开,原来,是一间洋娃娃的厨房。她在等着你吃晚饭,却未曾想到接下来,依然在画中。

看了豆瓣网上的书评,发现有人在疑惑:故事的主角究竟有没有离开画框?这种开放性结局留给读者,给了大家无限遐想的空间。

一本书,犹如一段奇妙的旅程。我们跟随着书中的一幅幅画面,不断在经历着无数场景。这些场景,好似人生:时而有趣、时而乏味、时而兴奋、时而低落……在各种经历中,我们感受到无数人世间的喜怒哀乐与悲欢离合。

闲暇时间,你也可以尝试倒着读这本书。抛开文字,从绘本的结尾向前翻阅,依然能感觉到画面的流畅,似乎重新进入画框,重新返回走到了门口。就像人生的某种际遇,也许,你只能经历一遍,重返回去,曾经的那扇门紧紧关闭,很难再遇到类似的机遇。

也许,面前是一扇紧紧关闭的门,你执意靠近,努力打开,它就在你的坚持下意外伸出橄榄枝,你会有种柳暗花明的感觉。

《不要打开》就是这样一本神奇的绘本,简单而巧妙的构思却能够直击内心深处,也会引导读者用不同角度感悟人生。

《不要打开》读后感(四):《不要打开》:你不认同的那些表达和描述,是孩子最真实的内心世界

01 这本我看不懂的书,有500+个孩子来告诉我答案

绘本这类图书,相信每个有小娃的家庭都会囤积很多。

毕竟,对现在的孩子们来说,无论是肆无忌惮疯跑,还是自由探索世界,都不太容易实现。因此,阅读绘本,成了低龄孩子增长认知的主要途径。

可是小朋友们只会看图,却不会认读文字。家长需要予以讲解和引导,才能让孩子们不用阅读文字,也能了解书中内容。

不过,这样的亲子共读,会导致新问题出现:家长往往过于重视书中文字,却忽略了孩子们对图画的解读和体会。

绘本这样读,可谓暴殄天物。

要知道,绘本中的图画,是艺术家们通过视觉感知,在传递文字、以及文字之外的丰富信息。心思细腻、想象力丰富的孩子,甚至能通过图画感受到真实触感。

所以说,文字和图画并重,绘本才有灵魂。

而能够将二者巧妙结合的绘本不一而足,但像《不要打开》这样,做到浑然一体的却不多。

《不要打开》的文字作者,是日本国民级的“童谣体”诗人古川俊太郎。他诗歌里的星星、尘埃和宇宙,都源于幸福童年的所看所感。

而绘画者安野光雅,从古川俊太郎饱含深意的句子里,品出了达观与童心。于是,画下了这本看似简单,却让成年人很难理解的绘本。

《不要打开》的封面是一扇被几块木板封住的门。而从木板被一页页拆下、大门企图开启之时,书中每一页的文字,描述和说明都极少,却一直在调动着读者的情绪和思维:

“这儿是哪儿?”看绘本的孩子,是不是要思考一下?

“啊!”可能是看到光亮的惊喜,可能是面对黑暗的胆怯。“啊”下意识就会脱口而出。

可到底讲了些什么呢?我翻了好几遍,都不明白。百思不得其解之际,我看到书腰上写着:“借儿童的眼睛方能理解的世界”。

于是,我带着这本《不要打开》,走遍了周围的小学和幼儿园。“借”了500多名小读者的眼睛,打算把这本书看明白。

结果出乎意料,因为孩子们也没有给出标准答案。确切的说,孩子们的解读千差万别。当然,答案都很有意思。

比如,这一页中,有一个看不出性别、年龄的人面向里面坐着,背上开了一道门。

孩子们说:

看吧,这就是本书有意思的地方,任何想法,都可以当成答案。从这点上来看,《不要打开》特别像《642件可写的事》,放飞想象力,才有获得感。

也许,有人觉得孩子们的表述有些离谱,或是缺乏意义。但若能摆脱成年人的眼光,我们就能从中窥见一个不同的世界。那是各不相同的孩子,用独具特点的成长轨迹,编制成的多姿多彩,又隐秘至深的内心世界。

