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波动》经典读后感有感

《波动》经典读后感有感

《波动》是一本由北岛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6,页数:24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波动》读后感(一):《波动》

喜欢北岛,读过他的一些诗,他是现代难得的特别有深度的那类诗人。北岛只留下的唯一一篇长篇,就是《波动》。讲述的是期间的爱情故事,多视角融合的讲述思路,渐至佳境。肖凌和杨讯的爱情纠葛与选择矛盾,在阅读体验上淡化了的创痛,转而突出了青年男女间的抉择冲突,以及虚无主义的肤浅化思考。文笔不算老练,充满了言情的细腻与稚嫩,更符合了文青当下的审美趋势。关于恋爱中对话的推搡,代表了两种相异的价值观与阶级身份,绝望与无望感很浓郁,但主要体现在肖凌身上。书本最后的《断章》给人惊喜,散文日记体提出的思索虽然流水化,琐碎,但内含着一种很深的坚定感,这就是北岛。不过他对郭路生(食指)的欣赏还是有点跳跃,看来食指还是放在那个时代好让人理解。另一处惊喜是李陀的长序,主要分析了《波动》中顽固的小资情调以及自由间接引语的出现,同样值得细读。

《波动》读后感(二):社会变得太老

社会在变老,身处其中的人,有的便老得腐朽。林主任向清正廉明的方向波动过,很快又显露了本来的疲累苍老,他老成了虚伪的王德发; 杨讯陷入了爱情,从尘埃里开出了美妙的花,只是虚幻的花朵经不起现实的着色,花谢了就不会再开,回到它发生的地方也只有记忆了,天真热诚的杨讯也老了。 也有人顽强地骂着那苍老的面皮,向温暖光明的地方努力。白华和肖凌,两个伤痕累累的人,一个用鲜血和暴力来反抗,一个用孤傲的想法来对抗。白华朝着报复的方向波动过,最终还是收手了;肖凌又一次渴求爱,失败后选择面对曾经逃离过的自己。 有人说肖凌的结局是死了,我不这么看,死了没必要再写“睁开了眼睛,看到了相似的自己走远。”尸体的眼睛不会再动,是那个渴求相濡以沫、渴求不孤单、渴求理解、渴求爱的肖凌走远了,活下来的是无惧死亡,想要照顾孩子的更坚强的她。

《波动》读后感(三):《波动》

首先,这个版本序太长了,先于故事介绍背景、人物特点甚至结局,不是很喜欢这种形式。

我真是有点孤陋寡闻了,应该是第一次读到全人物自述的小说,不得不说,对每个人物的特点和性格都非常清晰,对环境描写写特别细腻,这些都很喜欢。

故事本身是一个时代的悲剧,太难受,几乎是从肖凌一出场就很压抑,她所处的环境和经历让她成为了一个悲伤且善良的人,我特别能够和她的故事共情。对于杨讯,我仅仅觉得他没有担当,他和太多人一样,和每个时代的人都一样。

(准备下班了,下周再写)

《波动》读后感(四):暗流汹涌

第一次听到这本书是在现当代文学的课上,那天上的是网课,在睡意朦胧之间勉强捕捉到了零星几个关键词——北岛,地下文学,波动,这些词联系在一起,很难让人不感兴趣。毕竟在中文系的人眼中,北岛自身就象征着一种抵抗性,是个体与主流割裂的标志,而这本写作于特殊时期的小说,更是意味悠长。 我还记得在复习期末考试的时候,我一直在背“地下文学”的特点,其中有一条是“摆脱了主流意识话语的纠缠,表达理想崩溃的被欺骗的个人化怀疑情绪和对左倾狂热病、个人崇拜的审视批判”而《波动》将这一点体现得淋漓尽致,《波动》的写作手法和同时期的文学完全不同,他刻意回避宏大叙事,否定那些公式化的表达,将小说的关注点定在几个青年之间,在对话之中反复追问一切的意义。 肖凌应该是《波动》中最灵动的人物,她那些柔软细碎又带着痛苦的表达,日常化的徘徊与迷茫,都暗示了她不被理解的表达者的身份——她和杨迅聊满潮,聊个体的脆弱,杨迅无法感同身受,和白华聊星星,聊生活的价值,白华完全不懂。肖凌一直在努力表达,努力找到生活的支点,可说出的话终究还是像烟一样消散在风里,不被理解的痛苦使得她陷入长久的悲哀与宁静的崩溃中。她是受迫害者的缩影,而她最后也失去一切死于山洪之中,悄无声息地拥抱自己的解脱。 读完《波动》最大的感触就是,如果说钢铁筑成的洪流追求的是绝对的坚固与威严,那么地下涌动的暗流则蕴藏着一种本真的纯粹——认可人的柔软与脆弱,不断探求人作为个体存在的意义。 那些暗流终究会汇成大海,翻起可以对搏钢铁洪流的浪涛,正如人性永远不会彻底泯灭,文学也永远不会彻底屈服。

《波动》读后感(五):【北岛《波动》 | 全文美句摘抄】

>> 一路上,没有月亮,没有灯光,只在路沟边草丛那窄窄的叶片上,反射着一点点不知打哪儿来的微光。忽然,亮着灯的土房从簌簌作响的向日葵后面闪出来,它蹲在一块菜地中间,孤零零的。挂在门前的一串红辣椒,在灯光下十分显眼。

>> 我望着她的背影,手中的杯子颤了颤,也许该说点什么,打破这尴尬的处境,打破性别、经历和黑暗的障碍,说不定在命运面前,我们有着某种联系,而这种联系往往又是那么脆弱,那么容易错过。

>> 有时候,我就像一个疲劳的旅客,被抛在中途的小站上,既不想到起点,也不想到终点,只想安静而长久地休息一下。

>> 我和黑夜面对着面。

空虚、缥渺、漫无目的,这是我加给夜的感觉?还是夜加给我的感觉?真分不清楚,哪儿是我,哪儿是夜,似乎这些都浑然一体了。常常是这样,有生命的东西和无生命的东西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和谐、平静,没有冲突,没有欲望,什么都没有。

>> 似乎只有这个时候,在这堆闪闪的文具之中,我才找到了自己的合法地位……

>> 活着,只不过是一个事实。

>> 正相反,咱们这代人的梦太苦了,也太长了,总是醒不了,即使醒了,你会发现准有另一场噩梦在等着你。

>> 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是为世界添一点儿光辉,另一种人是在上面抓几道伤痕。你大概属于前者;我嘛,属于后者……

>> 不过是那些安分的家伙自作多情,他们需要一种廉价的良心来达到一种廉价的平衡

>> 证件,上级对我的信任。

>> 流浪的小伙儿,嘿,真快活!踏遍了世界的山河。在暴风雨中行进,在太阳底下唱歌,大地给我自由,自由给我快活。

>> 枯叶覆盖着路面,在脚下飒飒作响。微风掠过,疏疏朗朗的灰色枝条微微摆动

>> 没有享不了的福,也没有受不了的罪。

>> 青年人嘛,总要往前走。记住,任何结论都不是最后的结论。

>> “不,落日和晚风属于大自然,微笑属于瞬息,而幸福,”她停顿了一下,垂下眼帘,“只属于想象。”

>> 栅栏门旁,检票的老头打着哈欠,他的胶布雨衣闪闪发亮。

>>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 在三里屯使馆区北头有条小河,叫亮马河,过了小木桥,是一无名小村,再沿弯曲的小路上坡,拐进一农家小院,西房即陆焕兴的家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