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纳齐斯与戈德蒙》读后感1000字

《纳齐斯与戈德蒙》读后感1000字

《纳齐斯与戈德蒙》是一本由[德]黑塞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16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纳齐斯与戈德蒙》读后感(一):无爱的永生

姬友推的这本,交流时她说,纳齐斯和戈德蒙整合起来就像完整的人。书里对戈德蒙的描述已经足够丰富,因此更想说纳齐斯。

关于始母的追逐,和理性的维护,戈德蒙无疑在精神世界出走了太久,但他同时也是亲历者,流浪寄居勾引姑娘也杀过人。纳齐斯是极度自我严苛的人,无爱也无泪,就如终页这句话:“可你呢,纳齐斯,你是没有母亲的,你又会怎样死呢?没有母亲,人便无法去爱;没有母亲,人也无法。”

回读时发现,最让我感触的是纳齐斯对戈德蒙的评述,看似冷酷无情,实则鞭辟入里,以至于戈德蒙昏倒在廊亭中。人在面对一直回避着的真相时永远是脆弱不堪的,但也因此才有了巨大的潜力。可纳齐斯不是,他天生智者,却在戈德蒙流浪的年岁里,守着不肯承认的爱和欣喜,直到其生命的终点,被宣告了无爱的永生——这才是悲剧,我永远爱看悲剧。

《纳齐斯与戈德蒙》读后感(二):感性

初读这本书,只觉得这是两个少年的故事,只有一路读下去才能明白,作者想要探讨的其实是理性与感性的问题。书中两个少年所处的年代为禁欲的中世纪,但作者并未将现实主义贯穿全文,而是将现代社会的一系列问题写入书中,达到借古说今的目的。

纳齐斯与戈德蒙是生活在圣母修道院的两个少年,纳齐斯年纪轻轻就深受院长宠爱,头脑聪明,高傲;戈德蒙则是新入学的懵懂学生,长相俊美,学习努力,立志成为神父。渐渐地在纳齐斯的筹谋中两人成为了朋友,而戈德蒙也越来越穿过迷雾发现了自我。

在这本书中,纳齐斯代表理性主义,戈德蒙则代表感性主义,虽然作者在书名中将两者并列,但其实作者将大量的笔墨给了代表感性主义的戈德蒙,写他的觉醒,他的流浪,他与女性的关系,他对艺术永恒的见解。书中有一个更为重要的意象“始母”,始母的形象极为重要,它象征着戈德蒙内心对一体性的追求,甚至象征着一体性本身。

“生命之母既是爱,是情欲,又何尝不是坟,不是朽烂。生命之母便是夏娃,她是欢乐之泉,她是死亡之源;她永恒地孕育,她永恒地屠戮;她的爱即是无情。她的形象存在于戈德蒙心中,时间愈久,就愈化作一个隐喻,化作一种神圣的象征。”

《纳齐斯与戈德蒙》读后感(三):纳齐斯与戈德蒙

第七章之前 戈与纳谈话中内心的逐步觉醒,第十七章之后 纳救了戈 在谈话中逐步建立起欲望与精神、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中间十章戈的漫游不得不说略显的冗长 像黑塞自己讲的一样 对一些他认为重要的地方进行了反复描述 若是能再做精炼可能会更顺畅/

再摘一些印象深刻的点吧 1⃣️纳与戈的相互吸引在于不同 相处未必愉快 总带着不同程度的不对等 而这种不舒适使他们彼此成为更完整的人 那是精神秩序与感官欲望的统一和谐2⃣️戈经过黑死病的鬼城 带出一名美少女共同栖居森林 戈想好了冬天就要离她而去继续流浪 并不觉愧疚或者怎样 反而叫她知足现下生活 却在她得了黑死病之后一直陪伴她临终 绝不因为害怕被传染而离开 一开始不解 后来仔细想想 这却是一个赤诚流浪者的真实心态3⃣️纳让戈在创作之中每天坚持祷告 戈起初一想到天主并非真实存在 便无比抗拒无法进行 纳就对他讲 你唱歌弹琴时不会想为什么唱歌弹琴 尽管让他充斥于你 专注于祷告的每时每刻 戈就惊奇的发现 每天的祷告治愈了白天因创作而迸发的无处安放的激情 使得每一天平静而有序 这或许是宗教精神能造福于人的最本质的地方4⃣️戈向纳忏悔 讲了许多自身毁灭性的经历 但纳始终很平静,因为他知道再高尚的人都有无数黑暗的念头,用良善的思想压抑潜意识中的恶才是最可怕的,真正的救赎是意识到这些恶的念头 与他们和平共处

《纳齐斯与戈德蒙》读后感(四):形象终结之处,即为哲学开始之时?

这本书中充满了理性与感性的冲撞,父性和母性的相互感染与轮回。作品结构的对称性极具美感,行文中对心灵的不断探索像清流般澄净。

“世间一切真正的奥秘,一切千真万确的内心图像,皆似这水下的小小谜团一般;它们都无形无状,朦胧难辨,含糊多义,只如一种遥远而美妙的可能,任人猜度推想。幽绿的河水深处,隐约有一点说不出是金是银的光芒闪动,转瞬即逝,那闪光恍若无物,却又含着至福的应许;正如有些时候,一个模糊的人影,从斜后方看去,也会散发出无限的优美或难言的悲凉。”

在戈德蒙的旅途中,作者用大量笔墨描绘了他的内心世界,渲染出一个多情而迷茫的感性人物。而谈及纳齐斯,他的活动范围几乎没有超过圣母泉修道院,但他思想中的理性和智慧是另一个充沛而丰满的精神世界。

