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爱的重建》读后感1000字

《爱的重建》读后感1000字

《爱的重建》是一本由[美]梅丽莎·摩尔 / [美]米歇尔·马特里西阿尼著作,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32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爱的重建》读后感(一):与生活和解

以前不喜欢看励志向的心理书,觉得从小深受心灵鸡汤之害,不如每日一丧认清事实来得痛快。至少在看《爱的重建》之前我是这么想的。

封面是透过重重树枝的太阳,初始时以为是夕阳,还自顾感慨夕阳无限好,合卷后方醒悟此为朝阳,生活对我重击,但总有冉冉升起的希望存在。最有共鸣的是腰封:“世间还有美好的事情存在,我选择与生活和解。”上一次接触类似的主题是在《海边的曼彻斯特》,但海曼更倾向于表达每个人都有不与生活和解的权利。同是遭遇生活中的不幸,但对梅丽莎·摩尔而言,这种不幸已然超越常人所能忍受的极限太多,历经磨难又浴火重生,与生活和解的智慧能帮到更多尚在泥潭挣扎的人们。

观看风暴、治愈心灵、开启心智、运用能力、提升灵性。关于爱的重建的五个步骤,梅丽莎运用详尽的事实和佐证,辅以自身的经历,试图帮助每一位翻开书本的迷途者。摩尔向他人揭开伤疤,用令自己痛苦不堪的回忆作论据,在这一点上尤其值得敬佩,人都有自我保护的倾向,有人对逝去的恋情闭口不提,有人会可以避开曾经摔倒的地点,倘若记忆里能加上删除的按钮,不少人会毫不犹豫地按下吧。

但今日之我,是昨日之我所成就的。书中用“风暴(storm)”一词代表痛苦的经历和挑战,我们所经历的风暴已然是我们的一部分,是它们将我们引领至此,然后也平息于此。以前觉得面对风暴淡然自若的心情只存在电影艺术的表达里,生活并不能如此戏剧化,但事实上观看风暴的不作为的智慧正是最有效的手段。当你处于一个更加平和冷静的状态下,你将能发掘更多的资源、了解事情的全貌,以便采取一个清楚可行、目的明确的应对方式,从而会拥有更加全面的计划。和风暴共处,努力趋于客观,当情况明朗之后,踏上浪头前去真理的所在。

《爱的重建》对于遭受过不幸的打击而沉沦在抑郁中的人们有着特殊的意义,旁人看来深奥而理解不能的语句,对他们来说可能就是救命的良药。很少有人能像摩尔一样挺过人生的巨大难关,但只要她所分享的智慧能以文字的形式流传下来,她的努力就不会白费,我很是希望在世界的某一个角落,有人能因为阅读一本尚未谋面的作者的作品,而重拾对人生、对生活的希望。

《爱的重建》读后感(二):天堂向左,地狱向右

“你连自己都不爱,怎么可能爱别人呢”当做副标题吧! 看到本书的封面就被吸引了,最瞩目的就是透过树枝照射出光芒的太阳,还有那大片大片的云霞,读完本书,更加佩服本书编辑选择的这个封面,真的非常切近本书的主题——《爱的重建》。 没有读过本书的朋友可能产生疑问,爱还需要重建吗,爱怎么重建呢?(我拿到书也有类似的反应,本书的书名也很好)带着这个疑问翻开本书并且仔细读完以后,越来越佩服作者的勇气,也在作者重建爱的过程感到温暖,同时希望更多生活遇到困境的人能够读一读本书,尝试着重建——“爱”! 不知道读这篇小文字的读者是不是一个内心强大的人。举个例子,当父亲常常在儿女面前虐杀小动物,并偷偷的告诉儿女说“我知道怎么样可以杀了人仍逍遥法外”,真实的情节而不是美剧《逍遥法外》的那种,他的儿女是否应该感到恐惧?如果有人觉得这没有什么,那么——父亲是恶名昭彰的“笑脸连环杀人魔”呢?作者梅丽莎•摩尔的父亲正是美国20世纪90年代恶名昭彰的“笑脸连环杀人魔”,可以想象的到受害者家人及其他人对连环杀手的愤怒,而这个连环杀手的儿女也要受到的指责和非议,仿佛跟连环杀手关系密切的家人也是恶魔。如果因此而沉沦绝大多数人也能够理解,而内心强大的人肯定不会接受这种结果。 谴责恶人没有错,而是否应该一并谴责恶魔的家人就是要深思的问题了。本书的作者,她肯定也不想自己父亲是杀人魔,但是事实是她的父亲就是杀人魔。作者受到的心灵创伤也很重,可是她并没有因此而被杀人魔女儿等等负面的标签击垮。意识到自己的困境后,不断的尝试着走出内心的困境,把支离破碎的内心一点点的修复好,找到健康快乐的自己,救赎自己,帮助他人。这是真正的爱——让自己内心完整向上,这种爱不是自私的把自己放在一切的最前面,而是面对困境,面对一般人可以轻易的自暴自弃的情况,仍能更通过强大的内心修复力,去感受自己的痛,去理解自己的痛,去和那些痛和解,而后走出那种困境,达到内心的平静甚至快乐,不去伤害他人并且要修复好自己内心的伤痛。

