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从0到1玩转金融短视频直播读后感1000字

从0到1玩转金融短视频直播读后感1000字

《从0到1玩转金融短视频直播》是一本由刘畅 / 蔡瑛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9.80元,页数:24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从0到1玩转金融短视频直播》读后感(一):金融短视频账号运营纵览

无论是财经脱口秀、金融短视频,还是做金融类视频直播,都面临一个“如何开始,如何增长流量?”的问题。 除非是金融机构账号(实体自带流量),一般个人做金融短视频账号都是“冷启动”,即从零开始。大到百万级账号,“冷启动”可谓功不可没。 账号热起来以后,流量决定了它的规模,体量越大越有价值。因此对于账号的粉丝量来说,1千是个坎,1万是个坎,10万也是个坎,但论运维内容无非就是人设、文本,拍摄剪辑,投放推广。 直播时节奏安排与互动技巧,营销合规及内容风控等一整套操作流程,对于金融账号小白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从0到1玩转金融短视频直播》的联合作者之一负责过短视频平台财经版块,扶持了千万级和百万级账号,也是原功夫财经首席运营官。从源头上说她是在这块很有发言权的,因为既了解平台算法又熟悉账号作者。 但相比对行业的分析和平台算法的介绍,甚至是账号运维的具体指导参考建议,对实操的具体细节则以框架述之,更多的是从旁观者的冷静来论断。 这对于一名有远见的账号运营者当然是高瞻远瞩、知识完备的,也有利于将其战略视野为己所用。 冷启动的123步走 第一步分析行业现状及竞品(竞争对手的作品)。 第二步定位人设及内容。 第三步制定起号策略及运营规划。 看完这本书后我有一个感受,剔除金融专业领域的相关特点,其实它里面说到了非常多一般账号运维的底层逻辑。 譬如说冷启动的三步,与其他百万级账号作者的书多有重合的部分。区别是本书作者的起点更高,是从战略角度从上而下来说的。 从作者写的案例实操来看,在冷启动第一步的市场调查阶段,她们所做的研究其精准程度远甚于其他作者,比如对保险类产品适宜短视频用户的程度细分六等,意外险、百万医疗险、重疾险排前三,后三是定期寿险、防癌医疗险和年金险。 还有的调查某抖平台与保险有关内容的四种类型:科普讲解、场景剧情、品牌宣传和图文展示,以及各类型的优缺点分析。 更精细化的是关于金融行业筛选IP的标准条件定性定量化为五等,由优秀到拙劣一目了然。重点的是把我们觉得好不知道好在哪里的部分明确为不同等级的区分,清楚明晰有章可规。 具体来说,账号短视频运营能力评价有8个方面,其中镜头感五等为非常有、基本有、还可以、特点不突出,和没有吸引力。 而表达力五等为知识渊博、体系完整(表达力强)、专研某领域(表达力一般)、仅擅长某领域(表达力较差)、无章法(表达力较差)。 对于做账号的普遍规律的洞察也是本书特色之一。如冷启动第二步,起号策略所反映的账号周期为:从问答形式的知识科普→有流量后基于知识科普,增加正能量轻剧情(打击乱象类等)做知识穿插→流量持续增加后,采用前两种方式加直播间的形式,进一步稳步运营。 拍摄剪辑实战操练 短视频拍摄从拍摄设备选择到拍摄器材选择,构图、打光技巧和拍摄方法,都需要事先考虑。书中除给出具体参考建议外,还给出了拍摄创新玩法的方向。 除此之外,作者对直播现场调度也给出了合理解决易出状况的方案。然后就是拍摄完成后的剪辑工作。同时,关于音频处理也做了详细介绍。 剪辑部分基于两款软件的不同功能,构成递进的进阶工具,一款是剪映满足基本功能,另一款PR是升级功能,可以添加效果控件调节,可进行视频调色、添加字幕。这一部分有简洁的操流程程介绍。 音频处理的后期阶段可以用软件降噪功能去除噪声和杂音。 账号安全来自符合监管要求 短视频和直播合法合规是长期运营的必备条件。这其实来自两方面的要求,内容符合监管要求和平台社区规范。 监管要求指“一行两会”及地方金融局对于金融营销的管理办法和处罚规则。作者总结出合规的三个层面。 ●身份资质 ●营销尺度 ●内容规范 做到这三个方面合规才能符合监管部门要求。作者预测监管部门后续监管的趋势是促成有资质的机构从业人员做为播主,营销经监管认可、渠道合规的在平台上运营的金融机构合规的产品,这样的三方面合规的平台营销模式。 而目前监管的主旨总结一句话是,账号创作内容必须理性克制,反对娱乐化和过度营销。 平台社区规范主要打击8类违规问题,如胡评妄议,唱衰经济;毫无立场,不加判断;炒作负面,非法谋利等等。 为保障账号安全,还有很多具体规定和约束条款,作者详细汇编了相关网络营销政策和处罚案,以备所需。 可以说《从0到1玩转金融短视频直播》比较全面地介绍的金融行业参与新媒体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从个人创作者的角度提出账号冷启动的方法和步骤,以及短视频和直播创作的过程与方法。合规营销是新媒体账号的底线,本书从平台和监管两方面给出合法合规的标准,避免入坑。

