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读后感精选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读后感精选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是一本由[美] 卡伦·霍妮著作,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6.00,页数:29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精选点评:

●当我看完卡伦·霍妮的书后,我是非常喜欢看她分析的问题,当然,我没有错过她的《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全面深入地了解神经症人格,对于每天处于高度紧张、快节奏生活的我是很有帮助

●卡伦·霍妮想跳脱开弗洛伊德的生物性角度,从社会性和心理性去解释神经症人格。神经症患者的病症源自于自我的需求与外界、内心阻碍之间的矛盾,焦虑与敌意都过度膨胀,只能通过沉溺与自毁获得解脱和满足,逐渐丧失个体性与自我。

●详细论证了文化因素与神经症形成之间的关系,着重分析了敌意、控制、嫉妒、依赖、逃避、自虐等一系列神经症表征以及神经症病人对爱、财富、权力等病态追求背后的文化基础和根本动力,强调了神经症病人在面对现实冲突时的反应,以及为化解冲突病人所承受的痛苦和为此付出的巨大代价。

●内心的秘密与慰藉 .

●处于这个时代我觉得我也有神经症

●一部好的作品,让人不能放下。神经症患者有着不同寻常的思想,内心极其复杂多变!

●“神经症”用来形容一种人格,神经症患者介于正常人和精神病人之间,非常普遍地存在于我们的社会中。精神焦虑是现代人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学会辨别、认知、应对,及时梳理好焦虑情绪。

●一直以来神秘的精神世界,今天却有人给我们解密了它是怎么样的世界!

●在书里遇见另一个无助的自己,并在神经症里自疗自愈。

●译得还不错啊 为什么评分这么低。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读后感(一):读后感

第一章“神经症的文化及心理内涵”在最后终于给了一个定义,让我这个纠结抑郁是不是其中一份子的人摸清了头脑。文中是这样说的:“神经症是一种由恐惧、由抵抗这些恐惧的防御措施、由试图找出缓和冲突倾向的妥协方式而导致的心理紊乱。从实际角度出发,只有当这种心理紊乱导致其行为偏离特定文化中大众普遍的行为模式时,我们才能称之为神经症。”所以抑郁总体来说是属于这个范畴的。 然后作者在第二章-为何谈起我们时代“神经症人格”中提到了神经症患者与常人不同的地方,主要集中在付出和得到爱的态度、自我评价的态度、自我肯定的态度、攻击性、性欲。 在后面两章中作者解释了神经症患者为什么会与众不同—是因为他们受到焦虑的操控,这会让他们产生敌意。 在“神经症的基本结构”这章中,作者介绍了人们尝试用四种方式来保护自己免受基本焦虑的困扰。这四种方式分别是求爱、顺从、逐权、回避。采用这四种不同的方法后,人们会面对新的危机和焦虑,这也是之后几章延伸论述的问题。 但本书有点不好的是,虽说是建立在批判弗洛伊德,但批判力度稍微弱了。而且由于写作时间过早,有些观点难免过时。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读后感(二):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

【藏书阁打卡】 这本书霍妮向我们展示了所有心理问题必然都是极其复杂且微妙的。所有神经症都存在一个基本因素——焦虑,以及为了对抗焦虑而建立起的自我防护机制。神经症人格所面对的焦虑,其质与量都与其文化模式所带来的焦虑有很大差异而且可以说是自己主观上制造的过多的恐惧。其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维持其防御机制,因此这又束缚了神经症患者获得幸福的能力。其中霍妮对于焦虑的观点结合了弗洛伊德的部分观点,认为焦虑的主要来源在于对受到压抑的攻击性冲动的恐惧。

然后就是在两种最容易导致冲突的追求中:对爱的追求和对权利的追求向我们描述介绍各种各样的神经症人格以及其潜在动因。其中很多与依恋关系理论中的不安全型依恋有共同之处但是又拓宽了我对这种人格理解的宽度和深度。再就是告诉我们追求权利,名望和财富的人其实是想摆脱内心的无助,屈辱和贫穷。其中涉及经典精神分析理论中的初级防御的全能控制,投射性认同等等,还有就是自恋型人格的许多特征。

其中有提到渴望羞辱他人的倾向很有可能隐藏在崇拜他人的倾向之下。这是截然相反的两件事,后者为前者提供了最佳的隐藏之所,通过这也可以了解我们经常感叹的人的两面性。他可能崇拜男人,蔑视女人;一段时期蔑视众生又一段时期崇拜英雄。在同一时刻,崇拜治疗师,而这一感情让他察觉到自己的软弱,他又会转而鄙视治疗师来维持自尊,或者在两种感情中摇摆。

总的来说这本书是值得一看的,因为它会帮助你认识人性的深度和复杂性。但是呢,这本书内容不多,大多是一种观察结论性的描写,所以我觉得会有一种知其然又不知其所以然的感觉。而且就是很多内容如果没有接触到的话,就是很难产生共情从而达到比较深的了解。

