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有琴一张》读后感100字

《有琴一张》读后感100字

《有琴一张》是一本由资中筠著作,北京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页数:16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有琴一张》读后感(一):#这并不是书评#

有幸能听先生讲过两次课,即便是前一次,那时先生也已85岁了。 惭愧,并不知先生沉稳犀利的文笔与言辞下,也有一生的钢琴相伴。这本书读到的,是兼具年岁和境界后回顾过去的意味。许多简简单单的语句带过,我能隐约感受背后的重量。书中有句形容莫扎特话,可藉之表三分意: 恬淡到极致的境界有时确有催人泪下的力量。 如果你也爱好音乐,也思考过音乐数学与建筑的联系,也感受过欧洲,也印证过欧洲风光与文化的一致,那你还会体会到,作者立笔之下,是多大的世界。 有些遗憾,了解得晚。如果有幸再遇资先生的话,当向她问问这世界。

《有琴一张》读后感(二):若有琴一张,真好

资中筠先生是著名的国际问题研究专家,但我却只读到她的一本非专业书,就像我最初在文字里认识村上春树的时候并不是通过他的小说,而是那本谈跑步的书。资先生这本则是谈琴的书。 八十多岁的学者大家,以一本单薄的琴书来回望流年,似乎显得轻了些,的确,捧在手上的时候我也嫌书太薄。但是没读几页就发现这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小书,分量并不轻。 我是个对音乐一窍不通的人,对钢琴更是摸也未曾摸过。但是资中筠先生回望自己一生与钢琴结缘、与琴离合的历程却让人很是感慨。对了,书的名字叫《有琴一张》,化自欧阳修“六一居士”称号中的“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之“有琴一张”。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我初中时候读到,那恐怕是我对音乐最早的朦胧感动了,音乐可以在无形无言中传达“高山流水”的情怀,而识音之人则可以引为知音。弹琴人对琴的感情不胜言表,自然令我这既无半点天资,又无一点条件学音乐的人空有羡慕之心。 但是读资中筠先生《有琴一张》时更多的感情还不是羡慕,而是感慨和钦佩。朴实真诚的文字跨越半个多世纪的时间维度,在“琴忆”中串联起一个人一生的经历,虽然简短甚至惊鸿一瞥,但已足够撼动人心。而作者与琴的缘分从天津、北京到上海乃至维也纳、美国等多个国家地区。六七十年的时光长河,她的生命经历了家国命运的浮沉跌宕,也经历亲人、老师、同学、好友的生离死别,文字却是极其克制平实的,然平实中也有悲欣力透纸背,直击人心。 我被资先生一生对琴的难舍、不舍的执著感动,被她漫长一生里所持守的高洁品格打动。在这样一本小书里也看到了时代风云带给个人和家庭乃至整个国家的影响,让人不禁掩卷长思。

《有琴一张》读后感(三):亲爱的我们不浪费

资中筠先生在书里提到了她的三个大学乐队成员。

一位同学陈平,他钢琴弹得不错,主要是鉴赏家,通乐理还作曲。比她高一班,原是数学系,后转哲学系。听说出身名门,饱受家学,英文非常好。

一位同学程不时,的确称得上多才多艺,除了音乐外,还会画画,并且爱好文学。他曾说过,平生三大志向是设计出新型飞机,写一部交响乐,写一部长篇小说。

一位老师李致中,比她年长,小提琴水平较高,他原来专业是生物,她在校时,他在清华心理系当助教。

他们共同的特点,一是文理兼备,才华出众;二是因为锋芒外露,在历次政治运动中经历颇为坎坷。

他们中大部分一事无成——“就以清华一校而言,这样被浪费埋没的无名精英还不知有多少。”

这样的才华何止资先生钦佩呢?这样的叹息又何止资先生扼腕呢?

在学习临写赵孟頫《道德经》时,林曦老师正好谈到,当我们太把“出世”当真的时候,其实从某种程度上就磨灭或者说浪费了你来到这个世界的这段旅程,因为你一直都想脱离开它。

资中筠先生的同学们,身负奇才却志不得伸,那是迫不得已。我们幸而生在这个好的时代,即使只有一点点才华,也不要闲抛虚掷啊。

草木花朵尚且要努力绽放,春华秋实,我们生而有灵,亦不肯辜负才华和光阴。

小抄: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32395021/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