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第三种黑猩猩读后感100字

第三种黑猩猩读后感100字

《第三种黑猩猩》是一本由[美] 贾雷德·戴蒙德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8,页数:2022-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第三种黑猩猩》读后感(一):由《第三种黑猩猩》看人类发展的历程

《第三种黑猩猩》是美国著名生理学家贾雷德·戴蒙德的一本关于人类的生理特征和演化史的著作。

在介绍这本书之前,我们有必要先认识一下本书的作者戴蒙德。戴蒙德的家境优越,父亲是哈佛大学的教授,母亲是语言学家、钢琴家与教师。戴蒙德就读于哈佛大学,研究生进入英国的剑桥大学读生物学,成为一名优秀的生理学家。他后来又转入大历史的研究中,写出了一系列优秀的著作,如《枪炮、病菌与钢铁》《崩溃》《剧变》《昨日之前的世界》。在《第三种黑猩猩》中,作者本着对人类命运关注的态度,结合了考古学、历史学、生理学、语言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对于人类发展的历程进行了梳理。

在人类演化的几百万年中,经历了“跳跃式演化”。“人类、黑猩猩、大猩猩的共同祖先生活在非洲,时至今日,黑猩猩与大猩猩的生存范围仍局限在那里。我们的祖先在非洲生活过几百万年。起初,我们的祖先也只不过是一种猿,但是一连串的变化使我们的祖先朝着现代人的方向演化。” 那么,问题来了,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哪些关键因素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让人类能与黑猩猩、大猩猩区分开,从而进化成为人呢?作者在进行了大量的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从考古学、生理学、语言学等学科发展的角度对人类的进化历程进行了梳理。

“在许多方面,我们不过是第三种黑猩猩,对其他两种黑猩猩有利的,对我们也有利。我们看上去与它们不同,因为我们直立行走、脑容量比较大、能说话、体毛稀少,这些特征必然是我们基因组中那1.6%的基因控制的。”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发现与大猩猩、黑猩猩相比,人类所具有技能,让人类与两种黑猩猩进行了分离,从而进化成了人。

在本书的字里行间,体现出作为一名有良知的学者与研究者,所独有的对于世界万物的悲悯情怀。作者关注了人类的活动给其他物种所带来的毁灭性的灾难。“人类消灭的物种,究竟有多少?”是作者在书中讨论的最后一个问题。“物种因为逐渐增长的人口而毁灭,机制有四个:过度猎杀、引入新物种、破坏环境、涟漪效应。”人类有意或无意将物种输入新地点造成了物种的灭绝。比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澳大利亚原产的一种树蛇无意中上了一艘船或飞机,被运到以前没有蛇的关岛。结果,关岛上的林鸟灭绝了,或处于灭绝的边缘,因为它们没有时间演化出防御措施。

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尤其是武器的发明,人类的狩猎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即使人们在面对大型的哺乳动物时,也丝毫不会感到恐惧。他们只需要轻轻地用手扳动扳机,一声巨响之后,庞然大物都会应声倒下。“过度狩猎——杀戮的速度超过繁殖的速度是我们消灭大型动物的主要机制,从猛犸象,到美国加州灰熊。”而过度狩猎,会对大型哺乳动物的群体带来致命的威胁,甚至可能让一些物种灭绝,而物种灭绝,对于人类而言,并不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只有与其他生物和谐相处,人类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第三种黑猩猩》中,能让我们对于人类的发展历程有一个总体的了解。人类如何完成“跨越式发展”,哪些因素让人与大猩猩、黑猩猩区别开来,成为真正的人,人类的活动又对生存环境产生了哪些影响等,在本书中都有详细的介绍。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以及在写作过程中所展示出的辩证思维,让这本书在出版多年后仍然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第三种黑猩猩》读后感(二):科学家视野中的人类简史

