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雅尔塔》的读后感大全

《雅尔塔》的读后感大全

《雅尔塔》是一本由(美) 沙希利·浦洛基著作,中信出版集团·新思文化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2,页数:56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雅尔塔》读后感(一):分配

立春的时候,分配开始了。

1945年2月4日,还有一天就是传统节日的小年。腊月二十三,这个节日是先地主家过,腊月二十四是穷人家的小年,总统罗斯福,首相丘吉尔,元帅斯大林,在黑海海边的雅尔塔开始了斗地主。

手里面牌最好的是元帅,就在他来牌局之前,红军已经以不可阻挡之势横扫东欧,抵近柏林,元首也将在三个月之后自杀。这副好牌使得元帅很是从容,黑海边上的浪花拍打着岸边,元帅深邃的目光驶向多瑙河畔,这是苏联自建国以来首尝战利品到手的滋味。

首相喜欢唠叨,去雅尔塔之前,首相和元帅在莫斯科进行了会面,帝国的冲动使得两个人走到了一起,瓜分世界,划分势力范围是流淌在首相和元帅血液里面的本能冲动。他们曾经是昔日帝国的遗孤,一直在意的是战利品的成色,莫斯科会晤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雅尔塔是个不错的机会。

总统的身体已经随着他第四任任期的开始产生明显的衰弱,元帅是不会迁就这位老人家的身体的,对于他来说,一个在自家后院开的会才是合适的,舟车劳顿对于元帅来说是不可接受的,即使雅尔塔在德国轰炸过后,只有有限的几栋相对来说还比较完好的建筑,雅尔塔才是自己家的葡萄园。

雅尔塔会议能聚齐三位当时世界最有权势的领导人的背景是,第三帝国的失败已经不可避免,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也尽在眼前,希特勒在焦虑,戈培尔在呐喊,尽快结束这场战争以及战争后面的秩序是这次峰会的主要议题。

《雅尔塔》读后感(二):即使是三巨头也无法规划世界格局

2019年读的第一本书——《雅尔塔:改变世界格局的八天》详细记录了1945年2月4日至11日,英美苏三国领导人于雅尔塔讨论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格局的过程,是一书一事的典范。全书依时间维度按章节聚焦于战后德国问题、联合国建立、苏联对日宣战、中东欧势力划分等会议主要议题,详细说明了历史背景、各方立场和谈判经过,充满了与会方之间各种的结盟、妥协、施压和背叛,完美诠释了“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有的只是永远的利益”这句话。同时本书通过对各种史料的整理,也很好的刻画了三巨头的个人形象——坚持自巴黎和会以来理想浪漫自由主义精神的罗斯福,秉承旧时大英帝国划定势力范围观念的丘吉尔,对苏联在中东欧势力寸步不让的老辣务实的斯大林。

不过单就一次峰会、三个国家的领导人及幕僚就妄图规划世界格局,以及背后的政治、经济、宗教、人口等全部问题是不可能,也是不现实的。所以后人才会既肯定会议在结束大战上的成果,也失望于会议没能带来绝对的公平与和平、揭开了冷战的大幕。作者在尾声中给出了对雅尔塔客观的评价:“雅尔塔会议是个别领导人和相互冲突的议题之间的角力,也是处理国际关系两条不同路线的冲突……唯有把雅尔塔会议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中去考量,剥掉加诸其上的种种冷战神话,才能理解雅尔塔会议真正的意义”

作为“大国外交三部曲”的最后一部,《雅尔塔》相对来说还比较好读,作者紧扣大会议程的时间轴,没有太多的支线介绍,对恐惧于历史题材、众多地名人名的读者来说,还是很有亲和力的。