孩子们对这本书的任何表述都是真实的,因为答案早已在他们心中。

小孩子的好奇心最是旺盛,任何事物都想要一探究竟。《不要打开》正是抓住了孩子们这样的心理。

在最开始的几页,书上做了这样的提示:

孩子们看到后,好奇心将会愈发旺盛?为什么不能呢?门后藏着什么呢?于是,越不让他们打开,他们就越要打开。

这使孩子们生出了强烈的探究欲望,更会因为打开了原本不让打开的书本而兴奋不已。孩子们也会在阅读过程中变得特别专注。

不过,也有些家长表达了质疑,认为这是在引导孩子碰触禁忌、挑战底线。毕竟孩子分辨危险和是非的能力还很欠缺,与其让他们在放飞自我,家长宁愿确保“令行禁止”,哪怕这会打压孩子们好奇的天性。

但是这样的“干预”,利于孩子成长吗?

我用《不要打开》做了一个小小的阅读实验。在学校老师的配合下,将50个孩子随机分成了两组。一组从书的封面开始阅读;另一组直接从打开门以后的部分读起。

第一组孩子的好奇心最强,坚定的要打开这本书。有的孩子在这个过程中进行了数次深呼吸,做足了思想准备。

观察的到结果是,这一组的孩子充分调动思维、想方设法让自己逻辑自洽,融合前后文,努力将书中的内容讲明白。

对这本书强烈的探索欲,使他们阅读专注度极强。

而另一组孩子,普遍兴致缺缺,精力也不集中。很多孩子甚至没有将书看完。

很明显,《不要打开》从封面开始,就在调动好奇心。而是否激发了好奇心,直接反映在了孩子们差异巨大的阅读表现上。

虽然我这个测验样本太少,过程既不专业也不严谨,但还真跟科学家的研究结论沾点边。

加州理工学院的学者们,曾利用核磁共振技术进行过相关研究。他们发现,好奇心与“预期奖赏机制”紧密相关。它能直接刺激和激活大脑中的尾状核区域,让人们对未知的东西产生好奇,进而引发人们的探究饥渴,对更专业的知识结构进行学习。

举个例子,孩子们睡前都喜欢听故事,大人们睡前也愿意读读小说或者刷刷新闻。为什么会喜欢呢?是因为要满足求知欲。

我们在接收和理解故事、新闻的过程中,会瞬间判断出已知和未知的信息。经过信息过滤,那些我们感兴趣、好奇的未知事物,将成为接下来的探索目标。这就是我们认知水平、知识结构得以发展的主要途径。

也就是说,好奇心能促使人主动求索,得到最终答案,会产生被奖励的满足感。

要知道,童心与幻想都是免费的。好奇心是人类原始的生存本能,更是人类文明和科技发展的原始动力。

正如塞缪尔约翰逊所说:好奇心是智慧富有活力的最持久、最可靠的特征之一。

有些孩子正在被严苛管教。他们确实很乖很听话,但是他们的大脑却也早早关闭了输入通道。正所谓过犹不及,家长过度的保护和控制,只能确保孩子们平安长大。可想要孩子们真正成长,好奇心才是他们探究世界的触角。

在孩子们阅读《不要打开》时,很多家长都会出声干预。

特别是幼儿园的孩子,他们认字少,表达能力也较弱,家长普遍会指着画面给孩子大讲特讲。而这些被告知“真相”的孩子,往往会全程沉默。

家长们这样说:

一年级的孩子认识了一些字,家长们会强调字的重要性:

最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有位家长带着孩子看完书,夸奖道:

在许多类似的情景中,我看到小一些的孩子们欲言又止,大一点的孩子们全程抗拒。甚至还有孩子用不友善的目光瞪我,眼神里分明在控诉着:“你真讨厌,拿本书来找事。”

很显然,家长们“越俎代庖”的行为,并不能给我想要的实验结果,更没法让我获取孩子们对这本书的理解。

只能叹息一句:可怜天下父母心。

父母们实在太焦虑了。一方面,他们急于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另一方面,他们又洁癖一般,想要把所有负面东西,都排除在孩子的世界之外。

