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妈妈,我就要那块大蛋糕读后感100字

妈妈,我就要那块大蛋糕读后感100字

《妈妈,我就要那块大蛋糕》是一本由[美] 保罗•雷伯恩 / 美] 凯文·佐尔曼著作,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25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妈妈,我就要那块大蛋糕》读后感(一):下好成长这盘棋

父母由于过于疼爱第二个孩子,忽略老大的感受,导致孩子虐待弟妹、自杀等新闻层出不穷,经常能听见一个母亲对孩子说”你弟弟(妹妹)还小,你就不能让着她点,你怎么这么不懂事?”正是这样的话语导致了孩子的心理扭曲。面对两个孩子的争执,难道只有打骂这样暴力的解决方式吗?答案显然不是。

都说生一个孩子难,养一个孩子更难。因为在孩子对世界总是充满好奇,他(她)的成长过程中你永远不知道他会给你出什么样的难题,面对他的无理取闹,因为怕给他造成伤害你不能采取强硬手段,轻声细语的讲道理又起不了什么作用。一个孩子尚且如此,随着“二孩”政策的开放,越来越多年轻的中国父母会遇到如何公平的对待两个孩子的问题。

《妈妈,我就要那块大蛋糕》读后感(二):怎样不被孩子欺负

文:薇薇爱阅读

这本书开篇讲到的一个有意思的博弈的故事让我觉得特别好奇。 到底石头剪刀布的这种游戏有什么心理可言呢。 两家拍卖行在难分高下的时候, 决定谁作为最终入选的拍卖行的居然是石头剪刀布的游戏。 但是怎么取胜呢?

有人也许会说,这游戏还有什么窍门么? 直接在纸上写答案就好了呗。 当然落选的那家也是这样干的。 而被选中的那家是怎么做的呢? 他们咨询了专业人士, 自己的两个女儿, 孩子们说, 出剪刀, 还说了很有道理的理由。

后来我跟闺女要决定做什么的时候也选择用石头剪刀布, 没想到出剪刀这件事情还真的好用。 这应该算是最简单的一种博弈了吧。

家有孩子, 你觉得孩子是被欺负的那个。 然而真相是孩子才是欺负人的那个呢。 如何拯救家长不被欺负呢。

从石头剪刀布开始吧。 当两方争论不休,孩子不肯退让,大人也不退让的时候, 那就这么解决吧。 (只要不是什么大是大非的问题,这样的解决还是都比较让人信服的。)我们决定先去公园还是先写作业的时候就是这么做的, 反正最后赢了的人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执行, 输了的人也没有什么意见。

家里有两个孩子的家庭,经常遇见分蛋糕这样的难题, 一个人说另一个人的大, 都想要大蛋糕。 那类似这样的情况要怎么做呢?

作者又给出了你切我挑的办法, 一个人负责切蛋糕, 另外的一个人可以优先挑选, 大家都想要大的, 但是又怕别人选了那个最大的, 所以切的时候就会很谨慎,尽量把蛋糕切的一样大。 这样孩子们在分配和选择的时候都觉得很公平, 出现类似的要平分一个东西的时候,就可以轻松搞定小朋友之间关于谁的多谁的少的争论了。 纵使刚开始切的那个小朋友切的不那么平均,但是作为规则,TA也会遵照,然后慢慢让自己分配的更平均。

当孩子想要得到一件物品或者礼物时, 家长觉得暂时没有必要买, 这个时候的矛盾,如果换做是个爱发脾气的小朋友,估计家里顿时又热闹了起来, 最终终于会有家长妥协的时刻到来。 对于这样的情况,作者又是怎样给家长出招的呢?