书中作者从认识困境,接纳困境,思考对策,勇敢走出困境几个方面,为读者描述了突破困境的过程,为有内心困境的读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法。现在看作者文笔平淡、真切,想必作者自己当时经历的过程肯定是充满荆棘,作者把自己的战胜困境的方法写出来,其中的勇气和努力值得点赞。 把他人特别是亲人的错或者生活的困境当成自己深陷泥潭的借口确实很容易,而避免亲人的错、走出生活的困境却需要巨大的精神力量。读过本书的读友,或者遇到困境的读友,希望大家能够从书中汲取力量,学会爱自己并且不放弃。爱的重建,就是自己的内心因为生活、困境已经支离破碎后,在意识到自己的困境后,可以做短暂停留,但是仍需要寻找修复内心的路,走出内心的困境,达到健康平静的内心状态。

愿每一位读过本书,正在读本书,还没有读本书的读友,都能过让阳光冲破遮挡,照进内心。

如果你连自己都不爱,那你怎么可能去爱别人呢,对吧?

《爱的重建》读后感(三):让内心安顿,世界因你而存在

现代生活的繁复纷纭,让居间奔波之人总会不期然或多或少地遇到各种心理困扰,那么,遭遇这些心理病时如何应对,如何妥善度过这些心理创伤时期,让自己的心灵重拾平静与安宁,这将是寻找自救自赎的必行之路。梅丽莎·摩尔的《爱的重建》以自身心路历程,描述了杀人魔父亲对自己的影响与心理创伤,用自己的感悟启发所有有心理创伤的人走出低谷,重拾人生幸福。

梅丽莎·摩尔是20世纪90年代恶名昭彰的“笑脸连环杀人魔”的女儿,她的人生前二十年承受着父亲带来的负面影响,痛苦、自我厌弃、空虚、自暴自弃、焦虑、恐惧甚至绝望。经过治疗师和专家的长期帮助,在梅丽莎·摩尔意识到自己正在虚度时光,下定决心开始行动时,情况有了变化,也成就了如今这本《爱的重建》。梅丽莎·摩尔认为,拯救自己的最终是行动,是最基本的人生信条,比如希望、宽恕、爱。拯救自我的过程其实也是不断发掘自我内心的过程,接受不完美的过去,爱自己,宽恕自己,开始新生的旅程。今日之我,是昨日之我所成就的。就如《了凡四训》中说,“昨日种种,譬如昨日死,今日种种,譬如今日生”。摆脱昨日的沉重包袱和负担,今日轻松简装,重新上路,重新有创造力地生活,学会与自然相伴。

对心理创伤与复原感兴趣的原因让我翻开了这本《爱的重建》,曾阅读过的一些心理学类书籍也让我知道心理创伤之后爱与宽恕的重大作用,但我仍为作者惊人的身世遭遇及其从那些伤害伤痛人生阴影中走出勇气而折服,这些亲身经历与感悟让人动容。观察、治愈、保持开放的心态,利用这些资源进行自我提升便是《爱的重建》所希望读者所能达成的。

前日去雕塑公园看到一尊名为“自我完善”的塑像,雕塑上的人,有力地举起铁锤向自己身上砸去,千凿万锤便是自我完善之路,痛苦着完善着,最终成就自我。

冷静,自信,能够接受风暴的侵袭,并能和自我的情绪独处,这样一切才会渐次明朗。“整个宇宙是为了帮助你而存在的”,如果你不曾放弃自己,宇宙万物都不会放弃你。在《爱的重建》中,认识自我,然后温和自处,积极自我对话也非常重要。如果你能接纳人生的风暴,那么,可以试着自我安抚,“如果你想善待他人,首先善待你自己”。利奥·巴斯卡利亚说,“爱和自我是一体两面,你若是找到了其中一个,那么另一个也就在你囊中了。”所以,如果觉得自己还欠缺一点爱,那么不妨好好爱自己,爱会因你而来。

