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失智失踪读后感1000字

失智失踪读后感1000字

《失智失踪》是一本由[日] NHK特别节目录制组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4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失智失踪》读后感(一):老无所养,亦无所依

我不太喜欢这个副标题,不知道为啥,让这个原本沉重的话题都无法触动我。但说实在的,这本书讲的确实是作为独生子女的我时常思考的一个问题。

日本的养老制度已经相当完善了,看护服务也非常普及。但即便如此,在老龄化如此严重的社会,身患认知症的老人失智失踪的案例仍屡见不鲜。

因为24小时一对一贴身盯人实在是太难了,有时候就十分钟打个盹的功夫,人就走丢了,悔恨终生。要把人关在家里不让出去呢,固然可以解决走失的问题,但也侵犯了人权,极大降低了老人的生活质量。

小孩和老人的看护都是需要一比一置换一个成年劳动力的时间,这时候就出现了那个千古难题:搬起砖没法抱你,放下砖没法养你。而不像情侣之间陪伴只是升值服务,面对无行为能力人,照护是实打实的刚需。

而让老人去看护老人,或者让老人去照顾小孩,却又会造成剩余价值的剥削,我觉得这也是不道德的。

或许问题出在独生子女上?但退回传统的多子女家庭情况会变得更好一些吗,可能也不会。不患寡而患不均,一碗水端不平的结果可能就是三个和尚没水喝,大家相互甩锅,谁也不愿意负责。

从动机上看,如果养儿是为了防老,会不会又过于功利了呢?我们这一代人承担了父母辈的养老,在生育率一路下滑的未来,谁又来照护失智失踪的我们呢?

《失智失踪》读后感(二):你是否还记得回家的路

阿尔兹海默病,在很早以前,被称为老年痴呆,那个时候的人们认为,这个病症只会发生在老人身上。老人在年纪变大的同时,不可避免地需要更多的照顾和体贴,可是往往因为这类病症让家人陷入困境。在本书中,将这种病症统称为“认知症”,人们的认知开始出现问题,于是才会导致各种得后续问题。

这一病症,如今在我们得生活中越来越常见了,根据书中数据显示,65岁以上得老人,四个人中就有一人患有认知症。而每一为认知症患者得家人都承受着莫大得痛苦,因为认知症得存在,会让这些病人出现“游荡”得病症,家人一旦没有及时发现,就会造成家人的失踪。

这类失踪往往发生在家中,老人突然对熟悉的家没有了安全感,有一些也可能是潜意识中想要回到小时候的家,于是他们从现在这个家离开。他们离开的时间并不固定,所以家人就很难预测,另外,当他们一旦从家中离开,外面的广阔世界只会让他们更加陌生。而失踪的老人面临的后果也是很严重的,运气好的会很快被寻回,而运气差的,要么是再也找不到,要么再次相见已是死讯的消息传来。

走失只需要一次就能实现,但是家人们却因此不能又一次疏忽,于是在认知症这一问题上,如何看护成为了最大的问题。一些老人从家中离开的时间是深夜,如果没有看护或是其他措施,家人往往难以察觉。对于这种情况,书中针对性地提及了可以使用红外线检测等手段,有效确认老人是否还在家中。而老人的深夜“失踪”往往也同找厕所相关,所以家中需要将厕所的位置进行标注明确,最好是老人身旁就有。

另外,针对可能会出现走失的老人,我们最熟悉的办法就是在老人身上佩戴相关信息,这样可以便于找回。但是最好还是从根源上杜绝走失的可能,因为有些时候,老人并不会寻求帮助,或者是被其他人发现,书中曾举国一个老人误闯宅基地最终冻死的案例。

以上所说的内容,都是基于老人有家人照顾的情况下,如何应对认知症。但是,在这个世界上,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肚子生活的老人,于是在这一部分,作者再一次提及了看护保险的内容,而这一部分的内容也让我联想到了另一本书《在熟悉的家中向世界道别》,着这本书中详细讲述了一个人要如何面对年老的世界,感兴趣的人也可以去看看。

《失智失踪》读后感(三):讲述老龄社会的必要知识,关于认知症的那些事儿

《失智失踪》是一本关于老龄社会的事迹,它讲述了有关认知症患者游荡的社会现状,从看护者和社会制度等不同层面讲述了如何应对。在社会老龄化的当下,我们很有必要了解一下本书中的内容。

据日本截止2012年的调查统计,65岁以上人群中每4人就有1人是认知症或临界认知症患者。

认知症(俗称“老年痴呆症”):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脑细胞死亡,机能低下,患者出现健忘等症状,对生活造成影响的状态。

认知症患者中,有一部分是腿脚灵活能够自由活动的。因为认知症,他们可能在外出后找不到回家的路,不得不在街头游荡。

游荡的结局,可能是死亡,也可能是音信杳然、下落不明。

玉井医生研究指出:由于认知症患者特有的视野狭窄及问题解决能力弱,认知症患者能回进入常人难以想象的场所,导致无法脱身。

认知症患者的游荡,对家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很可能印象到家人的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

因此,认知症不单是个人问题,也不仅是一个家庭的问题,更是个广泛的社会问题。

除此之外,还给家庭带来无尽烦恼,看护、寻找是不可避免的烦琐日常,更有可能会引发更为严重的后果。

目前的体制无法提供24小时看护,因此,为了应对认知症患者的游荡现象,人们想出很多应对方法,但却不能完全防范意外发生。

这些方法包括:锁闭门窗,在玄关打地铺,在门口安装感应器,在身上安装GPS,或者干脆跟着游荡的患者。

通常的结果是,负责看护的家人比患者更累,休息时间减少,身体过劳,心力交瘁。

更有甚者,认知症患者影响到公共交通发生意外,家属不仅要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还要承担责任,承担赔偿。

鉴于社会老龄化的趋势愈演愈烈,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可能面对的局面,了解一些应对措施。

▶️1.我们要注意辨别认知症的信号。

重复说同样的话、重复买同样的东西,搞不清做菜的步骤、不知如何调味等情况,都是需要引起注意的信号。

▶️2.预防走失的活动。

在患者的衣服、或随身物品上别上名牌,让他人知晓其身份;

利用标识,以便看到的人及时分辨情况提供援助;

利用感应装置和GPS进行定位,方便找回。

▶️3.调整患者的昼夜节律。

比如:将患者的午睡时间缩短到最少,让其在白天小号经历,这样已开,患者自然而然就能在夜间睡的香甜。

▶️4.适时寻求警方或周围人的帮助。

如果发生患者走失的情况,从看护者的个人层面上来说要及时向外界寻求帮助。

什么叫做及时?

⭐️家里5分钟,家周边5分钟,附近10分钟。如果找不到就报警。

从社会层面上来说,借助网络实现走势信息共享,进行走失人口的信息查询和匹配。

建立帮助认知症患者及其家人的体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认知症患者也能够安心生活的城市。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