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巴甫洛夫的狗》读后感锦集

《巴甫洛夫的狗》读后感锦集

《巴甫洛夫的狗》是一本由[英] 亚当•哈特-戴维斯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17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巴甫洛夫的狗》读后感(一):巴普洛夫的狗

相比《薛定谔的猫》,《巴普洛夫的狗》读起来更易懂些,这可能跟读书时物理没认真学有很大关系。 从达尔文对蚯蚓智力的研究,爱德华·桑代克对猫、小狗、小鸡学习能力的探究,到伊万·巴普洛夫通过狗得到的反射性反应论证,显示着他们的探索正式打开了心理学的发展之路。 心理学家也开始对行为领域做试验研究。小艾伯特试验,让我们了解到人类同样会对条件刺激做出反应,而某些条件反射会一直持续,可能影响终生。老鼠和鸽子怎么学习?长期记忆是否有准确性?通过心理学能提高生产效率?如何更好的管理?心理学家开始探索商业心理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心里学家对其他领域的探索有所扩大。心理学家对老鼠试验研究,发现老鼠和人类一样有学习能力;儿童与生俱来就具有一种原始心理结构,能通过学习成长;几乎我们每个人都有耳鸣;“认知失调”后修改比接受来得更容易;我们有从众心理;人类与动物一样对于母亲的依恋是一种出于本性的自动过程;大脑里有一种快速遗忘记忆;攻击行为可以习得;资源稀缺时,可以通过合作等方式改写局面。 对权威服从性、盲人重见光明、瞳孔、空间侵略者、半边大脑等探索,体现心理学已经慢慢和神经科学相结合起来。我们头脑里到底发生了什么?环境会让好人变成坏人,记忆有时候没想象中那么准确……认知科学也渗透到心理学的领域中。人们会在没有察觉的情况下学得技能。自闭症儿童对待人和对待物体的方式是一样的。头脑里有很多神经,想和做,自我控制会通过意识实现。思维可以控制身体,但是二者既分离又相关。心理学在外面的日常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50个心理实验中不乏有趣的探索,心理学家对心理学各个领域的研究发现越来越广,越来越深入。为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帮助。

《巴甫洛夫的狗》读后感(二):巴普洛夫的狗

相比《薛定谔的猫》,《巴普洛夫的狗》读起来更易懂些,这可能跟读书时物理没认真学有很大关系。 从达尔文对蚯蚓智力的研究,爱德华·桑代克对猫、小狗、小鸡学习能力的探究,到伊万·巴普洛夫通过狗得到的反射性反应论证,显示着他们的探索正式打开了心理学的发展之路。 心理学家也开始对行为领域做试验研究。小艾伯特试验,让我们了解到人类同样会对条件刺激做出反应,而某些条件反射会一直持续,可能影响终生。老鼠和鸽子怎么学习?长期记忆是否有准确性?通过心理学能提高生产效率?如何更好的管理?心理学家开始探索商业心理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心里学家对其他领域的探索有所扩大。心理学家对老鼠试验研究,发现老鼠和人类一样有学习能力;儿童与生俱来就具有一种原始心理结构,能通过学习成长;几乎我们每个人都有耳鸣;“认知失调”后修改比接受来得更容易;我们有从众心理;人类与动物一样对于母亲的依恋是一种出于本性的自动过程;大脑里有一种快速遗忘记忆;攻击行为可以习得;资源稀缺时,可以通过合作等方式改写局面。 对权威服从性、盲人重见光明、瞳孔、空间侵略者、半边大脑等探索,体现心理学已经慢慢和神经科学相结合起来。我们头脑里到底发生了什么?环境会让好人变成坏人,记忆有时候没想象中那么准确……认知科学也渗透到心理学的领域中。人们会在没有察觉的情况下学得技能。自闭症儿童对待人和对待物体的方式是一样的。头脑里有很多神经,想和做,自我控制会通过意识实现。思维可以控制身体,但是二者既分离又相关。心理学在外面的日常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50个心理实验中不乏有趣的探索,心理学家对心理学各个领域的研究发现越来越广,越来越深入。为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帮助。