作者分享了一个改过自新练习,也叫5T练习:TAKE(接受自己的一切),Terrible(糟糕,并不是你的代名词),TELL(告诉他人,向信任的人倾诉,听听别人怎么说为什么爱你,以及你为何值得被爱),TALK(与自我对话,认清阴影的存在,自如地开解自我),TURN THE TABLES(反败为胜,问问自己,当别人正处于你的情况时,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这本书里有当事人讲心理故事,也有充分的心理学理论,特别是一些行动力的方式,比如,自我的观察,观察的进一步是感受自我,并让感受越来越少地影响当下的生活,从这种观察中让自己看待事物的视角改变,因为我们需要“通过自身协调的觉察力审视过往的经验,而不是忽视自己经历的痛苦或将其过分夸大”。所以,多关注自我,多观察与采取有行动力的举措,一点点让内心安顿下来吧。

书中开出了一些治愈性的疗法,比如正念、信任、倾听、共性、走向大自然、按摩、唱歌、爱抚、拥抱、跳舞、画画、写作、诗歌、普拉提、音乐.......总之,行动起来,锻炼百分之一千万可以帮你渡过痛苦经历的方式,重拾快乐的自我。

《爱的重建》读后感(四):我喜欢有一定程度破碎的人

作为奇葩辩手走红的姜思达曾经在《仅三天可见》这档节目中采访谢娜。他问谢娜,如果可以,希望丢失人生哪十年的记忆,谢娜的答案是人生中苦难的十年。姜思达自己的答案则是临死前的十年。因为再糟糕的回忆,他也舍不得丢掉。在采访完的自我陈述中,姜思达感慨他喜欢在情感上或者在人生上有一定程度破碎的人。

谢娜的反应很好理解,谁也不想遭遇苦难。然而,从姜思达的角度来看,经历过破碎的人生恰恰给人一种质感。

梅花正是因为经历过苦寒,才会有香味扑鼻。

当然我们赏梅也好,喜欢破碎过的人也好,前提就是他们本身没有被苦难压垮,颇带了一份傲雪凌霜的风姿。

倘若在我们的生活中,苦难不可避免。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应对它呢?

也许《爱的重建》能给我们一些启发。

本书作者梅丽莎.摩尔是一名心理创伤复原专家。她的父亲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震惊美国的“笑脸连环杀人魔”,她却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地走出了原生家庭困境。根据相关访谈以及切身经验,梅丽莎.摩尔写成《爱的重建》一书。书中温暖而励志的文字陪伴和指引了无数人走出人生的低谷。

1、无条件地爱自己

遭遇挫折之际,我们很容易掉入自我惩罚的陷阱,让情况更糟。自我和解才有可能改善处境。

拉尔夫不喜欢自己的工作。在妻子玛利亚的支持下他辞职开了家啤酒厂。可惜厂子经营不善。拉尔夫万分羞愧。玛利亚一直在安慰他,拉尔夫却慢慢变得自闭,还有离婚的打算。他觉得自己是一个失败者,再也不值得玛利亚的陪伴。

可以想象拉尔夫若是一直抱着这种心态,本来没有问题的婚姻,最后可能也变得难以挽回。反过来,如果拉尔夫能够宽恕自己,他会看到啤酒厂的失败不过只是一个插曲而已,并不会毁掉他的人生。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我们这一代人最伟大的发现就是,人们可以通过改变他们的态度,进而改变他们的命运。

真正重要的,往往不是发生了什么事,而是我们的态度。

可能目前的状况的确不遂人意。但是也要看到,自己已经尽力了。

此时,就不要再自我苛责了。

并且,发自内心地肯定和关爱自己,才能帮助我们走出逆境。

因为,精神暴力只会不断消耗我们身体内的能量,削弱我们的意志力。反过来,自我和解能够消除负面情绪。轻装上阵才能够更好地做计划,谋对策,把自己从泥沼中拔出来。

喜剧大师查理 .卓别林的作品除了默片,还有他晚年时写的诗《当我真正开始爱自己》也广受全世界读者的喜爱:“当我真正开始爱自己,我才懂得,把自己的愿望强加于人,是多么地无礼。就算我知道,时机并不成熟,那人也还没有做好准备。就算那个人就是我自己。”