《从0到1玩转金融短视频直播》读后感(二):做好自媒体内容,不靠运气,靠规律!

短视频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根据某第三方调研机构的数据显示,短视频用户的数量已高达9亿,和网民的数量相当。

不仅如此,人人都爱刷短视频,人人都可以创作短视频,作为有部手机就可以干的无本副业,简直是最优的选择。

但是真正能靠短视频实现变现,并当得起副业的“业”,实在是太少了,大部分跃跃欲试的人都成了分母。任何一件事,要想具有商业价值,都需要遵从商业规律。短视频刚刚诞生不过短短2年,大部分人都在摸着石头过河,一顿操作猛如虎,回头一看啥也无。

在视频创作中感到迷茫?来看《从0到1玩转金融短视频直播》这本书,作者用不到两年的时间,把账号粉丝做到100万,可谓是成功的。也许我们不是做金融的,也没打算做金融的短视频,但这本书中关于账号的起号及内容制作的关键点,是可以借鉴学习的。

对于互联网行业来说,3年就算半生,等半年,难度就会大十倍、百倍。如果不再借点前人的力,成功的希望就更渺茫了。

书中告诉我们,要想把账号做成功,得先纠正几个误区。

短视频是线形结构,图文是非线性结构。因此视频只能包含一层逻辑关系,如果包含了太多的逻辑关系,会对用户造成理解负担。必须要做到直抒胸臆,观点鲜明和结论明确。

如果做成了凤姐那种四五门子的话,大多数用户会选择划走,把注意力留给下一个视频,如此一来,观看时长和完播率的数据会受到影响。

各自媒体平台都支持图文和视频的创作内容,但明显对视频的扶持力度更大。

本书中提到了富媒体的概念,所谓富媒体,指的是

从这个概念上来说,图文不是富媒体,视频直播属于。

不是所有的东西都适合富媒体,短图文适合发布信息和简单的观点,长文适合发信息密度中等,信息承载量大的内容。

有自媒体导师在讲解短视频创作课程中会说,视频是动态的图文+声音,实际上并不能如此简单粗暴的拆解。图文用眼睛来接受信息,视频用视听接收信息,使用的场景和适宜的内容有本质的区别。