《巴甫洛夫的狗》读后感(三):《薛定谔的猫》、《巴甫洛夫的狗》读书报告之二

基于对物理学和心理学的兴趣,在《猫》、《狗》上市以前就在关注。一经官方提供预定,即刻下单等待收书。两本读完之后,概括起来是这样几点印象:

1、书籍的纸张、印刷皆为上乘,开本也很适手,可见出版方对刊印质量的重视程度;

2、文内插图直观明了、色彩悦目,对理解内容有所助益;

3、每节内容皆有摘要,载明年份、人员、领域和结论,一目了然,十分明朗 。不足之处是没有写明研究人员国籍,整理笔记的过程中时时需要借助搜索引擎;

4、书籍内容稍嫌单薄,对实验背景、过程、影响均有不同程度的省略,甚或有些章节对实验的介绍很不具体戛然而止,使人看得意犹未尽;

5、章节衔接不够用心,各部分内容割裂欠缺整体结构之美;

6、本套书籍虽说定位科学入门普及之列,但仍有较大进步空间。如此单薄之内容,恐有辜负编辑、画师辛苦劳作之嫌。所谓“入门”也不是没有门槛的;

7、此书算是学科史的提纲或目录,因此适宜亲子阅读,作为唤起少年求知兴趣的敲门书籍,如需进一步了解所涉实验始末,还需其他文献相佐。

再说说说书中展示给我们的具体内容。

首先是《猫》。(此略)

另一本是关于心理学的《狗》。

不得不说心理学是一门十分吸引人的学科,关于人类记忆、学习、思维、行为、习惯等的种种疑惑甚至奇思妙想总是围绕着我们的大脑。心理学不仅扩展我们的认识论,更为我们的生活、工作的方法论带来变革。比如小艾伯特实验、恒河猴实验、波波玩偶实验、蔡格尼克记忆效应、霍桑效应、米尔格拉姆实验、霍夫林医院实验、菲利普·津巴多的监狱实验等等,都给人们深刻的启示,并在教育、管理等领域里有着广泛的应用。不过,不得不说,诸如小艾伯特实验和恒河猴实验此类,实验本身的道德争议性也十分值得深思。学科的进步以实验客体不可逆转的牺牲为代价,究竟是值得还是残忍。读到这部分的时候,时常想起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来到人间的描述,人类科学和文明的发展也总是伴随着残酷的宰制和物化同胞的历程。

最后,作为「未 · 读」品牌铁粉,真诚希望出版方日后引进图书之前更加严于甄选,提高作品质量与内涵,永葆品牌活力与口碑。

说点闲话。距初读本书已有月余,当初发下宏愿要及时整理笔记,至今仍被搁置。真真是用实践落实了「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2018年1月7日

于 广州

《巴甫洛夫的狗》读后感(四):用实验勾勒心理学历史

世界上最难探测和了解的两样东西:一个是浩瀚的宇宙星空,另一个是人类深邃的心灵。古往今来,无数人为了探明这两个世界而孜孜以求,从星空到心灵,涌现出占星学家、天文学家、物理学家、心理学家等等。

不过人类弄明白自己似乎要比弄清楚宇宙更难一些,从1879年第一个心理学家威廉·冯特在莱比锡建立心理学研究实验室,人类才打开了了解自身的大门。现代科学建立在实证辨伪之上,为了弄明白人的心理,科学家们通过各种具体的实验从行为、思维、认知、意识等多个方面来摸清楚人的“心灵”。

这本由英国科学家、科普作家、电视节目主持人亚当·哈特-戴维斯编写的《巴甫洛夫的狗:改变心理学的50个实验》,是一本充满趣味性的简明实验心理学读本,该书按照心理学发展的时间顺序及阶段,精选了50个重要且有趣的心理学实验,勾勒出心理学发展的轨迹。

人的心灵是神秘的,最早的人们没有意识到如何找到研究心灵的通道,更多是因对动物行为的好奇而引发对自身的思考。如达尔文在日常的观察中,发现蚯蚓堵塞洞口的方式表明蚯蚓的这种行为并不是偶然性的,所以蚯蚓是可能具有一定的智力水平的;桑代克的小鸡与著名的巴甫洛夫的狗这两个实验,则为之后对行为与学习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为行为主义心理学铺平了道路。

