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手机摄影凭什么比相机还酷的读后感大全

手机摄影凭什么比相机还酷的读后感大全

《手机摄影凭什么比相机还酷》是一本由韩松 谭凌飞 张薇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79.00,页数:22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手机摄影凭什么比相机还酷》读后感(一):手机摄影其实也是摄影

今年的第十四本书,在微信阅读读完了这本,其实接触手机摄影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之前可能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当自己到达一定的深度之后,才发现其实许多都要推到重新再来。

尽管关于摄影,数码相机和手机之间还有着鸿沟,但不可否认,随着手机摄影的崛起,摄影这一概念的确越来越平民化,每一个人都是生活的记录者,每一个人都是生活的分享者,这大概就是手机摄影的便利性吧。

其实器材是一方面,重要的还是发现美的眼睛,尽管现在各大厂商都在不停地拿出手机摄像头的噱头,但其实并非只有好的器材才能拍出好的照片。

时隔多年,看作者用那些老款手机拍的照片还是很有质感。

这大概就是差距吧。

另外通过这本书也认识到了原画册,很喜欢照片已画册的形式呈现出来。

《手机摄影凭什么比相机还酷》读后感(二):愿我们都能从简单中找到自己

虽然现在看里面的手机设备已经有些老了,但是书中的许多手机摄影的操作还是很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尤其是对于没有钱买单反的摄影爱好者来说。手机这种数码产品更新的速度太快,不像书籍凝聚着时光,有时候走在科技和人文的交叉点上,让人可以回溯时光,也与自己对话。

读书是冷静的,摄影是温暖的,当你站在车水马龙的天桥上,看着桥下川流不息的车流,远处此即彼伏的高楼,就想定格这一个瞬间,让时间短暂停留,也让自己的心灵在城市的喧嚣中,得到片刻的休息,那一刻是安静的,只能看见远处的红绿灯和太阳下嫩绿的树顶,在城市的中央也找到属于山林的那份安宁。

无疑,不管是用什么设备,摄影也是需要技巧的。无数的事实告诉我,不管你喜欢什么,研究的精深后,才会发现皆学问。我们像大师看齐学习,提高自己,不是简单的模仿,往往是吸收其中的精髓,成为自己日后的积累,你知道,当美的那一刻降临,你会多么期望自己有捕捉美的能力,留下那感动的瞬间。真实自有万钧之力,情感才是真正的色彩,眼睛也只是我们的光学仪器,让我们看到自己,看到别人,看到美好。

不论摄影能够感动谁,至少我们看到了自己。

摘一句原文结尾:

我们的生活场景才不会像一张照片那么简单,它有声音、有气味、有温度,是三维的空间,存在着时间的流逝。

《手机摄影凭什么比相机还酷》读后感(三):手机摄影,绝对可以比相机酷

常常被同事吐槽朋友圈的照片太烂,受刺激之下,上当当云阅读上搜索有什么提高手机摄影技能的书,嗬,还真不少,挑挑选选下,读了这一本,着实是让我大有获益!

本书的脉络很清晰,共7章,从小技巧吸引人开读,到构图法这种流行词钩住人,再列举极致场景展现特色,及至公布后期大招干货,然后强调“精彩”理念,再到实用的朋友圈晒图技巧,最后不忘拔个高度说说情怀与理想(参赛)。可以说,动静结合,虚实交错,哪怕这是编辑(如果有)的功劳,也得3位作者有料才行。

在第一章中,我学到了不少小技巧——对焦、曝光、连拍...

在第二章中,我了解了不少构图法则,纠正了我烂照片的错误源头——比如没关注到关键位置(总把被拍摄物放在奇怪的犄角旮旯)、没维持视觉平稳(没横平竖直,常头重脚轻)、没有主题...

在第三章中,我领略了一些极致场景的美——建筑·街道(原画册的强项)、人像·人物、风光·自然、静物·抽象,更是被科普了一些不错的理念——比如照片中的各种元素的联系、画面留白、明暗与线条的利用、陌生或者说新奇感的优势...

在第四章中,我更正了对后期的印象——滤镜、特效、二次设计...这种种,不过是对原片的锦上添花,如果原片不够正确,再后期也无法精彩...

第五章,简直是对我固有的摄影...em...概念(不是“理念”)的抨击——拍照,并不是为了记录瞬间,而是为了引人遐思...

在第六章中,我籍此更正了对朋友圈的随意性——如果,连9张图的排版都不愿费心思,那也别提什么摄影了...