赋予账号不同的使命,决定了数据的价值。比如定位为变现、打造IP的,绝对播放量和粉丝数就不如精准粉丝的意义大。

“江山代有平台出,各领风骚三五年”,只要传播的对象是人,不管是在哪个平台创作,都要坚持从理解人、帮助人和关心人的角度出发,这样才能成为优秀的创作者。

学一个21天的课程,就能变现,月入过万?这种神话就算了。若单论学习规则,21天足够了,但成事需要落地实践,需要持续学习,每天坚持刷短视频。

如果看得不够多,就无法积累足够用的网感。所谓网感,就是泡在短视频中积累的信息,要看过足够多的视频,才能了解到生态全貌。花的时间不够多的人,感觉会滞后1.5~2年。互联网的生命周期,三年就算半生,1~2年信息滞后之下的决策和创作,可想而知会错得有多么离谱。

不仅如此,需要广泛的吸收别人的经验,不能只盯着一两个成功的过来人。一方面,外部环境持续在变,之前成功的经验未必现在还能成功。另一方面,在互联网平台,吃的是概率饭,机会更多概率更小,需要在大的原则下总结规律,讲概率而不能讲运气。

如果还是抱着种田的思想,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大多数人会因为挨不过冷启动时期,就选择了放弃。但互联网平台的算法决定了,账号的积累是呈指数增长的。

如果一片荷塘,每天盛开的荷花是前一天的两倍,如果30天能开满整个荷花塘,第几天能开半池塘?答案是第29天。

要进入短视频直播的市场,需要翻过两座大山。如果逻辑没有打通,努力的结果可能会南辕北辙,缘木求鱼。

从线下搬到线上,并不只是沟通的形式和渠道发生变化,过去的沟通是面对面,充其量也不过是一个人对着有限的人。

到了线上,如果内容足够好,传播可以抵达无数人,信息传达的效率更高了。而且评论,直播互动还具有即时交互的作用,体验感也更好。

人不会听从自己不信任的人的意见,何况是需要对方掏出真金白银?

创作者要对用户进行教育,培养用户的习惯。这一切还不能带着爹味说教,得与用户有一个合适的视角。

不是单纯的数据增长就代表着成功,短视频指标有多维度,算法赋予一条短视频曝光的机会,等于用户对这条短视频主动及被动行为的参数加权总和。

被动行为,包括阅读时长,完播率等,不需要用户主动的行为。

主动行为,包括阅读,转发,点赞,评论,关注等这种,由用户主动的行为而来。

如果对短视频创作感兴趣,打开这本书,从创作环境到落地实操,成功的经验全都有。

《从0到1玩转金融短视频直播》读后感(三):金融行业想要做好直播,此书的方法值得收藏

从2019年短视频爆火开始,随后兴起的直播行业也如火如荼,各个平台的主播都在抢占流量,各个企业和单位也在培养新媒体方向的人才。

直播对于普通人来说,其实并不是我们想象中容易的样子,以为有一部手机和手机支架就可以随时随地直播。做直播,需要学习如何写直播脚本、直播产品选择、评论区与观众互动、直播完后的数据复盘……每一个环节都要认真琢磨和准备,任何一个环节出了差错,都会影响到直播的效果。我自己尝试过多次直播后,发现直播的技巧也有行业之间的区分。比如美妆行业和金融行业,直播间售卖的产品不同,直播的方法也不同。

最近一位金融行业的朋友在和我聊直播技巧时,我推荐她看这本《从0到1玩转金融短视频直播》,比我分享经验会更有帮助。为什么呢?

一、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我虽然从事新媒体行业多年,也在高校里教学生们新媒体课程,但针对金融行业的直播,如果有专业人士分享,我肯定会愿意推荐专业人士的书给身边的朋友。

金融行业的直播,要求主播对“带货的金融产品”要有一定的理解能力,专业的金融词汇能随时开播的时候讲出,普通主播(非金融专业或行业)想来做这件事,会有一定的门槛。但此书的两位作者,都是金融行业的工作者,同时也是做金融直播非常有经验的主播。

她们结合着直播经验,给金融行业的从业者写了这本《从0到1玩转金融短视频直播》,书中的内容都是干货,看完就可实践。且两位作者都有良好的学习背景和工作背景,通过新媒体也陆续输出过许多对从业者有帮助的内容,所以金融行业的直播教材,我推荐这一本《从0到1玩转金融短视频直播》。

