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浪潮读后感1000字

浪潮读后感1000字

《浪潮》是一本由[美] 托德·斯特拉瑟著作,中国商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页数:20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浪潮》读后感(一):你就不能简单印个小册子……

就很不值,单纯就这本书而言。感觉读它之前是不是读者都该知道这个故事包括电影,讲得大致是个什么了。然后这本书,把这个几句话就能描述一遍的故事重复了三遍!前边一篇前言?实际上是影评,把故事剧透一遍,好中间小说部分再事无巨细讲一遍,而且说实话根本没有新的东西和细节出现,最后再找这个故事的当事人,老师的原型复述回忆一下这个故事……它值得做成这么一本精装硬皮书吗?值得这么多页纸吗?

《浪潮》读后感(二):法西斯主义离我们有多近

《浪潮》描绘的是一种法西斯主义的再现,人们总是会说它已经不存在了,但人人心中却总是藏着有关它的影子,人人心中都认为它很糟糕,但人人却都会误入歧途。总说是形形色色的事都像法西斯,但实际上确实是吗,总是某些绝对的事物是美好且令人崇拜的,但那又何尝不是呢?

人们害怕着它,又不无好奇着它,这注定便造就了一个迷茫、团结与复杂的主义。人们造就了它,它便造就了人们。

《浪潮》读后感(三):“当面临正确与善良的选择时,选择善良”

【以下内容涉及部分剧透】

这是我最近看过的最吸引我最能让我回味的由真实故事改编的书。讲述一位中学历史老师为了让学生真实体会到恐怖的纳粹精神如何产生,传播,发展以及为何战后大部分经历事件的德国人不承认或者纵容纳粹党的种族屠杀行为而在课堂上用学生模拟德国纳粹精神。周一到周五,学生从学习纪律,背诵口号,互相敬礼,发展成员,殴打不加入组织的学生到最后局面失控,正如书中序言所说,我们离纳粹只有5天。这使我想到了日本的军国主义,中东的恐怖主义,还有某朝的XXXX事件,现在看来如此不可理喻的疯狂行为都是有迹可循的。为什么童子军青年团最后成为这些恐怖事件的主力,因为他们在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判断体系之前就被“精神领袖”扭曲了三观。这又让我想到前几天读《奇迹男孩》的时候,英语课老师布朗先生写下的九月信念:“当面临正确与善良的选择时,选择善良”

因为大多数事情都不是是非分明的,没有所谓的错误也就没有所谓的正确,他们相互对立又互相统一。所以当我们面临正确与错误的困扰的时候,选择善良吧,因为善良才是灵魂深处应该一直追随的一种力量。

《浪潮》读后感(四):阅读趣事

【阅读趣事】《浪潮》这部电影让我难忘,再加上最近刚刚读完《被禁锢的头脑》,让我很想读读《浪潮》这本小说,当我准备读《浪潮》这本小说时,忽然想起儿时有趣的担忧和害怕。 小时候我见过许多书呆子,他们留给我的印象不是那么好,因此我很怕自己也成为书呆子,也怕自己读太多书,全盘接受书中的观点后,就没有一点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还怕自己只会照本复述书中的观点,只会说书中的话,就忘记自己的思想,就没有自己的想法了。也就是说小时候我真的好怕自己变成一只鹦鹉,好怕自己变成只会读书的书呆子。不过那时的担心和忧虑也无法让我不爱书中的故事,又也许我母亲她有许多非常好看的小说,再加上我母亲非常喜欢买书,只要她一出差,就会买许多很好看的故事书送给我们,让我无法不去读这些故事,只要我拿到一本小说,就放不下,就想读完它,也许担心自己成为书呆子,我常常会私下警告自己,千万不要被书中的观点蒙骗了,要小心哦! 今晚当我拿起这本《浪潮》,却让我想起小时候那些有趣的担忧,才发现我潜意识里就有点怕自己受到书中的影响,实际上那个时候我并不是那么懂《浪潮》和《被禁锢的头脑》这两本书所谈论的某些观点,某些心理转变。不过我很庆幸自己过早有这种担忧,虽然我喜欢书籍,但并没有使我变成书呆子类型。 写于 2018.03.06 星期二

《浪潮》读后感(五):“在今后的人生中,你们将不会允许团体意识侵犯个人权利”

今天突然饶有感悟就是此话是否与个人利益应顺从集体利益相矛盾。

就是相对于最近发生的事情看来,如果我们做事太软,实际上并不是因为为了集体利益而牺牲了个人利益,而是确确切切让团体意识侵犯了个人权利。

就如我兢兢业业干活了一整年,年度评优的时候把优秀评给了另一个人。说他不辛苦吧,肯定也不是,但是相比较贡献,总有人是更胜一筹。但是一句简简单单的原因“因为他之前和领导打过招呼了,所以打算今年的优秀颁给他”无法令人信服,又诸如“年轻人,你以后有的是机会”这样的安慰根本无济于事。我花了几天的时间缓了一下,最后得到的结论是“只要无愧于心”,毕竟奖项什么的,毕竟不是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东西。换而言之,你自己争取做好了,但是实际上并不与鼓励挂钩。这样认真一想后,突然就想通了,也便豁然开朗了,那就是,我自己优秀的一年又哪里是用一个优秀的奖项就能概括的呢,又诸如,你可以看看谁谁谁获得了这个奖,你再想想这个奖是不是水,又是不是蝇营狗苟,如此的自我安慰。顿时便觉得自己生出了一种洒脱感。

但是看了这本书,因为这句话,我又重新审视了一遍这件事。

评上优秀的哥哥,他拿优秀和我拿优秀对于我们整个集体来说,难道有任何区别吗?就他打招呼的行径以及领导要我体谅的做法来看,我们自我认为是为了整个整体利益,实际上也是破坏了社会公平。说起公平,体制内本没有公平可言。要不为什么老人家钱照拿,茶照喝,而你年轻人,活照干,责照担呢?今年是评上优秀的哥哥连续优秀的第二年,按照习俗,优秀是需要连拿三次的,这样才能换一个三等功。那么,如果同样的事情再发生了,领导要我理解。我应该如何说。

我应该要说“领导,如果公示已经出了,结果无法改,那我就闭嘴好了。如果你找我商量,但是不打算改变结果,那我也闭嘴好了。但是如果听我心里话的话,我不同意。”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