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回到本源》读后感100字

《回到本源》读后感100字

《回到本源》是一本由李辛 / [法]克劳迪那 · 梅赫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08.00,页数:38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回到本源》读后感(一):回到本源看中医

在最近的疫情中,中西医都贡献出了自己独到的智慧,一起来打赢这场抗疫之战。在这场较量中,我们无法忽视中医药的巨大价值。

最近我读了《回到本源》这本书,主要内容是一场古代传统中医理念和现代思维方式的对话,内容始终围绕着中医的精华要义,并力求释繁就简。

关于中医与西医的差别,人们也都有各自的看法。在之前千百年来,现代西方医学理论并没有出现,在广袤的中原大地,中医学在治病救人方面展现出了独道德效果与极大的价值。

我一直认为,中医学千百年来的贡献是实实在在的,这也在很大程度上证明了这种学问是值得起实践检验的。并且人们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的去完善中医的理念,只是近些年来西方医学的崛起,让中医学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了。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是一套完整的医治过程的。

观察外观,包括体型、姿态、走路方式、脸色、皮肤和舌头状态等。听闻声息,包括说话声调、是否有体味或口臭、是否咳嗽等。询问症状,身体不舒服的具体症状、食欲状况以及生活习惯等。摸脉象,触摸病人,感受脉搏,确认腹部是否胀气等。

中医倾向于通过提高机体的自愈能力来缓解各种不适症状,因此,中医和中药非常适合那些不想给身体增加过多负担的人群。

西药往往讲究“对症下药”,在实际效果上可能更加明显。比如一个人发烧了,西药的方式就是吃退烧药,而中药更加兼顾身体全局,从调理的角度去处理,从而避免了许多药物的副作用。二者各有所长,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

在这本书中谈到了非常多中医的治疗理念,我们能够通过这本书的阅读对中医学有大致性的了解。

比如,治疗中,首先要稳定病人的神,神定则气机稳定;要明晰邪正斗争的发展趋势;要协助“第一个医生”完成邪正斗争,顺应原本的方向(开或阖、向表或里)以排除病邪;要减缓邪正的反应强度,使之在患者可承受的范围;要时刻留意本气(中气、元气)之有无。

中医学不仅是一种学问,还可以看作是一种生活方式。从这个角度上去理解中医学,我们会有新的发现。

在生活中,我们其实不必追求某些立竿见影的效果,而是应该去均衡好自己生活的各个方面。当我们遇到困难与挑战的时候,可以充分的发掘自己的潜力,而不是立刻就寻找立竿见影的解决方法,因为这种方法有的时候并不易得。

回到本源,能够让我们对中医学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回到本源》读后感(二):作者克劳迪那对本书的介绍

本书不是一部纯理论著作,书中所述的大部分原则已为中医实践者熟知。这是一场古代传统中医理念和现代思维方式的对话,内容始终围绕着中医的精华要义,并力求释繁就简。“清晰头脑,方有清晰而快速的效果”,这个看似简单的原则,运用自如并非易事。

就像一位艺术家,如何超越物质世界的表象,获取对真实存在的领悟;中医,又如何能够越过表象的种种不和谐,来调控整体的生命能量运行?这正是现代中医需要关注的。

事实上,我们已经远离原初中医的内涵和实践。现代的中医临证过于关注不和谐的病象模式,并专注于努力纠正这些不和谐的现象。然而,传统中医并不只是汲汲于“局部”的不和谐,他们更关注整体,因为“局部”揭示着“整体”,他们直观地把握“整体”。

只有深入理解古代经典,方有这样的认识。在本书中,我们讨论了唐宋以前的经典和文献。我们认为,自宋以后,中医学的发展虽然丰富多彩,但太多个人的表述与解释,淹没了《黄帝内经》中的基本原则。

金元时期,张元素和李东垣这一学派继承了《黄帝内经》与《伤寒论》的实践精神,同样,明清时温病学派提出的“卫气营血”和“三焦”理论,也注重正气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把握邪正斗争的方向和趋势;方剂的应用,是依据药物的气味与方向,来控制作用的层次和方向,这都是汉代以后继承发扬传统中医的典范。

所有传统中医老师都强调:只有深入学习古代经典,如《黄帝内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等,才能够运用传统中医的基本原则来实践,才不至于在学习繁复又看似矛盾的后世各家学说时陷入迷惑。这样才能根据病患的体质、神质和邪正斗争反应情况,以药物的气味升降为基础,来配伍合适有效的方剂,而非根据课本上笼统的方剂功用来机械用药。

现代教科书倾向于教我们如何认识病态的类别,如肝阳上亢、心血亏虚、脾经湿热等,并就此处理一个个失常的表象。这种以“脏器功能失常”为主导的表述方式,常把现代学生带入类似于现代医学的系统化思维中;近代立足于肉体层面的疾病定位与定性理论模式,忽略了传统医学里最重要的“神与气”。

《黄帝内经》提示我们要以神-气-形完整地来观察病人,临证重点应是观察能量层面和精神层面的运转状态,而非紧盯具体症状。他的资源(精、气、形、神)如何?身体的基本状况(睡眠、饮食、大小便、出汗、心情、锻炼的状况,与自然环境、人际关系、精神层面的互动关系)怎样?

