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理查三世》读后感摘抄

《理查三世》读后感摘抄

《理查三世》是一本由【英】威廉·莎士比亚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9,页数:24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理查三世》读后感(一):理查三世

阅毕。非常精彩的一篇,人物之间的勾心斗角、伪善阴险展现的淋漓尽致。尤其是理查,面对观众时内心的单方面倾诉,使他的距离感减弱了不少,而且在恶的这一面,他大放光彩,再配上莎皇那沉浸感的台词,真的让人又恨又舍不得他离场。

本篇有四段对话让人印象深刻,3-1小王子对理查的讥讽,借童稚之口一窥“野猪”的丑恶本性;3-7白金汉与理查,一个红脸一个白脸、一个捧一个装,直至把伪善的“野猪”送上王座;4-4王后与理查三世的交锋,这时“野猪”已把假面撕去,言语间都是得意与癫狂,殊不知最后被王后的伪装欺骗,那个反转看的极打趣;5-3死于理查之手的亡魂借大战前夜的梦乡,一吐真言、祷告天命,可谓全剧的高潮。一位又一位亡魂的登场,不仅将读者的记忆拉回死亡之时,更加深读者对“野猪”卑鄙行为的恨,莎皇在情节设计上绝对yyds。

该系列完结的话等到把十四行诗看完再感慨,这里只吐槽一点,译文既然纪念莎士比亚,既然是作品集?为啥不把历史剧一并都出了,我晕。

《理查三世》读后感(二):【笔记】

•十部英国历史剧 《理査二世》(1595) 《亨利四世》上、下篇(1597) 《亨利五世》(1598) ——四部曲一 《亨利六世》上、中、下三篇(1590-1591) 《理査三世》(1592) ——四部曲二 《约翰王》(1596)(久远年代) 《亨利八世》(1616)(较近年代) ————涵盖了英国自13世纪到16世纪近350年的社会历史→重要事件:①英法百年战争 ②红白玫瑰战争 •理查毫无人性,残暴毒辣,狡诈伪善,其邪恶的心理根源是废体残形导致心理变态 •剧中的理查三世是一个生动的人物形象。莎士比亚通过理查三世与观众“交心”般的独白,为这个没有人性的魔王添加了几分人情味和滑稽感,产生了独特的艺术效果 •谴责暴政,伸张秩序,是《理查三世》以及莎士比亚全部历史剧的主旋律 •莎士比亚相信建立在托勒密天文学基础上的宇宙秩序说 •他从秩序法则出发,认为无序的王位争夺是一切动乱的根源,谴责谋权篡位的倒行逆施 他笔下的历史呈现出这样的规律:凡是妄图打破现有秩序的人,即使暂时建立了新的秩序,必定会在未来的某一天被推翻,秩序的破坏者必然遭到惩罚。这种惩罚不是一种天谴,是人力所无法抗拒的,而且一定会降临到破坏者头上。纵观莎士比亚的历史剧,我们可以发现,这是贯穿其始终的一条红线 •莎士比亚的历史剧开创了在西方文学中大规模改编历史题材的先河 •《理查三世》对历史题材的改编问题:《理查三世》的素材主要来自英国人文主义作家托马斯•莫尔的《国王理查三世的历史》(1557年出版)。莫尔在此书中,对理查三世进行了肆意的歪曲,以服务于自己的理念。莎士比亚完全采信莫尔的说法。 •莫尔和莎士比亚丑化理查三世,是为他们神化都铎王朝服务的

《理查三世》读后感(三):镜子

“我长得丑,还残废,没法像他们一样享受生活,连狗都对我吠,所以我决定做一个坏蛋。”

“她居然能看上我,是不是我长得挺帅?从现在开始我要买个镜子,好好欣赏自己!”

原来镜子是这意思,电影版台词删减得只剩下一句镜子于是没懂。

500年前人们迷信外表的残废丑陋意味着内心的邪恶,莎士比亚虽然也是按照这个原则写的,整个剧本也谈不上什么逻辑性,但是做得比较好的一点是至少把原因写出来了:为什么外表的丑陋导致了内心的扭曲?

原因是:连狗都对我叫。因为丑陋而导致的缺爱、被粗暴对待对心理的影响是可怕的。

在这个剧本中理查的封地格罗斯特没什么收入,他是为了钱才去追求安妮,一场彻头彻尾只有欺骗和利用没有爱的婚姻,但是看这台词他还挺开心(“然后哭丧着脸去找我的她”),毕竟人都喜欢跟喜欢自己的人在一块,在这些人身上看到自己好的一面,这就叫“镜子”。

2021.8.4

《理查三世》读后感(四):矛盾的疯子。

理查的战前独白

“我怕什么呀?怕自己吗?

