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剧演的终章经典读后感有感

剧演的终章经典读后感有感

《剧演的终章》是一本由(日) 平野启一郎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38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剧演的终章》精选点评:

●这写的是什么啊……太失望了

●平野启一郎真是将分人理论贯彻到底,不过这个点被反复采访了,我都不知道问啥了。看完后可以理解为什么他没有那么喜欢太宰治了,或者准确来说,他的原话是不喜欢太宰治将个人和社会对立起来的写法。嗯,放去年,或者哪怕是今年二月以前,我可能都看不进这么疗愈的书。

●讲真爱情这部分我没大有感觉,伊拉克那部分倒是很吸引人

●过誉了,读前看介绍各种推荐语咣咣一通夸,其实故事挺老套,叙述也相对平淡中规中矩。鉴于作者开篇即声明本书主人公在现实生活中有原型,所以部分情节的设定读来给人非常真实的宿命感,这一点倒是颇有趣味。这是一部爱情小说,然而正是爱情的部分却没有太打动我,反倒是关于主人公职业生涯的描写及其相关背景和领域的探讨让我读的津津有味。比如艺术家必然会面临艺术生涯的瓶颈期甚至艺术生命的终结;包括战地记者在内投身于战争地区从事相关工作的人们在重回和平国度会面对严重精神创伤疾病的困扰;个人宗教信仰选择和国家意志的冲突;个体的抗争对整个社会制度的影响;性格与命运的相互作用力等等。但这些也都是点到即止,作者并未做深入挖掘。结局止于演奏会结束就好了,用文学手法做些处理,留点儿余韵就挺好,非得写到公园里两人重逢,太刻意了。

●看不来纯爱。本来个人经历部分都挖掘得很是有趣

●更喜欢台版的译名,也就是日文的直译——日间演奏会散场时。中年人的爱情也来得那么猛的,可又不是单纯地关于爱情,时代的洪流,更显个人的命运微不足道与无奈,生命永远充满了不确定,“未来一直在改变过去”。

●战地记者和古典吉他手,光这个设定够我兴奋搓手了。其实我没想到渡边淳一文学奖作品是这么的...摩登...像在看电视剧或者电影的感觉。

●前两次见面都喜欢,最后总觉得有点俗套了。

●文笔本身比较一般,故事适合配《爱乐之城》和《在切瑟尔海滩上》服用。

●这是一本在文末列注有“主要参考文献”、“引用文献”、“后记”的小说。

《剧演的终章》读后感(一):有一处不是很理解

第六章-消失,三谷发邮件我还能理解,可莳野发邮件前迟疑,递给三谷,让她帮忙发一下,这是为什么,这是一种礼貌吗?若是,怪我不能理解;若不是,怪我不能理解。

本书的前半部分,我觉得写的很好,各种思考,各种人物都刻画的很清晰,读书的时候,人物就活现在眼前。但是消失这一章,剧情开始有了转折,我的情绪也跟着紧张,说明小说写的很好,但是对莳野让三谷发邮件的举动百思不得其解,很难有看下去的欲望了,这书暂且放一放。

《剧演的终章》读后感(二):无论是鸡蛋碰石头,还是石头碰鸡蛋,碎掉的一定是鸡蛋。

现实再疼,也别忘记微笑。忘记过去的一切不愉快,现在开始,过好每一秒钟。就算再想哭,也要微笑着说,你大爷的!

我想我还是喜欢,三五熟知人的热闹,或两人的安静,以及一个人的孤独。

一颗心要伤多少次,才会被迫选择放弃;一个人要傻等多少回,才知自己只是多余。如今冰封的心,曾经是最热烈;如今无情的人,曾经是最深情。

美貌往往只能给别人带来眼福,却不一定能给自己带来幸福。

时光会走远,影像会长存。

《剧演的终章》读后感(三):寂静而孤独的光芒

莳野与洋子第一次见面,两人就相谈甚欢,发现对方能懂自己,这样找到灵魂伴侣的夜晚,居然在作者笔下写成“这份记忆散发除寂静而孤独的光芒”。是当晚分别时,两人就觉得“寂静而孤独”,还是日后回想时觉得?日后是你侬我侬时觉得,还是分开后觉得?还是“未来的人生道路之中,他们于感情跌宕之际,总会不约而同地回归今晚的夜阴,审视那抹寂静而孤独的光芒”?

