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疯狂电影圈经典读后感有感

疯狂电影圈经典读后感有感

《疯狂电影圈》是一本由莫争著作,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9.8,页数:25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疯狂电影圈》读后感(一):要成功先发疯

莫争这本书写得太好了,可以说是诚意之作,都说世界上最容易成功的有两种人一种是傻子 一种是疯子,傻子是会去相信的人,而疯子是会去行动的人,梦想如果失去了行动的支撑,就好像失去了翅膀的小鸟,再也无法展翅高飞,而计划是规划行动的最好方式。 所以,当你看完这本书后,我们的生活可以变得更简单些,对梦想的追求也可以更单纯一点。

《疯狂电影圈》读后感(二):荒诞与现实

如果非要有一个评论,我想最近有一句话能更贴切的形容本书中的内容,正所谓大师在流浪,小丑在殿堂……书中主角突发奇想的想踏进电影圈,却在一系列荒诞的经历后,发现这只是一场梦。人死不能复生,枯花不会重开,最可怕的不是妖魔鬼怪,而是这中大梦一场的感觉。本书作者莫争,于我亦师亦友,为人一身正气,却常常被人所坑,我想这本书也是他这几年来涉足电影圈的一些观察与感慨吧,书中很多看似荒诞的剧情,也正在他的身边真实上演,这像一种吐槽,更像自己看清一个圈子后内心的悲哀与无奈……希望他在饱经沧桑后仍然正气长存,也预祝本书大卖!!!

行颠敬上

《疯狂电影圈》读后感(三):当代影视圈众生相

作者一定是混过影视圈的,看到这个小说我就能看出来。 这是个用反讽和幽默的手法调侃影视圈各种现状的故事,看小说的过程中,好像看到了一部黑色幽默的喜剧电影。从拉投资,到成立公司并运营,再到做项目签演员,然后如何操作一个电影,从剧本的阶段讲起,拉拉杂杂出现过很多个角色,有经纪人,有编剧,有投资人,有演员,有各种大大小小会在影视圈出现的各种角色。小说肯定是比生活更戏剧化一些的艺术加工的结果,可我真的,在这里边看到了许多我见过的影视人的样子。 来北京五年,做剧本五年,见过各种各样的甲方和合作伙伴。行业顶尖的大公司肯定不是这样做项目的,因为他们不需要,他们有资金有平台有资源有基础,要什么就有什么,他们的成功也不是偶然,一定是各种努力加上聪明机智以及命运的垂青。好的大公司都是一样的好,失败的小公司各有各的失败。 不在这个圈子里的人,或许会觉得这种事太浮夸,荒腔走板,但说真的,这个世界上谁又没有浮夸过呢?三个男主角为了一腔热血的电影梦,大家竭尽全力地用各种方法去尝试,这本身就是奋斗。 昨天我看了一个纪录片,其中有个北漂的流浪歌手,曾经毕业于专业院校,二十年前也曾是他们东北当地歌舞厅里出场费最贵的歌手,然而现在沦落到只能在北京地铁站附近的路边上卖场。纪录片的主题是送五百块钱现金,让被选中的人自己按照自己认为最幸福的方式花出去。这个流浪歌手就用了这五百块,给自己张罗了一个在某小区门口空地上的演唱会,有小红毯,有易拉宝的个人照片,还有借来的音响麦克风,几个稀稀拉拉的观众。令我意外的是,他竟然还有一个粉丝来了,还给他送了花。这个纪录片的最后,歌手哭着说他这辈子没有别的爱好也没有别的本事,除了唱歌什么都不会,他就想试试看,能不能创出点名堂来,这样他老了躺在病床上不能动弹的时候,也毫无遗憾,只要自己不做坏事就行。 这本书里的三个男主角,令我想到了这个流浪歌手,他们也没做坏事,他们也有一腔热血,而且他们折腾得比这个歌手大得多。 人如果没有梦想,跟咸鱼有什么两样?这句话是周星驰的电影台词,脍炙人口。 这本书的第一章,名字就叫做:星爷的电影好不好? 作者是个有情怀的人,希望大家能真的看懂这个故事。