行为主义心理学是心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支,人的行为是可以通过“正强化”或者“负强化”进行塑造,在一定程度上,人的生活和习惯其实是由连续行为形成的。约翰·华生将研究从动物扩大到人身上,进行了人类历史上最疯狂的实验之一——“小艾伯特实验”,在实验中,小艾伯特对噪声的自然反应变成了对白鼠的条件反射,华生进而将对白鼠的恐惧转移到兔子、棉花团等上面,但实验太过残忍没有办法再继续进行下去,这是对人类经典条件反射的首次探究。

在对行为研究的风潮下,人们开始探究行为产生的原因,即动物和人类是如何习得行为的。皮亚杰的儿童认知理论极大地影响了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学这两个领域,他用实验梳理了儿童对世界的认知。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大脑的研究更加深入,心理学家开始研究感知、语言、注意力、记忆以及思维来突破行为主义研究的实验范式,让人们明白了过多的奖励并不能换取更高的效益、人的记忆是会受到信息的干扰而成为“虚假记忆”。心理学发展至今,科学家渐渐意识到“意识”,开始对大脑的组成——神经元进行研究。

通过这50个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也能够更好地认识了我们自己,但长路漫漫,人类对于自身的了解和研究还需要更多的实验去探索和实践。

《巴甫洛夫的狗》读后感(五):有趣的心理实验

对于心理学方面的测试,很是好奇,求学期间影响中参与过有关心理学方面的测试活动,不过多是纸质方面的简单问答,也可能是IQ测试,至于具体亲身参与至心理学的实验,则从没遇到过。

作为一门学问,高校设有“心理学”专业,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专家也是很多。虽然如此,那些经典的,有重大影响力的最新的研究成果却在外界很少听到,无法和专门设有诺贝尔奖的其他专业相比。除了在中学时代,在学习《生物学》时,早已熟知的“条件反射”实验(1901)。

作者收集了50个心理学方面的实验,是不是经典对于外行人士来说,就不知晓了。如果再由另一位作家来写,会不会更换掉其中的部分实验。书中只分析了每个实验的目的和结论,就如同学术论文里所描述的一样,至于该实验在心理学研究领域所具有的意义则很少分析。也不知这些实验,在心理学领域中,是不是如同巴普洛夫所研究的“条件反射”一样,是个经典实验。

实验涉及的领域众多,有动物行为学、感知觉、实验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等,虽说是科普读物,对于实验的解释有些读来通俗有趣,有些则充满深意,没能读懂。讲述时则按实验开展的时间顺序,每个实验的开头,都列出了实验的参与人和研究结果。

没想到达尔文还开展过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工作,早在1881年,其对蚯蚓的生理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开展了“蚯蚓的智力”研究,暗想这会不会是最早的心理学研究实验。待回头翻看引言,才知道最早的心理学实验是在1879年左右,不过作者并没有将其收纳,很想知道为何未被收录的原因所在。

所收录的实验,有些涉及到伦理,常常会遭受到众人的指责,如,1920年对“人类经典条件反射的探索”,目标对象是才9个月的婴儿艾伯特。有些则将视为常识的内容,亲自设计成实验,如1984年对“熟能生巧”的研究。

有些实验则充满了好奇,如1974年对“高焦虑状态下的性吸引力”的研究,1966年对“个人空间的研究”。1966年“霍夫林医院实验”的研究,1956年“从众”实验的研究。也有些实验,则具有一些参考价值,如1973年对“金色星星带来的困扰”的研究,1953年对“耳鸣的普通性”研究。

此书,也适合对心理学有兴趣的中学生阅读,尤其有些实验内容,如1927年对“蔡格尼克记忆效应”的研究,学生如果有阅读,可以尝试着进行“有意中断学习”的实验,或许会对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书内配有许多的插图,如此有趣的设计,应该是想更多地吸引住孩子们的注意力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