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失踪的女儿》读后感摘抄

《失踪的女儿》读后感摘抄

《失踪的女儿》是一本由[英] 卡拉·亨特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32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失踪的女儿》读后感(一):敢于同黑暗的斗争

过了很久,再次回忆这本书,里面那些恐怖的,让我不能呼吸的恐怖画面已经慢慢消失。我不敢相信世界里会有这样的披着羊衣的狼,也没想着到那些姑娘活着逃出来,又如何开始了新的生活。 而触动我的是里面主人公最后的一句表白,原来我是自私的。 在追寻真相的过程中,他们克服了来自内心的困难,也解开了事情的真相。你越是恐怖的,越是逃避的,越可能发生在你身上。你以为你一生内疚,并为之付出一切的朋友,原来是出卖你的人。 我的自私,狭隘,让我们彼此不相信,我因为生存而背弃了朋友间的信条。我以为想到种种就可以避免伤害,可下一秒你连自己都无法预测,又怎么能预防一切伤害? 每一本书,每一个人读都有不同的感受,我仔细回味,希望它带给我哪怕一句启示。

《失踪的女儿》读后感(二):你永远也想不到一个八岁孩子能做出什么

七分吧。值得一看,虽然有点英国小说一贯的偏严肃慢节奏,悬疑不多,但是书里展示的众生相值得一看。 看完之后有点生气,大家都在为小女孩义愤填膺,觉得她出事肯定是因为父母虐待她,或者谋杀了她,连警察也对此深信不疑,“凶手”也因此成功陷害他们,最后父母都被判刑,小女孩跟凶手过上了美好的新生活…… 可是我却同情小女孩的妈妈莎伦,从黛西的名字包含的故事来看,妈妈应该深爱着她,对她倾注了自己所有的温柔,结果换来的是女儿看不起自己,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还放言“你不配做我的妈妈,我很快就要有新妈妈了!”莎伦在这种情况下还是忍住了脾气,继续为女儿办生日派对,足以说明她真心爱她,结果女儿当天就和人串通陷害她谋杀,她因此背上了因为嫉妒杀害女儿和妹妹的罪名,被全世界咒骂,真的很不值啊。或许她对自己的儿女关心不够,希望他们更完美,给了他们压力,或许她性格不好,对孩子要求高,不会赞美夸奖自己的孩子,但是总体来说,她也是个普通关心孩子的好妈妈吧,不至于得到如此下场。当丈夫问她为什么不夸奖自己的女儿时,她说“你很难去爱一个看不起你的人。”事实上,她是对的,她在法庭上说的话全是对的,黛西不仅轻蔑她看不起她,还带有恶意的希望她死去,从作文和画都可以看出来。她是对的,但是人们总是偏心孩子,觉得这样说自己孩子的都是恶魔,但事实上,有些孩子才是恶魔。

从书里看,警察冤枉她杀了自己的女儿,我觉得警察认为她杀了她妹妹杰西卡也是冤枉了她,事实上,那条美人鱼裙子并没有什么意义,不是她做的,黛西自己溜了出去,而她克制了自己的脾气,继续为伤了她心的小女儿办生日聚会,她曾为了这个女儿做试管,经历痛苦,身材走形,被丈夫背叛,被女儿看不起,只抱怨了一次被女儿偷听到了,就被女儿在心里判了死刑,再也不配当她的妈妈。

只要想想这些,就觉得太可怕了,九死一生生下孩子,倾注所有、付出一切,只要有一点不合他们心意,就会被全盘否定,不配当人父母,实在太可怕了。

你永远也想不到一个八岁孩子能做出什么。

《失踪的女儿》读后感(三):育儿之道

第一次看英国作家卡拉•亨特的书就是这本《失踪的女儿》,讲真第一眼就被本书的封面所吸引,反光的封面给人一种莫名的神秘感,让人对这本书的内容充满好奇。貌似厚如砖头的一本书,从一开始就让你欲罢不能地看下去,直到看完此书。你一定会被故事情节所吸引。

这本书讲的是小女孩的失踪案,虽然关于失踪小孩的侦探故事中外都有不少,简直可以说是层出不穷,但作者的高明之处就是将故事的背景放在了互联网发达的当代社会。如今社会上发生任何奇葩和光怪陆离的事件,不仅仅有媒体的跟踪报道,还有普通网民也会引发热议,通过各大网络平台指点江山挥斥方逎,更有甚者会采取过激的行动,来促使事件的发展轨迹。而这些无孔不入的信息,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办案人员的心理。

黛西的父母举行了一场家庭宴会,宴会结束后,他们发现他们的女儿黛西失踪了,在所有人都怀疑黛西被陌生人绑架的时候,一个新的线索告诉我们黛西有可能根本没有参加聚会,而她的父母竟全然不知。网上舆论的压力让黛西的父母成为受害者,然而谁才是真正的受害者呢,卡拉亨特在本书中逐一为我们揭开谜底。

随着调查的深入进行,人们对凶手的猜测在变化,对嫌疑人的看法也在变化,他们公开的讨论,公开的站队,网络显示出了强大的力量,对女孩父母来说是伤害,对警方来说是困扰,其实这引出了很多问题:过多的公众关注对于法律案件是否产生不利影响?如何界定合理关注和过度关注?如何管理和控制过度关注?言论自由在案件面前,是否还是可以随心所欲?