一本具有一定可读性的心理类畅销书籍。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读后感(三):我们的时代

看完这本书很久了,一直不知道该怎么下笔写我的感受,这本书的封面看着有一丝丝的压抑,整个封面都是黑白加字体,满满的倒映在眼中。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年代,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精神上的疾病,有的是洁癖,有的是密集恐惧症,有的是强迫症,也有一些会因为钻牛角尖而让自己深陷在精神胡同里出不来,各式各样的精神疾病充塑在我们周围,这些疾病被常态化,大家可能都不觉得这些属于精神疾病了。

在演员,或者普通工作者里,患抑郁症的人也越来越多了,他们大多敏感多疑,受到了来自各方的压力,甚至包括自己的压力,让他们在生活中喘不过气,开始还可以自我调节,久而久之在那个自己的精神死胡同里越来越走不出来,甚至还会有自残出现,想想就觉得可怕。

抑郁症除了在工作中受到压力会患病,在感情生活里也一样,很多女性朋友,甚至男性朋友们也一样,在自己觉得得到比付出的少或者得不到的时候就会产生自残心理,有的会去为了引起对方的注意而去割腕自杀或者跳楼自杀等一系列自残方式,殊不知这样根本无法解决问题,如果自杀成功了,就没有机会去后悔了,很多自杀未遂的人都后怕,有时甚至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有这些行为。

其实促使这么做的原因一个是压力,来自身边,以及自身的压力无处宣泄,另一个就是每个人的承受力不同,坚强程度不同,有些人即使身患疾病,身体残疾,但仍然乐观的活着,但有些人,身体健康但却仍然过的度日如年,这时候我们就该知足常乐,想想那些身体残疾的人,我们正常人有什么资格难过呐?

在我们这个时代还好些,基本上每家都有好几个孩子,孩子之间大多是互相帮衬,而现在,很多都是独生子女,还有一些在十岁左右有了弟弟或者妹妹,他们甚至去伤害更小的弟妹,而去试探在父母心中的地位,前段时间看过一个新闻,十岁的小女孩因为在家偷吃东西被四五岁的弟弟看到了,她怕弟弟告诉父母就把弟弟掐死,扔到了桥底下,好多天人们才发现,而这个女孩仿佛她杀掉的不是她弟弟,而是蚂蚁一样满不在乎。

我们这个时代似乎也病了,是时候来关心一下了。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读后感(四):我们可能病的不轻

被书名吸引,因为觉得现在很多人都是有点神经兮兮的症状的,当然包括我自己,今天不喜欢这类人,明天看不惯那件事儿,后天发现自己前天的想法是错的,过几天又懊悔上个月的对爱人的猜忌,这种状况已经成为了一种现代人必备的神经反应了。

首先,从《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这本书中我们可以先来界定什么是神经症。

光从书名看就是有限定语的。神经症也是有时间概念的,在上个世纪的神经症行为,在我们2018年来看,可能也就是大多数人的正常表现而已。所以这个限定语“我们时代”,也简单直接地说明了神经症的概念范围。

不论是研究性格本身还是影响人格的行为方式,都是研究神经症的方法。从书中举出的例子来看,基本没有谁不是神经症,因为我们会焦虑,会需要爱,偶尔也会病态的被爱,我们对权力名望和金钱的渴望也一直都存在,更有甚者会陷入非常态的竞争关系中去,常常有负罪感,最严重的就到了受虐狂的地步了。这些行为和性格特征,每一个所谓正常人在某个时候都会偶尔出现的。那么我们如何去正确的对待这些问题呢?

关于爱与被爱。在一段恋情中,有的人如鱼得水,有的人患得患失,那些总在讨好着对方的爱情,在我们这个时代是不被认可的,我们倡导男女平等,倡导婚恋自由,这样的爱情是被认为畸形的,病态的爱一个人也会被称为神经质。书中所描写的病态的爱,归结起来其实是安全感的缺失,这就又和个人成长环境相关了,和性格形成相关,可以回归到第一章的内容与最后一章的内容,文化环境造就人格,人格决定行为,行为是否符合当代社会的评判标准,从而判断是否是“神经质”患者。

关于焦虑。焦虑是一种流行病,成年人很少有没得过焦虑症的人,为了工作,为了生活,为了前途,甚至是为了眼前的一碗饭。患得患失,但又不是恐惧,这是忧虑的典型症状,也就是说为了可能会发生的事情让自己处于郁闷的情绪中。这到底算不算一种神经症症状呢?好像在我们现在的这个时代,并不是神经症吧,这也是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的一个疑点,现代社会压力很大,为了生存忧愁是太正常不过的了,我们只是不要让这种情绪影响到生活工作的就可以了。就像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模式》中有提到的观点,每一种文化都是在特定的时代发生,每一种文化特质只要是符合社会主旋律就是应该存在的。

