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李卓吾批评本西游记(上、下)》读后感精选

《李卓吾批评本西游记(上、下)》读后感精选

《李卓吾批评本西游记(上、下)》是一本由吴承恩 / 李卓吾著作,岳麓书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5,页数:81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李卓吾批评本西游记(上、下)》读后感(一):细读《西游记》

以前读的西游记都是简编版本,虽说是简编,但里面的内容情节也是无比精彩吸引人的。这次是第一次拜读李卓吾批评本,一开始读有点不习惯,语句拗口,但并不妨碍我慢慢细读之后又被吸引了。书中每个章节后面都有总批,虽然以我现在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很多不太明白,但这也恰巧让我以后能第二次第三次甚至无数次的阅读它。

《李卓吾批评本西游记(上、下)》读后感(二):定目标、组团队、度自己

关于四大名著,以前有很多说法,单《西游》就有“少不读”、“男不读”……我这次读完一遍,明白了为何“少不读”是最普遍的——因为《西游》里面讲的最重要的三件事,对于青少年确实很难理解。这三件事分别是:定目标、组团队、度自己。

定目标。

我们制定大目标或者长期目标时最容易放的错误,其实就是歪曲的“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

前者就是选择和制定目标的时候,只看见贼吃肉没看见贼挨打,低估过程难度和挑战。你看唐三藏一开始也允诺唐王“三年为期”,谁知道后面花了十四年,就这十四年还是只是去程,返程是“八大金刚快车”。而后者则是长期目标的计划颗粒度没那么细,“跬步”维艰始终积不起来,“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最后成了“路虽远,未行不能至”。

少年人被世事捶打得不够,对过程的艰辛理解往往更是不足,一腔血气容易积聚也容易泄掉。

组团队。

“一个人可能走得快,一群人才能走得远”。其实哪怕是最为个人的长期目标,比如说修心,也是亲友夹持效果才更好。这和个人是否能持续追求卓越关系不大,而是是个体就必然有局限性,而团队(当然是好的)可以互补。

认识到这一点理性上没那么难,可为什么后面很多人还是选择了“单干”?因为组团队太难了。

一、组团队的目标可能是伟光正的,但组团队的过程却可能不是。你看这师徒四人哪一个不是被“坑蒙拐骗”上的船?说句难听点的,读遍全书,唐三藏作为这个团队的领导,他自己如果一开始就想明白了肯定都不肯上船。为什么都是“坑蒙拐骗”?沉没成本越来越大,才能坚定往前走不回头,只因为不敢回头。

二、团队构成很难以平衡。长期目标,过程艰辛,当然“志同道合”最重要。但“志同道合”却又不是“一模一样”——降服意马能悟净,擒住木母知悟能,斩尽心猿成悟空——你看净能空这三大徒弟,个性和能力差异不可谓不大。作为读者,也会常常烦躁悟空的傲,悟能的搬弄是非,悟净的阴薮和补刀。然而定心看来,那些关键的节点,渡过难关恰恰少不了他们的差异化。所谓“扬长避短”,所必要的代价就是日常中的“相互支棱”。

组团队的这个“坑蒙拐骗”,很多人自己心理上过不了这一关;而对于团队的“同心同德”以及“差异化多元化”之间的平衡,更是难上加难。更遑论少年人。

度自己。

然而团队无论如何重要,最后能度自己还是只有自己。

一、与自己的战斗。

1、自我管理。灵台方寸,只在此心。心猿归正,六贼无踪。所谓给自己画下的“圈子”,是自律即自由。

2、向上管理。从人性来说,应该没人会喜欢向上管理,但有人却擅长向上管理。路上后期那些大boss,基本上悟空都是在忙于做向上管理和“找到对的人”。

3、自强强人。悟空能有这么多“通天关系”,缘来还是他当年的“业绩”,而业绩又来自能力——我们可能很容易忽略,悟空学道花了20年,比取经14年还长了接近一半。

二、与自己的和解。从英雄主义到现实主义。

1、拿起。为“名”不比为“利”高明;“善缘亦是迷人”。认识到这一点很痛苦,但现实便是如此。要想做事,唯有不辞厚黑。

2、看淡。在境厌境,去境羡境;生灾乃消灾,苦海即极乐。

3、放下。“盖天地不全,这经原是全全的,今沾破了乃是应不全之奥妙也”;“今已成佛,(金箍)自然去矣”。

《李卓吾批评本西游记(上、下)》读后感(三):《西游畅想曲》

人还是那些人,妖还是那群妖,书中之人和妖和印象中大部分一样,书中之细微处之描写却又和印象之中全然不同。已知书是没有变的客观,取经人和妖亦是本色,变的是读者对它解读的角度不同罢了。

1⃣️ 一份油然而生的敬佩。

看过方知,经典改编的来之不易!感谢86版西游记能高度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去进行影视创作,以至于对西游原著时感到大量重复枯燥,多次经典场面走马观花都源自于86版西游记在脑海中留下的不可磨灭的印象,同时也证明了86版剧组水平之高,用心之良苦,制作之真诚那是一个时代的物格(红楼、三国亦如此)。现细想,每个暑假重播西游记的时候,纵是滚瓜烂熟的剧情,慢慢咀嚼开来,仍是回味无穷,经典的魅力就是再于此,老少通吃,令人流连忘返。