《雅尔塔》读后感(三):历史角度下的雅尔塔会议

此书是哈佛大学乌克兰史教授沙希利●浦洛基所著的一本关于雅尔塔会议研究的重量级作品,是一本上乘的历史著作,文笔优美,通俗易懂。从历史的角度,重回20世纪外交现场,见证战争世纪中,催生新秩序的大国角力。浦洛基教授发掘苏联解密档案,还原雅尔塔八日密会。从战争到和平,从二战到冷战,美、英、苏三巨头在历史关键点上的友谊与疏离、筹谋与交锋。这本书具体的讲述了雅尔塔会议从会前到会后的所有阶段的准备流程以及英美苏三巨头在这短短八天时间里为战后划定势力范围明争暗斗的故事。三位年迈首脑的历史性会晤,绘声绘色,同时对于三方会下各怀心腹事的争斗也叙述的既真实又生动,似乎就像在读者面前发生一样。浦洛基用丰富的细节、严谨的研究,刻画出这场极重大、被误会至深的会议背后的人物个性和权术。可以说,在雅尔塔会议的研究领域,此书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雅尔塔是黑海度假胜地,会议在从前俄国沙皇和贵族的一组别墅里召开。英美为这次会议所取的代号是"阿贡纳人", 意指远古传说中的战士,在黑海东岸的这场会议是二战期间最重要的一次会议。丘吉尔原本希望在地中海谈判,罗斯福总统行动不便,也不愿意过分跋涉,但斯大林坚持不离开苏联控制的土地。形势的变化,英美不得不迁就苏联。美国总统罗斯福不顾年迈的病体带着女儿安娜秘密乘坐“昆西号”前往雅尔塔,战争尚未结束,他们不光要考虑复杂的海况还要时刻提防德国潜艇的偷袭。1945年1月,盟军对德攻势受阻,苏联红军的冬季攻势却势如破竹,距柏林只有70公里。此时若英美不能尽速与苏联取得协议,恐怕就不会有协议了。有谣言说斯大林与希特勒可能单独媾和。丘吉尔于1944年7月向罗斯福提议三巨头举行高峰会议。此时苏军已越过战前边界,进入东欧。丘吉尔希望说服罗斯福,改在巴尔干半岛发动攻势以切断苏军进入中欧。他也觉得必须和斯大林就东欧的未来达成协议。三巨头重聚一堂后,开始对战后德国的处理,成立联合国及远东问题进行了讨论。东欧落入了苏联的手中,德国被瓜分为二,苏联同意对日宣战。雅尔塔会议是外交家的棋盘,他们是棋手在棋局里博弈斡旋,更是美英苏三巨头攫取国际利益的竞技场,他们时而妥协时而强硬。会议稳固了三国战时同盟,对结束反法西斯战争起了重要的作用。可是这并不是一场正义的会议,是美英苏为了划分战后势力范围所举行的会议,会议的某些协议未经有关国家同意,具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的倾向,严重损害中国等国的主权和利益。本书从历史的角度,通过苏联公开的档案资料对雅尔塔会议进行了全面客观的复原,使读者更加近距离的感受到国际政治中的利益斗争与分配,更真实的体会到政治家们高超的手腕,同时也让人深刻认识到强权下弱小国家被人支配的悲惨命运。

《雅尔塔》读后感(四):和平的代价——再谈雅尔塔八日密会

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黑海之滨的雅尔塔举行秘密会议,商谈对德、日法西斯作战问题及战后的一系列安排。在八日密谈中,三巨头纵横捭阖,想要尽快结束战争,遏制战争根源,维护世界的永久和平。

雅尔塔会议落幕时,三国领导人对会议安排均比较满意,相互之间充斥着合作与信任的氛围。但短短几个星期后,盟国就爆发了若干实质性危机。一年多后,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即为冷战定了调。失望、遗憾在冷战的双方阵营中非常普遍,雅尔塔会议成了错失和平机会的象征。

哈佛大学东欧历史专家沙希利·浦洛基通过新解密的苏联档案、各国政府文件及与会者的回忆录等,重新审视这场高峰密会,为其正名,并破除了关于雅尔塔会议及冷战的神话。他认为雅尔塔虽是通往分裂的重要一步,但绝非冷战的肇因。

该书着重讲述三巨头及其助理在雅尔塔的动机、思想和行动,并且以罗斯福为主角。在八天时间里,三巨头就打败德国问题、分割德国及德国赔偿问题、成立联合国问题、巴尔干问题、波兰边界及新政府问题、对日作战及远东问题、战俘问题等进行了充分讨论,相互之间讨价还价,就大多数问题达成了文字协议。会议的参与者建立了经由谈判得到的和平环境,拼凑出一个新的国际体系,尽管这样的结果并不完美,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没有比这更多更好的选择。

作为民主国家,英美以这种秘密会谈的方式结束战争也付出了一些代价。它们牺牲了公开宣示的原则,违背了西方领导人正式宣示并坚定相信的价值观。例如,罗斯福为换取苏联对日作战的承诺,同意了斯大林对外蒙古及中国东北的政治要求;丘吉尔与斯大林关于巴尔干半岛的秘密协定;在划定波兰国界及建立新政府的问题上,没有征询波兰政府及民族的意见等等。

沙希利·浦洛基通过叙述雅尔塔谈判的故事,检讨参与者的期望与失望,厘清了一直困惑人们的问题,破除了关于雅尔塔会议及冷战的神话。例如,罗斯福的病情是否影响了其在雅尔塔的谈判?三巨头是否在雅尔塔决议把欧洲划分为势力范围?斯大林是否背叛了信任他的西方领导人和外交官?西方大国是否占了苏联领导人的便宜?雅尔塔会议是否应该为冷战负责?