也是,的确就是那句莳野说的,“人们总是认为,能改变的只有未来,殊不知,未来一直在改变过去。可以说是未来改变了过去,也可以说是过去自然而然地变成了未来,过去其实就是这么敏感、易变。”

啊遇上了灵魂伴侣也“寂静而孤独”,真太叫人伤心了。

《剧演的终章》读后感(四):真爱是不是都难一直顺利的幸福?

日本知名作家平野启一郎的新作。作者的文字很平静,开篇就介绍说是真实发生的故事。看来真实的生活一直都不乏精彩啊。和以往看过的大多数日剧风格一样,文风平实、细腻、慢慢的把这个爱情故事讲完。时间点、事件、人物身份都对的上现实,那么应该很大程度上是真实的吧?故事情节不算跌宕起伏,如果看过《东京爱情故事》的,《剧演的终章》算是《东爱》的21世纪版本。一个音乐家碰上了一个战地女记者,一见钟情、再见倾心、三见相爱。这样的命中注定的爱情如果一帆风顺就不会成为故事(比如《廊桥遗梦》)。女二为他们制造误会,男二为他们接盘婚姻。最后男一、女一各自和女二、男二结婚生子。当误会被揭开,当生活在前进,当心中的那份悸动还在,男女主角五年之后再次相遇时会有什么结局?说是剧演的终章,终章也是开放式的。不知道电影有没有改变?想看

《剧演的终章》读后感(五):爱而不疑

这是一个“对的变成错的,错的变成对的”故事,情节并不出奇,一对“灵魂伴侣”,发现了彼此,却又错失。作者笔风含蓄克制,即使一些激烈的情节,也处理得委婉淡然。故事中主人公的背景相对有趣,一个是面临事业瓶颈的中年天才音乐家,一个是有着傲人学历履历,却执意去伊拉克一线的记者。这中间牵出了艺术,音乐,创作,中年危机,强权政治,PTSD,种种命题,个中讨论,每每出彩。而一个关于爱情的故事,唯有在丰蕴的无关乎爱情的背景下,才更显出其动人,否则大多会沦为某种意义上的无病呻吟。

关于记忆的可塑性与不确定性,是书中一个主要的命题。“人们总是认为,能改变的只有未来。殊不知,未来一直在改变过去。可以说是未来改变了过去,也可以说是过去自然而然地变成了未来,过去其实就是这么敏感、易变。” 其实现在和未来,改变的,不是过去,而是人们在心目中与情感中对过去的认知与情愫。

爱而不疑,可惜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只是一种理论与愿望。像书中的男女主人公,真爱的事实,似乎无可辩驳,之所以错失,缺乏的是一种执着。是不是人对太过美好的东西,骨子里都有本能的质疑,而自尊心,又是爱的天敌;两个人的放弃,源于质疑与某种不可战胜的自尊。在爱的关系里,自尊与妥协,是个最为复杂的命题,也往往是最难掌控的,每一种关系的磨合,也许大都源于此。换言之,就是每一对相爱的人,如何在关系中放置自我。

书中几段故事,在我看来,女主人公父母的感情,更为深重。而性格即命运,对待情感,女主人公的独立,男主人公的良善与些许的懦弱,让他们有了不同的人生。男主人公的妻子,当年因为终于不甘心始终做一名配角,用卑劣的方式拆散了双方,而生活最大的讽刺,便是得知真相之后的男主,却发现自己已然深深爱上了妻子。所以这个故事并没有什么开放式的结局,结局已经非常鲜明。那么让人疑惑的是,难道存在的就是合理的?那爱情中的道德,又该如何处之?再或者也许原本所谓的“真爱”,也是一个流动的概念,抑或原本的爱,并没有想像中的深重而已。

但凡好的小说,总是可以把人性中复杂和nuanced 部份拿岀来给人看,这本也不例外。每一个今天,我们都在创造未来的过去,而很多现在的决定,或许只有未来可以评判,也正因此,我们才更应该善待现在。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