父母有着这样的权力,却用来暴力搭建孩子的知识结构。可有多少家长能意识到,正是因为孩子太小,接触到的事物相当有限,才更需要开放性的教育环境呢?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中特别推崇弗洛姆的一句话:“教育的对立面是操纵,它出于对孩子之潜能的生长缺乏信心”。

家庭教育至关重要,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要做好基本常识、生活技能等初级认知类教育。

除此以外,家长们最该做的,是引导、鼓励和发掘。而最不该做的,是一味灌输。因为,知识在不断迭代,认知在不断发展。谁能保证现有的知识,永不过时?谁又能保证当下的观点,不会被颠覆?

所以,若家长迷信当前死板的知识,利用权威强硬地倒给孩子,无疑会一次次扼杀他们自主思考的意愿。

求知一途,无人可以包办代替。对孩子真正有益的,是千锤百炼的思维能力。

孩子们的好奇心弥足珍贵,这让他们的心灵能生出自由飞翔的翅膀。

所以我们常看到,很多孩子会不分场合的“变身”。

看绘本时,只要有一个点激活了想象力,孩子们就能轻易构建一个拥有独立世界观的小天地,并能沉浸其中,肆意玩耍。

对孩子来说,这个独立世界观的立场,就是“自我”。

因此,看到这本既不讲道理、又不讲故事的《不要打开》,每个孩子都可以随口说出专属于“自我”的理解。

在他们的讲述中,没有主题大意、中心思想,更没有什么做人做事的大道理。有的,只是他们沉浸于绘本后,与之共鸣而诞生的一个个小世界。

比如,书中的一页是这样的画面:

有个孩子这么解读:

他在生活中大概很善于观察,曾细心地注意到,在阳光照射下会产生影子。很可能他对下雪的情景也有过真实认知,因为下雪天气会冷,而且,白雪耀眼却无影。

中川李枝子在《当孩子遇见书》中,将这种阅读状态称为“心灵的体验”。就是说,孩子的身心都进入了绘本世界,化为一体,感同身受,靠想象力体会着现实中无法体验的东西。

比如,在系列绘本《小鸡球球》里,小鸡球球和小猫在月光下的原野上散步。孩子们读到后,就会化身为小鸡球球,去和小猫感受月光的柔和。甚至可以想象走在原野上的感觉:微风拂面、草叶沙沙、昆虫鸣叫……

后来,小鸡球球趴在小猫背上睡着了。小猫的毛,柔软又暖和,小鸡球球睡得舒服又放松。这种放松的状态,也会出现在孩子的身上。

我们再说回这本《不要打开》。当孩子们把自己完全放入绘本里,要面对一扇扇“真实”的门。

孩子们不知道,却想弄明白门后的秘密。

于是,他们会为自己构建勇气、耐心,然后做出打开,穿越这些门的决定。而这一系列心理过程无疑是真实的。

可以说,“门”是孩子们从“现实世界”进入“绘本世界”的必经之路。对孩子来说,此时都是他的“自我世界”。

当然,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不同的“自我”,所以触动不同孩子的点也不一样。

比如,《黑猫警长》虽然只有五集,但成功把每个孩子都变成了“森林公民”。只不过,每个孩子关注的内容都不尽相同。

有的孩子没法接受白猫警长牺牲,哇哇大哭;有的孩子害怕残忍的食猴鹰,瑟瑟发抖;也有的孩子看到一只耳得到惩罚,拍手称快……

这些“自我世界”虽然各有各的不同,但是并没有干扰《黑猫警长》的真实世界:面对危险,要找警察寻求帮助;人都是血肉之躯,英雄也会壮烈牺牲;善与恶泾渭分明,坏人该得到惩处,正义应得以伸张。

卡通片如此,绘本也是如此。一部好的儿童作品,追求的是让孩子的“自我”长存,同时又能直面“真实”。

就《不要打开》来说,其实每一页的图画本来就没有答案,因为任何一种答案都算真实。许多成年人看不懂,是因为执着于“真实”,反而因丢失了“自我”而迷失于真实。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