回到故事中来,父母对于孩子的意义,书中也有很多体现。孩子不仅需要父母生活上的照顾,更需要家长心灵上的关注。文中黛西的父母都是各忙各的,一点不把女儿和儿子放在心上,导致了黛西的关爱的缺失。父母的言传身教会给孩子带来一辈子抹不去的痕迹,这在孩子成年后的环境里是无法改善的。父母们也应该意识到,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不是任何人的附属品,无论是溺爱和控制,都应该让孩子有一个健康和独立的成长环境。

这是一本很不错的书,给那些做父母的敲响了警钟,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父母才是最重要的。

《失踪的女儿》读后感(四):意外的结局

小女孩黛西的失踪,让家中的父母焦虑万分,让周围人为之担心,这位小女孩到底去往何处,被拐卖了么?还是有意在躲猫猫呢?作者开局的悬念吸引着读者的视线,想急切地了解最终的答案。

为了让小说更有新意,作者加入了社交平台“推特”里的网友评论。小女孩的走失导致警察的深夜现场调查,早已吸引住周围人的注意,因为找不到孩子的时间刚好发生在家庭聚会之后。也正由于网络的普及,此消息第一时间就在网络上传出,也让警察的破案添加了不少的压力。

随着案件的深入调查,读者的关注点也随着情节的进展,慢慢聚焦到黛西的家庭。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四口之家,掩藏其内的竟然是家庭的不和。

黛西的母亲莎伦,10多岁之际,她的父母亲带着全家集体外出游玩,在宾馆的聚会之时,不过2岁的弟弟竟然无故死亡。有人猜测,莎伦不愿让新生的孩子抢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而将弟弟杀害。而当莎伦有了自己的亲生女儿黛西之后,这种担忧再次爆发,怀疑其丈夫会抢走了对自己的关爱,而把注意力放入在黛西身上。

黛西的父亲梅森,则不堪家庭的困惑,而在外面四周寻找女人,并且有恋童的迹象。黛西曾有绘画和言语,谈及到自己的父亲是“猪”,并将“猪”的形象画作自己的笔下,而这就代表着她的父亲。黛西的房间布置非常的怪异,各种物品摆放的整整齐齐,且而摆满了雏菊的图像,让警察非常惊讶,这到底是怎样的女孩?

而黛西的弟弟利奥,非常可伶,是个养子,虽然是父母亲的秘密,不过还是被黛西偷偷听到大人间的谈话,因而嘲讽利奥。这也让周围人都知道了利奥的故事,也导致黛西和弟弟关系不和,两人经常吵架。黛西还告知弟弟,自己有个同母异父的哥哥!

对于案件的看法,作为读者始终将目光停留在黛西未死的情节之中,总感觉她是不是藏躲在某个偏避的角落,随时都会出现在警察的身前。即便是警察找寻到沾有血迹的衣服,还是有如此的想法。有时也会把注意力放在利奥身上,虽然他的年龄不大,不过和姐姐的仇恨会不会也成为案件的帮手,最终忍无可忍而下手。

不过,作者给小说安排了精彩的答案,让读者非常惊讶,也因此重新回头又把相关内容看了看,以寻找到这种结局的相关铺垫。真的太出人意料了!

《失踪的女儿》读后感(五):失踪的人性

一直以来,我都不愿意去读有关于儿童失踪的故事,因为在我想来,所有儿童失踪的故事大都有一个悲惨的结局,对于失踪儿童来讲,迎接他们的要么是死亡要么是沦为人贩子赚钱的工具,对于家庭来讲,这无异于天塌地陷。我始终说服不了自己去接受这个世上还有这么阴暗的事情。只是随着年岁渐长,我想有些事情,终归是要正视的,不能因为不想便不存在。因此这才有了这次读《失踪的女儿》的机会。 《失踪的女儿》是英国作家卡拉亨特的作品,对于其人,我不甚了了,自然也无法说更多。更有意思的是这个故事的本身。一个8岁女童失踪的案子,在短时间内变成了一个热点事件,不论是警方还是舆论媒体,不论是受害者家庭还是众多吃瓜群众,迅速的被卷入了进来。所有的人都在寻找着自己认为的真相,所有的人都在根据自己的判断与习惯做着自己想当然的审判,只是这些人们孜孜不倦所寻求的真相就真的是真相吗,还是只是自己一厢情愿的真相?! 在读《失踪的女儿》的时候,每当你感觉你触摸到真相的时候,作者便会给你来一个神转折,这个故事就是在层层递进中,让你感受到高潮迭起,欲罢不能。你会对小女孩黛西的命运充满担忧,即便已经猜到黛西可能早在失踪的那一刻便离开了我们,我们依然满怀着希望,希望这个可爱的女孩只是走丢了而已,玩累了就会回来。。。 这个故事带给我们除了感官上的冲击以外,带给我们关于理智与理性的思考则要更多一些。在面对某一热会热点事件的时候,无论与我们有关与否,我们似乎都理所当然的认为这是与我们有关的,我们习惯于在键盘上敲出一段段我们自以为是的文字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这种观点的表达是不被允许怀疑的,我们每一个人都以为自己是对的,我们在批判某些方面的不作为乱作为,我们从来不会承认官方的真相是真相,我们只会认为那是黑幕而已。就像在这个故事里面,在警方还没有得出具体的调查结论之前,网民们已经开始进行所谓的道德审判,开始在攻击与自己的结论不相符合的人至于黛西的死活,从来没有人真正关心过。当看到这里的时候,不禁想起了某些国内发生的事件,虽然地处大洋两岸,虽然远隔着千山万水,但是在面对类似的事件的时候,网民们的反应是如此的如出一辙,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遗憾了。 当真相大白的那一刻,所有人的心情都是极为沉重的,这是一个难以让人接受的结果。但是在本书的一开始,作者便借着警官的口告诉了所有人答案,他们知道是谁干的,他们可能没意识到或者尚未意识到,但其实他们知道。。。 黛西最终还是离开了,无论怎样,这只是一个八岁的小女孩而已,愿天堂里没有丑恶,没有仇恨,愿天堂中繁花似锦,无忧无虑。。。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