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中国文化二十一讲读后感100字

中国文化二十一讲读后感100字

《中国文化二十一讲》是一本由吕思勉 / 曹伯韩著作,汇智博达|万卷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0.00,页数:41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文化二十一讲》精选点评:

●百年罕见的史学大师创作的一部传统文化指南之书

●吕思勉的作品,的确名副其实,包罗万象,是了解中国文化与文明的窗口。

●我喜欢这样的书,喜欢这样的内容,了解中国文化的书本,很期待

●详细并且广泛的介绍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瑰宝。

●史料翔实,内容科学严谨、广博独到,可以看一看

●对于想要了解中国文化的读者来说,非常值得一看的

●把中国文化浓缩成21讲,对中国文化的普及是很有帮助的!

● 好书,值得一读 看起来很有趣,想读

●本书为吕思勉先生大学公共课的历史讲义,行文风格通俗易懂、人人能读。为让史料翔实,内容科学严谨、广博独到,好书,值得推荐

●此书简直就好比中国文化指南针的存在,衣食住行知识全方位覆盖解说,难能可贵。

《中国文化二十一讲》读后感(一):灿烂包容的中国文化

灿烂包容的中国文化 我一直对于中国文化很有兴趣,上学的时候,历史课本翻了一遍又一遍,因为上学时经济的问题,没有办法去购买一些历史相关的书籍。等到现在,经济独立之后,因为从小到大对于中国历史的兴趣,我买了吕思勉先生的《中国通史》,为了了解他人,他国人眼中的中国史,也买过《中国大历史》、《讲谈社中国的历史》、《哈佛中国史》等书,《剑桥中国史》、《陈舜臣中国的历史》等书籍也在预购清单里,我买的单一讲某个历史片段的书就更多了,因为我的原因,我还是喜欢购买历史套装,就是那种整套的,各朝各代都有的。 《中国文化二十一讲》是我最近几天才入手的一本书,也是吕思勉先生的作品,对于吕思勉先生,我是通过《中国通史》认识的,不过对于曹伯韩先生我就没有什么了解了,在这里给曹伯韩说声对不起了,从现在开始,我也认识曹伯韩老师了,以后会买点你的书看的。说多了,我们言归正传。 吕思勉先生对于中国的文化有着独特的见解,《中国文化二十一讲》,以吕思勉先生的《中国文化史》为主,加入吕著《中国政治史》两小节;同时,添加曹伯韩先生所著《国学常识》中的部分国学知识,这样将两位大师的代表作整理成集,共二十一个部分。通过这二十一个部分中大大小小的方面,考证详实,有理有据的为我们讲解了中国的文化,因为这本书的内容主要是吕思勉先生大学公共课的历史讲义,所以行文风格通俗易懂,尽量做到人人能读。不过限于篇幅问题,有些我想理解的方面感觉太少了,中国文化不只是这短短的几百页可以讲完的,这只是吕思勉先生对于中国文化史的浓缩,浓缩的才是精华,也是我们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如果真的有很多本,会让一大批人望而却步的。 通过本书可以了解到,我们国家的文化在以前是很强大的,文化的强大在于武力的强大,也就是军事实力的强大,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们的文化在世界上不复强盛,被外来文化所入侵,不过我们的文化传承有序,源远流长,拥有着极强的包容与同化能力,历史上数次的民族大融合都是因为我们文化的包容性,把其他民族的文化吸收,从而成为我们文化的一部分,形成了现在缤纷灿烂的中国文化。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我们多灾多难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支撑,文化是我们民族自豪感及民族自信心的有力表现,是我们民族最外在的一面。我们屹立于世界,需要文化先行,只有让其他国家了解了我们的文化,他们才能对我们充满好奇,好奇才能让我们的文化流行于世界。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我们每个个体,每个个体汇聚成了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