2⃣️天马行空一点脑洞。

1、若是唐僧被妖怪吃了一跟胳膊腿…

书中妖怪是一群有“仪式感”的妖怪,《西》书里但凡要吃唐僧肉的妖精,都没吃成,连咬一口的都没有。为什么会失败呢?总结原因:做事太拖拉,瞻前顾后,错失良机。平时吃人的时候,也没看见洗洗、蒸蒸、饿饿,或是请请、看看、等等之类的,顶好的机会在三流的执行力面前都化为了泡影换种思路,取经是大佬设计的一场游戏,唐僧师徒取经成功的正果,妖怪们阻止取经成功,超额圆满完胜大佬们的计划,是不是也可以修得正果,位列仙班,取得莲座?单从两支代表队完胜任务的角度看,不是没有可能。(脑部一下,出个‘大话西游2’)

2、唐僧入赘西凉女国或从了妖精之后…

女儿国,金蝉子叛逆基因被激发,从了女王,放三兄弟归田灵山众佛是否会瞠目结舌?考核失败,玄奘OUT!玄奘失去莲座之上金蝉子的名位,喜提女皇和一国之财富:如来损失上课不听讲坏学生金蝉子一个,继续培养银蝉子、铜蝉子,若干年后,西天取经第二季正式开机;至于三兄弟,也怨不得大佬们,是师傅不争气不爱正果爱美人!选择入赘女儿国的封官进爵,选择另寻出路的千金盘缠,各自回到原来的生活轨迹,也没有损失。至于大佬们,完全可以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装作什么都不知道,或是惋惜中来一声哀叹事实呢~人有情,僧无心,(悄悄问圣僧/女儿美不美/女儿美不美)是妹子不漂亮还是肉不好吃。转世为人的金蝉子,应有七情六欲,自幼习经颂典可能育一份赤子之心,但终究是人。若是在这些考验面前,一点都不为所动,反而没了人性,导致人物过于死板不够生动。这是圣僧的卖点,也是三藏的败笔。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3⃣️一群名心怀慈悲的反派角色

纵观《西游记》中的妖精,以性别分类,男妖爱肉,女妖爱肉体;以背景分类,可分为:上面有人的和野生的,上面有人的又分为天庭和灵山,至于野生的除了大鹏鸟基本都被打死了。以性格观之,八成的妖怪都是一个模板出来的,变化太少,大都换汤不换药给人以妖魔不长脑子只长胃的假象,丝毫没有反派的智商担当。除了牛魔王、铁扇公主、大鹏等少数派妖精,其他妖精大都没得灵魂,龙套感和划水感太强,严重阅读体验感。相比较老妖,妖中小妖们都比较活泼个性鲜明,令人印象深刻。奔啵儿霸、霸啵儿奔、有来有去、小钻风、总钻风最野性的大鹏,蔑视如来的态度就是所有妖精的榜样,哪怕他是反派,也是剧中最成功的妖精。

4⃣️取经路上的人生启示。

唐僧师徒之难,也是世难之影射。以八十一难为镜,总有处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人生在世,不如之事十之八九,面对困难,有人用凭借聪明天赋学习方法和技巧度过苦海,有人凭借满腔热血的机缘巧合一股冲劲游到彼岸,还有人主角光环借助外力轻松上岸,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能上岸的都是好同志。

唐僧,为理想而执着,为理想而迷失。三藏从东土大唐到灵山十四年间唐僧多次“问路”:感叹时间的维度、副本的难度、自己的态度,对自己的人生方向和人生目标产生了动摇的念头和走火入魔的迹象。纵观诸多磨难难中,最难的还是自己这关,万里易行,诸妖可灭,心魔难敌。

从本质上看,他的心路历程跟一个人的成长和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是一样的,当人们冲出舒适区,一相情愿怀揣理想满腔热血去挑战不可能时,必会遇到超出想象阻碍、挫折和挫败感,冲击你的信念,对你进行劝退,最后教你怎么做人而唐僧若没有主角光环,没有悟空的守护和引导,运气好最多到流沙河就被沙僧当晚晚餐了,即便不被吃也会被自己劝退,乌鸡国、小雷音寺便是最好的例子。从此也令读者悟出一个道理:“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有人一定能随便成功!”

孙悟空,一只特立独行的猴。全书前九回描写悟空以一人之力搅混了三界的水,三界、三教为之炸裂,活生生的将“生牛犊不怕虎不怕虎”特性发挥到了极致,强大的本领,桀骜不驯的性格和无事规则的态度,使他变成三届最亮的仔面对天庭的强权,牛魔王处事方式更符合使世人做法,本领与孙悟空相仿甚至略高一筹,但是在面对神佛两派强权时选择了逃避,最后在保全自己也丧失了一身锐气。此外猴哥还告诉我们,技多不压身,多学一点没什么不好,因为72变比36变好用,三根救命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