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电影的真相经典读后感有感

电影的真相经典读后感有感

《电影的真相》是一本由图宾根木匠著作,金城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2018-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电影的真相》读后感(一):高段位影评的真相

我看过三次《鸟人》,也写了不少文字,但当我看到作者写《当我们谈论鸟人时我们在谈论什么》的第一句:上一次雷蒙德卡佛在好莱坞这么风光,还得算罗伯特奥特曼那部《银色性男女》,我就知道自己和作者段位差别太大了。 2003年起在《看电影》专栏看图宾根木匠老师的文字,从似懂非懂到现在基本看懂,他不断提升着我的看电影段位和境界,甚至我现在的评论风格不知不觉间也在向他学习,对于这样的信仰引路人,一直以来我都是无比尊敬的。 这部影评集大致是2010到2013年前后的电影,适合不追新片的我。作为资深影评人,无论是《捉妖记》还是《环太平洋》,作者居然都是站在找亮点的角度去点评电影,与国内多数反好莱坞反商业倾向的自诩高阶影评人大相径庭。而且作者评论的角度非常独特,《达拉斯买家俱乐部》谈民粹主义,《变形金刚》谈“中美国”制造,《特工学院》则大谈骑士精神,收获颇丰,值得多次阅读。

《电影的真相》读后感(二):一点小想法

读了这本书,感慨良多,书中的字里行间中无不显示着作者对于电影的热爱,作为一位科班电影专业的学生,对此我是惭愧的,作者没有把它当作一份职业,而是真正的当成了爱好与追求。成为一位好的批评家是困难的也是特殊的,就像本雅明说的,“好的批评家不是化学家,而是炼金术士,当他面对着像燃烧着的柴火堆一样的作品时,他关心的不是木头和灰烬,而是那熊熊跳动的火焰,像炼金术士一样,讲真实事物中的无用成分化为闪烁的、蕴含真理的金子。”一部作品的真理内涵越是意义深远,就越与其实在内涵仅仅地联系在一起而不易察觉。这本书当中的作品,不论是《地心引力》还是《山河故人》亦或是《鸟人》当中的发问,作者都试图去探索影片背后的意义以及其真正的哲理内涵,虽然作者自嘲自己所言的“真相”只是一孔之见,但这些影评当中还是尽可能用理性的视角去看待,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总之,这本书的闪光点很多,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希望更多的人都能看到这本书。

《电影的真相》读后感(三):与真相共振

先前在众多电影的影评下邂逅了本书作者的灼见,于是翻开了此书。

《电影的真相》是由多篇不同题材、类型的影评集合而成的作品。作者以其犀利的切入点和风趣轻松的行文推开了影评世界的大门,让人得以窥探电影背后商业化的、浮躁的部分;同时也保留了时尚的、创新的一面。

其中,因过年期间同家人重温了《人在囧途》系列,恰好本书也有作者对《泰囧》的锐评,故产生了一些认同感。他从电影构成的惯性思维切入,意指《泰囧》的社会背景、情节安排与人物形象的定性是服务于中国市场的文化后殖民产物。抽身于对影视作品本身情节架构的推敲,而是落脚于制作动机与受众,其大胆和新颖的展开让人眼前一亮,不由得反思起《泰囧》本身的调性所在。

不仅能作出独到的评价,同时还能引起读者的思考与共鸣,我想这就是图宾根木匠创作的本书的魅力之处。

《电影的真相》读后感(四):关于电影,关于头脑

有幸拜读木匠的《电影的真相》,最初是被这本书的名字所吸引,《电影的真相》电影的真相是什么?再一翻看目录,不同篇章的标题不仅仅有趣、新潮,也能够让人感受到一定的学理性;再加上看到作者自序中坦诚的讲到自己走投无路考取了电影学的博士研究生,于是就激发了我阅读的兴趣。

读完这本书后,首先体会到的是文字的年轻化,字里行间都具备着活力,但是却丝毫没有年轻的稚嫩,相反,在书中多的是很多成熟、老练文风,用简洁的语言将电影透彻的分析。其次,读一篇章节带了的却是不仅仅几部电影或者不仅仅是对于电影领域的体悟与感受,可以看出作者对于不同领域的广泛涉猎,对于我们读者也能够学习到电影与其他艺术形式或者文学、历史等其他领域的联系与思考。最后,这本书中对于不同类型的电影,不管是文艺片还是商业片,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读完这本书可以体会到的是另外一种思考方式。

真心的希望其他的读者能够真正的从这本《电影的真相》中能够有自己的收获,关于电影、关于头脑。

《电影的真相》读后感(五):表达需要勇气

《电影的真相》这本书包含了各种类型的电影作品分析,书里出了专业影评人的分析之外,还细致入微地为读者提供一些影史上的趣事,随笔式日记的写法将个人独特的见解表达出来,相较于一些“爹味”十足的影评写作,木匠接地气式的语气和用词更讨巧些。蝙蝠侠是“内裤套在头上搞治安联防的”、《中年派的太空漂流》中,木匠用《地心引力》比成“中年”版的少年派;木匠的文字里出了专业影评人的犀利之外,还具有特别的气质,他能够在严肃性和娱乐性上把握的非常好,时不时抖出的包袱都能让人会心一笑,可以把它当成一个笔者的散文笔记来读,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在华语电影中,武术依旧是伪术”,这样的观点总能一针见血,不经意间的观点输出能抓住读者的某种癖好。从《开拍吧》综艺上就能看出来木匠的直率发言,在评价易小星的短片《制造偶像》时,“你就拍了一个特别烂的东西,陈思诚导演不好意思直接说你拍得烂。”而在文字里,木匠显然更加“放纵了一些”作为一个表达者,直言不讳的勇气显得尤为可贵,因为敢于直言往往会引起众多争议,但是被误会是表达者的宿命,所以我喜欢木匠无论是语言还是文字式直接的表达。记得又一次采访时他提到,“电影理论并不作为一种评判导演的标准,导演可以不懂电影理论,影评人也可以用电影理论评价电影,但这并不是一个双向的事情。”引人深思,常看常新!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