所谓“知常达变”,知道了常态,我们才能分析和感受机体对邪气的反应模式。这些反应模式由症状所揭示,由患者本来的体质与神质决定,由此我们才能知道机体对于疾病的修复,会在哪个层次(精、气、形、神)反应,以及预知疾病的未来演化趋势。其中的关键,在于始终把握住病人本来的整体能量状态,而非某个脏腑的功能。在治疗疑难病证时,这一整体的临证思维会更准确、高效。

在本书中,读者将学习到如何评估人体的主要资源(精、气、形、神)和诊断的四大步骤。

我们还用了大量篇幅来讨论诊断治疗思路以及药物和方剂的运用。书中会介绍《神农本草经》对药物的分类(上品、中品、下品),然后按照作者的个人经验,以药物的性味和方向作基础,对部分经典的方剂进行分析,评价其综合效用(开或阖)、整体方向(升或降、开或阖)、综合属性(补泻、寒热、厚薄、走守)。

《黄帝内经》中指出,传统中医的治疗,会根据虚实、开阖、阴阳、顺逆这些大的原则而进行。“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此外,中药方剂的作用亦是如此:“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特定的药物以其质地、气味、信息在形气神三个不同的层面帮助人体,其原则仍然是“虚实、开阖、阴阳、顺逆这些大的原则”。而传统观点也认为,“方剂的不传之秘在于剂量”,组方药物的剂量比例调整,会导致整个方子呈现不同的开阖升降等效用,这些原则在本书中皆有详细阐释。

在针刺方面,同样根据前述的原则——阴阳、开阖、表里、升降、补泻,我们在书中也可以了解古人如何用针,以及《黄帝内经》中描述的医者的“内在训练”和“直观把握”之道,感受进针当下之时,病人“神与气”的变化。

古代中医透过针刺,调整病人与环境、天地之气的交流。这正是《黄帝内经》里所述的无法言教,而可以心传的艺术,也是现代中医常常忽略的古典精神。我们可以通过静坐、站桩等内在训练,提升对气和神的直觉感受,以医者的身与心、专注与关心,在临床实践中完成这一针刺的艺术。

对于有所领悟的医者而言,一切都只是开始。

《回到本源》读后感(三):《回到本源》:人生大道终至简

“医道浩瀚,精微幽远。” 西医与中医的区别在于,前者要你相信药到病除,而后者让你自信不药而愈。 不药而愈的说法有些夸张,但比起西医着眼于从病灶开始解决问题的做法,中医更多地考虑病人整体需要哪些方面的改善,即“以人为本而非以病灶为本”。

脱胎于中华文化的中医注重“越过表象种种不和谐,调控整体的生命能量运行”。 这样一种温和的、涵养式的治疗,正是时下大多中医师逐渐淡忘的,也是《回到本源:经典中医启蒙对话录》一书想要唤醒的。 但此书又不仅仅是专业圈内的拜读书籍。 作为医学类书籍的推广代表,《回到本源》采用了问答的形式,抽丝剥茧引领读者入门,即使是对中医一无所知的读者,也不必担心内容晦涩难懂。 可是,生病了便去医院治病即可,为什么还要大费周章地翻阅医书? 道理很简单:中医不只是治病,它更关注如何使人回归“常”态,以正“常”的机体继续生活。 换言之,学习中医有助于我们回归纯净的自己,不论是身还是心。

让身回归常态,中医里典型的做法便是开方药。 “中医方药的不传之秘在于剂量。” 准确地说,处方用药的秘密在于方剂中每味药的剂量与相互的比例。 剂量加大或减少,每味药相互间搭配的效果也会发生变化。 鉴于此,李辛老师说: “不能只是按方开药,必须熟悉每一味药的气味、升降、寒热、厚薄,以及组合之后的药势,这是一种‘复合式能’”。 通过加减中药剂量,将多余的“东西”排泄出体外,将不足的部分重新运化生成。这就是让身回归常态。

中医不仅治身,它还能疗心。 书中第四部分专门讲解了有关“静坐”的知识。这也是我本人很感兴趣的一部分内容。 李辛老师在这一节内容里提到: 静坐可以帮助我们内观自己的感觉、情感、思想、语言和行为在“我”这个生命体内的交互变化。 思其源而不受其扰。 日复一日的练习,也是在训练“心”的稳定和清晰的觉察力。 通过这样的内观练习,渐渐地,我们不再在焦虑、哀伤等情绪中来回挣扎,也不在犹疑不定的决策模式中生活。 我们开始脱离“惯性反应”,更多地倾听内心的声音。 比起需要通过药物、物理等疗法联合作用的西医式心理诊疗,我更愿意用这样一种能够自主的静坐,慢慢改善内心环境。

说到底,大多数和我一样着迷于中医的小伙伴,对中医“根治”的魅力有所需求。 那么,就让我们慢慢读透一本中医医书,从了解自己到改善身心,让我们彻底变好。

回到本源

9.5

李辛 [法]克劳迪那 · 梅赫 / 2022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