列举了书中提到的爱与忧虑的两个方面来谈谈神经症。《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这本书中的每一种神经症症状都在最后一章中给出了合理的解释,也是作者定义神经症的依据,一位精神分析学家的理论与实践,告诉我们,神经症也只是我们时代发展的副产物,我想说的是,我们每个人多少都会有点神经症,这是不可避免的,人存在于社会,社会的产物附着于人,我们只能是自己调整状态,让自己的性格、行为、思维等符合时代特征,管他二次元三次元,神经症谁没有?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读后感(五):《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你的时代,我的时代,好像不一样!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读的第二本卡伦霍妮的书,第一本是《我们的内心冲突》,由于间隔时间稍微有些久了,已经忘了第一本书的内容了,而刚刚读完的这本《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给我的感受却是崭新的,这本书我大致分了三次看完,第一次看了大概百分之八左右,第二次看到了一半的内容,第三次则是一口气给读完了。 第一次看时,看到了对于作者的简介,19世纪末出生的德裔美国精神分析学家。被公认为是与阿德勒、荣格、兰克、弗洛姆等齐名的西方当代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再看到其在序言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她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准确刻画出那群隐匿于我们之中的神经症患者,刻画出实际推动他们的内心冲突,刻画出他们的焦虑、他们的痛苦,以及他们在人际交往和自我认识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肯定了文化环境对于神经症患者人格形成的影响。 诚然如作者所言,书中的文字朴实浅显,作者将她的观点一字一句娓娓道来。这是我第二次读本书的前半部分时最深刻的感受,并且贯穿始终。 然而,不知为何,虽然看似作者一字一句都很有逻辑,但我始终抓不住重点,而且通篇的关于神经症患者的相关描述,某一些描述让我不禁怀疑自己就是一个神经症患者。 关于神经症,由于和专业略微搭了一点边,也算是略有耳闻,但是和专业关系不大,所以知之甚少,然而在书中反复出现的神经症一词,却让我对神经症的定义有些陌生,于是我便再度打开了百度百科关于神经症的定义:神经症(neurosis)旧称神经官能症,是一组主要表现为精神活动能力下降、烦恼、紧张、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疑病症状、分离症状、转换症状或神经衰弱症状的精神障碍。 从上面的定义不难看出,我们平时所说的强迫症,疑病症,焦虑症,以及各种恐惧症(比如恐高,社交恐惧等)都可以归为神经症的范畴。 然而百度百科中还提到:随着对神经症认识的深化,其概念也发生了一系列的演变,这种演变的总趋势是内涵变得越来越深化并不断异化,结果是在ICD-10中几乎完全抛弃了神经症这一概念,将这类疾病肢解为七种不同的障碍。称之为神经症性、应激相关和躯体形式障碍。 按神经症性障碍在ICD-10中的编码分类如下: F40 恐怖性焦虑障碍 F41 其他焦虑障碍 F41.0 惊恐障碍 F41.1 广泛性焦虑障碍 F42 强迫障碍 F43 严重应激反应和适应障碍 F44 分离(转换)性障碍 F45 躯体形式障碍 F48 其他神经症性障碍 F48.0 神经衰弱 以上便是百度百科中对于神经症的最新解释,由于这本《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成书于1937年,所以我们不可否认本书在心理学上,或者是对于那个时代的特殊意义。 但是在今天的我看来,对于当今时代的借鉴意义实在是有限,在本书的阅读过程中我无法分清正常人与神经症患者之间的界限,直到快结尾时,作者才抛出了她的结论: 一个人是不是神经症患者?对于这一问题,最有效的判断标准就是:他们是否感觉这些冲突已经成为自己的阻碍,是否能够正视这些冲突并干脆直接地处理这些冲突。 根据这一观点,也就是说当一个人无法正确接受或者是处理他的内心冲突时,那么他便可以视为一个神经症患者了。 这样的说法在逻辑上也的确说得通,不过相较于如今逐渐完善的诊断标准和分类体系来说,确实显得有些太过苍白了,但我这样的论断似乎有些颠倒因果了,毕竟现代心理学就是在前人们的理论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所以这本《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也具有它独特的价值。 正如每个人都具有他独特的价值一般,我们不应轻易的给某个人下一个神经症的标签,也许有的人就是比较容易焦虑,也许有的人就是生性要强,也许有的人就是害怕一些东西,但只要是在合理的范围内,只要不严重影响到个人的正常生活,不会影响到其他人的正常生活以及社会的正常运转,我们就应当给予应有的理解和尊重。这也是作者在最后如何判断神经症患者中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总的来说呢,本书作为一本了解卡伦霍妮的基本学说和观点的读物来读的话,还是值得一读的。可要是抱着作为一本神经症患者百科全书的想法来阅读的话,那最好还是不要抱有太高的期待。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