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一念:蔡明亮谈电影读后感摘抄

一念:蔡明亮谈电影读后感摘抄

《一念:蔡明亮谈电影》是一本由蔡明亮著作,雅众文化/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26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念:蔡明亮谈电影》读后感(一):《一念》读记

蔡明亮导演的电影极具风格化,近于作者电影,即你能从电影本身看出导演是谁。这类电影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喜欢者会极为喜欢,会反复去看;不喜者则极为厌恶,几乎不能看下去,或一看之后便不再看了。

于我,蔡导的电影氛围很正(正点的正,而非正能量的正)。很容易引我进入一种情绪,而这是许多导演无法让我感受到的。蔡导的电影不易懂。很多不易懂的电影,要么是由于观者缺乏影片所涉的经验,要么是导演留白太多需要进一步思考。蔡导的电影会用氛围感染我,产生的情绪又带着我去思虑是否有更深一层的意涵。当然,也有可能,导演本来简单,是观者如我脑补太多了。

要想明白导演的真实想法,最利莫过于直接去问他。无缘得见,看他的访谈录应是最好的法子。这本书为我呈现出了一个似曾相识又不尽相同的蔡明亮。许多之前的想象得以印证或打消。由于是多组访谈,所谈总会有所重叠。初看给人啰嗦絮叨的感觉,待看完后,我突然觉得,这也许才是最好的地方。对于同类问题,有一个清晰一致的回应,这是自我鲜明的表现。重复的那些话语也许才是蔡明亮本人吧。

另外,这本书帮我解决了一直以来的疑问,可能也是大多数看过蔡导的疑问吧,就是为什么蔡导喜欢在自己的电影中反复使用相同的演员。啊,当然,其实就是李康生了。除了早期的第一部电影,蔡几乎每部电影都有李的身影。这在贾樟柯导演和蔡导的一次对话中,也得到了互证。那就是,拍电影不仅仅是在拍电影,更是在拍人,他们通过这一部部电影,记录下来的是时光在这个人身上留下的痕迹。

《一念:蔡明亮谈电影》读后感(二):镜花水月梦中尘 无著方知尘亦珍

学电影的时候说起台湾导演,老师都爱说李安、侯孝贤。所以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觉得,在那些晦暗发黄的书页和已模糊了记忆的巧合中,遇到了后来我最喜欢的两个台湾导演——蔡明亮和杨德昌,也许是命运的馈致。

因为《青少年哪吒》和《爱情万岁》对蔡明亮导演印象深刻,特别是《爱情万岁》,杨贵媚哭泣的长镜头已载誉久远,而我是因为《洞》开始喜欢他。雅克·贝克的《洞》、《肖申克的救赎》的“洞”,是越狱,是个人的,灵和肉的探讨。蔡明亮导演的《洞》,是人和人的,命运的闸口,充满哲学,充满揭露。是傲慢的揭露,也是脆弱的揭露。

至于《你那边几点》、《天桥不见了》、《天边一朵云》,是蔡明亮的时间游戏,是蔡明亮的冷眼旁观。“你那边几点”,牵引着这边的“我”。时代的破碎、台湾的破碎、时间的破碎发出无声的拷问。“你”回来寻觅,“天桥不见了”。失落的情感随着天桥的拆除无处安放。天桥上的“你”去试镜了,于是有了《天边一朵云》……那些失语的情感,那些极致化的时间符号,那愚弄人类的命运之手,无不通向人生的命题。那流失的时间即人生,天桥的彷徨即人生,漫长的等待即人生。随处的尴尬即人生,不安的焦虑即人生。蔡明亮导演几十年如一日的命题探索,是多么热忱的赤子之心啊。

杨德昌喜欢镜,蔡明亮喜欢水。我最喜欢的两个现实主义的台湾导演,加起来却有如镜花水月的印象派?他们可是不折不扣的现实、超现实主义者啊。可谁说人生不是如此虚实相生呢?镜花水月梦中尘,著方知尘亦珍。空也是佛法,有也是佛法。在入世中修行,在无有中顿悟。乃极致之时。