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有喜有乐,伴随着孩子渐渐的长大,加入了博弈的孩子们如何不让他们欺负到呢? 这还得多看看作者的高招在哪儿? 跟孩子斗智斗勇的过程中,让孩子了解到成长需要的规则和规矩。

《妈妈,我就要那块大蛋糕》读后感(三):爱的方程式教育

呃,作为单身的我一直在想,当初约评这本书的时候在想些什么,然后就促成我的动力和源泉又是什么呢!后仔细看了介绍以后,觉得适合我看,更适合我侄子的妈妈嫂子看,都说一个孩子在怎么熊也是有一定的界线,但,当两个孩子一起熊起来,而且还是男孩,熊起来的感念就是无法无天,爆表的战斗力等着你来解决,刚好我家就有两个战斗力爆表的小男孩。

众所周知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父母,父母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孩子的未来,因为都知道幼儿时期的孩子,最容易记住一些事物,好的家庭教育和不好的教育直接影响孩子的情绪培养与认知社会的能力。

这本书充分的讲解了;怎么合理分配,玩具的归属问题与公平,奖惩的问题,诚实面对一切或谎言的根源,合作和协议的问题,相信与承诺的问题,角色互换、换位思考问题。相信许多家里孩子多于一个的都是遇见这些问题。运用博弈论让你理解孩子和沟通能力的具备,博弈知道的是下棋,下棋讲究战术与谋略,也是一场心理战的博弈,对待孩子必须把她/他当成你的朋友、知己以及敌人,因为只要了解,才能更加透彻的解决问题,运用双赢的方法与孩子探讨问题。不要小瞧了孩子们的脑洞,往往你觉得事情已经解决了,可孩子们下意识丢过来的一句话或一件事就会彻底让你无语言对。

与孩子一起成长是家长必须要经历的一件事,因为孩童时期的孩子最容易敏感与脆弱,坚强与勇敢的勇气也是这个时间段成长起来的,一件小小的事情就会发现孩子的成长你是否可以离开。

我们都知道孩子都是极其聪明的孩子,你眼里的认知度和他们的认知度大大不同,但有时候他们会告诉你不容易发现的事情,所以孩子的童真还是不要亲手扼杀掉啦。有时候我侄子会问我一些问题,但很多他们问的问题我们也不好回答,我就会说,回家等开电脑问“度娘”让它帮我们解答一下,侄子又会问,为什么问它呀!因为我说姑姑电脑的浏览器目前只有一个,余下的内存要给你们下载你们最喜欢看的动画片啊!转移话题以后就会对我说,咱们回家以后要看什么。

关于合理分配的公平;不管你分配的东西,是否合理、是否公平,但是在孩子的眼里,对于你的分配还是有意见的,玩具、零食、家务的分配想要公平和不引起嫉妒,就要进行民主的分配,不要用你是哥哥或者姐姐来划分区别,因为孩子眼中清楚的知道,我和弟妹都是你的孩子,不用用这样的方式来划分物体,这就是考验家长智慧的时候啦,在我家很少因为这些问题发生分歧,因为是双胞胎的原因,东西基本是双份的,除了是他们自己挑选的多少颜色不一样,但他们知道分享共同的玩具来玩,吃的一般都是弄好,放在桌子哪里,谁吃谁自己去拿,然后玩过以后,自己收拾自己弄乱的玩具,相对比大宝知道收拾东西,小宝捣乱的成分多些

《妈妈,我就要那块大蛋糕》读后感(四):如何更好的分配一块蛋糕

家里有两个以上小孩的家长一定对这种情况深有体会:分蛋糕的时候,总是会质疑对方的比自己多,比自己好,可能会吵架,严重一点可能打起来。那怎么样才能很好的解决这种情况呢,本书告诉你。这本书有两位作者,保罗•雷伯恩,资深老爸,资深科普作家,教养书金奖得主。保 罗•雷伯恩是5 个孩子的父亲、屡获殊荣的作家,已出版了4本著作,其中《爸爸很重要吗?》获得了 “美国教育出版奖”金奖。他常为《今日心理学》之《关 于父亲》栏目撰文。凯文•佐尔曼是卡内基梅隆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弈论专家,长期研究语言演进和社会行为背后的数学法则。他的作品常刊载于《华尔街日报》《纽约客》《科学美国人》等刊物上。

关于前面提到的问题,作者提示“我切,你挑”这种解决方法。比如哥哥和妹妹,同时分一块蛋糕,可以妹妹先切,哥哥挑选其中的一块,那剩下的就是妹妹的。蛋糕的大小取决于操作切蛋糕的人,如果不想对方吃的更多,一般会对半切,自己得到的和对方的一样。这种方法,在家长分配家庭生活中的家务事总也可以适用,比如,妈妈可以将家中的家务事列举出来,然后爸爸挑选他可以做的,这样既达到目的,有让对方能接受,实在是双赢。在使用“我切,你挑”这个方法当中,父母在其中的作用特别重要。父母可以对分配设置规则,比如分蛋糕的时候,轮流进行切蛋糕,挑蛋糕;在看电视节目的时候,可以规定第一个节目谁看,第二次挑选的,可以连续看两次节目,顺序可以和对方交换。一旦掌握这种规则,重复几次,孩子也会自信遵守规则行事,大人也不用监督,避免吵架的情况。