《疯狂电影圈》读后感(四):当你凝望深渊的时候

三个年轻人来自三个地方,有着不同的生活前史,聚到一起,疑似撞击出了共同的梦想——做一部深度挖掘人性,具有高度艺术性的电影,然而,兜来转去折腾一圈,才发现,聚集而来的人们压根不懂艺术,也不在乎作品的艺术性,他们不在乎什么题材什么内容什么社会价值,在他们的原则中,叫电影就行,关键是要获得巨大利益。形形色色的掘利手段,投资人、演员、经纪人、三人的朋友亲人,从他们幻想的旷世大片《汉江怪兽》开始到彻底死掉,没有一个人真正地去谈这部作品,更没有人去琢磨如何把作品做成,钱,自始至终,只有这个内容。投资人要尽快获利,演员要提前拿到片酬,每个路过的人都要见者有份捞一笔,与其说三人抬起了一个宏大的电影梦想,不如说为众人抛出了一个见机掘财的概念。三个人先是把所有身家拿出来给众人刮分了,然后又四处找钱,找钱的过程中也是不断被吸血的过程。 不知道为何,我会想到那在高速上侧翻的桔车,涌上来半个村子的人,他们不是帮忙,甚至连看热闹都不是,他们是来分抢那金色的桔子的,尽可能张大口袋地装。装完便一轰而散,没人去看一看运桔人是否活着,更没人在意他的损失以及他可能运完这车桔子就可以为病中家人交足手术费的梦想,他们甚至连个救援电话都想不起来打,他们只在乎自己的口袋是不是装满了。也许,运桔人也加入了抢装的队伍中去,因为他麻木了,不知道所做的意义,只是觉得不能呆坐着,得做点什么,如同小说中的三个人,他们早已把电影的艺术性抛诸一边,他们被莫名而来的债务追着,意念中只有一个:票房,大赚,还钱,翻身。这很快就成了他们跌倒了爬起来的动力和目标。于是,他们在深刻总结之后,决定不再眼高手低,小处着眼,拍一部小成本电影出来。在研讨拍哪类题材时三人产生了分歧:歌星提议拍鬼片,有四亿票房的美国电影做借鉴;作家提议拍文艺片,先不考虑票房,其艺术性可以获奖;导演则觉得拍喜剧片可行,必竟当今社会娱乐性大行其道。最后,三人达成一致——拍自己的这段在怪圈里的追梦经历。 它是喜剧吗?读完整部小说,我看到的都是满满地奋力挣扎。他们被污浊的水流推过来推过去,最后就忘了自己原本是要游向哪里了,只能是哪里方便上岸去哪里。他们售卖了自己的痛苦经历,博得了众人的欢笑,也实现了票房的奇迹。 然而,这就是梦想实现了吗?可为什么三人却没一个在这段游戏结束时得到了甜蜜的结局?当他们重提继续《汉江怪兽》时,也就是重新拾起最初梦想时,机会的油箱却闪起了红灯。我认为,不能把《疯狂电影圈》单纯地看成一部调侃当前影视圈怪象的作品,他是想通过这怪异却不奇怪的电影人经历讲一种人生的问询和境界的突破吧?第一遍时我不理解作者为什么要写最后一章,让故事在遗憾中结束,为什么不给他们拍出《汉江怪兽》的机会,再回翻全书,就想到,小说也许还有另一重含义:生命给予每个人的每分每秒都是有用意的,没有一点多余的时间用来浪费,他们,虚掷了什么又错失了什么呢?当三人用所有身家跻身于那个怪圈中的“上流社会”,吃着上百万一桌的盛宴,玩着千万一场的赌局,留连在声色犬马中时,身边出现的权贵名流,看似都是来合作的,实则都是来嗜血的,他们那大投资大制作的目标彻底被架空,最终,他们被吸干被压垮,名流大人物们瞬间散去。当那个豪华靓丽的圈子消失后,他们用最后的资本,集合了一批“非名家团队”去做这件事时却成功了。三人的经历解读了一个现象:名家大碗巨制出烂片,草根低成本却偶成佳作。无非是把心放在哪里的结果。作者不给机会让他们去拍那部高大上的宏伟巨作,也是要表达敲醒某些人的愿望:现实中,有多少人还在被那光怪陆离的怪圈假象迷惑着,用尽全身解数往那个深渊里跳呢?不由得想起那句话:当你凝望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望你。