本书以罗斯福去世、杜鲁门首次试图重新评估美国的对外政策作为结尾,象征着和苏联密切合作的时代已告终结。妨碍雅尔塔会议成功的主要原因在于,东西方的地缘政治期望在根本上是不同的,而且它们的政治文化也迥然不同。

《雅尔塔:改变世界格局的八天》一书文笔优美,通俗易懂。书的末尾,作者指出,不论西方国家的领袖如何认真,和意识形态不同的政府结盟都得付出代价。降低代价的唯一方法,是对盟友的认识至少要与对敌人的认识一样深刻。雅尔塔会议及会后的发展显示,当没有共同价值把盟友绑在一起时,敌友之间的分歧迟早会爆发。

《雅尔塔》读后感(五):真理在大炮射程之内,战场上的不到的,谈判桌上也妄想得到。

作者简介:

沙希利•浦洛基,哈佛大学乌克兰史教授、哈佛乌克兰研究院院长。他生于俄罗斯,成长于乌克兰,专攻东欧思想、文化、国际关系史。浦洛基著有《大国的崩溃:苏联解体的台前幕后》《欧洲之门:乌克兰2000年史》、《斯拉夫民族之起源》等十部专著。

内容简介:

作者首先介绍了雅尔塔会议的背景。解释了罗斯福急于召开三巨头会议的迫切心情,斯大林故意拖延会议时间以争取更大利益的算计,以及丘吉尔欲与罗斯福协调立场以达成有利结果的想法。作者根据英美苏三方的会议记录、相关的档案文献、有关人员的回忆录、日记和信件等,详细介绍了在1945年2月4日至11日共8天的雅尔达会议中,三巨头各自关心的问题,三方在每个问题上的观点、争论的焦点,各自欲达成的目标,以及三巨头和代表团成员在会议期间的发言和表现等。也就是说,作者告诉读者的不仅是雅尔塔会议的结果,而是结果产生的过程。

弄清会前的各种局势,则能认清三方的地位。会议前苏军在东线势如破竹,盟军在西线则遭遇阿登反击。斯大林已经有了抛开英美的有利态势。是英美有求于苏,而非相反。是故美英领导人才要千里迢迢奔赴雅尔塔。

美国关心的是军事问题、联合国的组建,以及苏军加入对日作战等问题。英国关心的是波兰问题、恢复法国大国地位,以及战俘交换等问题。苏联关心的是领土扩充问题、东欧势力范围,以及德国赔偿等问题。至于苏波边界划分与波兰政府组成,以及已处于苏联控制下的东欧国家,苏联认为是自己的问题,不想让任何人插手。

尽管从意识形态、立场、利益和感情上来说英美是一方,苏联是一方,但三巨头并不对等,苏联在会议上占有绝对优势。苏军一路反攻,已经攻占了保加利亚、波兰、罗马尼亚和匈牙利等中东欧国家,且在会议召开之前红军已经进入德国境内,朱可夫的部队已越过奥得河,距离柏林只有70公里,罗科索夫斯基的部队已进入东普鲁士。而西线的英美联军刚从阿登战役失利中恢复进攻态势,仍在谋划渡过莱茵河,距离柏林尚有数百公里之遥。真理在大炮射程之内,战场上的不到的,谈判桌上也妄想得到。

此外,英美也并非铁板一块,在有些问题上,英国明显与美国步调不一致。在雅尔塔会议上,分歧最大、争论最多的是波兰问题。其中涉及到两大问题:一是波苏划界;二是政府组成。每个问题都牵涉许多棘手的事情。

在波苏划界方面,苏联希望维持依据《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获得的领土(其底线是按寇松线划界),即把波兰东部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省份划归苏联,把波兰西部毗邻的德国领土划归波兰,以弥补波兰的土地损失。英美在维持战前波兰东部原边界不可能的情况下,也同意按寇松线划界,但争取把东部大城市利沃夫和附近的油田划归波兰。三大国都希望削弱德国,同意把部分德国土地割让给波兰(把东普鲁士的科尼斯堡割让给苏联),但在割让多少方面争议较大,苏联希望建成一个强大的亲苏的波兰,但英美反对过分打压德国而增强卢布林掌控下的波兰,因为这将牵涉数百万德裔人口的大迁移。

在苏联加入对日作战的问题上,由于罗斯福的急于求成,斯大林的强势与贪婪,二人最终达成了秘密交易:苏联加入对日战争,代价是战后允许苏联获得库页岛南部及千岛群岛,在中国东北建立势力范围,以及在中国东北驻军,以确保外蒙继续独立。这一交易严重侵犯了中国的权益,对中国造成了永久的伤害。

在联合国的问题上,美国的目标是成立一个国际和平组织,维持世界秩序,确保50年的和平。这一点与苏联希望至少有二三十年和平时期,以便从战争创伤中恢复过来的目标暗合。但在组织形式、表决程序、常任理事国及其权力,以及成员国的资格等问题上,三国存在很大的分歧。

总之,雅尔塔会议涉及的议题很多,做出了很多决议,这些决议确定了战后世界格局的新秩序,影响深远,影响巨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