《一念:蔡明亮谈电影》读后感(三):原来蔡明亮也看豆瓣的

拍电影是个人经验和观影经验的投射,创作者反射经验形成作品。不要害怕有人看不懂我电影,不要为观众活着。

被学生提问买不到正版看怎么办,蔡明亮:“那就买盗版DVD吧!是一样的。”

蔡明亮喜爱的创作者不完全统计:胡金铨,张爱玲,王天林,许鞍华,侯孝贤,法斯宾德,特吕弗

金句:“我并不排斥很多东西,而且我在里面得到非常多的养分。这些商业片也好,可是它总有一个条件,这个条件是作者创造性,总有这个条件在。”

“剧本只是剧本,电影是跟情绪、感觉有关”

“人就是这样,衣服一件件穿,再去脱掉是很难的。我们就背负了很多很多,所以很多时候不能真正针对问题去讨论。人生那么短,我们都看得很浅,我们就是看外面的,我们没有看到我们真正看到需要什么。”

“看完电影是要有情绪的。”

“创作阶段可以分为四个:第一个阶段是你观察你想描绘的那种角色;第二个阶段是在观察消费的集体的心理和行为;第三个阶段是你开始观察你的演员;第四阶段你开始观察你自己。”

“到了读大学,你就稍微有思考了,有一点点鉴赏力了,不会什么都好看了,开始什么都不太好看了,你知道好看的就越来越少了。你一样去看电影,就觉得电影怎么越来越不好看,是因为你长大吗?也有一定程度是这样的,是电影越来越玩不出什么花样了,越来越不到位了。”

“创作是生活细节状态的投射”

“我的电影不卖座,我还是很难过的。”

电影应该是匠人所造的手工艺品,或者是姜文所说的酒。

为创作服务,不为观众服务

《一念:蔡明亮谈电影》读后感(四):有人生来就是发光体

一则短评,贴在这里。

电影艺术面临的困境和小说一样。

小说被故事几乎压垮了。电影被剧情绑架了。当一个故事被不断强调和重复,电影的美学和神秘就消失了,制作工艺和视频近乎等同。正如小说创作不断被引诱讲一个故事,一个离奇、合理、独特、扯淡、优雅、冷静、日常的故事,小说变得手足无措。

蔡明亮谈的是电影,电影被剧情绑架,所谓剧情,接近故事。一部电影讲一个故事,如今正在变得义正辞严。很多导演被批评最多的就是,没能讲好一个故事。这是电影的基础么?谁知道呢,商业电影大概的确是这样的,毕竟关于故事,中国导演所能想到的就是情节。

因为追求故事,所以长镜头变得危险,只有野心的导演才敢于使用这种容易被理解为人性的镜头。这种电影语言就像某种小说语言的长句一样。长镜头的使用在于“离开”,让观众在这一刻从镜头中浸入,回想到自己的生命历程,增加了感受时间。节奏快的电影是持续保持一定的压力,让人无处分身和分心。

故事本是一个好词,意为过去的事和人,只是被理解坏了。

这本书有264页,看前面64页就够了。作为一本谈论电影的册子,在前64页中我看到喜欢的东西,其余感觉寥寥。前64页,有一个概念和描述,我竟然那么喜欢。这个描述就是发光体。

蔡明亮说,有的演员,他不用演,他就是一个发光体。不管他长得好看,还是不好看,年老还是年轻,只要他一到现场,在镜头面前,就蓬荜生辉,就很好看,这不仅演技的问题。

蔡明亮举了一个例子,法国女演员让娜·莫罗,八十多岁了, 她不逃避她的人生,她老了就老了,面对镜头,有时候很残忍,但让人尊敬,让人忍不住鼓掌。

一个发光体,就是不逃避他的人生,老了就老了,无论何时,都好看,这是老天爷赏饭吃。就像有些人就适合写作,有些人适合画画,有些适合音乐。天赋不是拿来炫耀的,正好相反,天赋是拿来浪费的。能够诚恳面对老去的女演员,本身就足够强大。天赋这事,毫无道理可讲。

沮丧的是,我也不知道,怎样才能够成为发光体。不过,慢慢去接近,天赋不足,后天努力或许可以变的更好一些?也许吧。有的事,做不到就是做不到,再努力也做不到,打篮球也是这样,即便练得再苦,也不可能成为乔丹。演戏也是如此。

一生努力,到底过成了普通人。

《一念:蔡明亮谈电影》读后感(五):做一个坚决的作者导演!