《疯狂电影圈》读后感(五):《疯狂电影圈》:向城市文学奋进

这本书断断续续读了两个月,并非是因为小说故事不吸引人,恰恰相反,它的阅读快感非常强烈,只是我专门的阅读时间比较少。

中国近三十年来的著名作家中,在文坛地位最高的仍是那些90年代成名的人物,他们的作品也多以讲述上一个世纪的故事为主,总感觉主体上弥漫着一股“乡土味”。当然了,写什么年代背景的故事,并非可以笼统的定为是衡量一部小说艺术成就的重要标准。因为小说本来就可以分为主体解构人和主体解构社会的两类,对于主体是解构人的作品,故事的年代背景也就不算多重要了,但是对于解构社会的作品,故事的时代背景就相当重要了。

进入新世纪的十几年来,各种新流小说大量冒起,无论是任何形式发表的作品,都可以归类为通俗文学。而传统的严肃文学作品不再拥有过去那样好的生存环境了,却也并不能完全归咎于大环境或是这浇薄的时代。比如,很多仍写作严肃文学的作家,故事背景虽然放在了当代,但是作品本身仍存在两处致命的软肋。其一是,缺乏生活化。本来即使是描写日常生活的小说也可以像科幻小说那样,完全以一种超越现实生活的手法去讲故事,但作品内在的伦理关系一定要处理的很饱满,否则它就缺乏生活化了。其二是,无法突破思想瓶颈。在任何小说作品中,无论是作家有意的布局也好,还是随意信笔也好,作家思想的触须都像人体的毛细血管一样,漫布字里行间。不知是受成长背景影响,还是成名之后思想固化,抑或积极向所谓的“现代性”、“后现代性”以及各种五花八门的意识流吸氧,众多作家的思想深度和广度,都给人一种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感觉,对时代的判断,对当下历史矛盾的解读都显得孱弱和充满悖论。总感觉他们对于文学和自己的思想立场都抱着慎畏的态度,表面看有些像明代那些不肯出仕的士人,明人是不愿受辱,今人是不愿什么?明人是毫无出路的精神痛苦,今人更大似无病呻吟或像民国的上海那些附庸文艺的阔太太一样,闲愁哀绪种种,有几多是痛心时局家国?躺在安乐窝里怎能在混杂的流变中振起纤臂?归根到底,是对自我的身份认同仍迷离,想要承担些历史重担,又狐疑而妥协,想要继承些什么,却又骑墙东西两顾,惶惑无适。也不乏学旧时代吧嗒吧嗒蹲在墙根下吸长杆烟的老农的,善良而固执,满脸岁月斑驳,金灿灿的光辉却是那眼眸里永远空洞洞的渴望,填不满。

有这样缺失的作品,即使奔着作家响当当的名头买来一阅的读者,也难免会失望,当然绝大部分读者只给出“不好看”这样简单的评价。这“不好看”,就意味着,它缺乏生活化,它不能带着读者去思考——那种深刻认识自己和时代的思考。虽然众多年轻一代国民对于文化产品大多注重快餐式消费——这其中很大程度是受商业文化所驱使的,但人们对于自我认知的渴望和拥抱时代的热情,却超过五百年来任何一个时期,当代严肃文学的作家们恰恰疏离于人们的这种需求。而通俗文学,却因迎合市场的需要,无论小说的写作技法,还是故事架构,都能更轻易俘获读者的阅读欲望。即便文笔参差不齐,行业怪相丛生。长此以往,民众只能被动欢迎通俗文学,自然不是件好事。而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代,就需要让严肃文学和通俗文学进行某种程度的“合流”,而最好的一个突破方向,窃以为非“城市文学”莫属。

中国目前仍没有产生成熟的“城市文学”,原因固然复杂。比如中国的城市化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而城市化建设又充满“野蛮”,没有产生优良城市文化的肥沃土壤;作家对于中国社会矛盾的认识片面而肤浅,缺乏深度历史观,对未来充满迷惑。