二、零基础也能做直播

书中分享的内容,就是针对行业内零基础想要做直播的人通过不同的方法在不同的平台把自己的账号建立起来的过程。有一个小节的内容就是分享“金融类账号人设的设定”。根据用户需求以及结合自身优势、特长等,设定你是什么样的人设。

比如你是保险代理人,结合过去的线下销售经验,就可以在直播的时候把它们先写成脚本(符合直播间要求的内容),直播过程中与观众分享这些多年的工作经验,也能够快速获得屏幕另一端观众们的信任。人设的设定不宜太夸张或与现实中的自己不相符,这样会让你感到创作时难度更大。只需与平时的性格相似即可,在直播间保持积极、干净的面貌,用专业能力获得观众信任。

当然,书中也会分享一些短视频直播平台的算法机制,告诉大家进行短视频创作或直播时,为什么要注重流量,以及如何创作迎合大众流量的短视频。

流量池的背后是“算法”,当你的视频上传到某个平台后,大数据会开始测试。比如把你的视频推荐给100个人,其中有60个人完整看完,30个人点赞、收藏和转发,那么大数据就判断你这条视频受大部分人的喜欢,系统就会把你的视频推荐给1000个人看。在这1000个人的流量池里,再进行下一轮的数据测试,如果数据好,系统则会把视频推荐给下一个更大的流量池;如果数据不好,则会让视频的推荐就“到此为止”了。如何成为流量池里受欢迎的视频呢?内容为王。对于短视频的内容创作,金融行业人士可结合着自身工作,也可根据不同用户群体做一个垂直领域的细分市场划分。比如你适合搞笑类型的视频创作,就可把平时的一些金融小知识做成搞笑+干货视频与观众分享,此类视频在各个平台都比较受欢迎,持续创作也能给自己带来一些粉丝的增长。

三、如何做直播?又如何看数据?

金融行业人士做直播,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确定每场直播的主题。是要直播售卖基金类产品,还是股票类或混合类产品,直播间销售的产品要有特定的主题,这样观众才容易识别出直播间是否是自己喜欢的。若是每一次直播售卖的产品都是五花八门,反而不会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2、写直播脚本流程。要具体到每一分钟、每几分钟分别做什么事情。比如直播前10分钟就要开始热场;直播开始的5分钟要把“福袋”挂在直播间,提醒粉丝半小时后抽奖;直播过程中除了介绍不同的产品外,还要注意与评论区的观众们互动,留意他们在评论区的问题和及时回答……

3、每次直播后做数据分析和复盘。数据的分析和复盘特别重要,你可以从每一次的直播中都看到自己的优势和可以改进的地方。比如本次直播结束后虽然涨粉比较多,但是销售数据不好,存在的问题是什么,找到问题后,下次直播该如何改进。又或者是直播了几场后,每次观看的人数都不多,即使直播间有特价福利产品和福袋给观众。针对这样的情况,可以从观众停留在直播间的时长,来判断你的直播内容是否吸引人,如果数据显示不断有新观众进入,但是平均停留时长过短,那有可能你需要重新调整自己的直播脚本,要创作得更吸引人,才能留住新观众,从而进行下一步的产品售卖。

在这本《从0到1玩转金融短视频直播》书中,会有不同平台的专业数据分享,也可以从书中学习到金融行业直播的更多方法与技巧。比如书中就分析了各大基金公司在不同平台的一些数据图,都可以或多或少给你一些启发。

当然,做直播只学会方法而不实践的话,只是纸上谈兵,更多的是学会方法之后不断做直播,在每一次直播中都有进步。推荐你可以准备一本“直播记录本”和此书搭配使用,坚持做直播多次后,你也会越来越有经验。我是丹妮,一位90后创业者,也是一位青年作家,希望我的这篇书评对金融行业的你有帮助。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