古人说“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这个论断竟然得到了现代科学的证实。科学家们发现,人类与的基因组中,有98%与黑猩猩一样。人与猩猩之间的基因差异如此微小,所以在生物学家眼中,人类就是另一种“黑猩猩”。但正是这2%的些许差异使我们成为万物之灵,冲破了人兽之别的藩篱。贾雷德·戴蒙德的《第三种黑猩猩》以有关科学研究为基础,讲述了人类与人类社会演化的历史。

必须解释的是为何2%的基因差异,竟然导致了黑猩猩与人之间判如云泥的巨大差异?戴蒙德认为,大约4万年前,在从猿到人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水平的跳跃式演化,在那之后,解剖学意义上的现代人在世界各地出现,他们制造工具,驯化动物,发展农业和冶金技术,开始了文明历程。

单单解剖学基础的改变还不足以支撑人类的进化,人类社会的生存与繁衍,不仅与骨骼变化有关,还与独特的生命周期密切相关。尽管在有些方面人类保留了猿类祖先的特征,如猿类通常一胎只生一个,但在其他很多方面,人类与猿类大不相同。大多数成年男女成双结对,共同照顾孩子,在断奶后继续喂食,抚养其长大。这要归因于在演化过程中,人类演化出了如隐性排卵、绝经等独特的生理特征。书中第二部分对此作了有趣的描述。

人类的诸多行为,如语言、艺术、服用麻醉品都有其对应的动物行为,但人类因为群居以及生产力的发展,使得这些功能高度发达。凭借语言、农业和先进的技术,人类在自然界兴起,并征服了世界。在描述这一征程时,戴蒙德强调了自然环境,特别是地理因素的重要性,认为各大洲文明程度的不同,是因为塑造文化特征发展力量的是地理,而非人类遗传学。可驯化的动植物种类、粮食作物的传播都受地理因素影响,正是这些极大地影响了世界各地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如美洲的马早早灭绝,这使得当地人的农业和军事发展蹒跚而行。

早在猿类刚刚进化成人时,古老的克罗马龙人就展现出了自相残杀和破坏环境的特征,随着掌握的工具越发先进,人类将原始兽性发挥到极致,以远远超出动物的残暴程度同类相残。如二战期间,德国人以先进的工业管理水平制造了针对犹太人的大屠杀,使多达600万人死亡,更不用说战争造成的直接死亡,这些令丛林中为争夺地盘而打斗的猩猩望尘莫及。与之相伴的还有对环境的破坏,这绝非现代才有。实际上,戴蒙德指出,在印第安人到达美洲大陆后不久,那里的大型哺乳动物就发生了大灭绝,这并非偶然,而是这些猎人的杰作。

人类的进化终究没有完全消灭兽性,从这个意义上讲,虽然我们已经高度文明,但终究也还是“第三种黑猩猩”。未来人类又将如何?也许我们这一族类能否免于灭亡,取决于我们能否吸取教训,克制本性中固有的贪婪、残忍。

虽然是本400页的大书,但本书行文非常轻松明快。如比较原始农耕民族与狩猎民族的优劣时,戴蒙德根据自己与土著人交往的经历对原始狩猎民族的生活进行了合理推测。再如第三部分探讨了人类是否宇宙中唯一的高度智慧生命,戴蒙德强调了文明发展的不易,即便地外存在生命,也未必就能发展出高度文明。有趣的是,对于科学家们热切寻找地外生命,并以举行无线电望远镜向太空发射信号,描述地球人特征等等,戴蒙德认为这是无异于自杀的愚行。根据地球上的经验,他认为如果技术水平高于我们的外星人真的到来,那绝对不会是皆大欢喜的结局,相反,那可能意味着人类要完蛋了。这几乎就是对《三体》中暗黑森林法则的描述。

由于出版时间较早,书中有些描述已经被科学界新的发现推翻。如书中认为尼安德特人没有与克罗马龙人发生混血,但近年来的研究已经发现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留存了下来。不过这些细节的错误并不影响本书总体结论的有效性。尤其是书中对人类未来的担忧,即如果我们继续破坏赖以生存的环境,也许人类终将濒临灭绝。实际上,如果将目光不局限于人与自然,现代的低欲望社会何尝不是人类自我灭绝的另一种形式呢。