第七章...好吧,诚如作者开篇所说,“手机摄影,为每一个人打开了通向艺术的门”——艺术是相通的,摄影、美术、音乐、写作...我很开心,有了这样一个提升的契机,至于国际大赛,嘿,小米手机有得过奖不?!

我想说,本书真的是被豆瓣低估了——我给打8.5分,并且,我会买本纸书珍藏,另外,我要去读读看作者推崇的《摄影的艺术》~

《手机摄影凭什么比相机还酷》读后感(四):一切法则都注定要被突破!

构图法则:三分法、引导线构图、框景式构图、中心式构图、对称式构图、对角式构图

经营画面:关键位置、视觉平衡原则、联系原则、意图原则、要有一个主题、要有合适的方法将观众的视线引向主题、画面要简洁

从“正确”到“精彩”:时间感、陌生化、照片的视觉张力、照片的“戏剧性”

时间感:堆积时间、不平衡、情节引导、激发想象

拍摄技巧: 延长曝光时间、捕捉运动物体、曝光时间适可而止

陌生化:改变惯用视角、隐藏尺度感、制造眼睛所不能见的场景、通过后期隐藏真实的状态、重构场景

拍摄技巧:慢门、反射

照片的视觉张力:拉扯感、冲突、构图

拍摄技巧:手机外置广角或鱼眼镜头、勇敢面对那些“不舒服”的素材、不平衡的构图、拍摄运动物体

照片的“戏剧性”:巧合、突变、冲突、幽默感、荒诞感

拍摄技巧:时刻在意、时空并置、注意光线、寻找神秘角度

感想: 摄影,只有找到属于自己的关注点,才能拍出有意义、有意思的照片,多加练习,从中发现自己更擅长的拍摄手法,找到自己!

《手机摄影凭什么比相机还酷》读后感(五):读书报告《手机摄影,凭什么比相机还酷》

作者:韩松,谭凌飞,张薇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11 阅读方式:微信读书app 一直觉得,当然,也是被各种信息催促着,看完书,应该做个读书笔记。真的落笔,发现又不知该从何写起。读书的时候,觉得读书笔记应该是要归纳全文框架、概括中心思想、摘录名言警句和优美段落;后来发现,想读的书太多,来不及,索性什么都不做了;现在再读书,发现读过什么都不留,竟然已经不记得自己读过些什么。于是,决定重操读书时代的做法,在读过书后,留下点什么。 很多书,看到了就想占为己有,买回来囤着,或者放在读书软件中;也有一些书,打开之后就忍不住一直读下去;还有一些书,看的时候、看完就想拿起笔来写上些什么,哪怕是摘录。这本书之于我,显然三项都占了。书和读者,就是这么神奇的缘分。 这本书到底是哪里吸引着我点开、放入书架,又在在上百本书中单单挑出它来读完呢?首先是它的主题。大学的时候,我们都有了手机,大家会拍旅游照、毕业照,我突然发现自己镜头下的东西不知道拍的什么,尤其是跟一些同学对比时,简直惨不忍睹、照中无物。随着手机中的照片越来越多,逐渐对拍照有了极大的兴趣。它是比文字更加便利又形象的记录方式。关注越多,期待就越多。慢慢就开始看一些文章,再后来大学mooc上听一些课,再后来是买了相机、看很多的书。对拍照的兴趣越发浓厚。这本书就是这样成功地吸引了我,进入了我的微信读书书架。 其次,这本书理论与实操、文字与图片交织,在阅读过程中不晦涩。展示的作品,基本都是作者拍摄的照片,图文结合很紧密。在行文中,能感受到作者对摄影的专注、热爱、专业。那种热爱之感,像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即便是看完就忘了在讲什么,但沉浸在那种阅读氛围中的美好体验撩拨心绪,久久不能释怀。 同时,这本书在常规认识之上,加入了诸多更胜一筹的认知。比如第五章,标题是“照片从‘正确’到‘精彩’”,从时间感、陌生化、照片的视觉张力、照片的“戏剧性“四个方面展开论述。对陌生化的一段论述摘录如下:“‘陌生化’不是为了新奇而新奇,而是通过新奇使人从对所见场景的漠然或麻木状态中振奋和苏醒过来。”所选照片类型,是我从各种文章中看到过的,但讲解就是更加清晰、准确,让人有种登高望远、豁然开朗之感。作者理论、实操、表述的功底可见一斑。 阅读一本书有很多的层次,读过、感动过,接着再实践书中的建议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