《中国文化二十一讲》读后感(二):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

万卷出版公司所出版的《中国文化二十一讲》古朴而真实,厚重而正统,是一部严肃的著作,有别于历史学爱好者、小说作家所作的“戏说”,关于书中所涉及的神话、民族、选举等二十一个方面都是有据可查、考证翔实的,如果仅想以此书作为消遣,请走旁门,如果想原汁原味、字斟句酌去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营养,非此书莫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句儒家经典的名言充分揭示了中国的主导精神,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让我们在感慨其博大精深的同时,却不知如何深入浅出地了解它、应用它。吕思勉、曹伯韩所著《中国文化二十一讲》恰恰是一本适合非文史专业洞窥中国传统文化的入门读物。 研究文化,回避不了的就是关于文化的定义,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的众说纷纭,有的从现象中归纳本质,有的从本质中演绎现象,但多半是不严谨的不全面的,而吕思勉的观点则是众多观点中极少让我们信服的,它的逻辑起点是“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尽管从词源的角度看,文化是西方的舶来品,在拉丁文中有耕种、居住、练习的含义,进而随着词源的演变,增加了性情陶冶和道德培养的意义。吕思勉的观点借鉴了西方对“文化”的基本诉求,广而告之地认定文化即是人类生活的整体,汇集起人类生活的全体即是文化,于是就有了这部《中国文化二十一讲》。 中国文化研究的误区,在本书中得到了避免与纠正,我们通常将文化史与政治史看作是同一类事物,以为政治挂帅就可以指代经济、人文、科学,且不说有人讽刺二十四史是帝王的家史,就以政治的功能与本源也无法承载更多的非政治学的份量,此书之所以突出政治,不唯政治,就是希望读者兼容并蓄、广泛涉猎,这既是研究方法的革新,也是学术传统的破立。 全书除了精约的文字外,还有一些丰美的插图,有别于现代的漫画手法,书中的插图都是当时当世的名家大作,如《清明上河图》(局部)、《东山携妓图》、《炼丹图》,一定程度代表了文化的演变与传承,通过服饰、宗教、族制的古今对比,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原来我们祖上就很“牛”! 全书还注重了学术性与通俗性的结合,消解了古文字的生僻用法,用现代白话文的习性对古文籍进行了“改良”,比如国人与野人的区分、同姓不婚的理由、货币金银本位制的根源等都会涉及到大量成文的典籍和不成文的习惯,吕思勉较好地将二者结合起来,既指明了研究的方向,又澄清了观念的正伪,为读者深入研究某一专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和有益的启示。

《中国文化二十一讲》读后感(三):一书胜读廿四史

每一个中国人,我们都在为自己祖国繁荣昌盛历史感到自豪!泱泱华夏,上下五千年,这是何等的文明。尽管在当今的学术界并不认可这个说法,但是我们可以考证的历史已经有明确的证据表明达到了3600多年。那么,我想请教一个问题,这么多年的历史,是在向我们说明什么问题?难道仅仅只是让我们记住几代王朝的更替顺序或者帝皇家谱么?又或者让博闻强记者能有茶余饭后的谈资?当然不是,历史带给我们的是文化的积淀,是制度的变迁,是思想的转变而不是我们带着猎奇的心理却去阅读一个个故事。

据书中简介,《中国文化二十一讲》居然是吕思勉先生在大学历史公开课上的历史讲义,这对于我来说是有些不可思议的,也许是我孤陋寡闻,这是我首次得知。可惜的是吕思勉先生早在1957年就已经故去,不然的话,必然又是我国历史学切的耀眼之星。说到中国的历史文化,从1915新文化运动以来,国内学者对于我国的文化和历史基本上分为两大排,其一是反对派,这一派主要以西方留学归来的学者为主,代表人物是胡适,鲁迅等人;另一派这是赞同派,主要以国内的学者为主,主要代表是辜鸿铭等人。时至今日,还记得被当作逸事的胡辜文言白话之争。尽管这两派的观点可以说是代表着两个极端,但他们都是希望当时极弱的中国富强起来的。但是二者也有着只见他人黑,不见自己乌的毛病。说得难听一点吧,吕思勉还是有些油滑的,就体现在他这本历史讲义中,说他油滑,是因为在他的角度上站在了一个相对公允的角度上来看待我国的传统的东西,整体而言都是在用一个中肯的态度讲述我国沿袭千年的各种特有的文化特点,并且从他自己的视角去分析这些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请看今天的中国,从民国开始,我们一直在学习西方文化,甚至否定过自己的传统文化,但是现在的结果呢?是我们传统文化和学习的新文化在一起推动着我们的发展!