首先感谢雅众文化送我这本书。

接着八卦一句,蔡明亮的眼睛真的很明亮啊,而且光头气质也很精神,一点不像他的电影。

1,效果导向的艺术家。

蔡明亮和罗斯科有点像。都是效果导向的艺术家。艺术,最后给观众的是成果,而不是创作过程。

别人说罗斯科怎么可以这么画画,一个方块就是绘画,但罗斯科知道,当画足够大,摆在一个禅堂一样的地方,你就会沉浸进去。得到一种悲怆的效果。

蔡明亮也是,别人说怎么可以这么拍电影,长镜头这么长,没有表演,没有音乐,但蔡明亮知道最终会给你一种从未有过的感受。

一般的艺术家思考的是,我用这样的技术,就会达到这样的效果。所以走的都是套路。

而蔡明亮好像是反着的,我最终要达到什么效果,然后反推用什么技术实现。

这也创作者的“初心”——从零开始,从无中去创造有。

2.实验室创作过程。

这点蔡明亮和王家卫有点像。拍片过程像是在化学实验室里做实验。这里试试,那里想想。

据说杨德昌就不是这样,拍片之前,影片的每一幕已经像数码化(digital)一样的存在他脑子里。

蔡明亮居然别人给资金了,还不知道自己要拍什么内容。然后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感悟思考之类的去寻找主题。

3。

早起的蔡明亮也和早期的侯孝贤一样,拍的是商业片。这里有个很有趣的比较,侯孝贤在找到自己的风格后,拍了一批长镜头的杰作。后来感觉题材拍尽了,再转到都市题材。

蔡明亮呢,却越来越自我,极致。后来都不像电影,而是影像艺术、装置艺术之类了。

这都是在这本书里了解到的。

说说这本书,是根据蔡明亮的口述记录成文章的一本书。蔡导演语速很快,短句多,似乎也可见其直接的心性。

在这本书里,你可以看见蔡明亮是怎么思考电影的本质的,怎么看待电影市场,怎么作为一个作者导演的一意孤行,又如何随遇而安的把遇到的每一个拍片机会好好的把握。以及如何成长起来的。

1.电影的本质,是蔡明亮一切创作的出发点。

电影不仅仅是故事,而是影像的故事。有人笑说,电视剧其实就是话剧嘛,因为都是对白串起来。不过多了几个室外场景而已。

蔡导演似乎更喜欢人们看到场景。

有时候我觉得蔡明亮的影片和贾樟柯的《三峡好人》有点像。故事都很单薄,影像却给人一种心绪。

所以你要看的是影像,而一般电影你看的人物在做什么,说什么,看的是故事。

2.做一个坚决的作者导演。

蔡导演在这本书里也谈了对电影体制的看法。他根本不care,所谓的商业片,所谓的赚钱。欧洲人很喜欢他的电影,也把他看成一个新浪潮电影导演。

蔡导演还批判电影里出现的“金句”,不知道王家卫看了怎么想,呵呵。

然后作为需要大笔资金的电影,作者的拍片过程却是随遇而安的。把遇到一个资金机会,就把握好。这似乎又很道家。

甚至或者,蔡明亮的所有电影都是道家的,只追随自己的内心。

嗯,更多的八卦,看看这本书就知道。

PS一句,如果有人在拍商业片的时候,借鉴一下,或者解构一下蔡导演的某些手法,不知道是怎样的效果。估计应该很好玩。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