当我真正开始爱自己,就不会再强加愿望于自己头上。

而是不设任何前提条件地爱自己。

境随心转。心态好了,境况才会转好。

2、永远不要放弃希望

当能够卸下精神内耗的包袱,面向未来,我们还需要坚守一份希望。

卡戎是一名三十四岁的女人。她没有工作,没有文凭,没有丈夫,只有三个孩子。经历了酗酒父亲的虐待以及婚姻的失败,她觉得灵魂已经离开了身体,甚至在照镜子的时候认不出自己了。

卡戎承认了这个事实,但她也明白不该任由经历过的风暴来定义自己,而应该把握好未来的故事。

她重新理解自己的需要,制定了一些别人或者自己对待自己的底线。慢慢地,她能够感觉到一点点地摆脱了无望感。后来,她甚至还影响到了自己的女儿。从母亲身上学到的永不放弃的精神让女儿敢于跟刻薄的同学对抗。

卡戎的经历证明,即使是经历了二十年的自我贬低,只要不放弃希望,一个人也是有能力触底反弹的。

失去希望带来的则是沉重的后果。

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做过一个经典的实验。他把一只狗关进笼子中,反复地进行电击。这只狗发现根本没有办法逃开电击之后,索性趴在笼子里不动了。到后来,即使笼门打开了,这只狗也不懂得逃开,只是绝望地等待痛苦再次发生。

这就是心理学家定义的“习得性无助”。

如果一个人做某件事总是做不好,他也会陷入习得性无助的心理状态。没有成功的希望,如何能够好好努力?在这种情况下,人会失去斗志,变得消沉颓丧。而最终因为放弃了努力,事情也就真的陷入绝望的境况。

深陷困境之时,希望的意义至关重要。

《乱世佳人》中,郝思嘉穿过漫天炮火回到自己的家塔拉庄园时,迎接她的却是母亲的离世,父亲的痴呆和被北方士兵洗劫一空的庄园。郝思嘉从一个富家小姐变成了家庭的顶梁柱。在保住塔拉庄园的过程中她充分诠释了一句话“即使是现在,希望仍存”。

人生路上遇到磨难不可怕,遭遇失利也不可怕,失去希望才可怕。在快要被绝望俘获之际,记得跟自己也说一句:“即使是现在,希望仍存”。

至暗时刻到来之时,要明白,这预示着黎明马上要来临了。

只要活着,就永远不要放弃希望。

3、直觉比逻辑思维更强大

有希望才有未来。如果我们能给生活加入一点灵性,未来的方向会更明确。

这个灵性就是直觉。“直觉”一词的词根来源于拉丁语,原意是“守卫和保护”。

尽管没有任何意识层面的推理过程,直觉总是能引导我们走向合适的道路。有时候当直觉和逻辑思考相悖时,我们要做的,也许只是好好倾听一下直觉在讲什么。

作者提到了自己的经历。直觉提醒她需要躲避男友肖恩。但她随即又觉得不至于此,继续去找肖恩。她在地下室里找到了他。结果他开始对她施暴,猛击她的肚子,要杀死她肚子里的孩子。

我们可能也有过这样的经历。直觉告诉自己眼前的恋人不适合,再继续下去就是害了自己。然而,再多想一下,人无完人,并且自己也有需要反思改进的地方。一闪而过的直觉没能对抗所谓的逻辑分析。在蹉跎了几年宝贵的青春光阴之后,才悔不当初。

不只是日常生活,在理性思维主导的工作中,直觉也很重要。

乔布斯在他19岁的时候,为了弄清楚人生目标,选择去印度朝圣。这趟旅程让乔布斯发现印度乡间的人跟其他人不一样,他们靠自己的直觉生活。

在乔布斯看来,直觉非常强大,比思维更加强大。

作为苹果公司的灵魂人物,当决定哪款产品可以推向市场时,乔布斯不相信公司里面集体讨论后的理智决策,他也不相信市场调查。他依赖的是自己的直觉。当然市场反应也一再验证了他的直觉的准确性。他还在那场著名的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演讲中告诫年轻人要有勇气去追随自己的直觉和心灵的指示,因为它们在某种程度上知道你想要成为什么样子的人,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

乔布斯一直保持着禅坐冥想的习惯。这个习惯也让他可以更好地与自己的直觉连接。

4、结语

俗语有云“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倘若生活不顺,也请无条件地爱自己。坚守内心的希望,再加几分跟随直觉前行的勇气,可能某一天,我们会发现原来自己已经从低潮期熬过来了。

哲学家周国平曾经说过未经失意的人,不懂人生。

人生的要义可能正是在咬紧牙关的坚持中领悟出来的,而用磨难浇灌出来的生命之花往往也最绚烂。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