这本书可以说是兼容并蓄,既有传统文化的有点,也没有故作姿态回避缺点。传统文化是不是全部应该抛弃?当然不,传统文化自然有他好的一面,但是也有他糟粕的一面。就是这些糟粕让我们固步自封,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这些糟粕就全然否定!西方文化好不好?好,他的文化让西方哪怕是小小的国家也变得极为强大,可是他就是真的好么?吕思勉在自己的讲义中很详尽的说明了自己对于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区别与共通之处,如果你真的仔细阅读,你会发现原来中西方文化虽然有差异,但是最终的目标是一致的。吕思勉先生不愧是历史学大家,他从历史中总结出来的就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神话,民族,婚姻,政体等等而是一个方面的总结。可以这么说,你读过吕思勉先生的《中国文化二十一讲以后》你再去读其他的历史书籍,你会发现所言所讲也不过实在重复吕思勉先生笔下文化的变迁罢了。真正读懂历史,不是你记住了多少大事,奇事,而是你从这浩如烟海的故事中悟出了什么?

要说缺点,《中国文化二十一讲》还真有个缺点。就是成书过早,如果能有讲师在旁讲解,你会觉得生动易懂,但是如果你想自己阅读,需要极大的耐心,因为成书很早,阅读习惯于我们现在并不相同,所以不是那么好阅读。总之一句话,就是当你读完了这本书,你再读其他的史书,你会发现,历史要告诉我们的就是这些文化!

《中国文化二十一讲》读后感(四):对于中国文化的思考

对于中国文化,我一直存在着敬畏的心里。敬它灿烂辉煌,名家辈出,源远流长。畏它博大精深,无所不包,深奥难懂。大三的时候,还准备报考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研究生,就凭着那会对文学的突然性痴迷,结果,一看那备考的书目,洋洋洒洒,立马就退缩了。人生唯一一次对文学的憧憬,破灭了。工作后,从事了历史的相关工作,却一直和文学挨着走,时而转头一瞧,感觉还是那么高不可攀。

本书的主要作者吕思勉先生,给我的印象,停留在那本经典的《中国通史》上,没想到他如此博学,对中国文化,也有着独特、精辟的见解。

史家追溯卖淫之始,多以为源于宗教的卖淫,比如王书奴的《中国倡伎史》,然而吕思勉的不同此说。他认为,原始宗教中的淫乱本是上古男女自由性交之遗风,并不存在买卖的关系。之后私有财产出现,家庭制度限制了男女的自由交际,卖淫才始出现。旧说以为卖淫起于齐国的女闾和市,女闾不过是女户的聚居地,市本来是由女子管理,其虽是纵淫之所,而未必是卖淫之地。卖淫的又一来源是女乐,女乐本是贵族家养的婢妾,自古即可买卖的。后来贵族等级没落,女乐就流入民间,然而欣赏其艺术者少,贪图其美色者多,遂成卖淫。古代国家养的乐户属教坊司,其成员为罪人家属,供官员“执技荐寝以自娱”,称为官妓。军营中的随营女子称为营妓,民间女子卖淫称为私娼,在本地的称土娼,在异乡的称流娼。清雍正年间,法律废除了官妓,而私娼则是无从禁止的。

吕思勉还中讲到中国古代的继承制度,母系社会由女子继承财产、掌管祭祀,由男子继承领袖之位,兄弟相继;父系社会则是父子相继,有由幼子继承父亲财产的,也有由长子继承父亲地位,而财产诸子均分的,如无子还可由女继承。原先我以为长子继承制是由长子继承大部分遗产的,由此造成的土地兼并是古代社会治乱交替的根源。现在看来这个观点需要修正了。然而,长子的财产虽与诸子均等,长子的地位却是高高在上的,他是否会凭借权力巧取豪夺呢?吕思勉也承认,血缘的关系抵不上经济的利益。在私有财产深入人心的时代,大家族制是难以维持的,必有分为小家庭之势。而到了工业时代,个人的经济利益不在家庭而在社会,小家庭制也难以维持了。

吕思勉在书中写道:“中国历代,社会上的思想,都是主张均贫富的,这是其在近代所以易于接受社会主义的一个原因。”在春秋战国之时,社会上已有两种思潮,一是儒家的主张平均地权,恢复井田制,土地公有,国家分配土地给农民耕种,农民死后将土地退还国家,而不可将土地私相买卖。一是法家的主张节制资本,大的工商事业收归官营,如盐铁专卖和均输之制。由此可见,今日的土地国有制度和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由国企垄断,是和古代的思想一脉相承的。然而历史上的盛世,如文景之治、开元盛世,都是以道家的“无为而治”为基础的自由经济,以儒法为理论的王莽新政、王安石变法都以失败而告终。如今市场经济虽已深入人心,然而国企改革俨然已进入了深水区,如何攻坚克难,还是需要以历史为镜,深刻反思的。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产生深刻影响。只有文化先行,才能让我们的文化走出国门,为世界所了解,同时也促进了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交流。强大的中国文化,铸就了强大的中华民族。