《第三种黑猩猩》读后感(三):人类的出现是大自然偶然创造的奇迹

作者贾雷德·戴蒙德无疑是值得我们钦佩的,他对于人类命运的关注以及超前的思想至今仍被人们所推崇。他由一名优秀的生理学和鸟类学专家,转入大历史研究,令人惊叹地完成了一系列备受瞩目的优秀著作,其中最著名的是获得普利策奖以及英国科普书奖的《枪炮、病菌与钢铁》。他的代表作还包括《第三种黑猩猩》《崩溃》《昨日之前的世界》《剧变》《为什么有的国家富裕,有的国家贫穷》等。

《第三种黑猩猩》是戴蒙德教授所著的人类史系列的第一部作品,英语原著于1992年出版。这本书深入探讨了人类在几百万年的演化过程中,是如何成为现在我们所熟知的样子?这种演化是如何发生的?人之所以为人,究竟是哪些关键因素起了作用?引导读者认识人类和世界演化规律和影响其进程关键问题。

从达尔文的进化论推出,人们已经意识到黑猩猩是与人类最近缘的物种。到了20世纪,随着对基因的认识,生物学家初步估算人类与黑猩猩的基因有98%以上的相似性,所以生物学家眼里,人类就是另一种“黑猩猩”。生物学分类的人科里其实有三种动物——黑猩猩、倭黑猩猩和现代智人,人类就属于第三种。

然而就是这只有不到2%的差别,让现代人能够超越地球上的其他物种,成为占领地球的霸主。看上去如此微小的区别,为什么会产生如此之大的差异呢?戴蒙德教授提出了一个超前的概念“跳跃式演化”,意思是,虽然现代人的祖先是猿,但是人类演化研究已经知道从猿到人之间有个几个过渡性人类物种,比如直立人、尼安德特人与丹尼索瓦人,等等。

这些过渡性人类物种已经不再是猿,但也非现代智人,从过渡人类物种到现代智人之间,存在一个基因水平的跳跃式演化,成就了现代智人。但是这个跳跃式演化是如何发生的?又是在什么时候发生的?

戴蒙德教授大胆的预测跳跃式演化发生的时间是大约4万年前。4万年前的智人,基因上已经完全和现代人一样了。至于那些推动人类跳跃式演化的基因,则被推论为以下几个。智人的大脑发育成熟期被延长与幼年智人需要学习更多的生存技能和接收更多社会环境的输入有关,因此尼安德特人特有的DNA变化很可能是推动人类跳跃式演化的基金变化之一;第二个人类从其他物种脱颖而出的特点就是性行为与两性关系的演化。总之,人类的跳跃式演化, 是由于基因演化给了人类某种更优越的能力可以学会更复杂的技能,学会在更复杂的环境中生存,而只有人类才有的想象力的基因也是在人类跳跃式演化某个基因突变的过程中产生的。

现代智人的基因在4万年前就准备好了,身处哥哥大陆的智人的基因水平大致一样,但究竟哪些大陆的智人会启动农业生产和后续更复杂的文明,则受地理因素的限制。因此演化需要“天时”、“人和”和“地利”各方面的因素缺一不可,“天时”是来自太阳的能量输入和大气环境,“人和”则是智人自己的基因储备,“地利”则是可以加快或者减缓文明进步脚步的地理因素。

这本书将人类与其基因近相差不到2%的黑猩猩进行对比,讨论这些关键性差异的演化过程,其中涉及艺术和语言等人类特征在晚近时代的演化,这些特征用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将人类和动物分隔开来:人类的艺术、语言、种族灭绝、农业、生态破坏性,以及特有的性行为。

这本书涵盖的范围很广,内容也很厚重,读者需要耐下心来阅读,方能读出其中的滋味。因为成书时间距今已有30年,故此书中的某些结论有可能已经推翻或修正,但并不影响该书的启发性和阅读价值。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