而中国文化的悠久丰厚,具有天然给人自尊,启示青年奋发的澎湃动力。现在我们的青年作家就在不约而同的塑造着我们的“城市文学”。这一代青年作家几乎完全没有自卑,与世界的距离更近,并伴随着国家的崛起正逐渐走到世界中心的位置。他们更注重继承,能摸索到解构社会伦理矛盾的根本之处,使命感更强,更理性的去追溯历史。《疯狂电影圈》就是带有这样一种精神特质的作品,是一部积极塑造城市文学的作品。

这部小说的三位主人公吴海、黄亚明、欧阳正德,表面看身份背景差异巨大,吴海从美国归来的前黑帮大哥,黄业明是过气老歌手,欧阳正德是大学老师。然后三个外行人一“仗”如故,没钱没背景,搭起个“草台班子”——金三角影业,就轰轰烈烈闯进电影圈了,还运作起个几亿的电影项目。其实,如果传统一点来看,吴海他是个江湖游侠,黄亚明是江湖艺人,而欧阳正德则是个失意书生,三人天生就是一起搞大事的组合。对中国历史或古典小说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江湖游侠和失意书生都是抱大才而终日思图大事之人,重情义,为人真挚,意志坚定,爱情荡气回肠。而江湖艺人则有随遇而安之性,惯见世情奸伪,重视儿女情义,虽然本身缺乏图谋大事的志向,但对富贵充满渴望,善于抓住机遇,也容易被激发起慷慨之气。而在《疯狂电影圈》中,这三位男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形象也与此契合,是毫无违和感的风尘三侠。

虽然这是一部虚构的小说,但不少故事情节应该都是作者莫争亲历或耳闻过的。这个风尘三侠闯荡电影圈的传奇故事,作者对人物倾注的情感,对故事情节的铺设,都隐隐有种唐代传奇作品的影子。人物的性情很饱满,世俗气息浓郁,又具有超越世俗的雍雅气息。

因为这不是一部特别长篇的小说,所以对很多人物的描写,花费的笔墨较少,但是通过合理的伦理关系安排,每个次要人物的形象都获得了充分的照顾。尤其是吴海的干妈芳姐,这个次要人物给人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她是一位因“走私人口”被定罪关在美国监狱的黑帮大姐,但有“圣母“一样的光环。当芳姐将不久于人世,吴海从中国赶往美国监狱看她最后一眼时,有一段描写的最为精彩:

“是那些年的海风吹的,”芳姐哆嗦着手,颤抖地说,“风在梦里把那些靠不了岸的孤魂野鬼都吹进我的骨头缝里去了。”

这后半句,尤其震撼人心,当你通读这本书会更加清晰感受到这半句话所蕴藏的冲击力。这也代表了这部小说的特点,没有大段细致的文学性描写,但人物的某些对话和简单的几句环境描写,便已给读者留够了玩味快感和想象空间。

契诃夫说:“学着写的有才气,就是写的很简洁。”话讲的很浅显,但是只有经过丰富的创作实践并对人和世界有了很多维的理性认识,才能通过简洁的艺术手法让读者看到作家所展现的才气。很多传统的严肃文学作家恰恰不能驾驭好“简洁”之道。

在这部小说中,莫争全方位揭示了电影圈中融资、签约、做盘、艺人潜规则、看风水、饭局等方方面面的内幕,各种交易,各种纵横捭阖,各种阴谋诡计无不触及。并且以隐线勾勒出了一个电影圈外的当代中国社会情景画。给人一种什么样的价值观呢?就是这样的时代,如果驾驭不好,它就是一只吞噬一切欲望的饕餮巨兽;如果能驾驭的好,它就是一匹天马神驹,可以引领我们去争取九天阊阖开宫殿的尊荣。

人们可能比较容易接受自己的平庸,但很难接受生活的平淡,而今天这个时代恰恰能为不甘心平淡的人提供超出预料之外的机遇。每个人的身边都可能潜伏着一场改变命运的暴风雨,当身临旋涡之中,如何在各种错杂的情感和关系网里做出走向成功的抉择——尽管这抉择充满偶然性——才是最关键的。《疯狂电影圈》所讲的故事,恰给我们带来了很真实的思考。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