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上海Taste读后感100字

上海Taste读后感100字

《上海Taste》是一本由程乃珊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8,页数:25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上海Taste》读后感(一):上海Taste

阅读完之后才注意到作家程乃珊女士的生活时代,比我想的要早了很多。冥冥之中也有一种熟悉的味道,读毛时安老师的后续才感受到是与张爱玲有一丝相似的熟悉感。最近对吃相关的小说和文学记录,十分感兴趣, 这本书说读起来真的十分轻松而又温暖,对于饮食文化,更多的是生活上的描绘,没有过度加入文化历史要素,是对那个时代真实的记录。更多的是熏陶了一种情怀,一种氛围,把寻常的人间烟火气写得身临其境。

《上海Taste》读后感(二):我们所处的罐装社会大概才是作者要表达的所有惋惜

节选

节选

罐装社会的罐装人才,确实保证了量,但是让这一代人的生活毫无乐趣。每次去北京的时候看着早高峰的大家低着头带着耳机一副睡眼朦胧的样子,就让我担心。这一代人的生活像是机器人,如此的忙碌,却又不知为何。真正能赚到大钱吗?很多人应该都是做为所谓的罐装人才,打包成批的供应到一线的运作当中去。过着一年只有不到一个月的假期以及单休双休再抛去自愿不自愿的加班克扣的时间。你的青壮中年,三个时期属于生活的时间可谓少之又少,更何况是私人的时间呢? 人不一定要享受生活,但一定不要强求自己,中国当下的社会并非像八九十年代的样子了。绝大多数人的付出不一定能得到相对应的回报,但我们的付出,可能会导致自己无力面对任何事情。像是当年煤炭下井工人,几个月的下井之后是短暂三天的休息。我们现如今的样子和他们如出一辙,在小长假用有限的时间花有限的钱。真正得到的不过就是朋友圈认可,去旅游的时候你的状态是什么样的?你是否真的是去感受历史的痕迹和岁月的累积呢?还是去了只为抓紧时间拍照,而后回到酒店点个当地的外卖躺在床上看电视呢。 我拒绝做罐装人才不是懒,而是在有限的生命里把生活和工作分清楚。钱要挣,但生活也要有,希望也要有,兴趣也不能丢。

《上海Taste》读后感(三):上海的独特书写者

如果你想了解上海、亲近上海,那么,请读程乃珊。

作为一名典型的“上海Lady”,程乃珊可以算得上是家世煊赫——她的祖父程慕灏老先生是近代著名的银行家之一,程乃珊在《冰淇淋:永远年轻的情怀》一文中写道:“(1930年时)……我的外祖父为中国银行八仙桥分理处主任,月薪为二百一十六块洋钿。那时一张红木百龄桌连四只圆凳一套售一百二十块,一担米售三块,一个熟手缫丝女工月薪二十块。”她的婆婆吴锦芳女士更是颜料大王吴同文的女儿,是来自绿房子的大小姐,小说《蓝屋》便是取材于此。在人生的道路上,程乃珊也算走得一帆风顺——王安忆评价她:“(程乃珊)不是知青,极可庆幸,1966年前夕,恰好中学毕业,跻入高等学校,免于流离,而走入职业社会,保持了按部就班的正常人生。”

在这样的条件和背景下,程乃珊的创作体现出几分别致的从容。她以一种驯顺的姿态,将老上海的“享乐主义”和“小资情怀”娓娓道来——她笔下的老上海并非触不可及的“十里洋场”,相反,它具有一种和蔼可亲的魅力,十足的市井气息,像极了老弄堂里一只煤球炉上飘出的饭香和菜香。她也感慨在都市化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许多事物已经大不如前,但有别于新感觉派对于都市异化的描述和表达,程乃珊只是以一种略显感伤的口吻,在不尽如人意的现实中追怀过往。

《上海Taste》这本书,听名字就知道是写上海大大小小的美食。在书里,程乃珊不仅说尽了上海的饮食文化,更将“美食”这一关键词作为历史叙述的引子,稍稍几笔就描绘出一个又一个混杂着鲜奶油、咖啡、热炒和浓汤香味的海派传奇。

她写老上海的青楼菜,原本是从前青楼女子为了留住客人花费的心思,后来已经本末倒置——有些人是奔着菜而不是人去的。当时两位名妓静姝老六和惠然老九,长相普通,但就是烧得一手好菜,名气大旺。“比如那里一道清炒蟹粉,就只有蟹黄和蟹膏,连蟹肉都不搁。还有种糖炒肉,原是安徽菜,是将五花肉切得很薄,炒六成熟后再搁冰糖,小火再炒,完全是炒熟的,不是焖熟的。坛子肉是徐州菜,即用鸡、鸭、牛、猪各色肉切成薄片,搁进酒坛封起来,搁七八个钟头后再蒸熟,原汁原味。”(《青楼菜和私房菜》)

她介绍上海的海派西餐是如何形成的——早在清朝晚期已经有正宗的西餐厅,但这类餐厅由洋人老板开设,只服务于上海的外国侨民和一部分上流上海人,亦只提供洋文菜单,客人要自己会搭配主配菜。这种西餐馆,普通上海人要么消费不起,要么怕去消费。后来一个有心的广东人看出其中隐藏的商机,开设了第一家改良西餐厅。直到20世纪10年代后期,由中国人开设的海派西餐厅才自成一脉,且各显神通。“有一家三开间、三层楼的印度咖喱鸡饭店,其实也是海派西餐馆,就开在天蟾舞台对面,老板为无锡棉纺大王杨家的小开……圣约翰大学毕业,放着好端端的旱涝照收的洋行白领工不做,偏要去开西餐馆。旧社会做餐饮业,必须有靠山有关系,否则会有流氓、黑社会来敲诈,所以他后来不知通过什么路子,在外国巡捕行弄了个‘三埭头’(沙展、军曹)来当,穿着警服骑着马与洋巡捕一起在马路上巡逻,十分威风。这是一位很另类的海派西餐馆老板。当然后来为之也付出惨痛的代价!”(《小菜和大餐》)

在程乃珊笔下,上海人是最具有小布尔乔亚情调的——即使在沦陷时期,上海的咖啡馆仍开得鳞次栉比,一部分靠黑市进货,也有不少是用炒焦的大麦代替。期间,原大中华橡胶厂老板全家扫地出门,靠一人一月十八块生活费过日子。他们拿到生活费,不是先去买米,而是先去买咖啡。上海人又是最讲究实在的——上海富裕人家平时家里日常伙食,一餐不过六菜一汤,大小八口人吃。大厨很懂得物尽其用,一只鸡各个部位都安排好,剩下一只鸡壳还可以烩汤……程乃珊笔下多面的上海,让人觉得莫名可爱。所谓“海派文化的精髓就在于以最低的成本推出最有特点的精致”,我想这不仅是对上海这座城市的最佳解读,也是一种值得借鉴的人生哲理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