正如亚当用自己的肋骨创造出夏娃,在小说开篇,纳齐斯身上的父性令戈德蒙的母性重生。戈德蒙自此踏上了追寻感官极乐的流浪生活。他的内心住着可望而不可即的始母,想来戈德蒙所有的拈花惹草都是对“母亲”柏拉图式的追求。戈德蒙对女子始乱终弃,行为极尽恶劣,他易怒,杀人,完全失去了在修道院之时的信仰。但在他激烈又饱满的情绪和欲望之下,戈德蒙的内心仍然纯真至善。他所经历的一切极苦和极乐,都作为感性的食粮不断积累在戈德蒙的心中,以雕像为媒介得以表现出来。作者认为艺术家皆如此,用充沛的感性世界创造永恒的艺术品。“那作品不是言语,不是训导,不是阐释,不是告诫,而是真正高扬的生命。”这是戈德蒙与纳齐斯的对立矛盾所在。

起先纳齐斯唤醒了戈德蒙,而当戈德蒙成熟之时,他又点燃了纳齐斯的世界。当戈德蒙垂垂老矣,遵循内心始母的召唤迎接死亡之时,他重重地撼动了纳齐斯。“戈德蒙最后的话在他心中灼烧,宛若一团火焰。”文字在戈德蒙生命的最后戛然而止,留下纳齐斯和我怅然不知所措。

这本书中的理性与感性处在两个对立的角度,虽然二者在冲突中相互影响,却没能共存。但正如西方古典哲学对于真理之源的探讨一样,理性的思索和感性的探寻从来都是交融的。

想到阿西莫夫在《神们自己》中创造出的外星生命家庭:理者奥登象征理性,情者杜阿象征感性,有些笨拙的抚育者崔特作为协调二者的存在。三位一体,他们意志的融合诞生了长者伊斯特伍德。

想来一些自然科学的发展也是在这样感性和理性的交融之中诞生的。最突出的是物理学,我们运用感官认识世界,借助理性和内心先验的理想型去剖析纷繁的自然现象,从形而上的思辨到对美的追寻。作者说“形象终结之处,即为哲学开始之时。”但我想二者并不完全是对立的,正是在它们交汇之处,我们探索到了自然万物与人类理性共存之美。

《纳齐斯与戈德蒙》读后感(五):我是纳齐斯梦女(。

不会是我最喜欢的一本黑塞,论主题实在是过于现代且刻意,戈尔德蒙追求肉与艺术的流浪旅程如果失去了丰厚的古典积淀就只剩下一个钻牛角尖的至死是少年,欢乐不能使我共鸣,痛苦也不能直入我心,最终的作品的艺术性自然也不够我信服。该归荷马的给了弗洛伊德,使得像现代手术一样精准切割的灵肉分离在这一表意上极其尴尬,遑论这种流浪独自行过罪孽的探索已有《悉达多》珠玉在前。可能使作品走向古典的纳齐斯的苦炼则又近乎神隐,只剩下一个没嗑药的黑塞在勤勤恳恳写说教气太浓的小作文,即使是我没那么喜欢的《荒原狼》在情绪的自然与连贯方面也要胜之几倍。

但也有喜欢的地方,黑塞那种孩子气的天真与乡愁,从不曾评判人物的错对只探寻真假,正如戈德蒙与犹太女孩那段故事,既有戈德蒙的自我感动也有犹太女孩的慷慨陈词,不加掩饰甚至不知何为掩饰的袒露任何可能的恶劣始终是黑塞作品中最吸引我的地方。至于乡愁,无论是与“伤心桥下春波绿”如出一辙的逝者如斯不舍昼夜的忧愁还是「不一会儿,圣母泉的钟楼与屋顶出现在眼前,他们穿过修道院大门,到了那株南国的栗子树下,便跳下马来。戈德蒙深情地抚着树干,又弯下腰去,从地上捡起一块碎裂的栗子壳,褐色的壳上长满尖刺,已经枯萎了。」的寂寥,都让我心醉。

翻译方面虽然有部分口语化甚至流行语式的词打断通篇的诗意,但至少比通行的杨武能版要更精准,更具诗的韵味,黑塞语言中的诗意也使得无论我认为这部作品多么平庸,都还有继续读下去的动力。

还有就是……你们都不嗑的吗?!戈德蒙等待着被压下地牢之时「风灯贴在他脸旁,火苗轻轻跃动,他的眼都花了,除了这灯光什么都瞧不见。灯光背后是一片昏黑,叫人心中发怵;在那片阴影里,他仿佛觉得有一些庞然大物,无形无状,有如鬼魅:那是深渊,是终结,是死亡。他站在那儿,眼睛呆怔怔的,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了。一个神父热心地同众仆役悄声低语。仆役们告诉他,绑着的人是个窃贼,逃不了一死;」虽然只写了戈德蒙意识到自己要死的心情,甚至没点出远处神父的名字,我却宛若被纳齐斯的想念击穿;戈德蒙临死之时「随后低语道:“可你呢,纳齐斯,你是没有母亲的,你又会怎样死呢?没有母亲,人便无法去爱;没有母亲,人也无法。” 后来他还呢喃着什么,但完全听不清了。最后两天,纳齐斯日夜不离地守在他床边,目送他走向死亡。戈德蒙最后的话在他心中烧灼,宛若一团火焰。」那爱欲对精神的启示、悲悯和从此被独自抛在人世间的“寡”神奇地混合制成为纳齐斯心中的火焰,炙烤着我眼角的眼泪……我嗑!

(题外话,感觉纳齐斯infj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