如果分配问题进行升级,要怎么处理呢?比如,家里新买的玩具,哥哥和妹妹都想玩,那谁应该先玩。在这种情况下,不能使用前面“我切,你挑”的方法,因为有些东西是不能分割,比如第一次。那这种时候,有两个方法,第一抛硬币法,简单粗暴,但是绝对有用,使用前一定要先让孩子接受硬币的结果,家长抛,孩子选,否则在不接受的情况下,有一个孩子一定会难过,所以谨慎使用。第二竞价拍卖法,通过竞价的方式,来决定结果。孩子轮流竞价,在上到一定价码的时候,孩子会明白,到底值不值得付出这么多,考虑清楚后,有一方会放弃,这样结果产生,两方也没有不开心,这种方法,比起第一种,更好的解决上一次出现的问题。

本书中,提供了各种策略来引导孩子自己去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使他们用灵活的方式应对各种情景,帮助他们更早的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主动学习和冷静思考等行为习惯,养成一生受用的良好品德,让孩子能健康,快乐的成长。本书还列举了大量的示例,来解释作者提出来的策略,便于读者理解。

这一场与孩子的博弈,看你会如何进行!

《妈妈,我就要那块大蛋糕》读后感(五):与孩子斗智斗勇,其乐无穷

如今我还没有自己的家庭,自然也没有感受过拥有一个小淘气或是一个小公主的苦恼。我自认为我在童年时期没给家里人添过麻烦(后来家人吐槽之后才发现我真的是自认为)原来是独生子女,什么都给他,因为家里就这么一个宝贝。如今二胎政策放开两年有余,拥有两个宝宝的家庭如何面对他们给出的难题?这对于家长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之前在大学选修课上选过博弈论这门课,博弈论大多是使用在金融上,属于运筹学的范畴。涉足这个领域的人不是数学家就是从事金融行业,应用博弈论大多是在商务谈判之类的场合。当时在上这门课的时候常常被案例所吸引——在面对各种各样的谈判抉择,如何让自己成为最有利的一方。囚徒效应等各种各样的效应更是生动活泼。那么如何将经济领域的博弈论移交到家庭教育上,是这本书所论述的主题。

书中介绍了一个案例,小小的剧透一个,可以留给阅读这篇书评的人一个思考。

如果是你遇到了这种情况,你该如何分配手中的钱包资源?如果都买的话,两个孩子双赢,得到了他们各自想要的玩具,失败的人是你——钱包空空。

那么在这本书中,讲述了各种各样的博弈的时间,经常我们会陷入一个困境中——左右为难,不知如何是好。突破困境也许更需要一个专家帮忙。身边的人不可能个个都是育儿专家,24小时全天候上线。他们遇到这样的问题也会烦恼,也不知道该怎么做。不如自己去看看这本书,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实践中突破困境,实现自己与孩子的“双赢”。

的确,我们的孩子不能总是按照自己制定的家教计划一步步的走,他们总会有各种各样的想法,而你只能在他们的成长中发现自己的不足然后在学习。我倒是觉得,不如自己先看看周围人和书中的案例,以后在面对自己的孩子,或者遇到同种类型的事情的时候,能够迅速的做出正确的决定。

这九种博弈方法和教育研究成果相结合,不得不说是一种教育界与经济学界的创新。两种领域结合所碰撞的火花,也会让读这本书的父母感到非常的有趣。也能更好的让理科思维较强的人学习得更好。

那么与孩子斗智斗勇的时候,请不要哭泣,翻开这本书,想想自己和孩子的经历和哪个比较像,然后按照书中的方法和孩子斗智斗勇吧。对了,记得把它放得离孩子远一点,让孩子看到的话,毕竟“上有对策下有对策”,自己又要去黯然神伤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