《中国文化二十一讲》读后感(五):大家手笔,难以置喙――也说说奥森文库里的《中国文化二十一讲》

从“工业化”“现代化”等词,我们可以明白“文化”的“化”,是“使之(达成)XX(的一系列措施)”。于是“文化”就是“使之达成“文”的一系列措施”。而这里的“文”,明显是跟“武力”向对立的一种“力量”。如果“文”自身没有什么“力量”,比如“稳定性或保守性”,我们也不会有“文化”的长期努力。“文化”是“武化”的继续,就像军事是政治的延伸。

再谈“文”。有文之始,用于契约:殷墟的卜辞,应该理解为天神与当时政权组织的契约。文字一开始不可能用于写小说,无稽之谈我们随时幽默即可,不必费力刻痕,录之甲骨。

契约的积累,构成了人神共治的社会基本设置――伦理规范。

大家都知道,赌博:最简单的例子,两个人各出一块钱,猜拳定输赢,赢的得两块,输的什么都没有。――这种看上去很不公平的事,从古至今没有终断过,这实在不能不考虑诚信的因素。有诚信的地方,都可以有赌博。而且哥哥认为:诚信一开始就是服务于赌博的。

孙子曰:兵不厌诈。所以,用武力就不要讲什么“宋式祖先仁义”。但是,武力有一个弱点,不能广泛而持久。武到最后,为了维持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剥削)优势。就需要“愿赌服输”的那种文化。

不服输,是人的本性;(服输,是人的暂时性。)但是仓颉造字鬼哭神泣;文化史上,著名的鬼哭神泣只是在孙悟空炼成长生之术是才有一会。字造出来,语句也就是字排排队而已。这鬼哭神泣的字,形成了文,让鬼神都凉凉的。(想想(白纸黑字的)借条的威力就可以了。)

文,信之凭也。信,顺服只心因也。于是“文化”,最大的特征就是“使民顺服”。这也是武力的基本目的。于是说,文化是武力的继续,就很明显了。

打败你,以后再打败你。然后让你明白,你是不可能打败我的。“孔明七擒孟获”就是为了“文化”其上下。

于是,在阶级社会,中国古代,所有的文化,都是统治阶级的文化。被统治阶级,基本是不通“文字”的文盲。然“礼不下庶人”,不知书可以,不懂礼不行。“礼”就是文化的基本结果。

人类社会是一种物质(生产在生产式)的存在。因为劳作苦乏,而享受快悦。避劳苦而积享悦的人类共通的心理,培养分化出阶级。一部人针对另一部分人的(剥削)优势,必需让“另一部分人”的那一部分人在心理上认同“一部分人”的天赋的神圣的“愿赌服输式”的优势与特权。

武化,成本太高。而文化,经济实用。于是后世越来学发展其“文化设置”。而改朝换代,视乎就是文化的积弊的剧烈调整方式。

统治阶级的文化,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而统治阶级却不说自己代表自己阶级的利益,而说自己代表天下整体社会的利益。这样一说,“合法性”什么的就容易获得。而其不可能代表整个社会的实践结果,也让其面临失去“合法性”的问题。

为了巩固自己的合法性,什么:神话、民族、婚姻、族制、政体、阶级、财产、官制、选举、赋税、兵制、刑法、实业、货币、衣食、住行、教育、语文、学术、宗教、国学……不停的变脸演戏,于是构成了“博大精神、ABYZ”的文化史。

读过这本《中国文化二十一讲》之后。才明白,文化,就是使社会作用(完全)规则化而不能的不断调整过程。

于是工业化完成后,还有信息化,现在还有智能化……都是文化的继续。

于是文化,就是“使社会理想之”的过程。社会还没有理想之,文化就不会结束。

最后,我们学习那么多文化,如果没有改造社会,使之理想之的愿望与实践,那就太悲哀了。

继往开来,愿于诸君共勉!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