周围没人啊。理查可是爱理查呀!

那是说,我只有我。有凶手在身边吗?

没有啊——有的,我就是呀!——那么快逃吧。怎么,逃避我自己吗?

这自有缘故啊——只怕我向自己讨命呀。

这是什么话!自己向自己讨命?

唉,我爱我自己呀。干吗爱自己呢?

为了我有好处给自己?

不,唉,我其实是恨死我自己呀——

只为我一手干下了可恨的罪行!

我是个恶棍——呸,胡说,我不是!

蠢货,你该自捧自呀!

蠢货,别自夸了。

我这颗良心,它伸出一千条舌头,

每一条舌头都搬出了动听的理由,

条条理由都控诉我这个恶棍。

背信弃义——罪大恶极的背信弃义

谋害人命——丧尽天良的谋害人命

罪孽深重——大大小小的罪孽齐全了

一齐拥上了公堂,

一声声高呼:“罪孽!”

我绝望呀!有哪个是爱我的?没有!

我今天死去了,又有哪一个来哭我呢?

干吗要来哭我呀?我问我自己——

自己都看不出有什么好怜悯自己的。

我恍惚觉得死在我手中的冤魂,

都进人了我的营帐,一个个冤魂

口口声声说:明天要向理查报仇!”

一点想法———

理查最后的独白,篡夺来的王座总是不稳的,他摇摇晃晃着,悲哀的赞同自己,义正言辞的反驳自己。杀死了敌人,逼死了同谋,谋害了妻子,为了那冰冷的空洞的王座,深井一般的王冠。但是他不会沉在底下,他不会像理查二世一般,含满了泪水。他的空桶浮在上面,与另一个搏斗着,胜者只有一个。

他会输,自己都不相信自己,自己也只有自己。他疯了,疯的彻底。为了王位,这是代价吧。

《理查三世》读后感(五):最早被搬上银幕的莎士比亚剧作之一:《理查三世》

《理查三世》是莎士比亚的创作的一部历史剧,描述了理查三世短暂的执政时期,是莎士比亚第二长的剧本,长度仅次于《哈姆雷特》。该作品用严谨的写作风格,逼真地再现了暴君理查三世短暂的执政历史。 《理查三世》艺术特色之一是情节集中,性格突出。 《理查三世》不仅在莎士比亚众多的历史剧中堪称重要的代表作,就是在莎士比亚的全部作品中亦卓有特色,是获得当代莎剧研究者们很高评价的一部杰作。《理查三世》成为最早被搬上银幕的莎士比亚剧作之一 ,仅晚于《亨利六世》三部曲和最早期的喜剧。

此剧的开端是在约克家族经过战争取得王权之后。玫瑰战争末年,篡夺王位的爱德华四世逝世后,弟弟——理查三世为实现个人的野心,用狡诈毒辣的手段杀害了本应继承王位的侄子爱德华五世,成功登上王位。在夺取王位的过程中,理查三世不惜一切手段,逐渐变成了一个冷酷无情的杀人魔。身处歌舞升平年代的理查因生得一副畸形陋相而找不到乐事消磨时光,理查对此颇为不平,自此便打定主意要以歹徒自许、阴谋篡逆。理查首先陷害他三哥克莱伦斯公爵乔治,制造谣言,说在爱德华四世的继承人中有个名宇以G字开头的人弑君篡位。爱德华王死后,理查篡夺了王位,即位为理查三世。他恶毒残忍地消灭异己:先派人杀害了亨利六世的王子爱德华亲王,随后花言巧语骗娶了爱德华的寡妻安夫人为后,后又因为怀疑和猜忌把她处死;他强娶长兄爱德华之女为后,以免她继承王位。总之,他极尽阴险狡猾、凶恶残忍之能事。后来,里士满伯爵亨利发动了反对理查三世的战争。决战开始前夜,理查三世梦中看到所有被他杀害的人的幽灵都来诅咒他—愿他“绝望而死”。两军交战,最后,部下叛变,理查三世受到了正义的讨伐,死在了敌党的脚下,给玫瑰战争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莎士比亚写出了神圣价值失落和内在良知缺失给人类带来的可怕灾难,这比战乱更为可怕。穿越重重迷雾,莎士比亚又写出罪恶累累的事实黑夜中,良知的蔚蓝色光辉如何发挥作用,提醒人们注意神性的力量。莎士比亚揭示了人类违背良知所受到的内在惩罚和神圣价值失落后人类的迷惘彷徨,让观众在厌恶之余也对人性有所悲悯,对自我有所反省,对神圣有所皈依。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